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是核心趋势(国信策略)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产业升级是核心趋势(国信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文:燕翔、许茹纯、朱成成、金晗 核心结论 2021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投资应当聚焦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内需方面,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方面,举国之力布局尖端科技领域,把握下一轮科技变革先机。绿色方面,在崭新的能源变革时代,中国站到了行业最前列,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成果卓越未来可期。“内需、科技、绿色”结构性方向明确,在这些领域中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 经济基本面依旧强劲。IMF更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2021年预测值维持在6%,将2022年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至4.9%。对疫苗接种和恢复正常状态速度快于预期的发达经济体上调经济预期,对缺少疫苗获取渠道并出现新的疫情导致经济复苏放缓的地区下调经济预期。目前中国虽然仍有散点疫情偶发出现,但当前全民疫苗接种率正在快速提升。IMF对中国经济2021年的预测值位列全球主要经济体第二名,且是少数几个连续两年经济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依然维持较为稳定的复苏态势。 根据国信策略团队构建的高频盈利跟踪模型显示,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小幅回落,整体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将显著下滑至105%,其中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预计为131%,维持较高水平但显著低于一季度,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在低基数效应减弱情况下开始向正常水平回归,而部分上游资源品如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利润在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预计将加速增长。 中报预告显示多数行业预喜占比高。截至8月1日,A股近四成的的公司已披露中报相关信息(含正式中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等),从业绩预警的类型来看,各板块业绩预增比例均遥遥领先。目前全部A股半年报预告业绩预增、续盈、略增、扭亏比例分别为46%、1%、7%和14%,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较高。分行业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上半年以钢铁、化工、采掘、有色等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而以电气设备、电子、国防军工等为代表的中游制造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整体业绩可能处于阶段性低谷期。 投资产业升级,把握时代旋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同时中国经济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三者构成了未来战略发展环境的总基调。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有三个明确的方向:一是经济发展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效率提升。二是经济政策重心从以货币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侧管理,转向以培育新兴产业为主的供给侧管理。三是“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经济扩张阶段结束,逐步进入更加注重内需的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内需、科技、绿色”结构性方向明确,在这些领域中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 产业升级是核心趋势 2021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产业政策方面,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次政治局会议还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主要的投资方向,能源革命与数字浪潮已经开始而且将加速推进,“内需、科技、绿色”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经济基本面依旧强劲 7月27日,IMF更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2021年预测值维持在6%,2022年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至4.9%。另外调高了发达经济体2021年和2022年的GDP经济增速预测,调高幅度分别为0.5和0.8个百分点。同时下调了发展中国家2021年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上调了发展中国家2022年增速0.2个百分点。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和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快于预期,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缺少疫苗获取渠道并出现新的疫情导致经济复苏放缓。 目前中国虽然仍有散点疫情偶发出现,但当前全民疫苗接种率正在快速提升。IMF预测中国经济2021年有望增长8.1%,较4月份的预测值下调了0.3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2022年的预测值提高了0.1个百分点至5.7%。IMF对中国经济2021年的预测值位列全球主要经济体第二名,且是少数几个连续两年经济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基本面角度看,当前国内经济依然维持较为稳定的复苏态势。在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海内外压抑需求逐渐释放的大背景下,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复苏有望持续。