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份金融市场流动性系列跟踪:宽货币基调下流动性不差(国信策略)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2021年7月份金融市场流动性系列跟踪:宽货币基调下流动性不差(国信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燕翔、许茹纯、朱成成、金晗 核心观点 总体来看,7月份以来金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宽松。具体来看,虽然7月份央行通过广义再贷款和逆回购操作上净回笼基础货币,但7月份央行超预期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表明政策态度依然较为积极。从利率端来看,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维持低位不变,7月下旬以来SHIBOR隔夜利率、质押式回购利率等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下行,但长短期国债利率略有回升。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一方面央行7月份降准以及近期超预期续作MLF等一系列实际行动均表明当前货币政策较偏宽松,基本打消了此前市场对于政策收紧的担忧。另一方面最新的7月份经济数据受疫情、洪涝等因素影响出现回落,而在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下,我们认为后续货币政策或将继续积极稳健,短期难以出现转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中性偏宽松的水平。 基础货币:7月份央行净回笼基础货币 广义再贷款工具:7月份广义再贷款工具净回笼资金。7月央行通过SLF操作小幅净回笼基础货币84.2亿元,SLF期末余额降至1.3亿元;7月MLF净回笼3000亿元,期末余额降至51000亿元;PSL当月净回笼775亿元,期末余额降为30151亿元。整体来看,7月央行通过广义再贷款工具向市场继续净回笼资金3859.2亿元,趋势上看2月份以来央行广义再贷款操作较为平稳,资金投放/回笼规模有所降低,不过7月份广义再贷款回笼规模大幅回升。 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7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从具体金额来看,7月份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货币2650亿元,回笼基础货币3250亿元,因此7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净回笼资金600亿元。不过7月9日央行公告称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释放出较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7月份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维持低位。由于去年3月份以来央行逆回购操作多以7天期品种为主,因此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就持续维持在低位。虽然央行在去年6月中下旬连续4个交易日、8月中下旬连续3个交易日、9月中下旬连续10个交易日、12月中下旬连续5个交易日以及今年2月初连续3个交易日开展14天期的逆回购操作,使得逆回购操作加权利率阶段性抬升,但总体来看,央行依然是以7天期品种操作为主,因此当前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处于低位。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下行 SHIBOR隔夜利率:7月中下旬以来SHIBOR隔夜利率小幅下行。截至8月19日,SHIBOR隔夜利率为1.84%,本月至今平均1.95%,7月平均2.00%。去年5月份开始,随着货币政策边际上开始转向,SHIBOR利率开始触底回升,中枢不断抬升,期间爆发了像永煤信用债违约事件,进一步引起债市出现抛压以及债基大量赎回的现象,SHIBOR利率于11月中旬一度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政策表态不急转弯,利率开始震荡回落。岁末年初随着市场资金面趋紧,SHIBOR利率12月底以来再度出现了大幅的上行,不过自今年2月份开始,SHIBOR隔夜利率高位回落,并维持震荡走势。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7月底以来质押式回购利率小幅回落。截至8月19日,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为2.11%,本月至今平均为2.14%,7月平均为2.25%。从变化趋势来看,今年年初随着市场资金面趋紧,去年底以来质押式回购利率震荡上行,在1月底达到峰值后,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急剧下行并维持震荡,随后在6月底再次出现冲高回落。 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7月份以来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持续走低。截至8月19日,1个月同存利率为2.00%,本月平均2.06%,上月平均2.15%,6个月同存利率为2.38%,本月平均2.42%,上月平均2.53%,1个月和6个月期限利差为38bp,较7月底扩大5bp。日度高频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开始,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出现较为显著的下行趋势,于去年4月底触及2017年中旬以来的新低,5月份开始,长短期同业存单利率持续走高,并在12月基本回升至历史中枢水平,今年2月份以来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自中枢位置再度集体走低。从利差的角度看,长短期存单利差波动较大,在去年12月初达到高点后震荡缩窄,今年2月份以来长短期存单利差开始触底回升,并在5月中旬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再度震荡回落。 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7月份同业拆借平均利率环比下降。7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8%,环比微幅下降。去年年初该利率下行趋势显著,并在4月份达到低点,此后该利率自低位震荡回升,在10月份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再次持续下行,今年1月份开始同业拆借平均利率低位震荡回升。 债券市场:7月底以来长短期国债利率略有回升 国债到期收益率:7月底以来长短期国债利率略有回升。截至8月19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34%,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84%,相比上月末,分别下降 10bp和0.3bp。日度高频数据显示,去年4月底1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率触底后强势反弹,期间受信用债违约事件影响,长短期国债利率持续上行。随后央行政策定调不急转弯,长短端国债利率出现回落,今年以来长短端国债利率走势整体均有下行。从期限利差的角度看,去年5月中下旬以来期限利差震荡下行,在11月份触底后,期限利差开始震荡回升,今年5月份以来期限利差再度震荡回落。截至8月19日,长短期限利差为60bp,相比于上月末继续缩窄。 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7月份以来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体下行。截至8月15日,1个月、3个月、6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分别为2.94%,3.27%,2.84%,相比7月末分别下降8bp、4bp、44bp。