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经济进入筑顶阶段——2021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经济进入筑顶阶段——2021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经济进入筑顶阶段——2021年5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张璐 去年5月中国经济处在疫后快速恢复阶段,基数效应使得今年5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同比读数继续回落。通过比较经济数据累计值的两年复合增速来剔除基数影响,可见1-5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 受制造业拖累,工业产销都有所转弱。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的两年复合增速6.6%,和前值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三大门类中,采矿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两者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均回升,而制造业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从7.6%下滑到7.1%,是主要拖累。制造业增加值转弱,一是因出口的拉动有所弱化,二是上游涨价对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也有一定压制。前5个月的工业企业产销率累计为97.7%,和前值相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2018年和2019年的同期,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出口对制造业的拉动转弱。 2、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修复,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单月增速回落。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4.2%,较前值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从5月当月的两年复合增速看,房地产投资从10.3%下滑到9.0%;基建投资从3.8%下降到3.4%,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制造业投资从3.4%回升到3.7%,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托底力量。1)制造业投资仍有修复空间,但回升幅度和节奏,可能受到出口转弱、大宗商品涨价和节能减排等的压制。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工业总资产增速等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后续大概率将继续修复。但出口转弱、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蹿升对中下游企业盈利的压制,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可能衍生出的政策层层加码问题,使得制造业企业投资信心受挫。2)5月房地产销售仍然较高景气运行,竣工面积大幅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的单月复合增速从前值8.0%回升到9.4%,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两年复合增速,从前值10.1%回升到10.5%。领先指标中,除房屋新开工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从-5.4%回升到-1.9%(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本年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施工面积的两年复合增速都出现回落,这为后续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比较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房屋竣工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从-6.0%大幅回升到8.2%,可能和地产高压调控下,开发商加快存量项目的竣工有关。国房景气指数为101.17,连续第三个月回落。3)基建投资的单月两年复合增速连续3个月回落,从3月的5.8%下降到5月的3.4%。一方面是因今年完成增长目标压力不大,通过基建托底的必要性减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少好的项目来对接专项债,而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更多倾斜。从政策积极推出基础设施公募REITs来看,未来的重点可能逐步向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转移。 3、 消费虽继续恢复,但表现弱势。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相比上月变化不大,仅从4.2%提高到4.3%。其中,餐饮收入的两年复合增速小幅回升0.4个百分点至-0.3%,二季度有可能转正;而商品零售增速持平于4.8%,连续3个月如此,恢复近乎停滞。汽车和通讯器材对社消恢复有明显拖累,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器材类这三个地产相关的消费偏弱,房地产后产业链仍受到压制。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各增长动能的恢复节奏和反弹空间不一,生产、出口、商品零售等的修复已现乏力,制造业和餐饮收入是下一时期经济新的增长动能,但两者分别内生于企业、居民的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恢复节奏预计较慢。随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逐渐减弱,而内需无论从基建(地方政府债务严监管)、房地产(对银行、开发商、个人的整体性约束)、消费层面都缺乏有力承接,下半年中国经济的方向将是“见顶巩固”。所谓“巩固”是指经济增长的结构分化收敛:工业生产、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向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社会消费增速上行,仍然需要政策来“固本培元”。 事件:中国2021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12.4%;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5.4%,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20.4%,基建投资同比10.4%,房地产投资同比18.3%。 1 经济进入筑顶阶段 去年5月中国经济处在疫后快速恢复阶段,主要指标环比增长较快,基数效应使得今年5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同比读数,和前值相比继续回落。通过比较经济数据累计值的两年复合增速,来剔除基数影响,可见1-5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工业生产景气度呈见顶迹象,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有所减弱。1-5月工业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为7.0%,和前值持平。前5个月出口交货值的两年复合增速为8.2%,较上月下滑了0.3个百分点,和5月出口增速高位回落相一致。中国工业生产仍受益于全球疫情给中国带来的出口份额转移,但在海外复工复产和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工业生产可能已到达最景气的位置。 