根据国信策略团队构建的高频盈利跟踪模型显示,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小幅回落,整体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将显著下滑至105%,其中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预计为131%,维持较高水平但显著低于一季度,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在低基数效应减弱情况下开始向正常水平回归,而部分上游资源品如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利润在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预计将加速增长。 中报预告显示多数行业预喜占比高 截至8月1日,A股近四成的的公司已披露中报相关信息(含正式中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等),从业绩预警的类型来看,各板块业绩预增比例均遥遥领先。目前2021年半年报全部A股业绩预增、续盈、略增、扭亏比例分别为46%、1%、7%和14%,而首亏、续亏、预减、略减占比分别为5%、12%、7%和2%,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较高。 目前部分行业的业绩预告披露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为方便比较,我们定义预增、续盈、略增、扭亏四种业绩预警类型为业绩预喜,通过对可比口径下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到经济复苏持续进行,多数行业业绩预喜率遥遥领先。我们预计2021年上半年以钢铁、化工、采掘、有色等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而以电气设备、电子、国防军工等为代表的中游制造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整体业绩可能处于阶段性低谷期。 投资产业升级,把握时代旋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同时中国经济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三者构成了未来战略发展环境的总基调。 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万美元,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中国经济开始向实现现代化迈进,预计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现在算起往后的15年,是中国经济从人均GDP一万美元向两万美元进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有三个明确的方向:一是经济发展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效率提升。二是经济政策重心从以货币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侧管理,转向以培育新兴产业为主的供给侧管理。三是“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经济扩张阶段结束,逐步进入更加注重内需的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我们认为应当聚焦产业升级的方向,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内需方面,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方面,举国之力布局尖端科技领域,把握下一轮科技变革先机。绿色方面,在崭新的能源变革时代,中国站到了行业最前列,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成果卓越未来可期。“内需、科技、绿色”结构性方向明确,在这些领域中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 近期观点回顾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五:“宁”与“茅”分化的背后》:去年全球货币大放水,无论茅指数还是宁指数估值都显著抬升,这是分母的逻辑,今年市场分母的逻辑没有了,宁指数依然可以有盈利加速上行拔估值的故事讲,茅则失去了继续拔估值的逻辑甚至估值还有高位回落的压力。往后看,我们认为市场最明确的投资方向是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成长属性更强的宁指数(估值也更高),可能比价值属性更强的茅指数(估值也更低),机会更大。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三:越来越价值化的A股市场》:“价值”的内涵不是低估值,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制度监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价值化。这种价值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越来越向代表未来方向的产业集中,部分行业可能会有长时间的超额收益;二是资金越来越向好公司集中,类似2000年、2015年这样的单纯小市值重组股主题炒作以后恐怕难以复现。 《2021年7月策略月报:中报业绩变化前瞻》: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小幅回落,整体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将显著下滑至105%。受益于净息差走阔、资产质量好转同时叠加低基数效应,二季度银行业利润同比增速预计将上行至16.7%,并带动整体金融行业的利润增速上升至15.2%。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二:人民币升值利好股票市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成为了股市向上的催化剂。我们判断未来一个阶段内,人民币汇率可能将处在一个缓慢有波动的升值区间中。我们认为,当前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对A股市场是明确的利好。 《第二波主升浪——2021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对比海外成熟市场,A股市场正走向成熟,未来走出长牛慢牛行情的条件已经开始具备。本轮全球经济复苏方兴未艾,我们预计商品价格上涨将持续到四季度。通胀具有两面性,抬升利率与增加企业盈利,后者影响更大。2021年基本面重要性远大于流动性,我们判断二季度后,A股市场会有年内第二波主升浪行情。结构上看,中国优势竞争企业依然是长期投资方向,不会受通胀和流动性变化太大影响,短期通胀交易机会可关注周期和金融。 《通胀上行中的行业百态:谁抗通胀,谁不抗通胀》:虽然整体来看,全部A股非金融企业的基本面受益于通胀上行,但不同行业对于通胀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也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会受益于通胀上行。通过对申万非金融行业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资源周期品是最受益于通胀上行的行业类别,量价齐升逻辑下,行业的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一:为何近期频现白马失蹄》:白马股估值高位,股价反映了过多的乐观预期,这导致财报数据只要不是进一步超预期,就会被理解为低于预期。