从趋势来看,2018年2月份以来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体下行趋势十分显著,并且目前来看,各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处于2018年来的历史低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燕翔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16080002 许茹纯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07 朱成成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10 联系人 金晗 本文转载自国信证券2021年8月20日的研究报告《国信证券-2021年7月份金融市场流动性系列跟踪:宽货币基调下流动性不差》 国信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燕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大势研判 许茹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盈利预测、行业比较 朱成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市场流动性、机构行为 金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硕士,研究领域:主题策划、估值分析 红皮书:《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点击书名了解内容详情),新版目前京东、当当均有出售。 本书系统回顾了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1990~2020年A股的行情走势,并且在方法上更加注重使用量化的经验证据去解释行情变化。笔者尝试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进行复盘,即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利率水平、资产比价。本书每章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大事回顾,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点事件进行叙事性描述;第二部分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变化;第三部分行情特征,剖析并解释当年股市行情的结构性特征;第四部分策略专题,是对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性深度研究。 绿皮书:《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 本书系统回顾了1948~2018年美国股市的行情表现特征,分析了行情发生时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基本面情况,并对行情背后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展望未来,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美国股票市场,历经风雨、潮起潮落,穿越了许多的经济周期,无疑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等大量的一手资料,对1948~2018每一年的美股行情都进行了复盘回顾,告诉读者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股市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本书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纵向以时间为维度,分年份对美国股市行情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横向以板块为维度,对9个行业板块的基本面和超额收益表现进行了探讨。
文:燕翔、许茹纯、朱成成、金晗 核心观点 总体来看,7月份以来金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宽松。具体来看,虽然7月份央行通过广义再贷款和逆回购操作上净回笼基础货币,但7月份央行超预期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表明政策态度依然较为积极。从利率端来看,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维持低位不变,7月下旬以来SHIBOR隔夜利率、质押式回购利率等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下行,但长短期国债利率略有回升。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一方面央行7月份降准以及近期超预期续作MLF等一系列实际行动均表明当前货币政策较偏宽松,基本打消了此前市场对于政策收紧的担忧。另一方面最新的7月份经济数据受疫情、洪涝等因素影响出现回落,而在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下,我们认为后续货币政策或将继续积极稳健,短期难以出现转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金融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中性偏宽松的水平。 基础货币:7月份央行净回笼基础货币 广义再贷款工具:7月份广义再贷款工具净回笼资金。7月央行通过SLF操作小幅净回笼基础货币84.2亿元,SLF期末余额降至1.3亿元;7月MLF净回笼3000亿元,期末余额降至51000亿元;PSL当月净回笼775亿元,期末余额降为30151亿元。整体来看,7月央行通过广义再贷款工具向市场继续净回笼资金3859.2亿元,趋势上看2月份以来央行广义再贷款操作较为平稳,资金投放/回笼规模有所降低,不过7月份广义再贷款回笼规模大幅回升。 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7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净回笼基础货币。从具体金额来看,7月份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货币2650亿元,回笼基础货币3250亿元,因此7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净回笼资金600亿元。不过7月9日央行公告称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释放出较为积极的政策信号。 7月份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维持低位。由于去年3月份以来央行逆回购操作多以7天期品种为主,因此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就持续维持在低位。虽然央行在去年6月中下旬连续4个交易日、8月中下旬连续3个交易日、9月中下旬连续10个交易日、12月中下旬连续5个交易日以及今年2月初连续3个交易日开展14天期的逆回购操作,使得逆回购操作加权利率阶段性抬升,但总体来看,央行依然是以7天期品种操作为主,因此当前逆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仍处于低位。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普遍下行 SHIBOR隔夜利率:7月中下旬以来SHIBOR隔夜利率小幅下行。截至8月19日,SHIBOR隔夜利率为1.84%,本月至今平均1.95%,7月平均2.00%。去年5月份开始,随着货币政策边际上开始转向,SHIBOR利率开始触底回升,中枢不断抬升,期间爆发了像永煤信用债违约事件,进一步引起债市出现抛压以及债基大量赎回的现象,SHIBOR利率于11月中旬一度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政策表态不急转弯,利率开始震荡回落。