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分析:国内电车销量再超预期,HJT量产进程加快-210821.pdf
大小:14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分析:国内电车销量再超预期,HJT量产进程加快-210821

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分析:国内电车销量再超预期,HJT量产进程加快-210821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分析:国内电车销量再超预期,HJT量产进程加快-210821(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分析:国内电车销量再超预期,HJT量产进程加快-210821(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能源车:7月国内电车销量再超市场预期。

7月国内汽车总产销量分别为186.3万辆和186.4万辆,环比分别回落4.1%和7.5%,同比下降15.5%和11.9%。

新能源汽车产销总体表现依然好于行业,其中,产量达到28.4万辆,环比增长14.3%、同比增长195.6%;销量达到27.1万辆,环比增长5.8%,同比增长164.4%,再超市场预期。

7月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14.52%,同比增长9.9Pct,环比上涨1.1Pcts,产品驱动力下的中国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跃迁。

造车新势力强势表现,销量同环比双高增。

7月一线新势力厂商小鹏、理想、蔚来三大造车新势力表现抢眼,合计销量达2.46万辆,同比增长291.38%,环比增长9.83%;截止2021年7月,三大造车新势力合计销量达12.74万辆,同比增长338.88%。

受益于新能源车持续景气,造车新势力产销仍将延续较好发展态势,造车新势力带来了颠覆传统的产品驱动力,其强势表现也揭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日益占据主导的产品驱动力。

除了一线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和小鹏之外,在产品驱动下,二线的造车新势力厂商也表现不俗,哪吒和零跑7月份合计销量实现1.42万辆,同比增长548.16%,环比增长14.72%。

蔚来Q2财报发布,计划2022年发布3款新车。

8月12日蔚来发布2021年二季度财报,Q2实现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5.8%;整车毛利率为20.3%,综合毛利率为18.6%;研发支出8.8亿元,环比增长28.7%。

公司目前现金储备超483.2亿元,正在加快新产品和全栈技术的研发,加大充换电和销售服务网络的建设。

Q3车辆交付指引为23,000至25,000台。

在新车型方面,公司有意从此前的一年一款新车提速,计划2022年交付包括ET7在内的三款基于NT2.0技术平台的新车型,三款车型将具备点到点的自动驾驶能力,目前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正在推进中,届时蔚来或将同时有6款车型在售。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四主线:1)上游环节,我们判断碳酸锂的价格仍将进一步上行,重点推荐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建议重点关注融捷股份、江特电机等。

2)中游材料环节,短期高景气下供需错配加剧,重点推荐:恩捷股份、星源材质、诺德股份和嘉元科技。

长期来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龙头持续构筑长期护城河,重点推荐恩捷股份、容百科技、中伟股份、当升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科达利、贝特瑞、新宙邦、德方纳米、天奈科技等;3)电池环节,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建议重点关注欣旺达、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4)核心零部件环节龙头,重点推荐法拉电子、宏发股份、旭升股份、三花智控等。

■新能源发电:新老玩家纷纷入局,HJT量产进程加速。

HJT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有转换效率高(效率潜力超28%)、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且其工艺流程更简化,降本空间更大。

在产业化方面,2016年,国内开始有企业投建HJT中试线,2017年晋能HJT电池开始试生产,到2019年异质结电池产能超过1GW。

2020年,由于HJT效率提升显著,市场对于HJT认可度逐步提高,HJT扩产计划显著增多。

2021年以来各厂商布局节奏加快:2021年4月,安徽华晟宣布将在年内启动二期2GW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在宣城完成至少10GW产能布局;5月,爱康光电泰兴基地规划建设6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项目;6月中建材拟在江苏江阴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5GW异质结电池产能;7月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1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投产;8月13日,爱康科技与浙能电力签订投资协议,浙能电力拟投资3亿元认购浙江爱康光电新增注册资本(占20%股份),增资所得将全部用于湖州长兴高效HJT及叠瓦组件项目;8月16日,华润电力1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正式开工。

近期产业链价格:硅料价格暂停缓跌,小幅回升。

本周硅料价格整体持稳,个别散单和补单价格小幅回升,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涨幅都在0.3%以内,较上周涨幅收窄。

