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晶盛机电 | 点评:晶澳单晶项目扩产,核心设备商直接受益

晶盛机电 | 点评:晶澳单晶项目扩产,核心设备商直接受益

作者:微信公众号【透视先进制造】/ 发布时间:2020-08-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晶盛机电 | 点评:晶澳单晶项目扩产,核心设备商直接受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朱贝贝、黄瑞连),感谢万分。 【东吴机械】陈显帆18616532999/周尔双13915521100/朱贝贝18321168715/黄瑞连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 事件 晶澳科技于8月13日晚公布,拟投资约58亿元用于建设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 投资要点 1 晶澳科技扩产20GW单晶项目,单晶龙头直接受益 8月13日晶澳科技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与曲靖市人民政府签订相关协议,计划投资约58亿元用于建设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按照目前单GW约2亿元的设备投资额估算,将带来约40亿元的单晶炉、切片机倒角机磨片机、抛光机等设备采购额。 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实力,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和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2019年公司新接订单合计39.1亿元,其中晶科能源12.4亿元,中环协鑫14.2亿元,上机数控5.5亿元,晶澳等其他订单合计5亿元,来自中环的光伏设备订单连续三年超10亿。在除了隆基以外的单晶炉市场需求上,晶盛机电占据了90%的份额,总体市占率约50-60%,是行业内的主力供应商。此前受限于晶澳产能增长缓慢,公司来源于晶澳的订单每年不超过5亿元,此次晶澳大规模扩产有望为晶盛机电带来可观的设备采购订单,贡献超预期的业绩增长。 2 平价渐进+单晶渗透提升,光伏硅片产能持续超预期兑现 2020年光伏建设规模超市场预期,平价上网进程有望加速。8月10日发改委公布2020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已达3305万千瓦,考虑到为争取补贴,Q4抢装将继续带来大规模新增装机。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达125GW,国内新增装机达45GW。 下游光伏硅片的新产能周期逻辑不受疫情影响持续兑现。一方面增量的平价上网项目将对硅片需求形成提振;另一方面单晶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两年单晶渗透率将从目前50-60%提升至80-90%。叠加光伏硅片行业迎来新一轮涨价潮,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晶盛机电作为国内单晶生长设备龙头,将深度受益于扩产周期及单晶渗透提升带来的设备需求。 3 光伏210大硅片产业化加速,技术迭代打开设备空间 12寸大硅片新技术将拉长硅片设备需求的景气周期,晶盛机电作为唯一的12寸设备提供商将最为受益,预计未来三年光伏新增订单超过100亿元。根据我们的草根调研,电池片环节的设备厂商,针对12寸大硅片为原材料的电池片生产设备进行了新产品的研发,各类型产品已出样和均在客户验证周期中,预计整个12寸大硅片的推广会持续超预期,未来光伏硅片大尺寸+低成本的行业发展路径清晰明确。产业升级导致行业内强者更强,订单向龙头企业集中,晶盛机电将显著受益。 4 中环半导体硅片项目进展顺利,半导体设备订单加速落地 中环半导体硅片产能扩张持续推进,核心设备商有望受益。截至7月15日,中环半导体硅片已实现8寸产能50万片/月,2021年预计达70万片/月;12寸宜兴线8月通线,年内可实现产能5-10万片/月,2021年实现15万片/月。从中环领先中标情况来看,宜兴项目设备采购稳步推进,项目达产前将持续释放订单。此外,中环领先大硅片项目获核准,拟投资45亿元实现75万片/月8寸产能和15万片/月12寸产能。晶盛机电作为核心设备商且持有中环领先10%股份,预计在扩产中将优先获得订单。按中性假设下晶盛机电设备占中环定增项目总采购量的60%,预计带来每年10.8亿元设备订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7/11.9/16亿,对应PE分别为36/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半导体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正文 1 晶澳科技扩产20GW单晶项目,单晶龙头直接受益 8月13日晶澳科技全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与曲靖市人民政府签订相关协议,计划投资约58亿元用于建设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按照目前单GW约2亿元的设备投资额估算,将带来约40亿元的单晶炉、切片机倒角机磨片机、抛光机等设备采购额。 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实力,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和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均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2019年公司新接订单合计39.1亿元,其中晶科能源12.4亿元,中环协鑫14.2亿元,上机数控5.5亿元,晶澳等其他订单合计5亿元,来自中环的光伏设备订单连续三年超10亿。在除了隆基以外的单晶炉市场需求上,晶盛机电占据了90%的份额,总体市占率约50-60%,是行业内的主力供应商。此前受限于晶澳产能增长缓慢,公司来源于晶澳的订单每年不超过5亿元,此次晶澳大规模扩产有望为晶盛机电带来可观的设备采购订单,贡献超预期的业绩增长。 图1:2019年晶盛机电39亿元新接订单具体拆分(亿元) 目前国内主要的单晶炉供应商包括晶盛机电、天龙光电、精功科技、京运通、连城数控、北方华创。连城数控是隆基的关联企业,在单晶炉业务上和隆基深度合作。在除了隆基以外的单晶炉市场需求上,晶盛机电占据了90%的份额,是行业内的主力供应商。 图2:连城数控收入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隆基 图3:19年晶盛机电客户集中度相较连城数控更低 2 平价渐进+单晶渗透提升,光伏硅片产能持续超预期兑现 2020年光伏建设规模超市场预期,平价上网进程有望加速。