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贷款需求转弱——2021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贷款需求转弱——2021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贷款需求转弱——2021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张璐 事件: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M2同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8.6%。 1、 表内信贷推动社融放量。6月新增社融大幅超预期,存量社融同比持平于11.0%,两年平均增速从5月的11.8%小幅提高到11.9%。表内信贷是社融强劲的最主要支撑,非标融资继续弱势,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都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股市融资功能延续改善。 2、 中长期贷款占比大降。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值。尽管新增信贷规模超预期,但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都明显下降,票据融资也从表外转向表内。央行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从前值77.5大幅下滑到70.5。我们认为,6月新增信贷大超预期,主因可能并非实体融资需求进一步走强,而和政策影响供给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冲量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有关。 3、 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强劲。6月M1同比较上月明显回落,和地产调控趋严、房贷额度收紧有关;M2同比回升到8.6%,主要因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双双强劲,而财政存款的拖累较5月减弱。6月新增人民币存款3.86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9600亿。其中,居民部门存款新增2.23万亿,较2017-2019年的6月均值1.10万亿翻倍;企业部门存款新增2.47万亿,同比多增1.03万亿。新增财政存款从上月的9257亿,下滑到-4002亿,和季节性的均值水平接近,财政支出加速,对M2同比的拖累减弱。 总的来说,6月社融总量强劲,但结构上延续5月开始转弱的趋势,这集中体现在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的大降上。实体融资需求并没有总量数据显示的那么强,社融和信贷放量可能受到了政策在供给端的推动,以及商业银行通过票据冲量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有关。这侧面反映了当前的信用环境整体上仍较为友好,信用紧缩更多是结构性的,例如对房企融资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高压监管等,而中下游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仍需政策的定向支持。7月9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正是“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的具体部署。 1 表内信贷推动社融放量 2021年6月新增社融3.67万亿,大幅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值3.02万亿,也比去年同期多增2008亿。存量社融同比持平于11.0%,两年平均增速从5月的11.8%小幅提高到11.9%。和2017-2019年同期均值1.75万亿相比,今年6月新增社融增长超过1倍,足见目前的信用环境仍较为宽松。 分项来看,6月新增社融强劲,表内信贷是最主要支撑,非标融资继续弱势,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都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股市融资功能延续改善。具体地: 表内融资:6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2.32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4131亿元,贷款在新增社融中的占比为63.2%,今年以来社融向表内集中的态势延续。 表外融资:6月新增委托贷款-473亿,降幅较前值进一步扩大,和去年6月的-484亿接近。新增信托贷款-1047亿,虽然和去年同期的-852亿元相比降幅扩大明显,但今年4-6月新增信托贷款的降幅却是连续收窄的。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220亿元,相比上月降幅收窄,但较2020年6月的2190亿元大幅回落。结合6月表内票据融资放量来看,6月社融大超预期或受政策在供给端的影响,实体融资需求并没有社融大超预期所显示得那么强。 直接融资:6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3702亿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686亿元,在5月信用债发行企业提交年报后,6月信用债发行再度放量。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957亿元,高于前值717亿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538亿元,“注册制”改革继续发挥改善股市融资功能的作用。政府债券净融资7475亿元,较前值6701亿元继续回升,政府债券发行在提速。 2 中长期贷款占比大降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3086亿元,也大幅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值1.77万亿。存量贷款增速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12.3%。尽管新增信贷规模超预期,但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都明显下降,票据融资也从表外转向表内。央行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贷款需求指数从前值77.5大幅下滑到70.5。我们认为,6月新增信贷大超预期,主因可能并非实体融资需求进一步走强,而和政策影响供给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冲量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有关。具体地: 新增居民短期贷款3500亿,较上月的1806亿明显好转,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400亿。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5156亿,低于去年同期的6349亿,回到过去4年同期水平的均值。6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居民贷款的比重,从上月的71.0%下滑到59.4%,这可能与房地产贷款监管加强有关。由于销售回款占开发商资金来源的比例已过半,针对居民房贷的收紧可能会加剧房企的现金流压力。 新增企业短期贷款3091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少增960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8367亿元,同比多增1019亿元,但企业中长期贷款占企业贷款的比例,仍从上月的81.0%大幅回落到57.3%。新增票据融资2747亿元,同比多增4851亿元。票据融资从表外转向表内,且表外表内票据融资总额在上半年仅低于1月,且大幅高于季节性,加之企业贷款呈短期化趋势,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需求可能没有信贷总量大超预期所显示的那么强。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新增-1906亿,大幅弱于季节性,反映了银行体系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融出意愿转弱。 3 居民和企业存款增长强劲 6月M1同比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至5.5%,和地产调控趋严、房贷额度收紧有关;M2同比回升0.3个百分点,到8.6%,主要因居民和企业的存款双双增长强劲,而财政存款的拖累较5月减弱。 6月新增人民币存款3.86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9600亿,存款余额增速从前值8.9%提高到9.2%。其中,居民部门存款新增2.23万亿,同比多增551亿,较2017-2019年的6月均值1.10万亿翻倍;企业部门存款新增2.47万亿,同比多增1.03万亿。新增财政存款从上月的9257亿下滑到-4002亿,和季节性的均值水平接近,财政支出加速,对M2同比的拖累减弱。 往期报告: PPI同比高点已过——2021年6月物价数据点评 增长探顶,通胀回落——2021年6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生产暂受累,价格急下行——2021年6月PMI数据点评 企业盈利的量价支撑略有减弱——2021年5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经济进入筑顶阶段——2021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实体融资需求弱化——2021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浮现——2021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