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财政政策仍呈“双重后置”——2021年1-4月财政数据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实习生李珂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事件:2021年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08亿元,同比增长2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396亿元,同比增长3.8%。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277亿元,同比增长36.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289亿元,同比下降9.6%。 1、 4月公共财政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已回到疫前水平,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带动力增强。分税种来看:1)企业所得税增速改善映射企业利润的较快增长。2)居民收入增长带动个税延续高增。3)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延续高景气,带动相关税收增速回升。非税收入增速边际回落反映财政收入内生增长性增强。 2、 财政支出展现发力迹象,但仍有较大发力空间,基建相关支出仍然收敛。4月末财政收支完成进度相差9.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同3月末的5.4个百分点相比进一步拉大。全年预算收入设定偏保守,导致公共财政收入完成进度(39.5%)明显较快或是主要原因。 3、 今年前四个月民生性支出占比明显较高。1-4月社保就业支出占比(17.8%)比2020年(16.7%)高1.1个百分点,教育占比(16.0%)比2020年高1.8个百分点,卫生健康占比(9.2%)比2020年(8.7%)高0.5个百分点。民生性支出占比高的原因反映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取向,不过前四个月支出结构相较于预算草案安排的偏离幅度更大,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以及直达资金下达较早、且其中民生性支出占比高达七成。 4、 土地收入增速回落,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有所加快。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或与同期土地市场有所降温有关。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进度(17.7%)相较于过去四年均值(20.8%)的差额(3.1%),也比一季度(4.3%)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政府性基金支出正在受到专项债发行逐步加快的带动。 4月财政支出有逐步发力的迹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增速均有所提升,不过当前财政发力依然呈现出“双重后置”的特征:一是两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支出进度均较慢,给后续扩张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二是前四个月与基建相关的支出增速明显落后于民生性支出,且支出结构偏离幅度大于预算安排结构,后续随着地方债发行放量,基建相关支出有较大加码空间。在通胀有望在年中迎来拐点、而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或有转弱的情形下,财政发力的“双重后置”特征有望促进全年经济平稳运行,不过在预算安排偏向民生领域、降低政府杠杆率、财政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的扩张力度依然有限。 1 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带动力增强 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回到疫前水平。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5%,两年(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3.6%受到经济修复和低基数的共同影响(图表1)。其中4月单月两年平均增长4.9%,相较于3月的2.6%提高2.3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带动力增强。前四个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7.1%,两年平均增长2.9%(图表2)。4月单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3.3%,两年平均增长5%,相较于3月的0.3%大幅提高4.7个百分点,这快于4月公共财政收入两年平均同比的修复速度,说明税收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带动有所增强。 分税种来看:1)企业所得税增速改善映射企业利润的较快增长。前四个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大增51.8%,两年平均同比增长4.2%,相较于一季度由负转正,提高5个百分点。一季度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带动按季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在4月份入库增加,映射经济恢复的积极图景。前四个月增值税两年平均增速-2.9%,相较于一季度的-2.7%回落0.2个百分点,还有待进一步恢复。2)居民收入增长带动个税延续高增。前四个月个人所得税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1.7%,相较于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除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外,还与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和股息红利收入增长有关。3)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延续高景气,带动相关税收增速回升。前四个月土地增值税、关税两年平均增长13.9%、3.0%,分别较一季度提高2.7个、0.6个百分点(图表3)。 非税收入增速边际回落反映财政收入内生增长性增强。前四个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8.5%,相比于一季度的9.9%有所回落。财政部数据显示,前4个月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3.5%,比去年全年(15.6%)降低2.1百分点,也比一季度降低1.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修复,财政减收压力逐步缓解,非税收入同比和占比均回落,反映财政收入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2 财政支出开始发力,基建相关支出仍然收敛 财政支出展现发力迹象。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支出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0.5%;4月单月两年平均增长1.9%,相较于3月(0.3%)大幅提高6.7个百分点。前四个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下降8.5%,两年平均同比回落4.3%,反映中央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8%,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2%(图表4)。 财政支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支出完成进度为30.5%,高于去年同期的29.7%,但仍低于2018(31.3%)、2019(32.2%)年同期水平。4月末财政收支完成进度相差9.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同3月末的5.4个百分点相比进一步拉大(图表5)。