所以近期经常看到一季报出来后,但凡数据不达预期甚至还可以,股价就会出现大幅调整。 《牛途未尽,复苏中的调整》:我们判断,全球经济的复苏正方兴未艾,基本面的拐点可能要到三季度才会出现,现在判断行情已经走完可能还为时尚早。此外,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一季报将在4月份陆续披露完毕,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点,建议关注顺周期板块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及相关投资机会。 《市场思考随笔之五十九:历次“大调整”始末》:在全球经济复苏仍方兴未艾之际,当前市场的下跌更像是“调整”,判断行情已经走完可能还为时尚早。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点,在后续4月份年报一季度数据陆续公布后,预计市场会有更好的表现。 大类资产表现一览:股债小幅上涨 上周大类资产中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股票小幅上涨。工业品和黄金走弱,农业品价格走强。具体来看,股票市场中,沪深300指数上周环比上涨2.3%,创业板指上周环比上涨1.5%。债券市场中,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小幅下行2.2BP。商品市场中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下跌2.6%,南华农产品指数上涨0.2%。黄金价格环比下跌1.5%。 上周我们统计的全球各主要股票指数几乎全部上涨。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美股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全部上涨,单周涨幅分别为0.9%、0.8%和1.1%。欧洲市场中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富时100指数全部上涨,单周涨幅分别为3.1%、1.4%、1.3%。日经225指数单周上涨2.0%,韩国综合指数环比上涨2.1%,恒生指数单周上涨0.8%,澳洲标普200指数环比上涨2.0%。新兴市场中圣保罗IBOVESPA指数单周上涨0.8%,泰国综指基本持平,孟买SENSEX30指数单周上涨3.2%,俄罗斯RTS指数单周上涨0.4%,台湾加权指数单周上涨1.6%。 行业一周表现:国防军工领涨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上涨居多,其中国防军工大幅领涨,而钢铁行业表现较差。具体来看,上周国防军工上涨10.4%,在申万各一级行业中大幅领涨。汽车和建筑材料单周分别上涨8.2%和7.7%,涨幅同样居前。钢铁行业单周下跌3.4%,在申万各一级行业中表现垫底,传媒和电子行业分别下跌2.7%和0.4%,表现同样较为靠后。 上周申万二级子行业共85个细分行业上涨,17个下跌。具体来看,电机行业单周大幅上涨15%,表现居前。航空装备和玻璃制造行业涨幅次之,单周涨幅分别为13.1%和10.7%。而半导体行业跌幅最大,单周大幅下跌5.7%。互联网传媒和铁路运输跌幅次之,分别下跌4.2%和3.7%。 风格指数:风格指数普遍上涨 上周市场各风格指数普遍上涨。具体来看,上周低市净率股、低价股和低市盈率股表现落后,涨幅分别为0.5%、0.7%和1.3%。新股表现一般,周涨幅为0.8%。而微利股、小盘股表现较好,上周涨幅分别为3.9%、2.8%。上周高市盈率股表现好于中低市盈率股,高市盈率股涨幅为2.8%。 上周各主题概念指数多数上涨,178个概念指数中141个主题概念指数上涨。其中锂电池、大飞机和航母等概念板块表现居前,而半导体设备、光刻胶和网络游戏等概念板块表现垫底。 估值水平:创业板相对估值上行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通货膨胀快速上升,基本面出现恶化 燕翔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16080002 许茹纯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07 朱成成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10 联系人 金晗 本文转载自国信证券2021年8月8日的研究报告《国信证券-投资策略-策略周报:产业升级是核心趋势》 国信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燕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大势研判 许茹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盈利预测、行业比较 朱成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市场流动性、机构行为 金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硕士,研究领域:主题策划、估值分析 红皮书:《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点击书名了解内容详情),新版目前京东、当当均有出售。 本书系统回顾了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1990~2020年A股的行情走势,并且在方法上更加注重使用量化的经验证据去解释行情变化。笔者尝试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进行复盘,即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利率水平、资产比价。本书每章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大事回顾,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点事件进行叙事性描述;第二部分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变化;第三部分行情特征,剖析并解释当年股市行情的结构性特征;第四部分策略专题,是对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性深度研究。 绿皮书:《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 本书系统回顾了1948~2018年美国股市的行情表现特征,分析了行情发生时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基本面情况,并对行情背后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展望未来,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美国股票市场,历经风雨、潮起潮落,穿越了许多的经济周期,无疑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等大量的一手资料,对1948~2018每一年的美股行情都进行了复盘回顾,告诉读者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股市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本书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纵向以时间为维度,分年份对美国股市行情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横向以板块为维度,对9个行业板块的基本面和超额收益表现进行了探讨。
