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811】【策略】【固收】【个股】长安汽车、天正电气、神马电力、国茂股份、福莱特、华东医药、通策医疗、中国电信

【东吴晨报0811】【策略】【固收】【个股】长安汽车、天正电气、神马电力、国茂股份、福莱特、华东医药、通策医疗、中国电信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08-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811】【策略】【固收】【个股】长安汽车、天正电气、神马电力、国茂股份、福莱特、华东医药、通策医疗、中国电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10811 00:00 06:19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市场情绪回暖,外资散户均加速流入 ——东吴策略·市场温度计 股市流动性:最近一周市场情绪回暖,A股资金净流入312亿元,前值-7亿元。 大幅回调后迎反弹行情:在经历了监管政策引发的市场大幅回调后,最近一周A股市场迎来反弹行情,上证综指单周上涨1.8%、沪深300上涨2.3%、创业板指上涨1.5%、上证50上涨2.0%。反弹行情下市场情绪回暖,外资、散户均加速流入。 市场情绪回暖,外资转为净流入:7月24日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引发海外投资者对监管政策蔓延的担忧,外资7月26、27日分别大幅净流出128、42亿元。最近一周反弹行情下外资转为净流入,北上资金单周净流入101亿元,前值-24亿元。行业层面,外资主要加仓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对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钢铁相对谨慎。 散户情绪提升,杠杆资金加速入市:最近一周散户入市情绪明显高涨,杠杆资金单周净流入233亿元,处历史90%分位,前值-176亿元。 风险提示:资金入市规模为大致估算,仅供投资者参考;疫情二次爆发造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 姚佩) 固收 2021年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利率下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通胀上行制约货币政策放松 事件 2021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通读全文我们认为《报告》与《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不同点在于:央行提出要增强货币政策前瞻性、有效性,强调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说法替换为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提出要继续聚焦实体,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 观点 LPR改革与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优化协同发力,促进银行负债成本降低。二季度,LPR改革潜力持续释放,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1年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创有统计以来新低。银行资产端收益率的下行倒逼负债端降低成本,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由“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则提供了现实基础,银行高息揽储行为受到打击。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成效显著,市场利率波动降低。央行每日公开市场操作与月中MLF操作频率固定,通过持续释放短期与中长期政策利率信号,引导金融机构关注利率而不是过多关注流动性数量,有利于降低利率波动性。目前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市场预期趋于稳定,DR007相对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偏离处于近年同期地位。我们预计央行将坚持通过此方式释放政策利率信号,在月末或季末及时熨平利率波动,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 通胀制约货币,政策放松空间有限。《报告》在专栏二中指出了通胀与货币的关系:宽松导致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名义经济增速时通胀较为严重,仅有基础货币的增长通胀较为温和,但总体而言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引起通胀。7月CPI的上行与PPI的超预期回升显示出当前物价压力仍存,在政策基调中央行也表示将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两方面因素对货币放松形成制约。总体来说,当前货币政策仍将稳字当头,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来控制物价。我们预计下半年,相比降息,降准概率更大。 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总体看,我国 PPI 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 PPI 有望趋于回落。