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宏观】切断俄罗斯SWIFT如何影响能源供给——宏观雷达系列之六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宏观】切断俄罗斯SWIFT如何影响能源供给——宏观雷达系列之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联系人:董琦、汪浩、郭新宇 导读 切断SWIFT成为美国主导下的重要制裁手段。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高,预计“能源交易密集型”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可能性较低,对能源供给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但冲突持续升级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可能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推进。 摘要 SWIFT系统是金融报文传递系统,也是美国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短期内其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1、SWIFT是金融报文传递系统,其影响力高于CHIPS、Fedwire等清算结算系统。SWIFT系统负责金融信息流传递,CHIPS、Fedwire等负责美元资金流传递,其他货币也可接入SWIFT系统中,SWIFT系统影响力大于单一清算结算系统。 2、SWIFT系统主要被美国主导,成为美国进行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地位、纽约信息交换中心和“长臂管辖”制裁,将SWIFT变为其主导的、可用于金融制裁的手段。 3、SWIFT系统面临多重替代方案的挑战,但短期内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对于SWIFT系统的替代方案包括欧盟的TIPS系统和INSTEX系统、中国的CIPS系统和俄罗斯的SPFS系统,以及数字货币,但目前SWIFT仍占据80%以上业务量,短期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以史为鉴:伊朗被剔出SWIFT对全球能源供给影响几何: 1、2012年3月份伊朗被剔除SWIFT系统,2013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跌42%,相当于2013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4%。 2、2016年初伊朗被恢复使用SWIFT系统,原油出口量大增78%,相当于2016年全球原油供给量的2.0%。 3、2018年11月伊朗再次被剔除SWIFT系统,2019年原油出口量大跌65%,相当于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6%。 欧洲经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高,预计全面制裁俄罗斯银行的可能性较小,同时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可能性较低,虽然对能源供给会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可能有限,但对小麦等农产品和镍等有色金属的冲击可能较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计可能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银行为单位进行制裁,只制裁与能源交易关联度较小的银行,而避开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另一种以产品指令为单位进行制裁:通过与SWIFT合作,尝试区别交易的产品,避开对与能源产品交易相关的指令。 俄乌战争和对俄SWIFT制裁将导致我国对俄乌贸易量下降,但经济总体影响有限,中俄能源合作可能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俄乌战争和SWIFT制裁将削弱俄乌经济实力,从而降低与我国的贸易量,我国出口增速下滑,部分有色金属和农产品进口受阻影响产业链,但俄乌在我国贸易中占比较低,对经济总量影响有限。中俄能源合作在俄国和美欧冲突升级的预期下,可能持续加强。同时CIPS系统对SWIFT的替代使用,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录 正文 1. SWIFT系统是什么,可替代性如何 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是金融报文传递系统,其影响力高于CHIPS、Fedwire等资金清算结算系统。在国内国际贸易投资以及资金流动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两种交互行为,一种是信息的传递,需要特定的报文标准,从而降低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沟通成本;另一种是资金的传递,需要清算结算系统。SWIFT系统是一个成立于1973年的非盈利组织,主要致力于金融信息的传递,当前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SWIFT系统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美国纽约、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瑞士设有信息交换中心,其中欧洲数据存储在荷兰和瑞士中心,跨大西洋数据存储在美国和瑞士中心。 但是金融信息的传递需要与资金清算结算相结合,而资金清算结算则由各个国家央行建立的相应系统来实现,由于SWIFT系统中美元交易常年占据主导地位,美元的清算结算系统即CHIPS和Fedwire也最为著名。Fedwire是美联储建立的美元综合清算和结算系统,既服务美国国内金融交易清算结算需求,也服务境外美元清算结算需求,CHIPS是纽约清算所建立的私营机构,主要服务跨境银行间美元交易清算,并最终通过Fedwire进行结算,所以从根源上来说,均被美联储深度掌控。