岁末年初随着市场资金面趋紧,SHIBOR利率12月底以来再度出现了大幅的上行,不过自今年2月份开始,SHIBOR隔夜利率高位回落,并维持震荡走势。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7月底以来质押式回购利率小幅回落。截至8月19日,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为2.11%,本月至今平均为2.14%,7月平均为2.25%。从变化趋势来看,今年年初随着市场资金面趋紧,去年底以来质押式回购利率震荡上行,在1月底达到峰值后,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急剧下行并维持震荡,随后在6月底再次出现冲高回落。 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7月份以来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持续走低。截至8月19日,1个月同存利率为2.00%,本月平均2.06%,上月平均2.15%,6个月同存利率为2.38%,本月平均2.42%,上月平均2.53%,1个月和6个月期限利差为38bp,较7月底扩大5bp。日度高频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开始,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出现较为显著的下行趋势,于去年4月底触及2017年中旬以来的新低,5月份开始,长短期同业存单利率持续走高,并在12月基本回升至历史中枢水平,今年2月份以来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自中枢位置再度集体走低。从利差的角度看,长短期存单利差波动较大,在去年12月初达到高点后震荡缩窄,今年2月份以来长短期存单利差开始触底回升,并在5月中旬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再度震荡回落。 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7月份同业拆借平均利率环比下降。7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8%,环比微幅下降。去年年初该利率下行趋势显著,并在4月份达到低点,此后该利率自低位震荡回升,在10月份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再次持续下行,今年1月份开始同业拆借平均利率低位震荡回升。 债券市场:7月底以来长短期国债利率略有回升 国债到期收益率:7月底以来长短期国债利率略有回升。截至8月19日,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34%,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84%,相比上月末,分别下降 10bp和0.3bp。日度高频数据显示,去年4月底1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率触底后强势反弹,期间受信用债违约事件影响,长短期国债利率持续上行。随后央行政策定调不急转弯,长短端国债利率出现回落,今年以来长短端国债利率走势整体均有下行。从期限利差的角度看,去年5月中下旬以来期限利差震荡下行,在11月份触底后,期限利差开始震荡回升,今年5月份以来期限利差再度震荡回落。截至8月19日,长短期限利差为60bp,相比于上月末继续缩窄。 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7月份以来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体下行。截至8月15日,1个月、3个月、6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分别为2.94%,3.27%,2.84%,相比7月末分别下降8bp、4bp、44bp。从趋势来看,2018年2月份以来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集体下行趋势十分显著,并且目前来看,各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处于2018年来的历史低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燕翔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16080002 许茹纯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07 朱成成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10 联系人 金晗 本文转载自国信证券2021年8月20日的研究报告《国信证券-2021年7月份金融市场流动性系列跟踪:宽货币基调下流动性不差》 国信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燕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大势研判 许茹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盈利预测、行业比较 朱成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市场流动性、机构行为 金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硕士,研究领域:主题策划、估值分析 红皮书:《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点击书名了解内容详情),新版目前京东、当当均有出售。 本书系统回顾了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1990~2020年A股的行情走势,并且在方法上更加注重使用量化的经验证据去解释行情变化。笔者尝试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进行复盘,即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利率水平、资产比价。本书每章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大事回顾,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点事件进行叙事性描述;第二部分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变化;第三部分行情特征,剖析并解释当年股市行情的结构性特征;第四部分策略专题,是对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性深度研究。 绿皮书:《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 本书系统回顾了1948~2018年美国股市的行情表现特征,分析了行情发生时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基本面情况,并对行情背后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展望未来,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美国股票市场,历经风雨、潮起潮落,穿越了许多的经济周期,无疑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等大量的一手资料,对1948~2018每一年的美股行情都进行了复盘回顾,告诉读者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股市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本书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纵向以时间为维度,分年份对美国股市行情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横向以板块为维度,对9个行业板块的基本面和超额收益表现进行了探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