文:燕翔、许茹纯、朱成成、金晗 核心结论 2021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投资应当聚焦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内需方面,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方面,举国之力布局尖端科技领域,把握下一轮科技变革先机。绿色方面,在崭新的能源变革时代,中国站到了行业最前列,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成果卓越未来可期。“内需、科技、绿色”结构性方向明确,在这些领域中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 经济基本面依旧强劲。IMF更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2021年预测值维持在6%,将2022年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至4.9%。对疫苗接种和恢复正常状态速度快于预期的发达经济体上调经济预期,对缺少疫苗获取渠道并出现新的疫情导致经济复苏放缓的地区下调经济预期。目前中国虽然仍有散点疫情偶发出现,但当前全民疫苗接种率正在快速提升。IMF对中国经济2021年的预测值位列全球主要经济体第二名,且是少数几个连续两年经济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依然维持较为稳定的复苏态势。 根据国信策略团队构建的高频盈利跟踪模型显示,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小幅回落,整体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将显著下滑至105%,其中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预计为131%,维持较高水平但显著低于一季度,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在低基数效应减弱情况下开始向正常水平回归,而部分上游资源品如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利润在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预计将加速增长。 中报预告显示多数行业预喜占比高。截至8月1日,A股近四成的的公司已披露中报相关信息(含正式中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等),从业绩预警的类型来看,各板块业绩预增比例均遥遥领先。目前全部A股半年报预告业绩预增、续盈、略增、扭亏比例分别为46%、1%、7%和14%,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较高。分行业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上半年以钢铁、化工、采掘、有色等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而以电气设备、电子、国防军工等为代表的中游制造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整体业绩可能处于阶段性低谷期。 投资产业升级,把握时代旋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同时中国经济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三者构成了未来战略发展环境的总基调。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有三个明确的方向:一是经济发展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效率提升。二是经济政策重心从以货币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侧管理,转向以培育新兴产业为主的供给侧管理。三是“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经济扩张阶段结束,逐步进入更加注重内需的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内需、科技、绿色”结构性方向明确,在这些领域中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 产业升级是核心趋势 2021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在产业政策方面,本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此次政治局会议还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中最主要的投资方向,能源革命与数字浪潮已经开始而且将加速推进,“内需、科技、绿色”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经济基本面依旧强劲 7月27日,IMF更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长2021年预测值维持在6%,2022年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至4.9%。另外调高了发达经济体2021年和2022年的GDP经济增速预测,调高幅度分别为0.5和0.8个百分点。同时下调了发展中国家2021年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上调了发展中国家2022年增速0.2个百分点。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和恢复正常状态的速度快于预期,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缺少疫苗获取渠道并出现新的疫情导致经济复苏放缓。 目前中国虽然仍有散点疫情偶发出现,但当前全民疫苗接种率正在快速提升。IMF预测中国经济2021年有望增长8.1%,较4月份的预测值下调了0.3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2022年的预测值提高了0.1个百分点至5.7%。IMF对中国经济2021年的预测值位列全球主要经济体第二名,且是少数几个连续两年经济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基本面角度看,当前国内经济依然维持较为稳定的复苏态势。在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海内外压抑需求逐渐释放的大背景下,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复苏有望持续。