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会抑制通胀,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会一定程度推升物价,相互对冲,整体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下阶段政策思路: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内部恢复尚未稳固,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字当头,保持正常并关注跨周期设计,维持宏观政策自主性。国内政策力度和节奏将参考国内经济形势与物价走势,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仍较严峻,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疫情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 (分析师 李勇) 个股 长安汽车(000625) 长安整体7月批发同比+8% 自主表现较好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长安汽车7月产量180,275辆,同比+6.31%,环比+9.49%;批发177,941辆,同比+7.89%,环比+2.83%。长安自主产量88,380辆,同比+13.83%,环比+8.68%,销量92,475辆,同比+15.47%,环比+9.12%;长安福特产量29,493辆,同比+47.91%,环比+40.72%,销量26,046辆,同比+19.88%,环比+19.74%。 7月长安产批整体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自主表现较好:长安整体来看产销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进一步复苏。分自主及合资品牌来看,长安福特产量改善明显,同环比分别+47.91%/+40.72%,主要系基数较低所致,批发销量同环比也均实现正增长,涨幅优于自主品牌。长安自主销量同环比表现优于产量,需求端表现良好。分车型来看,UNI系列以及CS55系列车型贡献较大,UNI系列7月销量10135辆,同环比分别+0.54%/+19.26%;CS55系列月销8431辆,同环比分别+11.30%/+23.84%;轿车品类支柱车型逸动以及SUV品类支柱车型CS75分别实现批发销量13049/20119辆,同环比均小幅下滑。下半年来看,搭载蓝鲸系列动力总成的全新UNI-T8月正式上市,助力UNI高端系列销量进一步爬升;随行业端芯片短缺情况逐步好转,CS75及逸动等明星车型销量有望反弹。另外,与华为及宁德合作的AB高端品牌发布上市,有望进一步打开未来长期增量空间。 长安自主7月去库,长安福特补库:7月长安总体企业库存为+2334辆。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7月长安自主企业库存当月-4095辆,企业库存累计-96885辆(2017年1月开始)。长安福特企业库存当月+3447辆,企业库存累计-18548辆(2017年1月开始)。UNI-K维持无折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1)自主品牌新一轮产品周期正当时:燃油市场CS75+逸动+UNI系列销量稳步提升,电动市场EPA平台产品发力中低端市场加速普及电动化;2)合资品牌见底企稳,福特销量有望触底反弹;3)与华为+宁德合作高端AB品牌即将发布,打开智能电动天花板,全面变革加速兑现。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1062.14/1378.66/1735.74亿元的预测,同比+25.6%/+29.8%/+25.9%,归母净利润45.47/59.46/70.17亿元,同比+36.8%/+30.8%/+18.0%。对应PE估值为32/24/21倍。长安汽车未来业绩迎来新一轮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天正电气(605066) 低压电器领先企业 “直销+经销”双轮驱动高增长 投资要点 中高端低压电器领先企业,管理变革优化激活组织。天正电气是国内领先低压电器解决方案供应商,通用型、专用型产品兼具。公司采用“双轨制”发展战略,以经销渠道为根本,拓展经销商网络;直销渠道客户结构优质,绑定各行业龙头客户,增长较经销更快。2019年,公司通过组织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等“组合拳”来提高盈利能力。尽管2017-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较稳定,基本保持在20多亿元,但2017-2020年公司利润增速快(CAGR=34%)。2019年实行的管理变革逐步收获成效,公司进入成长期,2021-2023年营收及利润有望保持30%+高增。 低压电器规模千亿元,天正凭借性价比、快速响应等优势,加速国产替代。2019年起低压电器行业规模超千亿,结构上内外资分庭抗礼、内资持续提份额。其中,中高端专用型市场主要份额被外资龙头占据,根据格物致胜数据,施耐德及ABB市占率分别为15%/6%,由于其业务集中在中高端市场,我们判断其在中高端市场位居第一/第二。以2019年天正的营业收入计算,占整个国内低压电器销售额市占率仅不到5%,替代空间大。公司在巩固经销渠道覆盖中小客户外,面向中高端市场积极布局直销业务,凭借经销强大的渠道优势及直销快速响应、性价比等优势,持续抢占外资份额,成长性有望凸显。 经销、直销双渠道优势互补,经销巩固优势提份额,直销进攻行业大客户。1)经销方面,经销渠道加速扩张和扁平化,加强区域空白市场覆盖。团队建设方面对内实行“短期+长期”激励,个人及团队考核相结合;对外实行经销商精细化管理、激励措施以提升积极性。因此我们预计2021-2023年经销业务有望实现比以往更高增长(CAGR=20%+);2)直销方面,抓地产、电力等传统行业国产替代机会,龙头客户推进顺利;新兴行业布局通信、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同时公司建立“互动机制”,即将直销大客户拓展经验反哺给经销商,使得行业需求和经销渠道的有效对接,提升双渠道协同效应。