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结束10年需求紧缩政策,进入新10年的宽松周期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讨论|结束10年需求紧缩政策,进入新10年的宽松周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自2010年以来,针对需求端的收紧政策是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主流,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尾声,新增需求的下降,有必要进入新10年的需求宽松周期,且有较大政策空间。 ① 新市民的提法,属于针对需求端政策的宽松,结合郑州的宽松政策,需求端宽松和供给端压制已经成为当前政策的主流,这和过去需求端紧缩和供给端宽松形成完全不同的格局。 过往调控,针对需求端一直属于持续收紧的状态,而对于供给端则是周期性的宽松和紧缩,例如2017年,各大二三线城市均出台了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四限政策,但却大幅度放宽了房企的融资渠道,包括公司债、ABS、海外债等等。最后,房企拿地带来的扩表行为,通过土地信用实现了大量的信用派生,推动资产价格出现上涨。这一轮周期当中,无论是当前针对新市民的提法,还是郑州一揽子宽松政策的出台,本质上是给需求端进行解绑。针对房企这一供给端,目前政策相对克制,更多的是维稳政策。因此,松需求、稳供给是本轮宽松周期最大的特征。 ② 经历了持续10年的需求端持续收紧,大背景是城镇化率加速带来的人口大量进城,在当前城镇化率带动的人口流动进入尾声时,可以预期未来需求端政策将持续宽松,回到正常状态。 当前我国需求端政策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最严格的政策,包括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税费等,这主要是平滑过去人口进城带来的需求爆发。我们在此前深度报告中已经提到,按照可进行国际比较的城镇化率口径,中国当前已经达到了70%,未来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人口流入已经大幅度衰减,因此,对需求端的平滑使得政策有必要进入到持续宽松区间。过去10年,需求端政策层层加码,预计也将在未来回归到正常水平。 ③ 确定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在5.5%左右,房地产行业的贡献必不可少,维稳政策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大。 需求端的政策宽松,一方面可以扭转居民预期,另一方面地产投资方面也能够有正向劳动,考虑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当中的重要性,完成5.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必不可少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进一步的维稳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报告导读 自2010年以来,针对需求端的收紧政策是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主流,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尾声,新增需求的下降,有必要进入新10年的需求宽松周期,且有较大政策空间。 ① 新市民的提法,属于针对需求端政策的宽松,结合郑州的宽松政策,需求端宽松和供给端压制已经成为当前政策的主流,这和过去需求端紧缩和供给端宽松形成完全不同的格局。 过往调控,针对需求端一直属于持续收紧的状态,而对于供给端则是周期性的宽松和紧缩,例如2017年,各大二三线城市均出台了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四限政策,但却大幅度放宽了房企的融资渠道,包括公司债、ABS、海外债等等。最后,房企拿地带来的扩表行为,通过土地信用实现了大量的信用派生,推动资产价格出现上涨。这一轮周期当中,无论是当前针对新市民的提法,还是郑州一揽子宽松政策的出台,本质上是给需求端进行解绑。针对房企这一供给端,目前政策相对克制,更多的是维稳政策。因此,松需求、稳供给是本轮宽松周期最大的特征。 ② 经历了持续10年的需求端持续收紧,大背景是城镇化率加速带来的人口大量进城,在当前城镇化率带动的人口流动进入尾声时,可以预期未来需求端政策将持续宽松,回到正常状态。 当前我国需求端政策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最严格的政策,包括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税费等,这主要是平滑过去人口进城带来的需求爆发。我们在此前深度报告中已经提到,按照可进行国际比较的城镇化率口径,中国当前已经达到了70%,未来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人口流入已经大幅度衰减,因此,对需求端的平滑使得政策有必要进入到持续宽松区间。过去10年,需求端政策层层加码,预计也将在未来回归到正常水平。 ③ 确定经济增长目标保持在5.5%左右,房地产行业的贡献必不可少,维稳政策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大。 需求端的政策宽松,一方面可以扭转居民预期,另一方面地产投资方面也能够有正向劳动,考虑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当中的重要性,完成5.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必不可少的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进一步的维稳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