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宏观】内需显效向好,外需愈见隐忧——2022年2月PMI分析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宏观】内需显效向好,外需愈见隐忧——2022年2月PMI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前值50.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6%,前值51.1%。 核心观点: 2月PMI主要反映:第一,财政政策前置显效,经济运行已出波谷,制造业和建筑业PMI均扩张提速。其中,制造业企业新订单升幅明显、快于生产;制造业企业扩大采购,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加速去化;原材料和出厂价格均见升温。第二,新出口订单降幅收窄。货物贸易需求在近期仍有惯性,但在中期或愈见隐忧:除美联储开启加息之外,俄乌冲突和欧美金融制裁所导致的能源价格冲击,会进一步影响到欧美家庭部门的商品消费,削弱我国出口对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意味着基建投资或对冲下行的力度需要加强。能源价格冲击对欧元区22年增长的影响在0.2%以上,即使其制裁保留了天然气支付渠道的开放,贸易成本和风险溢价仍会推高能源价格。第三,小企业降幅深化,和大中企业景气分化加剧,亟待政策加码。第四,建筑业开工,从业人员跃升,新订单提速;服务业销售价格和新订单下行,消费偏弱。 一、制造业PMI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1. 制造业和建筑业PMI扩张提速:1月制造业PMI在50.2%(前值50.1%),反映出财政政策前置显效,经济运行已走出波谷;与往年相比,该指数高于2015-16的外部冲击和2019-20的疫情冲击时期同月值,位于合理区间。具体而言,内需恢复快于生产,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分别在50.7%和50.4%(前值49.3%和50.9%);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加速去化,企业增加采购;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升温;供应链配送和企业用工有边际好转,供货商配送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在48.2%和49.2%(前值47.6%和49.2%)。 2. 能源价格冲击加剧出口隐忧:新出口订单降幅收窄。一方面,货物贸易需求在近期仍有惯性,海外PMI景气高位,韩国2月前20日出口增长13.1%。 另一方面,外需在中期存在隐忧。除美联储开启加息之外,俄乌冲突和欧美金融制裁或导致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在一段时间持续高位。能源价格会进一步影响到欧美家庭部门的商品消费,削弱我国出口对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意味着基建投资或对冲下行的力度需要加强。据欧央行研究,即使假设天然气价格在22Q1见顶下行,高油气价格对欧元区2022年增长的影响亦达0.2个百分点。欧盟关于SWIFT制裁的最终妥协方案保留了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支付渠道的开放,但是贸易成本提升和风险溢价因素仍会推高能源价格。 3. 小微企业亟待政策加码:小企业降幅深化,大中企业景气提速,分化加剧。 二、非制造业PMI指数 1. 建筑业开工: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幅升至55.8%(前值49.2%),新订单提速。 2. 服务业消费偏弱:服务业PMI在景气区间,但销售价格和新订单均见下行。 以下为正文内容: PMI分析报告回顾: 1、PMI稳中有变 为冲击而非周期性因素主导——2021年1月PMI分析 2、多因素导致PMI低于预期——2021年2月PMI分析 3、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需关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2021年3月PMI分析 4、配送时间延长 供应链受阻——2021年4月PMI分析 5、新出口订单降至枯荣线下——2021年5月PMI分析 6、生产受阻、价格受控;出口收缩,需求切换——2021年6月PMI分析 7、疫情汛情冲击,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2021年7月PMI分析 8、冲击和转型:PMI短期回落——2021年8月PMI分析 9、意料之中的收缩——2021年9月PMI分析 10、政策已经微调 景气依旧向下——2021年10月PMI分析 11、制造业生产恢复,建筑业订单加速——2021年11月PMI分析 12、逆季节上行主因原材料库存修复——2021年12月PMI分析 13、消寒待春来——2022年1月PMI分析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事件: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前值50.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1.6%,前值51.1%。 核心观点: 2月PMI主要反映:第一,财政政策前置显效,经济运行已出波谷,制造业和建筑业PMI均扩张提速。其中,制造业企业新订单升幅明显、快于生产;制造业企业扩大采购,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加速去化;原材料和出厂价格均见升温。第二,新出口订单降幅收窄。货物贸易需求在近期仍有惯性,但在中期或愈见隐忧:除美联储开启加息之外,俄乌冲突和欧美金融制裁所导致的能源价格冲击,会进一步影响到欧美家庭部门的商品消费,削弱我国出口对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意味着基建投资或对冲下行的力度需要加强。能源价格冲击对欧元区22年增长的影响在0.2%以上,即使其制裁保留了天然气支付渠道的开放,贸易成本和风险溢价仍会推高能源价格。第三,小企业降幅深化,和大中企业景气分化加剧,亟待政策加码。第四,建筑业开工,从业人员跃升,新订单提速;服务业销售价格和新订单下行,消费偏弱。 一、制造业PMI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1. 制造业和建筑业PMI扩张提速:1月制造业PMI在50.2%(前值50.1%),反映出财政政策前置显效,经济运行已走出波谷;与往年相比,该指数高于2015-16的外部冲击和2019-20的疫情冲击时期同月值,位于合理区间。具体而言,内需恢复快于生产,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分别在50.7%和50.4%(前值49.3%和50.9%);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均加速去化,企业增加采购;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升温;供应链配送和企业用工有边际好转,供货商配送和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在48.2%和49.2%(前值47.6%和49.2%)。 2. 能源价格冲击加剧出口隐忧:新出口订单降幅收窄。一方面,货物贸易需求在近期仍有惯性,海外PMI景气高位,韩国2月前20日出口增长13.1%。 另一方面,外需在中期存在隐忧。除美联储开启加息之外,俄乌冲突和欧美金融制裁或导致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在一段时间持续高位。能源价格会进一步影响到欧美家庭部门的商品消费,削弱我国出口对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意味着基建投资或对冲下行的力度需要加强。据欧央行研究,即使假设天然气价格在22Q1见顶下行,高油气价格对欧元区2022年增长的影响亦达0.2个百分点。欧盟关于SWIFT制裁的最终妥协方案保留了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支付渠道的开放,但是贸易成本提升和风险溢价因素仍会推高能源价格。 3. 小微企业亟待政策加码:小企业降幅深化,大中企业景气提速,分化加剧。 二、非制造业PMI指数 1. 建筑业开工: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幅升至55.8%(前值49.2%),新订单提速。 2. 服务业消费偏弱:服务业PMI在景气区间,但销售价格和新订单均见下行。 以下为正文内容: PMI分析报告回顾: 1、PMI稳中有变 为冲击而非周期性因素主导——2021年1月PMI分析 2、多因素导致PMI低于预期——2021年2月PMI分析 3、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需关注宏观审慎政策力度——2021年3月PMI分析 4、配送时间延长 供应链受阻——2021年4月PMI分析 5、新出口订单降至枯荣线下——2021年5月PMI分析 6、生产受阻、价格受控;出口收缩,需求切换——2021年6月PMI分析 7、疫情汛情冲击,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2021年7月PMI分析 8、冲击和转型:PMI短期回落——2021年8月PMI分析 9、意料之中的收缩——2021年9月PMI分析 10、政策已经微调 景气依旧向下——2021年10月PMI分析 11、制造业生产恢复,建筑业订单加速——2021年11月PMI分析 12、逆季节上行主因原材料库存修复——2021年12月PMI分析 13、消寒待春来——2022年1月PMI分析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