具体来看,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小幅回升至20.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24%;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回升至20.3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15%。

本周硅料价格小幅回弹的主要原因依然是下游各环节在下半年终端需求预期增加和既定出货目标的推动下,硅片环节开工率和价格回升,支撑硅料需求。

7月装机、出口量稳定增长。

1-7月光伏新增装机为17.94GW,同比增长37%;7月单月新增装机4.84GW,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56%。

其中,7月的新增户用光伏装机达到1759MW,同比增长98%;1-7月份累计新增户用光伏装机达到7661MW,同比增长152%,在今年累计光伏新增装机中的占比达约43%。

从出口数据来看,7月光伏组件出口金额为16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逆变器出口金额为25.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验证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景气上行。

投资建议:1)当前排产显著恢复、明年量利齐升的一体化组件和胶膜环节,组件重点推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隆基股份,胶膜重点推荐福斯特和海优新材;2)户用赛道方兴未艾,重点推荐户用逆变器龙头锦浪科技、固德威、阳光电源以及户用龙头正泰电器;3)中长期受益于产品渗透率提升以及国产替代,业绩有望持续高增的跟踪支架环节,重点推荐中信博,建议关注意华股份;4)储能,重点推荐电池储能系统领先企业派能科技、宁德时代,储能逆变器领先企业锦浪科技、固德威以及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和储能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建议关注德业股份、盛弘股份、永福股份、科士达等;5)HJT布局进程加快,设备商建议关注捷佳伟创、金辰股份、迈为股份,电池制造商建议关注华润电力,银浆厂商建议关注苏州固锝、帝科股份,靶材建议关注隆华科技。

风电方面,重点推荐日月股份、天顺风能、金雷股份、中材科技、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建议关注新强联。

■电力设备与工控:《低压电器白皮书》正式发布,行业未来5年CAGR约7.5%。

近日《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白皮书-2021》正式发布,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低压电器行业作出了大势研判。

白皮书指出低压电器市场与宏观经济有较强的相关性,在过去呈现出每隔2-3年旺盛与平缓增长交替的现象;而2021年是个正向经济周期的开年,工业领域持续复苏、建筑领域平稳增长、数据中心及新能源和通信等新领域加大投入的背景下,未来五年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达到7.5%的较高水平。

而从细分应用领域来看,工业项目受电子、化工、食品饮料等轻工业拉动,电网受配网投资和新能源投资增长等拉动,工业OEM受起重、包装等拉动,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将显著超越行业增速。

碳中和带来转型机遇,工控国产化替代加速。

2020年,国网完成电网投资4605亿元,完成率达100.11%,同比增长2.95%。

2021年,国网计划完成电网投资4730亿元,同比增加125亿。

在2021年的承诺中,国网也再次强调了“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和清洁能源消纳。

此前,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其中主要提到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从路径规划来看,国网将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

不仅将给光伏风电并网建立绿色通道,还将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工控方面:工信部近日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

从具体目标来看,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到203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2021年5月份,PMI指数为51.0,继续位于荣枯线之上,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而从工业机器人产量来看,疫情后国内中小企业复工达产,21年3-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81%/43%50%,工控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从长期来看,未来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将进入中速成长期,主要需求来自于产业升级带来的以效率提升为目的的设备改造,同时,进口替代也是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有望获得高于市场平均增长水平的驱动因素。

投资建议:电力设备重点推荐四条主线:1)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未来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龙头公司增速高于行业整体,重点推荐良信股份、正泰电器;建议关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2)发展清洁能源,国网将持续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重点推荐国电南瑞、国网信通、亿嘉和、南网能源、涪陵电力、宏力达、威胜信息、金智科技、正泰电器、良信股份等;3)提升清洁能源输送能力,特高压领衔的电网基建带来2-3年的业绩弹性,重点推荐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特变电工、长缆科技等;工控方面,本土品牌产品进口替代的逻辑已经得到广泛验证,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增速将高于行业,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麦格米特、信捷电气、雷赛智能、鸣志电器等,建议关注伟创电气、正弦电气。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等;光伏装机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等。

■本周组合: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璞泰来、科达利、法拉电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良信股份、国电南瑞、正泰电器、中科电气、中信博、金博股份、海优新材、阳光电源、福斯特。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