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PPI同比触顶——2021年5月物价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张璐 事件: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中国物价数据,CPI环比-0.2%、同比1.3%;PPI环比1.6%、同比9.0%。 PPI同比高点可能已过,CPI的通胀风险暂可控。预计三季度PPI同比逐步回落,高基数下四季度可能较快下行,全年预计为6%左右。我们维持前期判断,预计全年CPI同比约为1.5%,和2020年的2.5%相比明显下降。需要关注的风险是,加工工业PPI环比已连续3个月处于历史高位,中下游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如果成本进一步上涨,有可能压制它们的生产,CPI同比将高于我们的预测值。 1、 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10%。CPI猪肉项环比-11.0%,连续第三个月环比跌幅超过10%,因生猪存栏仍在上升,预计猪肉后续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压力。5月CPI非食品项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推动力量包括交通和通信项、教育文化和娱乐项、衣着项和其他用品与服务项。 2、 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PPI环比同时创有统计以来新高。分项来看,5月生产资料PPI同比从1.2%回升到2.1%,生活资料环比持平于0.1%。生产资料内部,采掘工业PPI环比从1.8%跳升到6.5%,加工工业PPI环比从1.3%提高到1.7%,均为2011年有统计以来新高,工业品内部涨价传导增强。分行业看,5月环比涨幅较大的主要有煤炭、黑色、有色和石化四个产业链。 3、 PPI同比和CPI同比两者缺口创下1996年10月PPI同比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在工业品价格大涨的同时,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如果剔除掉猪肉项对CPI同比的影响,即CPI同比-猪肉对CPI同比的拉动,5月为1.8%,已连续四个月上升,是2020年3月以来最高的。5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为0.9%,也是近一年新高。因此,如果把猪肉的拖累剔除掉,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分化,并不如PPI同比和CPI同比缺口创历史新高那样明显。 4、 PPI同比高点可能已过,CPI通胀风险暂可控。国常会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后,大宗商品经历了一轮调整,但5月均价仍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6月PPI环比为0.4%,目前来看今年6月PPI环比高于0.4%的概率不大,因此预计5月的9.0%为PPI同比高点。预计三季度PPI同比逐步回落,高基数下四季度可能较快下行,全年预计为6%左右。我们维持前期判断,预计全年CPI同比约为1.5%,和2020年的2.5%相比明显下降。 5、 关注加工工业PPI环比持续高位压制中下游企业生产的风险。2012年后PPI向CPI的传导消失,主要因加工工业PPI向生活资料PPI的传导几乎消失,即生活资料的生产企业承担了成本上升,但没有向下游传导。5月加工工业PPI环比1.7%,是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3月和4月均为1.3%,是仅次于今年5月、2016年11月(1.4%)、2016年12月(1.6%)的第四高。加工工业PPI环比已连续3个月处于历史高位,中下游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如果成本进一步上涨,有可能压制它们的生产,供给收缩后CPI同比将高于我们的预测值。 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货币政策本就不宜收紧。PPI同比见顶后,央行可以更加淡定,围绕“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等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促进经济固本培元。 1 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跌幅超过10% 5月CPI环比-0.2%,略高于2018-2020这三年5月的环比均值-0.3%;同比从0.9%进一步提高到1.3%,拆分来看,翘尾为0.7%,新涨价因素为0.6%;核心CPI同比0.9%,连续第四个月回升。 先来看CPI的环比。八个一级分项中,食品烟酒项的环比和季节性均值基本持平,而衣着、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这四项的环比都高于季节性均值,尤其是其他用品和服务项。 5月食品烟酒项环比-1.0%,持平于季节性均值。5月CPI猪肉项环比-11.0%,连续第三个月环比跌幅超过10%,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2018-2020年这三年5月CPI猪肉项的环比均值为-4.0%,今年5月猪肉价格跌幅明显超过季节性,主要因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由于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环比仍在回升,猪肉价格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压力,5月以来生猪期货价格屡创新低也印证了这一点。CPI鲜果项环比-2.7%,明显低于前三年5月的环比均值2.2%。根据统计局领导的解读,受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和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5月淡水鱼价格环比上涨9.9%,CPI水产品项环比上涨3.0%。鸡蛋价格5月环比上涨3.3%,主因是蛋鸡存栏量下降、饲料成本上涨和气温升高产蛋率下降等。 5月CPI非食品项环比上涨0.2%,和前值持平,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推动力量一是交通和通信项,5月环比0.4%,而季节性均值是0.1%,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7%、1.9%。推动力量二是教育文化和娱乐项,5月环比0.3%,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1%,五一假期出行增加带动旅游项环比上涨1.9%。