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核能应用系列报告(6)暨深度研究:新建核电项目或将启动,主设备商先行受益-180504

《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核能应用系列报告(6)暨深度研究:新建核电项目或将启动,主设备商先行受益-180504(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核能应用系列报告(6)暨深度研究:新建核电项目或将启动,主设备商先行受益-180504(39页).pdf(3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
2018 年4 月底,台山核电、三门核电相继获准装料,我国首批开建的三代核电机组有望顺利并网、商运,从而为后续核电建设提供更多选型参考,进而加快核电新机组核准,利好主设备制造商业绩释放。
投资要点
核电招标、建设有望常态化
从核电招标统计来看,2016 年以来的核电项目招标总体平稳开展,后续有望保持招标常态化;三代AP1000 首堆并网后,我国核电建设有望保持常态化,并将全面进入“三代”时代。自2016 年7 月起,截至2018 年4 月底,陆续有12 台机组启动主设备招标,或将于未来1-2年优先开建。从中标结果来看,单一主设备中标商不超过3 家,总体竞争格局相对有序。
国内核电建设或提速,主设备商与建设商有望率先受益
2014年-2018年为国内核电机组商运高峰,而此期间新开工核电机组数量仅为9 台,较2010年-2013年期间减半。我们预计,2018 年如有核电新机组批复并顺利开建,核电项目开工将于2019 年出现明显提速。主设备招标一般于机组批复1-2 年提前开展,土建项目一般在批复后1-2年内集中开展,因此,主设备制造商与电站建设商有望率先受益核电新机组批复开建。
核电发展四大趋势值得关注,顺势而为者将长期受益
从核电长期发展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核电发展具有四大趋势:1)机组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的灵活应用;2)国内核电技术将向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先进核电技术发展;3)核电设备与材料国产化将向深水区迈进,未来有望具备完全国产化能力;4)核燃料技术将持续升级,核燃料循环后端短板将补齐。顺应核电发展大趋势开展业务布局的厂商有望逐步受益。
投资建议
首先,如核电新机组于2018 年获得核准(上一轮核准发生于2015 年),主设备制造商与建设商将率先受益。重点推荐东方电气、久立特材、浙富控股、台海核电,建议关注:上海电气、ST 一重、二重重装、中国核建等标的。
其次,考虑近期国内核电在建机组建设进度,2017 年与2018 年仍是核电机组并网高峰期,利好核电运营商业绩持续增长预期,建议关注中国核电。
最后,长期来看,核电机组小型化、核电技术向三代及以上持续过渡、高端设备及材料国产化、核燃料后端循环短板补齐,将成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建议关注进行前瞻布局的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示范电站建设进度或不达预期;新机组获准与建设或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