SWIFT系统中除了美元之外,还有其他多种货币,截至2022年1月,前四大交易货币分别为美元39.92%、欧元36.56%、英镑6.30%和人民币3.20%,所以相对而言,SWIFT系统的影响力比CHIPS和Fedwire更广,脱离了CHIPS和Fedwire相当于无法用美元进行交易,而脱离了SWIFT系统相当于无法与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对话”,从而对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产生极大冲击。 SWIFT系统主要被美国主导,成为美国进行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SWIFT系统在成立之初是国际银行间同业合作组织,保持中立的立场,其有25个董事席位,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比利时各拥有2个席位,其余国家拥有1个席位。表面上看,SWIFT系统居于中立立场,或由欧盟国家占据多数席位,但是美国在其中处于实际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 1、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尤其是能源交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而可对SWIFT系统实施重要影响; 2、美国拥有SWIFT系统的三大信息交换中心之一,即纽约信息交换中心,从而掌控跨大西洋地区的资金流动信息,其相对于他国而言具有数据监控优势,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对交易数据的监控; 3、美国“长臂管辖”之下SWIFT面临被制裁风险,美国可凭借美元霸权对SWIFT系统进行反向制裁,比如极端情况下的“另起炉灶”,SWIFT系统面临美国“长臂管辖”威胁和中立立场的冲突,比如在伊朗制裁中,其并未提及美国要求制裁,而是基于全球金融安全考虑,体现了其在美国和欧盟等多国之间进行妥协。 在对朝鲜、伊朗实施SWIFT制裁后,美国多次提及对俄罗斯实施相应制裁,SWIFT系统已成为美国主导下进行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 SWIFT系统面临多重替代方案的挑战,但短期内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既然SWIFT系统被美国掌控,并且深度影响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那么为了降低美国“一家独大”的风险,不断有新的替代方案出台,目前包括欧盟的TIPS系统和INSTEX系统、中国的CIPS系统和俄罗斯的SPFS系统,以及数字货币。 1、欧盟的TIPS系统于2018年11月推出,仅对在欧元区TARGET2网络连接的中央银行账户的供应商开放,并以欧元结算交易,后续可支持其他货币交易; 2、INSTEX系统于2019年1月由德国、英国、法国共同推出,旨在应对伊朗的SWIFT制裁,以易货交易方式规避美国制裁,但目前仅限于与伊朗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农产品等贸易,体量较小; 3、中国的CIPS系统于2015年10月启动,主要用于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2018年3月二期启动,在交易时间、结算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拓展,CIPS系统具有报文传递和清算结算功能,寻求与SWIFT系统在报文传递方面的合作,从而拓展客户群; 4、俄罗斯的SPFS系统于2014年启动,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开始防范被剔出SWIFT系统的风险,目前其在俄罗斯国内交易通讯中占比超过20%,但是整体效果尚不明显; 5、数字货币理论上不需要SWIFT系统,Lightnet公司、Ripple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国际汇款、支付等服务。 虽然SWIFT系统面临多重挑战,但是目前其交易通讯服务依旧占据全球80%以上的跨境支付,替代方案在金融风险、用户习惯、国际规则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完善,短期内无法挑战SWIFT系统的主导地位。 2. 以史为鉴:伊朗被剔出SWIFT对全球能源供给影响几何 2012年3月份伊朗被剔除SWIFT系统,2013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跌42%,相当于2013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4%。2012年受美伊关系恶化影响,伊朗被制裁的金融机构首次被剔除出SWIFT系统,伊朗原油出口必须采取其他方式实现跨境资金信息传递和结算,叠加对伊朗的禁运等制裁措施,2012年至2015年伊朗原油出口量连续大幅下滑,至2015年伊朗原油出口量仅约为2011年的43%,跌幅高达57%,原油出口的世界份额也从6.7%下降至2.6%。其中2013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42%,相当于2013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4%。受此影响,伊朗2013年至2015年GDP连续负增长,2015年GDP仅相当于2012年的64%,跌幅36%。 2016年初伊朗被恢复使用SWIFT系统,原油出口量大增78%,相当于2016年全球原油供给量的2.0%。2016年初伊核谈判取得进展,伊朗金融机构再次接入SWIFT系统,出口禁运等制裁措施被取消,受此影响伊朗2016年原油出口量大增78%,相当于2016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0%,伊朗原油出口占世界份额由2015年的2.6%提升至2017年的4.8%。 2018年11月伊朗再次被剔除SWIFT系统,2019年原油出口量大跌65%,相当于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6%。2018年美伊关系再次恶化,伊朗金融机构再次被SWIFT系统剔除,同时采取出口禁运等制裁措施,受此影响,2019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跌65%,相当于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6%,占世界原油出口份额由4.1%下降至1.4%。 