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出口结构在转变——2021年5月外贸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 2021年5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小幅回落至27.9%,进口同比进一步上扬至51.1%,贸易顺差较上月小幅扩大至455.4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5月出口增速高位略有下降,进口增速创下2011年2月以来新高,中国外贸景气度依然高涨。 2、 5月出口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品结构上,拖累因素主要是医疗物资,其对出口的拖累从-1.2%进一步扩大至-4.3%,主要源于去年5月防疫物资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决定性的拉动(属于基数因素)。且出口的拉动向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外扩散。二是国别结构上,出口拉动进一步向东南亚和欠发达国家迁移。欧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自身工业生产恢复,使得中国对欧美地区出口的拉动减弱。同时,欧美恢复从东南亚的中间品进口(而不再是制成品进口),从而带动东南亚的制造业复苏,使得4月以来中国对东南亚的东盟、日本、韩国出口显著增强。加之4月以来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爆发第四波疫情,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下降,也帮助维护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3、 5月中国进口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美农产品进口协议履行、汽车电子进口需求增强的共同推动。5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铜价、油价、铁矿、钢铁和塑料的进口扩张,均以价格拉动为主,而原油、钢铁和塑料进口的数量拉动均为负。此外,进口农产品速度进一步加快,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继续发挥作用。 4、 根据我们预测,6月开始中国进口增速将在基数作用下步入回落,出口增速的回落也将加快。但当前仍有两方力量支持中国外贸景气度的延续:一是,欧美工业生产恢复后,进口产品结构从装备制成品向原材料中间品迁移,带动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上游迁移,国别结构向东南亚国家迁移。这对中国产业链的景气结构将会产生影响。二是,随着新冠病毒变异、隐蔽性增强,疫苗接种在全球疫情控制上成为决定因素,原来依靠严格社交隔离的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疫情出现反扑。这使得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主要来自欧美,而另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及其它国家的出口份额还有望维持,直到疫苗在全球得到更广泛普及。 2021年5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小幅回落至27.9%,进口同比进一步上扬至51.1%,贸易顺差较上月小幅扩大至455.4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5月出口增速高位略有下降,进口增速创下2011年2月以来新高,中国外贸景气度依然高涨。 5月出口的拖累主要在于防疫物资的同比高基数。5月出口的产品拉动仍然集中在机电产品,但其贡献从上月17.9%小幅下降至15.9%;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拉动也从5.6%下降到4.6%;拖累因素主要是医疗物资,其对出口的拖累从-1.2%进一步扩大至-4.3%,主要源于去年5月防疫物资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决定性的拉动;而其它产品的拉动从9.5%上升至11.3%,外需呈现出更广泛的复苏。5月与中国出口结构相似的韩国、越南出口亦保持高增速,也反映外需的强健。 5月中国出口拉动进一步向东南亚和欠发达国家迁移。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从5%降至3.7%,欧盟从3.9%降至2.2%,与欧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自身工业生产恢复相联系。同时,欧美恢复从东南亚的中间品进口(而不再是制成品进口),从而带动东南亚的制造业复苏,使得4月以来中国对东南亚的东盟、日本、韩国出口显著增强。加之4月以来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爆发第四波疫情,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下降,也帮助维护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5月中国进口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美农产品进口协议履行、汽车电子进口需求增强的共同推动。5月进口的拉动集中在原油、铁矿石、集成电路和农产品,汽车及零部件、铜、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进口拉动也较强。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显著推升了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金额,尤其是铜价、油价、铁矿、钢铁和塑料的进口扩张,均以价格拉动为主,而原油、钢铁和塑料进口的数量拉动均为负。此外,进口农产品速度进一步加快,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继续发挥作用。 根据我们预测,6月开始中国进口增速将在基数作用下步入回落,出口增速的回落也将加快。但当前仍有两方力量支持中国外贸景气度的延续:一是,欧美工业生产恢复后,进口产品结构从装备制成品向原材料中间品迁移,带动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上游迁移,国别结构向东南亚国家迁移。这对中国产业链的景气结构将会产生影响。二是,随着新冠病毒变异、隐蔽性增强,疫苗接种在全球疫情控制上成为决定因素,原来依靠严格社交隔离的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疫情出现反扑。这使得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主要来自欧美,而另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及其它国家的出口份额还有望维持,直到疫苗在全球得到更广泛普及。 