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出口份额明显回升——2021年6月外贸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欧洲的出口份额明显回升——2021年6月外贸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2021年6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回升至32.2%高位,进口同比回落至36.7%,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515.3亿美元。 1、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基数因素后,6月出口没那么强、进口也并不弱。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6月出口增速延续高位小幅回落趋势,进口增速从5月高点回落,中国进出口呈现出一定的放缓迹象。考虑到去年6月进口基数的抬升,6月中国进口两年平均增速进一步上扬至18.8%,为2018年10月以来新高,因此,6月进口本身不弱。 2、分产品来看,6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的波动主要是由机电产品拉动的,其贡献从上月6.8%回升到9.4%;此外,防疫物资(贡献0.7%)、劳动密集型商品(贡献1.8%)、钢材(贡献0.9%)、以及其它产品(贡献3.3%)对出口的拉动均上升了0.4个百分点,体现了外需的整体扩张。分国别来看,中国出口向欧盟迁移,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有所减弱。6月以来东南亚地区疫情再度爆发,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产能恢复;而美国进口向欧洲和美洲集中,且二季度以来美国进口增速整体放缓。 3、6月中国进口的拉动集中在集成电路、铁矿石和农产品。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但主要体现为原油和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使得这两类产品进口的价格拉动扩大;而铜、铁矿、钢材等金属价格出现回调,6月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体现为数量贡献增强、价格贡献减弱。总体上进口体现出的中国内需状况仍然较好。 总体上,目前中国面临的外需环境处于变化之中,体现为:1)外向型经济体欧洲的出口快速恢复,美国从欧洲及美洲的直接进口增多,而欧洲从中国进口工业原材料中间品则增加;2)东南亚国家由于疫情干扰,生产能力恢复受阻,使得中国对东南亚的出口增长较缓,且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也较小;3)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外溢需求提供者,其进口增长逐渐放缓。因此,全球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在逐渐向疫情之前恢复,如果东南亚国家疫情后续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压力会更大一些,下半年中国出口逐渐走弱的确定性仍然较高。而剔除基数影响的中国进口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后续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对进口读数和大宗商品的进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2021年6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回升至32.2%高位,进口同比从超过50%高点回落至36.7%,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515.3亿美元(图表1)。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6月出口增速延续高位小幅回落趋势,进口增速从5月高点回落,中国进出口呈现出一定的放缓迹象(图表2)。 为了剔除去年基数变化较大的影响,我们采用两年平均增速分析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国别结构。分产品来看,6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的波动主要是由机电产品拉动的,其贡献从上月6.8%回升到9.4%;此外,防疫物资(贡献0.7%)、劳动密集型商品(贡献1.8%)、钢材(贡献0.9%)、以及其它产品(贡献3.3%)对出口的拉动均上升了0.4个百分点,体现了外需的整体扩张(图表3)。 分国别来看,中国出口向欧盟迁移,美国和东南亚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有所减弱。对欧盟、中国香港、及其它地区出口的拉动较上月显著回升,并且均超出了4月的拉动幅度;而对美国、东盟和韩国出口的拉动仅比上月小幅回升,并明显不及4月水平;对日本出口的拉动比上月还有进一步下降(图表4)。6月以来东南亚地区疫情再度爆发,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产能恢复(图表5、图表6);而美国进口向欧洲和美洲集中,且二季度以来美国进口增速整体放缓(图表7)。 可见,中国出口面临的外需环境是:今年以来欧洲产能恢复之后,以较快速度拿回出口市场份额(图表9),并且从中国进口原材料中间品增多(图表8);而东南亚的疫情反扑则使得中国保持了部分出口市场份额;美国作为全球需求的主要外溢提供者,二季度以来进口增速有所放缓。 同样采用两年平均增速分析进口的产品结构。考虑到去年6月进口基数的抬升,6月中国进口两年平均增速进一步上扬至18.8%,为2018年10月以来新高,因此,6月进口本身不弱(图表10)。6月中国进口的拉动集中在集成电路、铁矿石和农产品,以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铜材和铜矿、汽车、医药类产品进口的两年平均增速也较快(图表12)。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但主要体现为原油和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使得这两类产品进口的价格拉动扩大;而铜、铁矿、钢材等金属价格出现回调,6月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体现为数量贡献增强、价格贡献减弱(图表11)。总体上进口体现出的中国内需状况仍然较好。 往期报告: 贷款需求转弱——2021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同比高点已过——2021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 增长探顶,通胀回落——2021年6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生产暂受累,价格急下行——2021年6月PMI数据点评 企业盈利的量价支撑略有减弱——2021年5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经济进入筑顶阶段——2021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实体融资需求弱化——2021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事件:2021年6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回升至32.2%高位,进口同比回落至36.7%,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515.3亿美元。 