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基础化工】磷酸铁行业持续景气,坚定看好磷化工企业新能源转型趋势——磷化工行业动态报告(赵乃迪)

【基础化工】磷酸铁行业持续景气,坚定看好磷化工企业新能源转型趋势——磷化工行业动态报告(赵乃迪)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基础化工】磷酸铁行业持续景气,坚定看好磷化工企业新能源转型趋势——磷化工行业动态报告(赵乃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基础化工】磷酸铁行业持续景气,坚定看好磷化工企业新能源转型趋势——磷化工行业动态报告 报告摘要 需求高增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持续推升磷酸铁、磷酸铁锂价格 受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的影响,现阶段磷酸铁、磷酸铁锂仍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在原材料方面,我国磷矿石延续供应紧张局面,且上游黄磷在能耗双控及环保相关政策背景下面临较大的限产压力,价格高涨,成本端支撑较强。磷酸铁锂和磷酸铁的价格自2021年以来不断攀升。2021年磷酸铁锂的市场均价达8万元/吨,同比上涨137%,磷酸铁的市场均价达1.6万元/吨,同比上涨35%。 磷酸铁锂电池重获市场青睐,装机占比稳步提升 独特的橄榄石结构赋予了磷酸铁锂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且其在全充电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小的吸湿性。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新一轮退坡,降本增效成为关键,磷酸铁锂电池不需要稀有金属、成本较低的优势得以凸显。且伴随着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宁德时代CTP技术等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出现,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有所提高,将在性价比上重新占据优势。2021年来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和渗透率均明显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54.5GWh,同比增长14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79.9GWh,占总装机量的51.7%,同比增长228%,未来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中短期内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需格局仍将偏紧,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由于政策和需求的双轮驱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诸多动力电池厂商的大幅扩产提振磷酸铁、磷酸铁锂需求。我们预计2022年磷酸铁锂、磷酸铁的需求量分别约为100.13/95.37万吨,2025年分别达236.62/225.35吨,需求持续向好。目前多家企业均发布了磷酸铁、磷酸铁锂的扩产规划,叠加众多磷化工和钛白粉企业跨界布局,磷酸铁的总规划产能已高达679万吨/年。预计至2025年,磷酸铁的产能将达394万吨/年,长期来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给量将过剩。然而由于目前能评、安评等审批逐渐趋严,同时新增产能也存在产能爬坡等问题,中短期来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供需仍将偏紧。 磷化工企业进军磷酸铁和磷酸铁锂,资源、成本及一体化优势显著 拥有优质磷矿资源的磷化工企业具备稳定的上游磷矿供应渠道,能够实现磷矿的稳定、低廉、充足的供应。在当前磷系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具备明显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同时,对于本身就具有磷化工产线的生产企业而言,凭借其一体化优势不仅能够一定程度降低增产磷酸铁产品所需的资本开支,同时还能有效处理磷酸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和废弃物,以满足其他对于原料纯度要求不高的磷化工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此外,多家磷化工企业也纷纷与下游磷酸铁锂或电池厂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使得新增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能提前绑定了下游客户,同时增强了产业协同效应。 风险分析:产品及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项目审批风险,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风险。 发布日期:2022-01-18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