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六十三)|类比2021的央企修复,在2022向民企扩散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讨论(六十三)|类比2021的央企修复,在2022向民企扩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2021年经历了央企的估值修复,进入2022年,随着资金链紧张格局得到缓解,类比2021年活下去即估值修复的逻辑,将向民企扩散。 ① 并非周期反转,而是深度价值的估值修复,活下去的概率增加就会提振估值修复,催化剂是2021年是多个大中型房企暴雷带来的资金风险。 历史上,地产版块的行情全部来自于政策放松后开启新周期上行的机会,也即,只要楼市进入下行期,就可以预期有强有力的政策出台,并一定能带来基本面的反转、而非反弹。这一现象,使得尽管地产版块表观PE估值越来越低,但仍然有优秀房企股价创历史新高,原因就在于基本面的反转推动,最终体现为业绩的大幅增长。然而,以2022年的视角来看,至少截止当前,仍未有政策表明,当前进入到了刺激阶段,而更多的是在房住不炒背景下去进行平稳,并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那么,当前的行情,更多的是“活下去”的逻辑推动,以带来深度价值的企业估值修复,而率先修复的,就是背景雄厚、一定能活下去的央企,这一催化剂,就是多个大中型房企出现了没活下去的暴雷。 ② 展望2022年,我们提出“优质的定义会扩散”,优质≠央企,而是包含众多央企、民企在内,若单论财务数据,民企甚至优于国企,因此,优质民企也将迎来估值修复,而这一催化剂,就是楼市的基本面出现下行风险。 我们在2021年9月专题报告《正视政策偏紧,央企永续经营》中有提到,TOP200公司中,民企数量占比67%,销售金额占比63%,是楼市参与者的绝对主力。若按照三条红线计算央企、国企、民企这三大类企业的整体水平,能够看到央企明显国企和民企,但国企和民企属于同一梯队,都是高杠杆、高风险。从民企内部来看,部分民企的财务状况甚至堪比优秀央企,更是大幅度优于国企。那么,对于2021年来说,资金风险带来了央企的绝对胜出,那么进入到2022年,楼市的下行,将确定性的带来纠偏政策出台,例如,按预售资金按货值监管、甚至对民企超额监管,将得到纠偏,改为按照工程款进行监管。那么,优质民企的价值也将得到修复,我们认为,这一轮民企估值修复的催化剂就是楼市下行,因为这也将使得央企的销售出现大幅下行。 ③ 当前的政策还不足以支撑基本面带来上行走势,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但足以使得优质民企重估,2022年优质民企将类比2021年的央企,迎来估值修复。 尽管市场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接下来地产会在下半年迎来比较明显的基本面修复,但按照我们的地产金融框架,在没有土地信用扩张的环境下,楼市无法进入新一轮周期,从2022年1月的土地市场来看,甚至差于2021年4季度,不仅如此,在房企有收并购项目之后,更是减少了公开市场拿地,对于整个行业的信用来说,只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并没有增量信用。因此,当前政策暂不足以带来楼市反转,但目前销售的下行带来的纠偏和冻结资金释放,足以让民企迎来类比2021年央企修复的行情。 特 别 声 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报告导读 2021年经历了央企的估值修复,进入2022年,随着资金链紧张格局得到缓解,类比2021年活下去即估值修复的逻辑,将向民企扩散。 ① 并非周期反转,而是深度价值的估值修复,活下去的概率增加就会提振估值修复,催化剂是2021年是多个大中型房企暴雷带来的资金风险。 历史上,地产版块的行情全部来自于政策放松后开启新周期上行的机会,也即,只要楼市进入下行期,就可以预期有强有力的政策出台,并一定能带来基本面的反转、而非反弹。这一现象,使得尽管地产版块表观PE估值越来越低,但仍然有优秀房企股价创历史新高,原因就在于基本面的反转推动,最终体现为业绩的大幅增长。然而,以2022年的视角来看,至少截止当前,仍未有政策表明,当前进入到了刺激阶段,而更多的是在房住不炒背景下去进行平稳,并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那么,当前的行情,更多的是“活下去”的逻辑推动,以带来深度价值的企业估值修复,而率先修复的,就是背景雄厚、一定能活下去的央企,这一催化剂,就是多个大中型房企出现了没活下去的暴雷。 ② 展望2022年,我们提出“优质的定义会扩散”,优质≠央企,而是包含众多央企、民企在内,若单论财务数据,民企甚至优于国企,因此,优质民企也将迎来估值修复,而这一催化剂,就是楼市的基本面出现下行风险。 我们在2021年9月专题报告《正视政策偏紧,央企永续经营》中有提到,TOP200公司中,民企数量占比67%,销售金额占比63%,是楼市参与者的绝对主力。若按照三条红线计算央企、国企、民企这三大类企业的整体水平,能够看到央企明显国企和民企,但国企和民企属于同一梯队,都是高杠杆、高风险。从民企内部来看,部分民企的财务状况甚至堪比优秀央企,更是大幅度优于国企。那么,对于2021年来说,资金风险带来了央企的绝对胜出,那么进入到2022年,楼市的下行,将确定性的带来纠偏政策出台,例如,按预售资金按货值监管、甚至对民企超额监管,将得到纠偏,改为按照工程款进行监管。那么,优质民企的价值也将得到修复,我们认为,这一轮民企估值修复的催化剂就是楼市下行,因为这也将使得央企的销售出现大幅下行。 ③ 当前的政策还不足以支撑基本面带来上行走势,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但足以使得优质民企重估,2022年优质民企将类比2021年的央企,迎来估值修复。 尽管市场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接下来地产会在下半年迎来比较明显的基本面修复,但按照我们的地产金融框架,在没有土地信用扩张的环境下,楼市无法进入新一轮周期,从2022年1月的土地市场来看,甚至差于2021年4季度,不仅如此,在房企有收并购项目之后,更是减少了公开市场拿地,对于整个行业的信用来说,只出现了结构性调整,并没有增量信用。因此,当前政策暂不足以带来楼市反转,但目前销售的下行带来的纠偏和冻结资金释放,足以让民企迎来类比2021年央企修复的行情。 特 别 声 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