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内周报】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

【国内周报】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

作者: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国内周报】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德礼/张璐 实习生李珂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1、 疫情打压原油需求,国际油价小幅回落。WTI原油、布伦特原油环比上周分别跌1.6%、1%。印度和日本分别是第三、四大原油进口国,两国疫情恶化和封锁引发市场对原油需求担忧。受美欧经济数据超预期影响,周五油价收回部分失地。伦铜价格小幅收涨。南美部分铜产地疫情不见好转,智利继续封锁边境,供应紧张情绪仍未缓解。南华铁矿石指数大涨5.6%。3月铁矿石进口规模突破一亿吨,较今年2月大增了12.97%,同比增加19.05%,显示制造业、建筑业对铁矿石需求偏强。本周工信部发言人黄利斌表示,近期大宗相关涨价因素多具有短期性和突发性,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悬殊、老龄化问题突出等结构性矛盾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2、 本周商品房销售小幅转弱,上周土地供应面积锐减。本周30城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环比减少5.5%,上周百城土地供应面积环比减少69.6%。3月底、4月初重庆、南京等城市密集推出首批集中供地时,百城土地供应面积迎来高峰,后续月中大幅回落。从实施“两集中”供地城市土地拍卖时间表来看,下月土地成交或将放量。首批“两集中”地块成交热度低。从首批长春土地成交结果来看,成交的40宗地块中,30宗地块底价成交,仅有1宗地块达到最高限价。尽管长春土拍遇冷,但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5月杭州、南京等优质土地供应占比较高城市的成交情况,更好反映“两集中”供地的影响。 3、 农产品价格延续回落,猪价十二连降。本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跌1.4%,相比往年同期加速下行;猪肉批发价继续回落,环比跌0.85%;蔬菜批发价环比跌3.6%;水果批发价涨0.9%;鸡蛋批发价涨4.5%。本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显示,中国2022年猪肉供应预计恢复至正常水平,达到5400万吨。 4、 LPR利率“十二连平”,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LPR利率持平体现货币政策稳健基调。受4月20日为增值税、消费税等缴税截止日影响,周一DR007利率小幅上行至2.2%上方,税期高峰过后,周三DR007利率回落8bp至2.0815%,整体波动不大,资金面宽松依旧。后续财政因素对资金面影响的逻辑将有变化。4月资金面宽松多有3月财政支出“蓄水池”的助力,对冲缴税“抽水”的影响,且4月地方债发行进度较慢,干扰有限。二季度地方债发行或将放量,资金面波动或有加大。 5、 股市短期反弹,债汇延续景气。股市短期反弹,外资继续涌入。创业板指(7.6%)、中小板指(5.4%)、深证成指(4.5%)涨幅较大,消费、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北向资金连续第二周净流入超200亿,近期需要关注政治局会议对一季度宏观经济解读和后续政策定调。债市情绪偏暖,短端利率下行较大。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4.0bp,长端利率表现较为谨慎。考虑到地方债即将放量的影响,市场对资金面宽松的持续性仍有担忧。美元继续回落,带动人民币升值。外汇局数据显示,3月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差额为65.38亿美元,与2月份相比下降了87.28亿美元,出现了一定的贬值预期。近期美元回落主要是由于美债收益率下行叠加欧元表现较好,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近期人民币升值或难持续,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在有限范围内延续双向震荡行情。 风险提示:地方债发行导致资金面收紧,贸易环境恶化等。 一、实体经济:国际油价小幅回落 1 国际油价小幅回落 国际油价小幅回落。WTI原油、布伦特原油分别收于62.14、66.11美元/桶,环比上周分别跌1.6%、1%(图表1)。印度和日本分别是第三、四大原油进口国,两国疫情恶化和封锁引发市场对石油需求担忧。受美欧经济数据超预期影响,周五油价收回部分失地。南华工业品指数小幅回落,周环比微跌0.2%(图表2)。其中动力煤价格大涨5.9%,焦炭、焦煤分别涨2.0%、0.3%(图表3)。煤价受到供需两端共同支撑,供给端山西地区环保限产仍严,陕蒙部分地区煤管票紧张供应收窄;需求端煤矿保持即产即销状态,市场继续偏强运行。伦铜、伦铝价格小幅收涨(图表4)。南美部分铜产地疫情不见好转,智利继续封锁边境,供应紧张情绪仍未缓解。南华铁矿石指数涨5.6%。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铁矿石进口规模突破一亿吨,较今年2月大增了12.97%,同比增加19.05%,制造业、建筑业对铁矿石需求偏强。 钢材价格继续上行。本周南华螺纹钢、铁矿石指数分别涨3.6%、5.6%(图表5)。