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当再通胀遇上碳达峰

当再通胀遇上碳达峰

作者:微信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 发布时间:2021-03-2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当再通胀遇上碳达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伍戈:当再通胀遇上碳达峰.mp3 From 伍戈经济笔记 00:00 04:29 核心观点: 1.当前我国通胀还在相对低位,但产能利用率、库存等表明国内供需已处紧平衡。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加快推进,近期部分行业及企业提出提前实现相关计划。这是否会引发短期压降产量的行为,从而助长价格抬升? 2.根据碳达峰的要求倒推估算,今年钢铁、水泥等工业品产量增速理应有所放缓,但其受抑制程度可能不及2016-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工业企业减少碳排放已在路上,未来产量压降未必剧烈。 3.与供给侧改革时期不同的是,今年地产、基建投资需求不强,近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甚至呈现负增长的格局。需求的相对弱势客观上有助于对冲碳达峰所要求的供给收缩压力,使得钢铁、水泥等工业品价格或难言明显抬升。 4.展望未来,海外输入性因素才是影响近期国内通胀程度的关键。各行业碳达峰规划有望陆续落地,虽有提前实现意愿,但总体仍属远景目标。实现碳达峰的同时若要兼顾经济增速,那么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尤其重要。 正文: 目前我国通胀还在相对低位,但产能利用率、库存等表明国内供需已处紧平衡。尽管各行业顶层设计尚未落地,推进碳达峰的行动似已在紧锣密鼓展开。近期钢铁、水泥等行业及相关企业提出提前5-7年实现碳达峰,比国家层面提出的碳达峰目标时间早很多。这是否会引发短期压降产量的行为,从而助长价格抬升? 图1.提前实现碳达峰? 来源:公开新闻、各公司公告 一、“碳达峰”影响短期价格? 碳达峰目标约束之下,工业生产行为势必受到一定影响。以钢铁为例,工信部近期要求压降钢铁产量,唐山限产也明显升级。河钢集团和宝武钢铁分别计划于2022和2023年实现碳达峰,减产压力可见一斑。 不过,过去几年间钢铁减排已在路上,每单位钢铁所需碳排放量较十年前已下降20%以上。估算发现,即便钢铁业2025年提前达到碳达峰,倒推出来的今年钢铁产量收缩也未必剧烈。 与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不同,今年地产、基建投资需求不强,近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甚至呈现负增长格局(排除基数扰动)。需求的相对弱势客观上有助于对冲碳达峰所要求的供给收缩压力,钢铁等工业品价格或难明显抬升。 图2.碳达峰初期,钢铁供需双弱?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水泥行业近期也表示将在2023年提前实现碳达峰。与钢铁业可通过提升冶炼技术降低碳排放不同,虽然过去10年技术在不断革新,但生产每吨水泥熟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水泥行业短期内控制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依然是控制产量。 根据碳达峰要求推算,今年水泥产量增速或应明显放缓,但其受抑制程度可能不及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期。且与当时需求较强不同的是,今年地产基建投资动能料将缓降,限产因素引发的水泥价格上涨或也相对有限。 图3.碳达峰初期,水泥供需双弱?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二、“碳达峰”影响长期增长? 展望未来,海外输入性因素或是影响本轮国内通胀程度的关键。各行业碳达峰规划将陆续浮现,虽有提前实现意愿,但整体仍属远景目标。与2015年相比,我国碳排放强度(每单位GDP增长所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下降18.2%。估算表明,假设维持该下降速率不变,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依然存在压力。未来若要兼顾一定的经济增速,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显得尤其重要。 图4.碳达峰:技术进步?经济减速? 来源:WIND,笔者测算 三、基本结论 一是根据碳达峰的要求倒推估算,今年钢铁、水泥等工业品产量增速理应有所放缓,但其受抑制程度可能不及2016-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工业企业减少碳排放已在路上,未来产量压降未必剧烈。 二是与供给侧改革时期尤为不同的是,今年地产、基建投资需求不强,近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甚至呈现负增长的格局。需求的相对弱势客观上有助于对冲碳达峰所要求的供给收缩压力,钢铁、水泥等工业品价格或难言明显抬升。 三是海外输入性因素才是影响近期国内通胀程度的关键。各行业碳达峰规划有望陆续落地,虽有提前实现意愿,但总体仍属远景目标。长期看,实现碳达峰的同时若要兼顾经济增速,那么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尤其重要。 【作者】 伍戈:经济学博士,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 文若愚、徐剑:长江证券研究员。 高童、徐浩鹏、丁相元、李美雍、曹佳星、李梦圆:长江证券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盈虚消长,2021年3月21日 2.供需赛跑,2021年3月14日 3.再通胀进行时:预见叁月,2021年3月3日 4.市场预测错了什么?,2021年2月23日 5.经济逻辑话牛年,2021年2月7日 6.二次疫情,二次冲击?,2021年1月24日 7.价格不再敏感时,2021年1月13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