推动力量三是衣着项,5月环比上涨0.3%,主要是夏装新品上市的带动。推动力量四是其他用品和服务项,5月环比上涨0.6%,大幅高于季节性的均值0.1%,主因是黄金价格上涨。其他用品和服务中黄金的价格波动最大,历史数据也显示CPI其他用品和服务项的环比,与足金的价格环比具有较高同步性。5月足金均价环比上涨3.7%,是2020年9月以来单月涨价最快的。 2 采掘和加工工业PPI环比同创新高 5月PPI环比1.6%,经历4月的短暂回落后,再次回到2002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PPI同比从6.8%大幅跃升到9.0%,再次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均值8.3%。拆分来看,5月PPI翘尾为3.0%,新涨价为6.0%。由于涨价的源头是上游原材料,5月PPIRM上涨比PPI更快,其环比分别为1.9%和12.5%。 分项来看,5月生产资料PPI同比从1.2%回升到2.1%,生活资料环比持平于0.1%。生产资料内部,采掘工业PPI环比从1.8%跳升到6.5%,创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尽管5月国常会要求大宗商品保供稳价,黑色大宗价格也出现大跳水,但均价和4月相比仍大幅回升;原材料工业PPI环比从0.8%回升到2.1%;加工工业PPI环比从1.3%提高到1.7%,这也是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涨价在生产资料内部已有明显传导。生活资料中,食品类环比从-0.3%回升到0%,衣着类和耐用消费品类的PPI环比小幅回落,一般日用品类PPI环比从0.3%提高到0.4%。 分行业看,5月环比涨幅较大的主要有煤炭、黑色、有色和石化四个产业链。受火电厂“迎峰度夏、增加储备”影响,动力煤需求旺盛,5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PPI环比上涨10.6%,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最大。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PPI环比也达到7.4%,受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6.4%。国际市场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较多,5月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环比上涨4.4%。5月国际油价波动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5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4.4%,和4月环比相比上升了5.3个百分点。 3 关注加工工业PPI环比持续高位压制中下游企业生产的风险 5月PPI同比和CPI同比一上一下,使得两者的缺口,创下1996年10月PPI同比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在工业品价格大涨的同时,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对扩大两者缺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剔除掉猪肉项对CPI同比的影响,即CPI同比减去猪肉对CPI同比的拉动,5月为1.8%,已连续四个月上升,是2020年3月以来最高的。5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为0.9%,也是近一年新高。因此,如果把猪肉的拖累剔除掉,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分化,并不如PPI同比和CPI同比缺口创历史新高那样明显。 关注加工工业PPI环比持续高位压制下游企业生产的风险。5月加工工业PPI环比1.7%,是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3月和4月均为1.3%,是仅次于今年5月、2016年11月(1.4%)、2016年12月(1.6%)的第四高。加工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考虑到目前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尚未从疫情中完全恢复,中下游供给收缩进而推升CPI通胀的风险在上升。 2012年后PPI向CPI的传导消失,主要是生活资料生产企业成本转移受阻。2012年之前PPI向CPI的价格传导效应较好,2012年之后两者走势几乎没有关系,且PPI同比的波动大于CPI同比。从工业品内部看,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的价格传导链条,在2012年前后几乎没有变化,因为三者同比的传导比例和传导时滞在这前后基本相同。但2012年后加工工业PPI向生活资料PPI的传导几乎消失,即生活资料的生产企业承担了成本上升,但没有向下游传导。 目前加工工业涨价向生活资料传导依然不强,需要关注后续传导可能超预期的风险。原因一是今年加工工业的价格涨幅高于2016年。原因二是目前中下游企业抵御成本冲击的能力要弱于2016年,一方面是因为中下游企业还没有从疫情中完全恢复,另一方面则是2016年至今上游和中游原材料行业去杠杆,而中游机械和下游企业加杠杆,后两者对原材料成本的变动要比2016年更敏感。如果成本进一步上涨,有可能压制中下游企业的生产,工业品通胀向消费品的传导超预期。 我们认为,PPI同比高点可能已过,CPI通胀风险暂可控。国常会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后,大宗商品经历了一轮调整,但5月均价仍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6月PPI环比为0.4%,目前来看今年6月PPI环比高于0.4%的概率不大,因此预计5月的9.0%为PPI同比高点。预计三季度PPI同比逐步回落,高基数下四季度可能较快下行,全年预计为6%左右。我们维持前期判断,预计全年CPI同比约为1.5%,和2020年的2.5%相比明显下降。但如果中下游生活资料生产企业,生产受加工工业企业产品涨价的压制超预期,CPI同比中枢可能高于我们的预测值。 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货币政策本就不宜收紧。PPI同比见顶后,央行可以更加淡定,围绕“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等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促进经济固本培元。 往期报告: 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浮现——2021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