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收支差额累计为1612亿元,从一季度的赤字又转为盈余(图表6)。当前财政收支进度差距以及赤字使用情况均指向后续存在较大发力空间,全年预算收入设定偏保守,公共财政收入完成进度(39.5%)明显较快是主要原因。 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仍远落后于民生性支出增速(图表7)。主要支出分项中,前四个月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性支出的两年平均增速,相较于一季度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支出增速也仍处高位。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3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随着就业压力缓解,社保就业相关支出增速有望回落。前四个月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等基建相关支出同比仍为负增长,且相较于一季度未有明显改善。前四个月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速以及两年平均增速在各项支出中均最高,付息压力仍然不小。 即便是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比,今年前四个月民生性支出占比也明显较高(图表8)。社保就业占比(17.8%)比2020年(16.7%)高1.1个百分点,教育占比(16.0%)比2020年高1.8个百分点,卫生健康占比(9.2%)比2020年(8.7%)高0.5个百分点。民生性支出占比高的原因可能有三:1)反映了支出结构调整的取向,今年预算草案安排也明显更偏向民生性支出,不过前四个月支出结构相较于预算草案安排偏离幅度更大,全年预算安排不能解释全部因素(图表9);2)反映了地方债发行进度慢,相比于专项债提前下达的2019、2020年,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偏慢,意味着公共预算支出中与之相对应的基建相关支出也将后置;3)反映直达资金使用情况,5月21日举行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前四个月下达的直达资金中实际支出超过1万亿,在支持保民生方面,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超过了7400亿元,占总支出的近七成。直达资金下达较早、用于民生性支出的占比较高。且相比于2020年,2021年直达资金规模提升,又为存量资金,对支出结构的影响可能更大。 3 土地收入增速回落,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有所加快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明显回落,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有所加快(图表10)。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36.6%,相比一季度的47.9%明显回落,不过前四个月两年平均增速仍处于11.4%的高位。前四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35%,而前两个月、一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67.1%、48.1%,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或与同期土地市场有所降温有关。 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9.6%,相较于一季度的-12.2%降幅明显收窄,两年平均增速也提高6.1个百分点,且前四个月支出完成进度(17.7%)相较于过去四年均值(20.8%)的差额(3.1%)也比一季度(4.3%)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政府性基金支出扩张正在受到地方专项债发行逐步加快的带动(图表11)。 截至4月末,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2320.1亿,而一季度专项债仅发行264亿元,全年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从一季度的0.8%上升到前四个月的8.4%(图表12)。后续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放量,政府性基金支出扩张也将有所加快。 往期报告: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实习生李珂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事件:2021年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08亿元,同比增长2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396亿元,同比增长3.8%。1-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4277亿元,同比增长36.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289亿元,同比下降9.6%。 1、 4月公共财政收入的两年平均增速已回到疫前水平,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带动力增强。分税种来看:1)企业所得税增速改善映射企业利润的较快增长。2)居民收入增长带动个税延续高增。3)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延续高景气,带动相关税收增速回升。非税收入增速边际回落反映财政收入内生增长性增强。 2、 财政支出展现发力迹象,但仍有较大发力空间,基建相关支出仍然收敛。4月末财政收支完成进度相差9.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同3月末的5.4个百分点相比进一步拉大。全年预算收入设定偏保守,导致公共财政收入完成进度(39.5%)明显较快或是主要原因。 3、 今年前四个月民生性支出占比明显较高。1-4月社保就业支出占比(17.8%)比2020年(16.7%)高1.1个百分点,教育占比(16.0%)比2020年高1.8个百分点,卫生健康占比(9.2%)比2020年(8.7%)高0.5个百分点。民生性支出占比高的原因反映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取向,不过前四个月支出结构相较于预算草案安排的偏离幅度更大,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以及直达资金下达较早、且其中民生性支出占比高达七成。 4、 土地收入增速回落,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有所加快。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或与同期土地市场有所降温有关。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进度(17.7%)相较于过去四年均值(20.8%)的差额(3.1%),也比一季度(4.3%)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政府性基金支出正在受到专项债发行逐步加快的带动。 4月财政支出有逐步发力的迹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增速均有所提升,不过当前财政发力依然呈现出“双重后置”的特征:一是两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支出进度均较慢,给后续扩张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二是前四个月与基建相关的支出增速明显落后于民生性支出,且支出结构偏离幅度大于预算安排结构,后续随着地方债发行放量,基建相关支出有较大加码空间。在通胀有望在年中迎来拐点、而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或有转弱的情形下,财政发力的“双重后置”特征有望促进全年经济平稳运行,不过在预算安排偏向民生领域、降低政府杠杆率、财政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预计基建投资的扩张力度依然有限。 1 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带动力增强 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回到疫前水平。