往期报告: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浮现——2021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1、 2021年5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小幅回落至27.9%,进口同比进一步上扬至51.1%,贸易顺差较上月小幅扩大至455.4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5月出口增速高位略有下降,进口增速创下2011年2月以来新高,中国外贸景气度依然高涨。 2、 5月出口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品结构上,拖累因素主要是医疗物资,其对出口的拖累从-1.2%进一步扩大至-4.3%,主要源于去年5月防疫物资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决定性的拉动(属于基数因素)。且出口的拉动向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外扩散。二是国别结构上,出口拉动进一步向东南亚和欠发达国家迁移。欧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自身工业生产恢复,使得中国对欧美地区出口的拉动减弱。同时,欧美恢复从东南亚的中间品进口(而不再是制成品进口),从而带动东南亚的制造业复苏,使得4月以来中国对东南亚的东盟、日本、韩国出口显著增强。加之4月以来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爆发第四波疫情,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下降,也帮助维护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3、 5月中国进口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美农产品进口协议履行、汽车电子进口需求增强的共同推动。5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铜价、油价、铁矿、钢铁和塑料的进口扩张,均以价格拉动为主,而原油、钢铁和塑料进口的数量拉动均为负。此外,进口农产品速度进一步加快,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继续发挥作用。 4、 根据我们预测,6月开始中国进口增速将在基数作用下步入回落,出口增速的回落也将加快。但当前仍有两方力量支持中国外贸景气度的延续:一是,欧美工业生产恢复后,进口产品结构从装备制成品向原材料中间品迁移,带动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上游迁移,国别结构向东南亚国家迁移。这对中国产业链的景气结构将会产生影响。二是,随着新冠病毒变异、隐蔽性增强,疫苗接种在全球疫情控制上成为决定因素,原来依靠严格社交隔离的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疫情出现反扑。这使得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主要来自欧美,而另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及其它国家的出口份额还有望维持,直到疫苗在全球得到更广泛普及。 2021年5月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小幅回落至27.9%,进口同比进一步上扬至51.1%,贸易顺差较上月小幅扩大至455.4亿美元,不及去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公布的季调数据显示,5月出口增速高位略有下降,进口增速创下2011年2月以来新高,中国外贸景气度依然高涨。 5月出口的拖累主要在于防疫物资的同比高基数。5月出口的产品拉动仍然集中在机电产品,但其贡献从上月17.9%小幅下降至15.9%;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拉动也从5.6%下降到4.6%;拖累因素主要是医疗物资,其对出口的拖累从-1.2%进一步扩大至-4.3%,主要源于去年5月防疫物资对中国出口产生了决定性的拉动;而其它产品的拉动从9.5%上升至11.3%,外需呈现出更广泛的复苏。5月与中国出口结构相似的韩国、越南出口亦保持高增速,也反映外需的强健。 5月中国出口拉动进一步向东南亚和欠发达国家迁移。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从5%降至3.7%,欧盟从3.9%降至2.2%,与欧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自身工业生产恢复相联系。同时,欧美恢复从东南亚的中间品进口(而不再是制成品进口),从而带动东南亚的制造业复苏,使得4月以来中国对东南亚的东盟、日本、韩国出口显著增强。加之4月以来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爆发第四波疫情,其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争夺能力下降,也帮助维护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5月中国进口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美农产品进口协议履行、汽车电子进口需求增强的共同推动。5月进口的拉动集中在原油、铁矿石、集成电路和农产品,汽车及零部件、铜、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进口拉动也较强。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显著推升了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金额,尤其是铜价、油价、铁矿、钢铁和塑料的进口扩张,均以价格拉动为主,而原油、钢铁和塑料进口的数量拉动均为负。此外,进口农产品速度进一步加快,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继续发挥作用。 根据我们预测,6月开始中国进口增速将在基数作用下步入回落,出口增速的回落也将加快。但当前仍有两方力量支持中国外贸景气度的延续:一是,欧美工业生产恢复后,进口产品结构从装备制成品向原材料中间品迁移,带动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上游迁移,国别结构向东南亚国家迁移。这对中国产业链的景气结构将会产生影响。二是,随着新冠病毒变异、隐蔽性增强,疫苗接种在全球疫情控制上成为决定因素,原来依靠严格社交隔离的亚洲及其它欠发达地区,疫情出现反扑。这使得中国出口市场份额下降的压力主要来自欧美,而另一部分来自东南亚及其它国家的出口份额还有望维持,直到疫苗在全球得到更广泛普及。 往期报告: 通胀冲高时——2021年5月中国经济数据前瞻 正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负反馈——2021年5月统计局PMI数据点评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浮现——2021年1-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