1、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基数因素后,6月出口没那么强、进口也并不弱。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6月出口增速延续高位小幅回落趋势,进口增速从5月高点回落,中国进出口呈现出一定的放缓迹象。考虑到去年6月进口基数的抬升,6月中国进口两年平均增速进一步上扬至18.8%,为2018年10月以来新高,因此,6月进口本身不弱。 2、分产品来看,6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的波动主要是由机电产品拉动的,其贡献从上月6.8%回升到9.4%;此外,防疫物资(贡献0.7%)、劳动密集型商品(贡献1.8%)、钢材(贡献0.9%)、以及其它产品(贡献3.3%)对出口的拉动均上升了0.4个百分点,体现了外需的整体扩张。分国别来看,中国出口向欧盟迁移,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有所减弱。6月以来东南亚地区疫情再度爆发,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产能恢复;而美国进口向欧洲和美洲集中,且二季度以来美国进口增速整体放缓。 3、6月中国进口的拉动集中在集成电路、铁矿石和农产品。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但主要体现为原油和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使得这两类产品进口的价格拉动扩大;而铜、铁矿、钢材等金属价格出现回调,6月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体现为数量贡献增强、价格贡献减弱。总体上进口体现出的中国内需状况仍然较好。 总体上,目前中国面临的外需环境处于变化之中,体现为:1)外向型经济体欧洲的出口快速恢复,美国从欧洲及美洲的直接进口增多,而欧洲从中国进口工业原材料中间品则增加;2)东南亚国家由于疫情干扰,生产能力恢复受阻,使得中国对东南亚的出口增长较缓,且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也较小;3)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的外溢需求提供者,其进口增长逐渐放缓。因此,全球产业链的组织结构在逐渐向疫情之前恢复,如果东南亚国家疫情后续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压力会更大一些,下半年中国出口逐渐走弱的确定性仍然较高。而剔除基数影响的中国进口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后续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对进口读数和大宗商品的进口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2021年6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回升至32.2%高位,进口同比从超过50%高点回落至36.7%,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515.3亿美元(图表1)。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6月出口增速延续高位小幅回落趋势,进口增速从5月高点回落,中国进出口呈现出一定的放缓迹象(图表2)。 为了剔除去年基数变化较大的影响,我们采用两年平均增速分析出口的产品结构和国别结构。分产品来看,6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的波动主要是由机电产品拉动的,其贡献从上月6.8%回升到9.4%;此外,防疫物资(贡献0.7%)、劳动密集型商品(贡献1.8%)、钢材(贡献0.9%)、以及其它产品(贡献3.3%)对出口的拉动均上升了0.4个百分点,体现了外需的整体扩张(图表3)。 分国别来看,中国出口向欧盟迁移,美国和东南亚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有所减弱。对欧盟、中国香港、及其它地区出口的拉动较上月显著回升,并且均超出了4月的拉动幅度;而对美国、东盟和韩国出口的拉动仅比上月小幅回升,并明显不及4月水平;对日本出口的拉动比上月还有进一步下降(图表4)。6月以来东南亚地区疫情再度爆发,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产能恢复(图表5、图表6);而美国进口向欧洲和美洲集中,且二季度以来美国进口增速整体放缓(图表7)。 可见,中国出口面临的外需环境是:今年以来欧洲产能恢复之后,以较快速度拿回出口市场份额(图表9),并且从中国进口原材料中间品增多(图表8);而东南亚的疫情反扑则使得中国保持了部分出口市场份额;美国作为全球需求的主要外溢提供者,二季度以来进口增速有所放缓。 同样采用两年平均增速分析进口的产品结构。考虑到去年6月进口基数的抬升,6月中国进口两年平均增速进一步上扬至18.8%,为2018年10月以来新高,因此,6月进口本身不弱(图表10)。6月中国进口的拉动集中在集成电路、铁矿石和农产品,以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铜材和铜矿、汽车、医药类产品进口的两年平均增速也较快(图表12)。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但主要体现为原油和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使得这两类产品进口的价格拉动扩大;而铜、铁矿、钢材等金属价格出现回调,6月中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体现为数量贡献增强、价格贡献减弱(图表11)。总体上进口体现出的中国内需状况仍然较好。 往期报告: 贷款需求转弱——2021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同比高点已过——2021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 增长探顶,通胀回落——2021年6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生产暂受累,价格急下行——2021年6月PMI数据点评 企业盈利的量价支撑略有减弱——2021年5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经济进入筑顶阶段——2021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实体融资需求弱化——2021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