根据国信策略团队构建的高频盈利跟踪模型显示,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小幅回落,整体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将显著下滑至105%,其中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预计为131%,维持较高水平但显著低于一季度,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在低基数效应减弱情况下开始向正常水平回归,而部分上游资源品如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利润在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预计将加速增长。 中报预告显示多数行业预喜占比高 截至8月1日,A股近四成的的公司已披露中报相关信息(含正式中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等),从业绩预警的类型来看,各板块业绩预增比例均遥遥领先。目前2021年半年报全部A股业绩预增、续盈、略增、扭亏比例分别为46%、1%、7%和14%,而首亏、续亏、预减、略减占比分别为5%、12%、7%和2%,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占比较高。 目前部分行业的业绩预告披露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为方便比较,我们定义预增、续盈、略增、扭亏四种业绩预警类型为业绩预喜,通过对可比口径下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到经济复苏持续进行,多数行业业绩预喜率遥遥领先。我们预计2021年上半年以钢铁、化工、采掘、有色等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业绩有望得到显著改善。而以电气设备、电子、国防军工等为代表的中游制造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农林牧渔、休闲服务、公用事业等行业的整体业绩可能处于阶段性低谷期。 投资产业升级,把握时代旋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局势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同时中国经济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这三者构成了未来战略发展环境的总基调。 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万美元,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中国经济开始向实现现代化迈进,预计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现在算起往后的15年,是中国经济从人均GDP一万美元向两万美元进军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有三个明确的方向:一是经济发展驱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效率提升。二是经济政策重心从以货币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侧管理,转向以培育新兴产业为主的供给侧管理。三是“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经济扩张阶段结束,逐步进入更加注重内需的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这个过程中,未来中国经济将加速产业升级。我们认为应当聚焦产业升级的方向,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内需方面,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方面,举国之力布局尖端科技领域,把握下一轮科技变革先机。绿色方面,在崭新的能源变革时代,中国站到了行业最前列,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成果卓越未来可期。“内需、科技、绿色”结构性方向明确,在这些领域中最具成长性的公司,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投资机会。 近期观点回顾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五:“宁”与“茅”分化的背后》:去年全球货币大放水,无论茅指数还是宁指数估值都显著抬升,这是分母的逻辑,今年市场分母的逻辑没有了,宁指数依然可以有盈利加速上行拔估值的故事讲,茅则失去了继续拔估值的逻辑甚至估值还有高位回落的压力。往后看,我们认为市场最明确的投资方向是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成长属性更强的宁指数(估值也更高),可能比价值属性更强的茅指数(估值也更低),机会更大。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三:越来越价值化的A股市场》:“价值”的内涵不是低估值,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制度监管不断完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价值化。这种价值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越来越向代表未来方向的产业集中,部分行业可能会有长时间的超额收益;二是资金越来越向好公司集中,类似2000年、2015年这样的单纯小市值重组股主题炒作以后恐怕难以复现。 《2021年7月策略月报:中报业绩变化前瞻》: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小幅回落,整体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一季度,二季度将显著下滑至105%。受益于净息差走阔、资产质量好转同时叠加低基数效应,二季度银行业利润同比增速预计将上行至16.7%,并带动整体金融行业的利润增速上升至15.2%。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二:人民币升值利好股票市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成为了股市向上的催化剂。我们判断未来一个阶段内,人民币汇率可能将处在一个缓慢有波动的升值区间中。我们认为,当前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对A股市场是明确的利好。 《第二波主升浪——2021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对比海外成熟市场,A股市场正走向成熟,未来走出长牛慢牛行情的条件已经开始具备。本轮全球经济复苏方兴未艾,我们预计商品价格上涨将持续到四季度。通胀具有两面性,抬升利率与增加企业盈利,后者影响更大。2021年基本面重要性远大于流动性,我们判断二季度后,A股市场会有年内第二波主升浪行情。结构上看,中国优势竞争企业依然是长期投资方向,不会受通胀和流动性变化太大影响,短期通胀交易机会可关注周期和金融。 《通胀上行中的行业百态:谁抗通胀,谁不抗通胀》:虽然整体来看,全部A股非金融企业的基本面受益于通胀上行,但不同行业对于通胀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也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会受益于通胀上行。