8月10日发改委公布2020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已达3305万千瓦,考虑到为争取补贴,Q4抢装将继续带来大规模新增装机。根据东吴电新组测算,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将达125GW,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达45GW。 图4:预计20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量CAGR=18% 图5:预计2020-22年国内新增装机量CAGR=20% 下游光伏硅片的新产能周期逻辑不受疫情影响持续兑现。一方面增量的平价上网项目将对硅片需求形成提振;另一方面单晶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两年单晶渗透率将从目前50-60%提升至80-90%。叠加光伏硅片行业迎来新一轮涨价潮,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在隆基、中环、晶科、上机、晶澳等龙头扩产的带动下,我们预计未来每年硅片设备需求将超过100亿元。晶盛机电作为国内单晶生长设备龙头,将深度受益于扩产周期及单晶渗透提升带来的设备需求。 表1:隆基+中环+晶科+上机+晶澳启动硅片扩产潮 3 光伏大硅片产业化加速,技术迭代打开设备空间 中环推出12寸的210大硅片具备更高转化效率和更低成本受到下游电池客户认可,将是行业大趋势。我们认为随着210大硅片产业化的加速推进,下游硅片厂扩产规划有望大幅提升。按单位投资2亿元/GW估算,仅行业存量替换需求就超过200亿元。 12寸大硅片新技术将拉长硅片设备需求的景气周期,晶盛机电作为唯一的12寸设备提供商将最为受益,预计未来三年光伏新增订单超过100亿元。根据我们的草根调研,电池片环节的设备厂商,针对12寸大硅片为原材料的电池片生产设备进行了新产品的研发,各类型产品已出样和均在客户验证周期中,预计整个12寸大硅片的推广会持续超预期,未来光伏硅片大尺寸+低成本的行业发展路径清晰明确。产业升级导致行业内强者更强,订单向龙头企业集中,晶盛机电将显著受益。 图6:光伏硅片大尺寸占比逐步提升 4 中环半导体硅片项目进展顺利,半导体设备订单加速落地 中环半导体硅片产能扩张持续推进,核心设备商有望受益。截至7月15日,中环半导体硅片已实现8寸产能50万片/月,2021年预计达70万片/月;12寸宜兴线8月通线,年内可实现产能5-10万片/月,2021年实现15万片/月。从中环领先中标情况来看,宜兴项目设备采购稳步推进,项目达产前将持续释放订单。此外,中环领先大硅片项目获核准,拟投资45亿元实现75万片/月8寸产能和15万片/月12寸产能。晶盛机电作为核心设备商且持有中环领先10%股份,预计在扩产中将优先获得订单。按中性假设下晶盛机电设备占中环定增项目总采购量的60%,预计带来每年10.8亿元设备订单。 我们认为半导体大硅片扩产潮下晶盛机电受益最大:1)设备国产化要求。日本半导体协会对日本高配设备出口中国有明确限令,半导体大硅片设备亟需国产化。晶盛机电系国内稀缺大硅片设备供应商,在8寸设备上已经能进行国产替代,12寸设备也进入小批量产阶段。2)单晶炉技术优势明显。单晶炉的核心难点为超导磁场,目前完全被日本企业掌控,而晶盛机电与相应日本供应商合作情况良好。用公司设备产出的8寸硅片目前质量已接近正片,我们预计8寸片2020年进入正片新阶段,晶盛机电在行业内处于绝地领先地位。3)订单情况良好。公司与大硅片龙头中环深度绑定,我们预计中环在扩产中将优先使用晶盛机电的设备。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晶盛机电作为国内大硅片设备龙头,已具备8寸线80%整线以及12寸单晶炉供应能力,大硅片国产化浪潮下最为受益;在手光伏订单饱满将支撑业绩增长,半导体订单逐步兑现将带来盈利能力和估值的显著提升,目前估值相比其他半导体设备公司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7/11.9/16亿,对应PE分别为36/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6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半导体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晶盛机电三大财务预测表 感谢您支持东吴陈显帆团队 东吴机械研究团队荣誉 2019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三名 2017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二名 2017年 金牛奖最佳分析师 高端装备行业 第二名 2017年 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 机械行业 第五名 2017年 每市组合 机械行业 年度超额收益率 第一名 2016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四名 2016年 金牛奖最佳分析师 高端装备行业 第四名 2016年 每市组合 机械行业 年度超额收益率 第一名 陈显帆 东吴研究所副所长,董事总经理,大制造组组长,机械军工首席分析师(全行业覆盖) 机械行业2019年新财富第三名,2017年新财富第二名,2016年新财富第四名,2015年新财富第三名,2014年新财富第二名;所在团队2012-2013年获得新财富第一名。伦敦大学学院机械工程学士、金融学硕士。4年银行工作经验。2011-2015年曾任中国银河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2015年加入东吴证券。 周尔双 高级分析师(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电梯) 英国约克大学财务管理学士、金融学硕士,六年机械研究经验,2013年加入东吴证券。 朱贝贝 研究助理(工程机械,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智能制造) 武汉大学学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18年加入东吴证券。 黄瑞连 研究助理(激光设备,工程机械,口腔医疗设备,半导体设备,电梯)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专业硕士,2018-2020年曾就职方正证券从事机械行业卖方研究,2020年加入东吴证券。 免责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透视先进制造)由东吴证券研究所陈显帆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陈显帆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