3. 俄罗斯部分银行被剔除SWIFT如何影响全球商品供给 俄罗斯能源产量和出口体量大,全球经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高,欧洲更是如此,因此预计全面制裁俄罗斯银行的可能性较小。俄罗斯天然气、煤炭和原油出口分别占全球的16%、16%和11%,其中欧洲从俄罗斯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重分别约为35%、28%和27%。此外,美欧联合公告中也仅表示将把部分俄罗斯银行(selected Russian banks)从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中剔除。 预计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可能性相对较低。目前美欧尚未决定剔除SWIFT系统的俄罗斯银行名单或具体实施方式,但由于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较高,预计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也有白宫官员表示通过SWIFT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将不会影响到与能源相关的交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计可能采取两种方式: 1、以银行为单位进行制裁:只制裁与能源交易关联度较小的银行,而避开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若采用这种方式制裁,则前期已经被美欧制裁的俄罗斯银行再次被剔除SWIFT系统的可能性较大,包括俄罗斯五大银行Sberbank、VTB Bank、Bank Otkritie、Sovcombank OJSC、Novikombank等。 2、以产品指令为单位进行制裁:通过与SWIFT合作,尝试区别交易的产品,避开对与能源产品交易相关的指令。 俄罗斯部分银行被剔除SWIFT系统预计对小麦、大麦等农产品和镍、钯、铂等有色金属冲击较大。俄罗斯的小麦、大麦和葵花籽等农产品和镍、钯、铂等有色金属出口,占世界出口比重均在10%以上。但美欧在考虑剔除SWIFT系统的银行名单或方式时,仅优先考虑对欧洲经济影响较大的能源问题,而对美欧影响相对较小的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则考虑较少,因此在最终制裁措施落地后,可能造成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在跨境交易信息传递等方面出现较大阻碍,影响相关产品的出口与结算。同时若美欧最终采用第二种以产品指令为单位进行SWIFT制裁,则对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的冲击更大。 4. 对中国经济和能源进口有何影响 第一,我国对俄乌进出口将下降,但对经济总量影响较低,通胀中枢略微上升。由于战争导致的经济受损和战后的持续制裁,俄乌经济面临暂时性失速,中国对俄乌的出口都将面临下滑,比如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中国对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35.2%,本次对乌战争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并且事后对于俄罗斯的制裁比2014年后将更严重,对俄乌出口面临更大冲击。同时俄乌是镍、钯、铂等有色金属和小麦、大麦等农产品的重要输出国,会影响部分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的供应链。但是由于俄乌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量的比例较小,对其出口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0%和0.3%,整体对于中国经济总量的影响较低。二三季度CPI增速上行态势不变,通胀中枢受油价冲高影响略有抬升,三季度末或四季度高点有望接近3.0%,季度PPI渐次回落态势大概率不变。 第二,中国能源进口影响有限,中俄能源合作可能进一步加强。在当前能源价格冲高、美欧通胀屡创新高的背景下,SWIFT制裁大概率会避开能源交易,从而对当前全球能源格局的边际影响相对有限。但是从近日俄乌战争演化来看,美欧在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俄罗斯在2月27日将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后续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很可能导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即使大概率不在SWIFT制裁中的能源交易可能也面临着报复性阻断,中俄的能源合作可能进一步加强,在2月13日达成的每年新增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出口的基础上,后续可能有更多合作举动。 第三,CIPS系统业务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如果美欧对俄罗斯的SWIFT制裁落地,则俄罗斯大概率寻求自身的SPFS系统和中国的CIPS系统替代方案,在美欧等西方国家孤立俄罗斯的情况下,中俄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在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将进一步强化。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已经成为第四大贸易结算货币,国际接受度逐步上升;另一方面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较高,超过13%,在去美元化不断加快背景下,人民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等提供充足人民币资金。