“五一”节前下游有补货预期,钢材库存仍处下降通道,价格有一定支撑。全国高炉开工率收于61.46%,相比上周(60.08%)有所反弹,唐山地区部分高炉复产,但仍需严格执行限产方案,高炉开工仍远低于季节性(图表6)。 本周工信部发言人黄利斌表示,近期大宗相关涨价因素多具有短期性和突发性,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悬殊、老龄化问题突出等结构性矛盾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2 首批“两集中”地块成交热度低 本周商品房销售小幅转弱,上周土地供应面积锐减。本周30城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环比减少5.5%(图表7)。上周百城土地供应面积环比减少69.6%(图表8);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增加55.0%(图表9);土地成交溢价率环比降低43.2%(图表10)。3月底、4月初重庆、南京等城市密集推出首批集中供地时,百城土地供应面积迎来高峰,后续大幅回落。从实施“两集中”供地城市土地拍卖时间表来看,下月土地成交或将放量。 首批“两集中”地块成交热度低。4月15日,最早公布首批集中供地计划的长春,在全国率先举行首批土地集中出让。后续从长春土地成交结果来看,成交的40宗地块中,30宗地块底价成交,仅有1宗地块达到最高限价。尽管长春土拍遇冷,但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进一步观察5月杭州(5月7-8日)、南京(5月20日)等优质土地供应占比较高城市的成交情况,反映“两集中”供地的影响。一线城市楼市调控继续加码。本周北京市住建委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重点检查经纪机构向出售方和看房客户以“学区、学区房、学区名额”等为名宣传推广房源等行为;广州发布通知要求人才购房须提供连续12个月缴纳社保证明(此前,广州多个限购区的人才购房政策均不受户籍、社保、个税限制)。 3 猪肉价格十二连降 农产品价格延续回落。本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跌1.4%,相比往年同期加速下行(图表11)。本周猪肉批发价继续回落,环比跌0.85%;蔬菜批发价环比跌3.6%,水果批发价涨0.9%,鸡蛋批发价涨4.5%(图表10)。 供应充足,猪肉价格连续12周下降。本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显示,中国2022年猪肉供应预计恢复至正常水平,达到5400万吨,供应较为充足。 二、金融市场: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 LPR利率“十二连平”,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LPR利率持平体现货币政策稳健基调。受4月20日为增值税、消费税等缴税截止日影响,周一DR007利率小幅上行至2.2%上方,税期高峰过后,周三DR007利率回落8bp至2.0815%,整体波动不大,资金面宽松依旧。不过二季度地方债发行或将放量,资金面波动或有加大。股市短期反弹,外资继续涌入。创业板指(7.6%)、中小板指(5.4%)、深证成指(4.5%)涨幅较大,消费、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北向资金连续第二周净流入超200亿,近期需要关注政治局会议对一季度宏观经济表述和后续政策定调。债市情绪偏暖,短端利率下行较大。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4.0bp,长端利率表现较为谨慎。考虑到地方债即将放量的影响,市场对资金面宽松的持续性仍有担忧。美元继续回落,带动人民币反弹。3月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差额为65.38亿美元,与2月份相比下降了87.28亿美元,出现了一定的贬值预期。近期美元回落主要是由于美债收益率下行叠加欧元表现较好,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近期人民币升值或难持续,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在有限范围内延续双向震荡行情。 1 货币市场: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 LPR利率“十二连平”,税期资金面宽松依旧。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现零投放零回笼。4月20日,央行公布的LPR报价利率“十二连平”,由于本月MLF利率保持不变,LPR报价持平符合市场预期,体现“稳字当头”的货币政策基调。本周R007利率和DR007利率分别环比回落5.4bp和7.1bp,收于2.1141%和2.0970%(图表13)。受4月20日为增值税、消费税等缴税截止日影响,周一DR007利率小幅上行至2.2%上方,税期高峰过后,周三DR007利率回落8bp至2.0815%,整体波动不大。 存单利率平稳回落,预计下行幅度有限。本周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收于2.96%,环比上周跌2.75bp,周四收敛至2.95%的水平(图表14)。近期存单利率回落的原因可能包括:1)近期资金面较为宽松,回购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市场对流动性预期较为乐观,机构倾向于通过回购市场融资;2)近期股市震荡调整,而债市表现较好,广义基金对存单的配置意愿较强。但考虑到银行资产负债情况,存单利率下行幅度料将有限。