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中国经济成色几何?——2021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4月仍处于基数效应较快抬升阶段,各项经济数据的同比受此影响高位回落。通过比较经济数据的两年复合增速剔除基数影响,4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 工业生产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出口的拉动作用依然突出。4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7%,较上月上扬0.2个百分点,较2019年增速抬升1.3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受益于全球疫情的特征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出口交货值两年复合增速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8.5%,而2019年增速仅为1.3%;高技术产业两年复合增速12.4%,工业增长结构亦有优化。分所有制来看,工业增加值呈现民营快于外资、外资快于国企的格局。民营企业从增长的量上是最好的,但在利润表现上则不尽然,1-3月国企利润增长是最快。工业产销率仍然高位运行,体现工业品需求较好。 2、 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修复阶段,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投资复苏。4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3.7%,较上月抬升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上扬0.7个百分点至8.4%,基建投资上扬0.3个百分点至3.3%,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1.8个百分点至0.3%,是疫情以来首度转正。4月民间投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1.3个百分点至2.4%,也出现较显著的滞后修复。1)当前制造业从出口高景气到产能利用率抬升的传导路径畅通。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工业总资产增速两项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已现上行信号。但需要警惕,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蹿升对企业盈利的压制,以及碳中和可能衍生出的政策层层加码问题,使制造业投资信心受到压制。2)房地产销售继续较高景气运行,但房地产投资的前瞻指标仍然偏弱。除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在集中供地的带动下有所回升外,房屋新开工面积连续4个月负增长,房屋竣工面积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房屋施工面积增速也出现回落。在五条政策红线的高压之下,房企开发投资的热度已经有所降温,这为后续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3)从基建各行业的增速来看,拖累主要在航空运输业和燃气生产供应业,前者受到疫情影响,后者则可能与国际油价波动相联系。公共设施管理、仓储和道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长也较慢,可能与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更多倾斜有关;而与碳中和相联系的电热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3、 消费复苏依然较缓。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仅增0.1个百分点至4.2%,仍显著低于2019年的8%。主要受到餐饮收入带动,商品零售增速基本持平于上月的4.8%,远低于2019年7.9%,商品消费增长有陷于停滞的倾向。4月消费的拖累主要是家具、家电音响和中西药品,石油制品、建筑装潢和纺织服装零售增速也较低。这体现出随着房地产竣工面积负增,房地产后产业链仍然受到压制。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复合增长6.7%,已接近于2019年水平,服务业消费进一步恢复的空间相对有限。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1%,但仍高于2019、2018年水平(分别为5%和4.9%);新增城镇就业达到全年1100万目标的39.7%,与去年进度相当。从就业目标的完成来说难度不大,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总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还没有得到充分修复,这是近期高层做出“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评估的背景。当前财政、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需要观察的因素有四:一是,居民收入恢复带动消费复苏的路径能否畅通;二是,制造业投资加速的势能是强是弱;三是,外需对工业的拉动能在何种程度持续;四是,房地产投资是否存在下行风险。这些因素将决定下半年基数效应褪去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成色究竟几何。 事件:中国2021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17.7%;1-4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9.9%,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23.8%,基建投资同比16.9%,房地产投资同比21.6%。 1 经济复苏仍存高度分化 4月仍处于基数效应较快抬升阶段,各项经济数据的同比受此影响高位回落。通过比较经济数据累计值的两年复合增速剔除基数影响,可见1-4月中国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 1)工业生产景气度进一步提升,出口的拉动作用依然突出。4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复合增速7%,较上月上扬0.2个百分点,较2019年增速抬升1.3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受益于全球疫情的特征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出口交货值两年复合增速进一步提升0.3个百分点至8.5%,而2019年增速仅为1.3%;高技术产业两年复合增速12.4%,工业增长结构亦有优化。 2)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修复阶段,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投资复苏。4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3.7%,较上月抬升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上扬0.7个百分点,至8.4%;基建投资上扬0.3个百分点,至3.3%;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1.8个百分点,至0.3%,也是疫情以来首度转正。4月民间投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1.3个百分点,至2.4%,也出现较显著的滞后修复。 3)消费复苏依然较缓。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仅增0.1个百分点,至4.2%,仍显著低于2019年的8%。主要受到餐饮收入带动,商品零售增速基本持平于上月的4.8%,但仍远低于2019年7.9%,商品消费增长有陷于停滞的倾向。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复合增长6.7%,已接近于2019年水平,服务业消费进一步恢复的空间相对有限。 总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疫情影响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还没有得到充分修复,这是近期高层做出“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评估的背景。 2 工业产销仍然旺盛 制造业和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表现更佳,工业产销率高位运行。