同时中国也有激励推动CIPS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宏观雷达”系列 《五》【国君宏观】俄乌冲突对中国贸易和能源供给的可能影响——宏观雷达系列之五 《四》【国君宏观】俄乌冲突对油价及中美通胀冲击的可能性——宏观雷达系列之四 《三》【国君宏观】美联储缩表的路径与影响推演——“宏观雷达”系列之三 《二》【国君宏观】调控微松难抵地产投资下行——“宏观雷达”系列之二 《一》【国君宏观】一个时代的落幕:恒大事件冲击的可能性评估——“宏观雷达”系列之一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联系人:董琦、汪浩、郭新宇 导读 切断SWIFT成为美国主导下的重要制裁手段。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高,预计“能源交易密集型”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可能性较低,对能源供给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但冲突持续升级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可能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加速推进。 摘要 SWIFT系统是金融报文传递系统,也是美国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短期内其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1、SWIFT是金融报文传递系统,其影响力高于CHIPS、Fedwire等清算结算系统。SWIFT系统负责金融信息流传递,CHIPS、Fedwire等负责美元资金流传递,其他货币也可接入SWIFT系统中,SWIFT系统影响力大于单一清算结算系统。 2、SWIFT系统主要被美国主导,成为美国进行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地位、纽约信息交换中心和“长臂管辖”制裁,将SWIFT变为其主导的、可用于金融制裁的手段。 3、SWIFT系统面临多重替代方案的挑战,但短期内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对于SWIFT系统的替代方案包括欧盟的TIPS系统和INSTEX系统、中国的CIPS系统和俄罗斯的SPFS系统,以及数字货币,但目前SWIFT仍占据80%以上业务量,短期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以史为鉴:伊朗被剔出SWIFT对全球能源供给影响几何: 1、2012年3月份伊朗被剔除SWIFT系统,2013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跌42%,相当于2013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4%。 2、2016年初伊朗被恢复使用SWIFT系统,原油出口量大增78%,相当于2016年全球原油供给量的2.0%。 3、2018年11月伊朗再次被剔除SWIFT系统,2019年原油出口量大跌65%,相当于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6%。 欧洲经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度高,预计全面制裁俄罗斯银行的可能性较小,同时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可能性较低,虽然对能源供给会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影响可能有限,但对小麦等农产品和镍等有色金属的冲击可能较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计可能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银行为单位进行制裁,只制裁与能源交易关联度较小的银行,而避开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另一种以产品指令为单位进行制裁:通过与SWIFT合作,尝试区别交易的产品,避开对与能源产品交易相关的指令。 俄乌战争和对俄SWIFT制裁将导致我国对俄乌贸易量下降,但经济总体影响有限,中俄能源合作可能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俄乌战争和SWIFT制裁将削弱俄乌经济实力,从而降低与我国的贸易量,我国出口增速下滑,部分有色金属和农产品进口受阻影响产业链,但俄乌在我国贸易中占比较低,对经济总量影响有限。中俄能源合作在俄国和美欧冲突升级的预期下,可能持续加强。同时CIPS系统对SWIFT的替代使用,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录 正文 1. SWIFT系统是什么,可替代性如何 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是金融报文传递系统,其影响力高于CHIPS、Fedwire等资金清算结算系统。在国内国际贸易投资以及资金流动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两种交互行为,一种是信息的传递,需要特定的报文标准,从而降低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沟通成本;另一种是资金的传递,需要清算结算系统。SWIFT系统是一个成立于1973年的非盈利组织,主要致力于金融信息的传递,当前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超过11000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SWIFT系统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在美国纽约、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瑞士设有信息交换中心,其中欧洲数据存储在荷兰和瑞士中心,跨大西洋数据存储在美国和瑞士中心。 但是金融信息的传递需要与资金清算结算相结合,而资金清算结算则由各个国家央行建立的相应系统来实现,由于SWIFT系统中美元交易常年占据主导地位,美元的清算结算系统即CHIPS和Fedwire也最为著名。Fedwire是美联储建立的美元综合清算和结算系统,既服务美国国内金融交易清算结算需求,也服务境外美元清算结算需求,CHIPS是纽约清算所建立的私营机构,主要服务跨境银行间美元交易清算,并最终通过Fedwire进行结算,所以从根源上来说,均被美联储深度掌控。