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保险行业2018年中报业绩前瞻:短期负面因素有所改善,长期增长逻辑不变-180708

《兴业证券-保险行业2018年中报业绩前瞻:短期负面因素有所改善,长期增长逻辑不变-18070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保险行业2018年中报业绩前瞻:短期负面因素有所改善,长期增长逻辑不变-18070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放缓,新业务价值仍需时间逐步改善。我们对覆盖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 2018 年上半年的业绩进行了预测:1.预计 2018 年上半年国寿、太保、平安和新华的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区间分别为 60%-80%、40%-60%、5%-25%和 15%-35%。二季度末 750 天移动平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一季度末的差距要远小于一季度末和去年年初的差距,因此能额外释放的利润变少,因此增速较一季度会有所放缓。 2. 预计 2018 年上半年国寿、太保、平安和新华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的区间分别为-25%~-15%、-25%~-15%、-10%~0%和-30%~-20%。一季度受保监会 134 号文影响,寿险公司新单保费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二季度在产品类型不同于一季度、基数低于一季度和寿险公司制定相应的产品策略的情况下,新单保费同比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无法弥补一季度的负面影响,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普遍会出现负增长。
保险行业短期主要关注有效人力是否能提升,预计二季度及下半年情况会有所好转。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主要依靠代理人推动,在一季度人力规模受保监会 134 号文影响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寿险公司均有相应的措施去应对这负面情况,比如国寿和平安分别推出了策略型年金产品和高件均保费的产品,去促进有效人力规模的提高。我们预计新单保费和有效人力二季度及下半年情况会有所好转。
保险行业长期稳健增长的逻辑不变。第一,寿险公司陆续向长期保障型产品和期交为主价值转型,未来在续期保费的推动下总保费收入将更稳健的增长;第二,目前的保监会 134 号文、19 号文、商车费改等监管政策短期内会对保险的保费收入造成一定的冲击,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三,目前在试行的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在未来放开到全国后,不但能成为保费收入的增量,也能带动整个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但需要时间逐渐实现。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保险行业长期的发展,推荐在目前估值回落的情况下进行中长期的合理配置。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寿险业务已完成价值转型,长期保障型为主的产品结构在适合目前的监管环境,新单保费受影响的幅度相对较小,同时期交占比高的保费结构,使大量的续期保费能够持续的推动总保费的增速,贡献较为稳定的利润,风险相对较小。
风险提示:保费收入不及预期,投资收益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