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5%,两年(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3.6%受到经济修复和低基数的共同影响(图表1)。其中4月单月两年平均增长4.9%,相较于3月的2.6%提高2.3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增长带动力增强。前四个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7.1%,两年平均增长2.9%(图表2)。4月单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3.3%,两年平均增长5%,相较于3月的0.3%大幅提高4.7个百分点,这快于4月公共财政收入两年平均同比的修复速度,说明税收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带动有所增强。 分税种来看:1)企业所得税增速改善映射企业利润的较快增长。前四个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大增51.8%,两年平均同比增长4.2%,相较于一季度由负转正,提高5个百分点。一季度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带动按季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在4月份入库增加,映射经济恢复的积极图景。前四个月增值税两年平均增速-2.9%,相较于一季度的-2.7%回落0.2个百分点,还有待进一步恢复。2)居民收入增长带动个税延续高增。前四个月个人所得税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1.7%,相较于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除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外,还与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和股息红利收入增长有关。3)房地产市场和出口延续高景气,带动相关税收增速回升。前四个月土地增值税、关税两年平均增长13.9%、3.0%,分别较一季度提高2.7个、0.6个百分点(图表3)。 非税收入增速边际回落反映财政收入内生增长性增强。前四个月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8.5%,相比于一季度的9.9%有所回落。财政部数据显示,前4个月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3.5%,比去年全年(15.6%)降低2.1百分点,也比一季度降低1.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修复,财政减收压力逐步缓解,非税收入同比和占比均回落,反映财政收入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2 财政支出开始发力,基建相关支出仍然收敛 财政支出展现发力迹象。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支出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0.5%;4月单月两年平均增长1.9%,相较于3月(0.3%)大幅提高6.7个百分点。前四个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同比下降8.5%,两年平均同比回落4.3%,反映中央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8%,两年平均同比增长1.2%(图表4)。 财政支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支出完成进度为30.5%,高于去年同期的29.7%,但仍低于2018(31.3%)、2019(32.2%)年同期水平。4月末财政收支完成进度相差9.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同3月末的5.4个百分点相比进一步拉大(图表5)。前四个月公共财政收支差额累计为1612亿元,从一季度的赤字又转为盈余(图表6)。当前财政收支进度差距以及赤字使用情况均指向后续存在较大发力空间,全年预算收入设定偏保守,公共财政收入完成进度(39.5%)明显较快是主要原因。 基建相关支出增速仍远落后于民生性支出增速(图表7)。主要支出分项中,前四个月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性支出的两年平均增速,相较于一季度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支出增速也仍处高位。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3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随着就业压力缓解,社保就业相关支出增速有望回落。前四个月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等基建相关支出同比仍为负增长,且相较于一季度未有明显改善。前四个月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速以及两年平均增速在各项支出中均最高,付息压力仍然不小。 即便是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比,今年前四个月民生性支出占比也明显较高(图表8)。社保就业占比(17.8%)比2020年(16.7%)高1.1个百分点,教育占比(16.0%)比2020年高1.8个百分点,卫生健康占比(9.2%)比2020年(8.7%)高0.5个百分点。民生性支出占比高的原因可能有三:1)反映了支出结构调整的取向,今年预算草案安排也明显更偏向民生性支出,不过前四个月支出结构相较于预算草案安排偏离幅度更大,全年预算安排不能解释全部因素(图表9);2)反映了地方债发行进度慢,相比于专项债提前下达的2019、2020年,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偏慢,意味着公共预算支出中与之相对应的基建相关支出也将后置;3)反映直达资金使用情况,5月21日举行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前四个月下达的直达资金中实际支出超过1万亿,在支持保民生方面,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超过了7400亿元,占总支出的近七成。直达资金下达较早、用于民生性支出的占比较高。且相比于2020年,2021年直达资金规模提升,又为存量资金,对支出结构的影响可能更大。 3 土地收入增速回落,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有所加快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明显回落,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有所加快(图表10)。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36.6%,相比一季度的47.9%明显回落,不过前四个月两年平均增速仍处于11.4%的高位。前四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35%,而前两个月、一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67.1%、48.1%,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或与同期土地市场有所降温有关。 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9.6%,相较于一季度的-12.2%降幅明显收窄,两年平均增速也提高6.1个百分点,且前四个月支出完成进度(17.7%)相较于过去四年均值(20.8%)的差额(3.1%)也比一季度(4.3%)下降1.2个百分点,表明政府性基金支出扩张正在受到地方专项债发行逐步加快的带动(图表11)。 截至4月末,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2320.1亿,而一季度专项债仅发行264亿元,全年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从一季度的0.8%上升到前四个月的8.4%(图表12)。后续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放量,政府性基金支出扩张也将有所加快。 往期报告: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