SWIFT系统中除了美元之外,还有其他多种货币,截至2022年1月,前四大交易货币分别为美元39.92%、欧元36.56%、英镑6.30%和人民币3.20%,所以相对而言,SWIFT系统的影响力比CHIPS和Fedwire更广,脱离了CHIPS和Fedwire相当于无法用美元进行交易,而脱离了SWIFT系统相当于无法与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对话”,从而对跨境贸易和资金流动产生极大冲击。 SWIFT系统主要被美国主导,成为美国进行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SWIFT系统在成立之初是国际银行间同业合作组织,保持中立的立场,其有25个董事席位,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比利时各拥有2个席位,其余国家拥有1个席位。表面上看,SWIFT系统居于中立立场,或由欧盟国家占据多数席位,但是美国在其中处于实际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 1、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尤其是能源交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而可对SWIFT系统实施重要影响; 2、美国拥有SWIFT系统的三大信息交换中心之一,即纽约信息交换中心,从而掌控跨大西洋地区的资金流动信息,其相对于他国而言具有数据监控优势,尤其是“911”事件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对交易数据的监控; 3、美国“长臂管辖”之下SWIFT面临被制裁风险,美国可凭借美元霸权对SWIFT系统进行反向制裁,比如极端情况下的“另起炉灶”,SWIFT系统面临美国“长臂管辖”威胁和中立立场的冲突,比如在伊朗制裁中,其并未提及美国要求制裁,而是基于全球金融安全考虑,体现了其在美国和欧盟等多国之间进行妥协。 在对朝鲜、伊朗实施SWIFT制裁后,美国多次提及对俄罗斯实施相应制裁,SWIFT系统已成为美国主导下进行金融制裁的重要手段。 SWIFT系统面临多重替代方案的挑战,但短期内主导地位不可动摇。既然SWIFT系统被美国掌控,并且深度影响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那么为了降低美国“一家独大”的风险,不断有新的替代方案出台,目前包括欧盟的TIPS系统和INSTEX系统、中国的CIPS系统和俄罗斯的SPFS系统,以及数字货币。 1、欧盟的TIPS系统于2018年11月推出,仅对在欧元区TARGET2网络连接的中央银行账户的供应商开放,并以欧元结算交易,后续可支持其他货币交易; 2、INSTEX系统于2019年1月由德国、英国、法国共同推出,旨在应对伊朗的SWIFT制裁,以易货交易方式规避美国制裁,但目前仅限于与伊朗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农产品等贸易,体量较小; 3、中国的CIPS系统于2015年10月启动,主要用于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2018年3月二期启动,在交易时间、结算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拓展,CIPS系统具有报文传递和清算结算功能,寻求与SWIFT系统在报文传递方面的合作,从而拓展客户群; 4、俄罗斯的SPFS系统于2014年启动,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开始防范被剔出SWIFT系统的风险,目前其在俄罗斯国内交易通讯中占比超过20%,但是整体效果尚不明显; 5、数字货币理论上不需要SWIFT系统,Lightnet公司、Ripple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国际汇款、支付等服务。 虽然SWIFT系统面临多重挑战,但是目前其交易通讯服务依旧占据全球80%以上的跨境支付,替代方案在金融风险、用户习惯、国际规则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完善,短期内无法挑战SWIFT系统的主导地位。 2. 以史为鉴:伊朗被剔出SWIFT对全球能源供给影响几何 2012年3月份伊朗被剔除SWIFT系统,2013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跌42%,相当于2013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4%。2012年受美伊关系恶化影响,伊朗被制裁的金融机构首次被剔除出SWIFT系统,伊朗原油出口必须采取其他方式实现跨境资金信息传递和结算,叠加对伊朗的禁运等制裁措施,2012年至2015年伊朗原油出口量连续大幅下滑,至2015年伊朗原油出口量仅约为2011年的43%,跌幅高达57%,原油出口的世界份额也从6.7%下降至2.6%。其中2013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幅下降42%,相当于2013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4%。受此影响,伊朗2013年至2015年GDP连续负增长,2015年GDP仅相当于2012年的64%,跌幅36%。 2016年初伊朗被恢复使用SWIFT系统,原油出口量大增78%,相当于2016年全球原油供给量的2.0%。2016年初伊核谈判取得进展,伊朗金融机构再次接入SWIFT系统,出口禁运等制裁措施被取消,受此影响伊朗2016年原油出口量大增78%,相当于2016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0%,伊朗原油出口占世界份额由2015年的2.6%提升至2017年的4.8%。 2018年11月伊朗再次被剔除SWIFT系统,2019年原油出口量大跌65%,相当于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6%。2018年美伊关系再次恶化,伊朗金融机构再次被SWIFT系统剔除,同时采取出口禁运等制裁措施,受此影响,2019年伊朗原油出口量大跌65%,相当于2019年全球原油供应量的2.6%,占世界原油出口份额由4.1%下降至1.4%。 3. 俄罗斯部分银行被剔除SWIFT如何影响全球商品供给 俄罗斯能源产量和出口体量大,全球经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高,欧洲更是如此,因此预计全面制裁俄罗斯银行的可能性较小。