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安信期货-专题报告:解读定向降准,降准调结构,稳步去杠杆-180625

《国投安信期货-专题报告:解读定向降准,降准调结构,稳步去杠杆-1806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投安信期货-专题报告:解读定向降准,降准调结构,稳步去杠杆-1806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18年6月24日,中国央行决定,自2018年7月5日起,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合计释放7000亿流动性。其中,五家国有大行和十二家股份制银行的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其他银行的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贷款。
解读:
央行此次降准,是贯彻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有关精神,也是今年此前两次定向降准政策的延续。
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包括提高信贷和免税额度,降低支持小微企业(以下简称支小)再贷款利率,扩大银行小微贷款抵押品范围,定向降准,严管小微融资收费。
此次降准目标首先是推进债转股落地。2018年1月,市场化债转股签约规模已超万亿,但成功落地的规模仅10%左右。1月26日,七部委联合发布债转股新规,支持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此次降准试图解决债转股资金来源和成本瓶颈。预计此次定向降准后,以债转股为形式的降杠杆有望加速落地,可能会出台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债转股的激励政策。
此次降准目标也包含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降低经济风险。目前,经济内外部均存在风险。外部来看,中美贸易争端使我国经济受到贸易摩擦的不良影响。而美国经济向好,美联储加息提速,支撑美元强势,新兴市场资本回流的引发了巴西、土耳其等国的汇率贬值,存在演化为局部金融危机的可能。内部来看,我国正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地产、基建、投资等传统需求下降,需激发小微等企业活力。而严监管下银行收缩表外,小微企业承受了更大的影响,资金紧张,违约迭起。为防止信用风险扩散,央行通过定向降准等手段持续在缓解小微融资上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