尽管直销业务基数小,但战略客户稳步落地,我们预计直销业务2021-2023年CAGR达4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3.25亿元、4.66亿元、6.57亿元,同比分别+31.5%、+43.5%、+41.0%,对应现价(8月9日)PE分别19倍、13倍、9倍。参考可比公司2021年平均PE 36倍,考虑到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管理变革背景下,经销渠道提速及直销高增长,2021年给予30倍PE作为估值依据,目标价24.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IDC建设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 神马电力(603530) 复合材料替代趋势清晰 绝缘子强者蓄势待发 投资要点 复合外绝缘隐形龙头。神马电力深耕电力复合外绝缘20余年,为国际电力复合外绝缘行业领跑者。战略上贯彻“高端引领”理念,在国内“先攻占特高压,后覆盖高压和超高压”,海外“与全球龙头合作进而带动其他客户”。客户结构优质,绑定国网、南网、GE、ABB、Siemens等龙头,产品挂网经验丰富,获得终端客户普遍认可。 2020年全球绝缘子市场规模近千亿元,复合材料绝缘子有望逐步替代传统材料。绝缘子广泛应用在输配线路、变电站等场合,全球市场规模近千亿元、国内市场200亿元以上,其中50%用于输配电环节、剩余用于变电站、配网环节,我们预计行业规模维持稳中有进趋势。截至2020年,行业存在瓷、玻璃、复合材料3种绝缘子技术路线,其中:1)输电线路复合材料绝缘子渗透率较高,但由于使用寿命短等原因2016年起渗透率提升相对停滞,近年随着神马等公司的长寿命绝缘子材料的应用,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2)变电环节过去以日本NGK、德国PPC等为代表的瓷绝缘子为主,但2020年在超高压、特高压领域复合材料应用开始渗透,2020年各类设备全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复合外绝缘全面纳入电网公司物资标准化采购方案,2020年渗透率约25%(公司定增预案数据)、未来有望持续提升;3)配网领域的复合材料横担塔等也开始替代传统技术路线。 高端复合材料绝缘子格局清晰,神马锁定龙头地位。尽管绝缘子行业格局相对分散,但高端应用市场,如变电站绝缘子市场、尤其是变电站复合材料绝缘子市场竞争格局清晰,龙头神马市占率高、盈利能力突出。从下游应用领域看:1)变电站绝缘子领域神马已经是行业龙头,尤其是在特高压等高电压等级销售额份额达到7成以上,未来随着复合材料绝缘子加速渗透,神马增长有望明显提速;2)输配电线路领域,神马研发的30年长寿命线路复合绝缘子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明显,仅为传统材料成本的20-40%,未来国内外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3)公司储备了复合横担塔、复合套管等新品,未来有望逐步进入放量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2.29亿元、3.18亿元、4.40亿元,同比分别+74.8%、+39.2%、+38.2%,对应现价(8月9日)PE分别28倍、20倍、15倍。可比公司均为电力设备细分领域龙头,2021平均PE为27倍。考虑到复合绝缘子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国网采购政策等原因有望加速其渗透率提升,公司凭借高性价比产品、丰富的挂网运行经验而有望率先受益,2021年35倍PE作为估值依据,目标价19.9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下滑、政策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 国茂股份(603915) 国产通用减速机龙头 内生+外延驱动业绩稳定增长 投资要点 国内通用减速机龙头,内生增长稳健 国茂股份是国内通用减速机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十几个系列上万种减速机品类,为行业内产品线最全的公司之一。其与国内同行相比竞争优势突出,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均优于同行;对标海外龙头具备性价比和营销渠道优势,有望进一步实现国产替代。 公司收入和业绩稳步增长,营收从2014年13.67亿元增至2020年21.84亿元,CAGR=8.1%;净利润从2014年1.10亿元增至2020年3.59亿元,CAGR =21.8%。我们预计21-24年公司业绩仍能维持每年20%以上的复合增速。 小企业出清+国产替代趋势明显,行业规模稳定上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减速机是工业动力传动的重要基础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起重运输、电力、航空等国民经济各大行业。减速机行业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速息息相关,在制造业升级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减速机行业规模将稳步增长,若按CAGR=10%的速度,2022年行业规模可达1642亿元。 国内减速机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早期国内减速机企业多集中在中低端,主要靠价格战取胜;随着下游企业对减速机要求的提升,环保政策趋严,加速了小企业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国茂股份等国内龙头的产品性能与外资差距逐步缩小,国产化替代趋势明显。 内生外延,双重逻辑驱动业绩进一步提升 内生:1)公司的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有望进一步构筑核心竞争力。