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宏观刘亚欣】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中美利差倒挂点评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宏观刘亚欣】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中美利差倒挂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据中证网报道,4月11日11:40,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6BP至2.776%,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上行0.5BP至2.76%,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为2010年以来首次。 点评: 中美利差倒挂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外部。去年11月以来,美联储将抑制通胀作为货币政策重心,而一再超预期的通胀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不断强化,当前美联储于5月开启缩表已成为市场共识,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仍然延续强化趋势,2022年加息至2.75-3.0%及以上已经成为主流预期,预期不断强化的原因一是美国通胀、经济基本面等慢变量未现明显转向,二是俄乌冲突、全球供应链问题、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等情况未现明显改善,不支持通胀缓和的判断,三是美股表现仍然较好,侧面反映政策收紧的力度可能不足,治理通胀效果存疑。受此影响,10Y美债收益率从去年7月的1.2%左右上行至2.7%以上,上行幅度超过150BP。 中美利差倒挂凸显出中美经济基本面、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分化,国内基本面形势不佳也是中美利差倒挂的注脚。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且有相应政策举措,例如今年1月17日央行调降MLF操作利率、上周国常会亦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债收益率从3.0%下行至2.7%左右。今年2月以来,10Y中债收益率大体以2.8%为中枢波动,近期受新一轮疫情冲击的影响向着2.7%回落,与美债收益率反向而行,加速了中美利差的倒挂。 以史为鉴,中美利差倒挂,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积极性下降,这在近期已得到初步印证。回顾过去可见,当中美利差快速下降,国际资本外流压力加剧。今年2月、3月,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分别净减少803亿元、1125亿元,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单月净减持,股票市场方面,今年以来,陆股通月度资金流入规模逐渐下降乃至3、4月呈现净流出,股债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均加剧,后续实体部门的行为也有可能反映出类似的变化。 4月11日A股大跌不宜简化为中美利差倒挂所致。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大后,资本流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加大,4月11日外资通过陆股通净流出57.62亿元,为连续4日净卖出,这固然加剧了A股调整,但也应看到,上海疫情及对周边城市的扩散、物流受阻、防疫形势不明朗等负面因素对于基本面和投资者预期的冲击,既是A股调整的核心原因,也是我国国债收益率即使面临着外资抛售仍然降至近期低位的主因,中美利差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原因比“是否倒挂”这一静态状况更为重要。 维持人民币汇率“短空长多”的看法。从美国通胀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看,中美利差收窄和倒挂的状况可能延续一段时间,国际资本外流仍将存在,短期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而随着美国经济因政策收紧而面临下行甚至衰退压力,美债收益率可能重新回落,这一压力届时将缓解。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利差出现倒挂颠覆了过去12年的经验规律,但2002-2010年,中美利率倒挂较为常见,也并未阻碍我国资本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这可能是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期全球资本流动活跃的特征和影响之一。鉴此,长期看,全球或仍将进入资本开支的扩张期,美元指数将回落,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升势,甚至挑战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位。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据中证网报道,4月11日11:40,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6BP至2.776%,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上行0.5BP至2.76%,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为2010年以来首次。 点评: 中美利差倒挂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外部。去年11月以来,美联储将抑制通胀作为货币政策重心,而一再超预期的通胀使得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不断强化,当前美联储于5月开启缩表已成为市场共识,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仍然延续强化趋势,2022年加息至2.75-3.0%及以上已经成为主流预期,预期不断强化的原因一是美国通胀、经济基本面等慢变量未现明显转向,二是俄乌冲突、全球供应链问题、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等情况未现明显改善,不支持通胀缓和的判断,三是美股表现仍然较好,侧面反映政策收紧的力度可能不足,治理通胀效果存疑。受此影响,10Y美债收益率从去年7月的1.2%左右上行至2.7%以上,上行幅度超过150BP。 中美利差倒挂凸显出中美经济基本面、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分化,国内基本面形势不佳也是中美利差倒挂的注脚。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且有相应政策举措,例如今年1月17日央行调降MLF操作利率、上周国常会亦指出“要适时灵活运用再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债收益率从3.0%下行至2.7%左右。今年2月以来,10Y中债收益率大体以2.8%为中枢波动,近期受新一轮疫情冲击的影响向着2.7%回落,与美债收益率反向而行,加速了中美利差的倒挂。 以史为鉴,中美利差倒挂,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积极性下降,这在近期已得到初步印证。回顾过去可见,当中美利差快速下降,国际资本外流压力加剧。今年2月、3月,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分别净减少803亿元、1125亿元,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单月净减持,股票市场方面,今年以来,陆股通月度资金流入规模逐渐下降乃至3、4月呈现净流出,股债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均加剧,后续实体部门的行为也有可能反映出类似的变化。 4月11日A股大跌不宜简化为中美利差倒挂所致。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大后,资本流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加大,4月11日外资通过陆股通净流出57.62亿元,为连续4日净卖出,这固然加剧了A股调整,但也应看到,上海疫情及对周边城市的扩散、物流受阻、防疫形势不明朗等负面因素对于基本面和投资者预期的冲击,既是A股调整的核心原因,也是我国国债收益率即使面临着外资抛售仍然降至近期低位的主因,中美利差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原因比“是否倒挂”这一静态状况更为重要。 维持人民币汇率“短空长多”的看法。从美国通胀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看,中美利差收窄和倒挂的状况可能延续一段时间,国际资本外流仍将存在,短期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而随着美国经济因政策收紧而面临下行甚至衰退压力,美债收益率可能重新回落,这一压力届时将缓解。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利差出现倒挂颠覆了过去12年的经验规律,但2002-2010年,中美利率倒挂较为常见,也并未阻碍我国资本流入和人民币汇率升值。这可能是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期全球资本流动活跃的特征和影响之一。鉴此,长期看,全球或仍将进入资本开支的扩张期,美元指数将回落,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升势,甚至挑战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