俄罗斯天然气、煤炭和原油出口分别占全球的16%、16%和11%,其中欧洲从俄罗斯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重分别约为35%、28%和27%。此外,美欧联合公告中也仅表示将把部分俄罗斯银行(selected Russian banks)从SWIFT国际结算系统中剔除。 预计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可能性相对较低。目前美欧尚未决定剔除SWIFT系统的俄罗斯银行名单或具体实施方式,但由于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较高,预计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或交易指令受SWIFT制裁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也有白宫官员表示通过SWIFT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将不会影响到与能源相关的交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计可能采取两种方式: 1、以银行为单位进行制裁:只制裁与能源交易关联度较小的银行,而避开与能源交易密切相关的银行。若采用这种方式制裁,则前期已经被美欧制裁的俄罗斯银行再次被剔除SWIFT系统的可能性较大,包括俄罗斯五大银行Sberbank、VTB Bank、Bank Otkritie、Sovcombank OJSC、Novikombank等。 2、以产品指令为单位进行制裁:通过与SWIFT合作,尝试区别交易的产品,避开对与能源产品交易相关的指令。 俄罗斯部分银行被剔除SWIFT系统预计对小麦、大麦等农产品和镍、钯、铂等有色金属冲击较大。俄罗斯的小麦、大麦和葵花籽等农产品和镍、钯、铂等有色金属出口,占世界出口比重均在10%以上。但美欧在考虑剔除SWIFT系统的银行名单或方式时,仅优先考虑对欧洲经济影响较大的能源问题,而对美欧影响相对较小的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则考虑较少,因此在最终制裁措施落地后,可能造成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等在跨境交易信息传递等方面出现较大阻碍,影响相关产品的出口与结算。同时若美欧最终采用第二种以产品指令为单位进行SWIFT制裁,则对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的冲击更大。 4. 对中国经济和能源进口有何影响 第一,我国对俄乌进出口将下降,但对经济总量影响较低,通胀中枢略微上升。由于战争导致的经济受损和战后的持续制裁,俄乌经济面临暂时性失速,中国对俄乌的出口都将面临下滑,比如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后中国对俄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35.2%,本次对乌战争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并且事后对于俄罗斯的制裁比2014年后将更严重,对俄乌出口面临更大冲击。同时俄乌是镍、钯、铂等有色金属和小麦、大麦等农产品的重要输出国,会影响部分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的供应链。但是由于俄乌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量的比例较小,对其出口分别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0%和0.3%,整体对于中国经济总量的影响较低。二三季度CPI增速上行态势不变,通胀中枢受油价冲高影响略有抬升,三季度末或四季度高点有望接近3.0%,季度PPI渐次回落态势大概率不变。 第二,中国能源进口影响有限,中俄能源合作可能进一步加强。在当前能源价格冲高、美欧通胀屡创新高的背景下,SWIFT制裁大概率会避开能源交易,从而对当前全球能源格局的边际影响相对有限。但是从近日俄乌战争演化来看,美欧在不断加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俄罗斯在2月27日将战略威慑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后续矛盾的进一步升级很可能导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即使大概率不在SWIFT制裁中的能源交易可能也面临着报复性阻断,中俄的能源合作可能进一步加强,在2月13日达成的每年新增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出口的基础上,后续可能有更多合作举动。 第三,CIPS系统业务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如果美欧对俄罗斯的SWIFT制裁落地,则俄罗斯大概率寻求自身的SPFS系统和中国的CIPS系统替代方案,在美欧等西方国家孤立俄罗斯的情况下,中俄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在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将进一步强化。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已经成为第四大贸易结算货币,国际接受度逐步上升;另一方面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较高,超过13%,在去美元化不断加快背景下,人民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等提供充足人民币资金。同时中国也有激励推动CIPS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从而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宏观雷达”系列 《五》【国君宏观】俄乌冲突对中国贸易和能源供给的可能影响——宏观雷达系列之五 《四》【国君宏观】俄乌冲突对油价及中美通胀冲击的可能性——宏观雷达系列之四 《三》【国君宏观】美联储缩表的路径与影响推演——“宏观雷达”系列之三 《二》【国君宏观】调控微松难抵地产投资下行——“宏观雷达”系列之二 《一》【国君宏观】一个时代的落幕:恒大事件冲击的可能性评估——“宏观雷达”系列之一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