其中模块化减速机能灵活面对下游多样化需求,且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产品,是公司主要的业绩增长来源。2)募投项目有望解决产能制约发展问题,业绩增长较为确定。2016-2018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始终高于90%,产能问题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之一。IPO募投项目扩产齿轮减速机35万台,可使产能增加约140%,较大程度缓解产能不足问题。 外延:1)进军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带来业绩新突破。2019年公司完成塔机的回转减速机研发,已成功与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主机厂展开合作,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进一步拓展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2)布局重大非扩张战略,为公司长期发展赋能。我国减速机市场中近20%为用于特殊行业的重大非减速机,公司布局重大非减速机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提升毛利率。3)收购“莱克斯诺”向高端品牌转型,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莱克斯诺的技术优势与国茂强大的营销网络协同,未来将以“捷诺”品牌开拓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及品牌辨识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国茂股份作为通用减速机国产龙头,未来将充分受益于行业进口替代趋势;同时对工程机械等新领域的拓展也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1.02、1.35、1.66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48/36/30倍,在可比公司中处于较低位置,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性,估值存在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 (分析师 周尔双、朱贝贝) 福莱特(601865) 出货快速增长,扩产巩固龙头地位 投资要点 2021H1公司归母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3.66%,处于业绩预告上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28亿元,同比增长61.37%;实现归母净利润12.61亿元,同比增长173.66%,处于业绩预告的上限,符合我们的预期。其中2021Q2,实现营业收入19.71亿元,同比增长52.45%,环比下降4.15%;实现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72.29%,环比下降49.49%。公司上半年盈利高增主要是2021Q1玻璃价格高位和上半年出货同比快速增长所致。 2021Q2玻璃降价进入盈利底部,看好下半年盈利修复:根据公司产能投放节奏,我们预计公司21H1销售1.2-1.3亿平,同增34-45%,其中2021Q2出货0.7-0.8亿平,同增47-72%,环增39-58%。因2021Q1的2.0mm/3.2mm玻璃价格仍维持在35/42元/平米,单平米盈利约15.3元,拉高了上半年整体盈利;2021Q2由于硅料涨价影响需求且玻璃企业主动降价,我们预计2021Q2的2.0mm/3.2mm玻璃价格约21/26元/平米,单平米盈利降至4.6元左右,在价格下行中盈利保持较高水平。截至2021年8月初2.0mm/3.2mm玻璃价格降至18/22元/平米,计算单平米盈利约为2元左右,为历史底部。目前硅料价格连续下降,组件厂排产环比提升,我们预计下半年需求起量,将带来玻璃盈利较目前低点将有所修复。全年看,我们预计公司今年销量3.4-3.5亿平,同比增长86%,全年平均毛利率维持38%+。 石英砂&纯碱价格上行,Q2成本略有增长,下半年成本压力增大:光伏玻璃成本结构中主要为分为原材料和燃料两大类,其中原材料的主要构成为纯碱和石英砂:1) 石英砂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上半年福莱特自供比例在50%左右,外采部分受涨价影响较大;2)2021Q2纯碱价格开始上涨至2000元/吨左右,较年初增长31%左右,截至2021年8月9日纯碱价格达2360元/吨以上,较年初增长61%,下半年石英砂&纯碱价格上行,成本压力增大。 2021年双玻+大尺寸带来结构性α:1)双玻占比提升:由于2021Q2起玻璃价格大幅下降,我们预计公司2021Q2双玻占比环比大幅提升至40%左右(按吨数口径),2.0玻璃产能供给有限且生产工艺难度更大,毛利率更高,将提升公司平均盈利能力。此外,截至2021年8月初新招投标项目中双玻占比50%,我们预计下半年公司双玻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45%左右;2)大尺寸占比提升:2021年以来招投标项目中大尺寸占比73%,我们预计2021年全年大尺寸玻璃供需相对紧缺,盈利明显分化,目前大尺寸玻璃溢价1-1.5元/平米。公司2020年起新投产产能均能做大尺寸,产能规模占比超50%,充分受益大尺寸。 产能如期扩张,龙头地位强化:2020年底公司产能6400吨/日,我们预计到2021年底公司光伏玻璃产能达12200吨/日,同比+90%, 2022/2023年产能分别达19400/25400吨/日,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光伏高景气度以及公司龙头地位巩固,我们维持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23.9/33.5/40.7亿元,同比+46.8%/+39.9%/+21.6%,对应2021-2023年EPS为1.11/1.56/1.8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光伏政策超预期变化。 (分析师 曾朵红、陈瑶) 华东医药(000963) 2021H1中报点评 医药工业逐步企稳 国内医美新品上市即将贡献增量 投资要点 事件: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79亿元,同比增长3.11%;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滑24.89%;扣非归母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下降15.1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39亿元,同比增长38.47%。 医药工业逐步趋稳,医药商业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4亿元(-10.85%)、实现净利润11.92亿元(-13.49%)。Q2季度仍然受到产品降价因素影响,但由于阿卡波糖产品市场销量及占有率同比保持上升,移植免疫和心血管产品均保持较快增长等,Q2降幅明显收窄。分季度来看,中美华东Q1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4.58%、14.60%;Q2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5.35%、11.67%;降幅收窄,我们预计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公司通过研发与BD协同,目前在创新药领域取得多项重大进展,未来创新品种陆续获批上市销售,有望成为医药工业后继增长动力。公司医药商业板块Q1同比基数较低,增速较快,Q2增速趋于稳定,上半年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17.65亿元(+9.34%),整体业务继续呈现逐步回升态势。 受益新品上市与订单恢复等,医美海外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医美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65亿元(+46.25%),我们估计国内业务(主要为代理伊婉玻尿酸)实现收入约2.89亿元。增长主要来源于海外医美业务,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订单明显恢复增长,且在欧洲市场新上市的MaiLi?系列新型高端玻尿酸和新代理上市韩国Lanluma?(左旋聚乳酸类胶原蛋白刺激剂)两款产品销售推广情况好于预期,带来Sinclair自身增长74%。另一方面,新收购西班牙High Tech公司收入并表,因此Sinclair公司实现整体收入2.76亿元(+111.28%)。 国际化医美产品线丰富,国内重磅新品即将上市带来增量。公司依托国际化医美平台Sinclair子公司,在微创和无创医美产品领域布局高端玻尿酸、胶原蛋白刺激剂、肉毒素、埋线、光电设备等丰富产品线。展望下半年,公司重磅产品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Ellansé?伊妍仕?即将于8月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式上市发售,引进美国R2公司的冷触美容仪酷雪?Glacial Spa?(F0)将于三季度在国内正式上市,新品上市将有望带动公司医美业务迎来新的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工业板块上半年仍受药品降价影响较大,医美子公司Sinclair因摊销费用影响利润贡献等,我们将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30.02/34.98/42.60亿元下调至28.60/34.32/41.19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23/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产品研发和获证进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通策医疗(600763) 2021H1中报点评 整体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省内外扩张继续稳步推进 投资要点 事件:2021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8亿元(+74.81%),归母净利润3.51亿元(+141.16%),扣非归母净利润3.42亿元(+148.6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33亿元(+ 130.34%)。相较于2019 H1,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布同比增长56%、69%。公司整体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上半年营收保持快速增长,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分季度来看,由于疫情导致的低基数影响,2021 Q1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2%、963%,相较于2019Q1分别增长60%、74%。2021 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23.14%),归母净利润为1.86亿元(+13.27%),上年同期高基数导致表观收入增速趋缓,实际相较于2019Q2分别增长51%、65%,增速基本符合我们预期。2021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6.75%(+6.44pp)、销售净利率为30.11%(+8.44pp),盈利水平继续提升。 