一方面,尽管社融有所回落,但3月贷款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强;另一方面,4月16日国库定存中标利率3%,大幅高于同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反映负债端银行存款压力仍存,从资产、负债端来看机构仍有较强存单发行需求。 后续财政因素对资金面影响的逻辑将有变化。4月资金面宽松多有3月财政支出“蓄水池”的助力,对冲缴税“抽水”的影响,且4月地方债发行进度较慢,干扰有限。4月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门发言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做好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相关工作。二季度地方债发行或将放量,资金面波动或有加大。 2 股票市场:股市短期反弹 股市明显回暖,创业板领涨(图表15)。本周各主要指数悉数上行,创业板指(7.6%)、中小板指(5.4%)、深证成指(4.5%)涨幅较大,近期市值、估值均有下沉。风格表现差异较大。消费(4.0%)、成长(3.6%)周涨幅较大,稳定(-1.5%)环比回落。顺周期和消费板块亮眼,周五钢铁(2.5%)、食品饮料(2.0%)涨幅居前。北向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在200亿以上(图表16)。 本周市场回暖的原因或有三点:1)一季度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对政策收紧的担忧有所减弱。2)中美达成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阶段性缓和两国紧张关系,一定程度有助于风险偏好回暖。3)上海车展上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自动驾驶再进一步,“沾车必火”催化A股行情。近期需要关注政治局会议对一季度宏观经济解读和后续政策定调、信用风险凸显下广义流动性的边际变化以及通胀上行的程度和影响。 3 债券市场:短端利率下行 本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互有涨跌,短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4.0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9bp(图表17、图表18)。收益率的下行主要集中在周三(4月21日)和周五(4月23日)。4月20日税期过后,资金面仍然保持较好韧性,给债市注入了乐观情绪。 5月流动性缺口或将放大,给债市带来不确定性。参照我们的报告《财政发力较缓,债务付息加大——2021年一季度财政数据解读》,今年专项债提前下达较相比过去两年较晚,而无论是参考过去两年的发行节奏,还是参照2018年专项债未提前下达的情况,5月新增地方债发行加快的概率都很大,流动性缺口或有显著扩大,而央行货币投放难以准确平抑波动。因此市场对资金面宽松的持续性仍有担忧,这可能是本周长端利率相对谨慎的原因,后续债市仍需警惕资金面的波动。 4 人民币汇率:美元继续贬值 美元跌破91,人民币继续升值(图表19)。本周美元指数收于90.83,环比跌0.77%。周五美国4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均创纪录新高,周四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也再度创下疫情以来新低,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动能仍强。美元指数收跌主要是因为美债收益率下行叠加欧元走强。本周后四个工作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均维持在1.6%以下,收于1.58%,带动美元走软,拜登提议加增资本利得税令避险情绪抬头,支撑美债收益率回落;本周欧元兑美元汇率收于1.21,环比涨0.96%,欧洲疫苗接种加快,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初值超预期带动欧元上行。美元下行带动人民币升值,本周即期汇率收于6.4936,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小幅升值,收于96.06(图表20)。 结售汇顺差回落,人民币仍将波动。周五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显示,3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规模有所回落,证券投资差额由顺转逆。3月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差额为65.38亿美元,与2月份相比下降了87.28亿美元,出现了一定的贬值预期。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未来我国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仍稳固。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可以非常有效的释放市场压力,防止单边预期。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近期人民币升值或难持续,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在有限范围内延续双向震荡行情。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