2)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修复,民间投资回升幅度较大。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4.2%,较前值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上扬0.2个百分点,至8.6%;基建投资上扬0.2个百分点,至2.6%;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1个百分点到0.6%,是三大分项中改善幅度最大的。前5个月民间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较前值回升0.9个百分点到3.3%,和制造业投资回升的趋势一致。 3)消费虽继续恢复,但表现弱势。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为4.3%,而今年1-3月、1-4月的社消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1%和4.2%,消费恢复节奏较慢。按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的两年复合累计增速连续3个月为4.8%,和2019年全年的增速7.9%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餐饮收入两年复合增速为-0.3%,前值为-0.7%。1-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的两年复合增速为6.8%,较前值回升0.1个百分点,已接近2019年的水平,服务业消费进一步恢复的空间也较为有限。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各增长动能的恢复节奏和反弹空间不一,生产、出口、商品零售等的修复已现乏力,制造业和餐饮收入是下一时期经济新的增长动能,但两者分别内生于企业、居民的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恢复节奏预计较慢。下半年中国经济将“见顶巩固”,这需要政策来“固本培元”。 2 工业产销有所转弱 受制造业拖累,工业产销都有所转弱。5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的两年复合增速6.6%,和前值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三大门类中,采矿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两者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均回升,而制造业增加值的两年复合增速从7.6%下滑到7.1%,是最主要拖累。制造业增加值转弱,一是因出口的拉动有所弱化,二是上游涨价对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也有一定压制。前5个月的工业企业产销率累计为97.7%,和前值相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2018年和2019年的同期,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出口对制造业的拉动转弱。 3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单月增速回落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单月增速回落,制造业投资成为托底力量。1-5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从3.9%提高到4.2%,制造业、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这三大分项的增速都继续回升。从5月当月的两年复合增速看,房地产投资从10.3%下滑到9.0%;基建投资从3.8%下降到3.4%,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制造业投资从3.4%回升到3.7%,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托底力量。分产业看,1-5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两年复合增速高达15.1%,高于同期二、三产的1.7%和4.9%,较前值8.1%也大幅回升,可能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的项目逐步落地有关。 制造业投资仍有修复空间,但回升幅度和节奏,可能受到出口转弱、大宗商品涨价和节能减排等的压制。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工业总资产增速等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后续大概率将继续修复。但出口转弱、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蹿升对中下游企业盈利的压制,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可能衍生出的政策层层加码问题,使得制造业企业投资信心受挫。 5月房地产销售仍然较高景气运行,竣工面积大幅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的单月复合增速,从前值8.0%回升到9.4%。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的两年复合增速,从前值10.1%回升到10.5%。分项来看,定金及预收款、其他资金、自筹资金的两年复合增速均较4月回升,但个人按揭贷款的两年复合增速从10.1%回落到9.5%,可能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领先指标中,除房屋新开工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从-5.4%回升到-1.9%(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本年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施工面积的两年复合增速都进一步回落,这为后续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比较值得关注的指标是房屋竣工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从-6.0%大幅回升到8.2%,可能和地产高压调控下,开发商加快存量项目的竣工有关。国房景气指数为101.17,连续第三个月回落。 基建投资的单月两年复合增速连续3个月回落,从3月的5.8%下降到5月的3.4%。一方面是因今年完成增长目标压力较小,通过基建托底的必要性减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少好的项目来对接专项债,而公共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更多倾斜。从政策积极推出基础设施公募REITs来看,未来的重点可能逐步向盘活存量基础设施转移。 4 商品零售恢复近乎停滞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相比上月变化不大,仅从4.2%提高到4.3%。其中,餐饮收入的两年复合增速小幅回升0.4个百分点至-0.3%,二季度有可能转正;而商品零售增速持平于4.8%,连续3个月如此,恢复近乎停滞。 汽车、通讯器材、房地产相关消费及药品对社消恢复有明显拖累。对比4月和5月的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数据的两年复合增速,汽车类从9.8%下滑到7.0%,通讯器材类从13.5%下滑到10.8%,降幅相对较大。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器材类这三个地产相关的消费依然偏弱,房地产后产业链仍受到压制。中西药品类5月的两年复合增长率为-3.3%,跌幅较前值-2.6%进一步扩大,可能体现疫情对居民就医产生一定影响。化妆品类、日用品类的5月两年复合增速较高,且较4月进一步扩大。 往期报告: 实体融资需求弱化——2021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浮现——2021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