通过对申万非金融行业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资源周期品是最受益于通胀上行的行业类别,量价齐升逻辑下,行业的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市场思考随笔之六十一:为何近期频现白马失蹄》:白马股估值高位,股价反映了过多的乐观预期,这导致财报数据只要不是进一步超预期,就会被理解为低于预期。所以近期经常看到一季报出来后,但凡数据不达预期甚至还可以,股价就会出现大幅调整。 《牛途未尽,复苏中的调整》:我们判断,全球经济的复苏正方兴未艾,基本面的拐点可能要到三季度才会出现,现在判断行情已经走完可能还为时尚早。此外,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一季报将在4月份陆续披露完毕,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点,建议关注顺周期板块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及相关投资机会。 《市场思考随笔之五十九:历次“大调整”始末》:在全球经济复苏仍方兴未艾之际,当前市场的下跌更像是“调整”,判断行情已经走完可能还为时尚早。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点,在后续4月份年报一季度数据陆续公布后,预计市场会有更好的表现。 大类资产表现一览:股债小幅上涨 上周大类资产中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股票小幅上涨。工业品和黄金走弱,农业品价格走强。具体来看,股票市场中,沪深300指数上周环比上涨2.3%,创业板指上周环比上涨1.5%。债券市场中,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小幅下行2.2BP。商品市场中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下跌2.6%,南华农产品指数上涨0.2%。黄金价格环比下跌1.5%。 上周我们统计的全球各主要股票指数几乎全部上涨。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美股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全部上涨,单周涨幅分别为0.9%、0.8%和1.1%。欧洲市场中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富时100指数全部上涨,单周涨幅分别为3.1%、1.4%、1.3%。日经225指数单周上涨2.0%,韩国综合指数环比上涨2.1%,恒生指数单周上涨0.8%,澳洲标普200指数环比上涨2.0%。新兴市场中圣保罗IBOVESPA指数单周上涨0.8%,泰国综指基本持平,孟买SENSEX30指数单周上涨3.2%,俄罗斯RTS指数单周上涨0.4%,台湾加权指数单周上涨1.6%。 行业一周表现:国防军工领涨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上涨居多,其中国防军工大幅领涨,而钢铁行业表现较差。具体来看,上周国防军工上涨10.4%,在申万各一级行业中大幅领涨。汽车和建筑材料单周分别上涨8.2%和7.7%,涨幅同样居前。钢铁行业单周下跌3.4%,在申万各一级行业中表现垫底,传媒和电子行业分别下跌2.7%和0.4%,表现同样较为靠后。 上周申万二级子行业共85个细分行业上涨,17个下跌。具体来看,电机行业单周大幅上涨15%,表现居前。航空装备和玻璃制造行业涨幅次之,单周涨幅分别为13.1%和10.7%。而半导体行业跌幅最大,单周大幅下跌5.7%。互联网传媒和铁路运输跌幅次之,分别下跌4.2%和3.7%。 风格指数:风格指数普遍上涨 上周市场各风格指数普遍上涨。具体来看,上周低市净率股、低价股和低市盈率股表现落后,涨幅分别为0.5%、0.7%和1.3%。新股表现一般,周涨幅为0.8%。而微利股、小盘股表现较好,上周涨幅分别为3.9%、2.8%。上周高市盈率股表现好于中低市盈率股,高市盈率股涨幅为2.8%。 上周各主题概念指数多数上涨,178个概念指数中141个主题概念指数上涨。其中锂电池、大飞机和航母等概念板块表现居前,而半导体设备、光刻胶和网络游戏等概念板块表现垫底。 估值水平:创业板相对估值上行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通货膨胀快速上升,基本面出现恶化 燕翔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16080002 许茹纯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07 朱成成 SAC执业证书编码:S0980520080010 联系人 金晗 本文转载自国信证券2021年8月8日的研究报告《国信证券-投资策略-策略周报:产业升级是核心趋势》 国信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燕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大势研判 许茹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盈利预测、行业比较 朱成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领域:市场流动性、机构行为 金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硕士,研究领域:主题策划、估值分析 红皮书:《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点击书名了解内容详情),新版目前京东、当当均有出售。 本书系统回顾了自中国股市成立以来1990~2020年A股的行情走势,并且在方法上更加注重使用量化的经验证据去解释行情变化。笔者尝试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进行复盘,即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利率水平、资产比价。本书每章内容主要分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大事回顾,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点事件进行叙事性描述;第二部分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变化;第三部分行情特征,剖析并解释当年股市行情的结构性特征;第四部分策略专题,是对相关热点问题的专题性深度研究。 绿皮书:《美股70年:1948~2018年美国股市行情复盘》(500页) 本书系统回顾了1948~2018年美国股市的行情表现特征,分析了行情发生时的历史背景与经济基本面情况,并对行情背后的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展望未来,拥有超过200年历史的美国股票市场,历经风雨、潮起潮落,穿越了许多的经济周期,无疑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等大量的一手资料,对1948~2018每一年的美股行情都进行了复盘回顾,告诉读者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股市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本书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纵向以时间为维度,分年份对美国股市行情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横向以板块为维度,对9个行业板块的基本面和超额收益表现进行了探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