4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的两年复合增速比上月提升0.6个百分点至6.8%,其拉动主要在于制造业,而电热水和采矿业增速均低于整体并有所回落。这符合当前工业景气高涨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背景。分所有制来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皆比上月回升,民营快于外资,外资快于国企。民营企业从增长的量上是最好的,但在利润表现上则不尽然,1-3月国企利润增长是最快。3、4月份工业产销率的累计值比2月有显著回落,2月主要因为就地过年导致的产销率冲高。不过,当前工业产销率仅略低于2018、2019年同期,体现工业品需求较好。 3 制造业投资复苏加快 制造业投资呈滞后性修复,基建投资增长动能有限。1-4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抬升1个百分点,至3.7%,其中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增速皆有上扬,尤以制造业投资回升幅度最大。但从绝对拉动来讲,房地产投资仍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力。从4月当月的两年复合增速来看,房地产投资从7.7%升至10.3%,制造业投资从-0.3%升至3.4%,而基建投资从5.8%下降至3.8%。受去年同期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拖累,三项投资的两年复合增速都低于去年四季度的高点。此外,注意到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8.1%,自去年疫情复苏以来,农业领域投资增速就显著快于二、三产业,可能体现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有效落实。 如我们在报告《中国制造业投资为何依旧低迷》中指出的,当前制造业从出口高景气到产能利用率抬升的传导路径畅通,从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工业总资产增速两项领先指标来看,制造业投资已出现上行信号。但需要警惕的是,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快速蹿升对企业(特别是中下游企业)盈利的压制,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可能衍生出的政策层层加码问题,使得制造业企业投资信心受挫。 4月房地产销售仍然较高景气运行,全国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升至0.5%,商品房销售面积两年复合增速小幅回落至8%。房地产整体开发资金来源的两年复合增速回升0.9个百分点,至9.1%,但相比于去年末超过20%的增速已有明显下降。分项来看,对个人按揭贷款和定金预收款的依赖边际上有所减弱,但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获得性有所改善。但房地产投资的前瞻指标仍然偏弱,除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在集中供地的带动下有所回升外,房屋新开工面积连续4个月负增长,房屋竣工面积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房屋施工面积也回落0.4个百分点至6.4%。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平稳增长有赖于房地产销售的较高景气,在五条政策红线(房企新增融资的三条红线+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条上限)的高压之下,房企开发投资的热度已经有所降温,这为后续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增长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由于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被后置,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一直较低水平波动。从基建各行业的增速来看:拖累主要在航空运输业和燃气生产供应业,前者受到疫情影响,后者则可能与国际油价波动相联系;公共设施管理、仓储和道路运输业的投资增长也较慢,可能与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更多倾斜有关;而与碳中和相联系的电热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4 消费复苏步履维艰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复合增速相比上月变化不大,其中餐饮收入增速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0.7%,而商品零售增速持平于4.8%,均仍显著低于疫情前水平,消费复苏依然较缓。 房地产相关消费依然承压。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数据的两年复合增速来看,4月消费的拖累领域主要是家具、家电音响和中西药品,石油制品、建筑装潢和纺织服装零售增速也较低。这体现随着房地产竣工面积负增,房地产后产业链仍然受到压制;中西药品的负增可能由于疫情对居民就医产生一定影响;石油制品仍然体现油价波动问题,但随着国际油价稳定修复,其对消费的拖累将进一步减弱;纺织服装也主要体现疫情的社交隔离问题仍在延续。 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1%,低于5.5%的失业率目标,但仍高于2019、2018年水平(分别为5%和4.9%)。前四月新增城镇就业达到全年1100万目标的39.7%,与去年进度相当,而去年实际完成新增就业1186万,超出900万的就业目标。可见,从就业目标完成来说难度不大,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以及居民消费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 往期报告: 中国制造业投资为何依旧低迷? 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减——2021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真会无视通胀么?——202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 工业消费品涨价提速——2021年4月物价数据点评 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拉动显著抬升——2021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用好宏观政策的“窗口期”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 原材料涨价对生产端的压制浮现——2021年4月PMI数据点评 中上游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扩张——2021年1-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特稿 | 如何理解降低政府杠杆率——兼论2021年财政政策的新变化 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经济动能仍足,地产隐忧浮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点评 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正在减弱——2021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设计”意味着什么——2021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CPI开启回升,输入性通胀预计可控——2021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经济回到被动去库存——2021年3月PMI数据点评 民营企业资金链仍显紧张——2021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简评 没那么强的生产,没那么弱的需求——2021年2月经济数据解读 社融再超预期,信贷结构优化——2021年2月金融数据点评 PPI高企,CPI温和,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021年2月物价数据解读 全球需求回暖迹象突出——2021年1-2月外贸数据点评 相比于需求,原材料涨价的风险更值得关注——2021年2月PMI数据点评 信贷额度管控下的社融放量——2021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