省内及区域分院发展较快,正畸和种植业务实现高增长。2021H1,公司共计实现医疗服务收入12.50亿元(+70.84%),共计口腔医疗门诊量134.37万人次。分诊疗业务类型来看,儿科、正畸、种植、综合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58/2.32/2.09/5.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13%/75.64%/ 76.35%/ 68.80%,儿科业务仍增长明显,消费升级驱动种植和正畸业务持续增长。分区域来看,省内发展速度较省外更快,1-6月,1)浙江省内医疗服务收入11.28亿元,占比90%,同比2020H1增长72%;门诊人次116.6万人次,同比2020H1增长58%。2)浙江省外医疗服务收入1.22亿元,占比10%,同比2020H1增长58%;门诊人次17.77万人次,同比2020H1增长50%。从浙江省内来看,1-6月,1)区域总院(杭口)医疗服务收入3.54亿元,占比31%,同比2020H1增长59%。2)区域分院医疗服务收入7.74亿元,占比69%,同比2020H1增长79%。在总院稳定增长的同时,区域分院实现快速发展。 继续打造区域医院集团,蒲公英计划稳步推进。公司践行“区域总院+分院”模式,在三大区域中心医院基础上,已形成平海、城西、宁口、绍兴四个区域医院集团。同时2021 年上半年,公司蒲公英项目台州、临安、和睦、桐庐、嘉兴、富阳、温州医院已开始运营,建德、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等医院工商登记已经完成;杭州口腔医院滨江医院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蒲公英计划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8/9.75/12.9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146/111/8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院建设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中国电信(00728) 基本面全面向好 云与政企等新兴业务驱动业绩、估值双击 投资要点 提速降费压力释放,5G渗透率提升,整体ARPU企稳回升:运营商在提速降费、用户增速放缓以及被互联网厂商OTT等多重压力下,逐步进入到运营商业绩失落10年(2009-2019年),随着当前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提速降费压力的放缓,运营商的5G套餐资费显著提升,我们认为随着5G用户渗透率的提升,运营商ARPU值当前已企稳回升。2020年,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数达到0.865亿户,同比+1776.35%,5G渗透率达到24.6%。 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助力运营商开拓ToB市场:当前国内外运营商均大力开拓ToB市场,未来随着数据分析及计算进一步下沉,边缘计算将成为实现5G应用场景的重要一环,相对于云计算,边缘计算需要更加广泛的资源布点,运营商基于当前的基础设施资源,未来在边缘计算侧将成为核心一环,目前中国电信也持续加快对于数字化创新业务的资本投入,拉动创新业务快速发展。 云计算、IDC等核心资产优势显著,有望带动中国电信估值进一步提升:天翼云相对于BAT企业,在数据安全、可靠等方面更具优势,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大幅领先金山云与优刻得,目前云资源池数量超过100个;重视IDC资产布局,2020年IDC机柜数超过42万架,近700个机房,保持行业第一。 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共建共享,重视效率提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加快与AI、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精准营销和高效运营,有效实现经营效率稳步提升;持续强化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截止2021年4月,5G基站已经累计开通了39万站,同时2020年新增4G共享基站17万站,在4G网络方面节省投资90亿元,进一步降低折旧压力。我们认为,随着内部高效运营以及共建共享的持续推进,中国电信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大幅提升派息率,重视股东权益:根据中国电信最新派息政策2021年度派息率不少于60%,即使假设利润不增长,派息较19年仍提升约50%,A股上市后,派息率3年内将逐步提升至70%,19-23年支付的股利的CAGR约为15%。截至2021年8月9日中国电信的股息率为4.28%,假设其他不变(利润、股本均不变,只考虑股息率改变),派息率提升至60%,股息率为6.42%;派息率的上调将进一步激发股东积极性与信心,同时也反映出在申请回A上市的过程中,中国电信充分重视和关注股东的权益与回报,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1-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01.16/4750.90/5265.48亿元,EPS分别为0.28、0.32和0.35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8、8和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收入端承压风险;国家扶持政策减弱风险;5G推进不及预期风险;上游订单不足风险;盈利能力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低于预期风险。 (分析师 侯宾) 八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