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发策略】上月外资流入放缓,加仓非银和周期——北上资金全透视月报(2020年7月)

【广发策略】上月外资流入放缓,加仓非银和周期——北上资金全透视月报(2020年7月)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策略】上月外资流入放缓,加仓非银和周期——北上资金全透视月报(2020年7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上资金全透视数据库” 请洽广发策略团队韦冀星或对口销售! 报告摘要 ● 7月北上资金流入减缓且波动大,持股占比基本与6月持平。 流量:北上资金7月份净流入104亿元,与6月份净流入527亿元相比明显放缓。7月北上资金短期波动与A股的波动在大趋势上相一致——7月前两周北上资金呈现大幅流入,后两周则呈现大幅流出,第五周则较为平稳。7月北上资金流入104亿元,相对于6月份净流入527亿元来说明显放缓。今年前七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1285亿元,相比于19年同期净流入1084亿元增加约18.54%。 交易量: 7月北上资金日均交易额从783亿元上升至1495亿元,交易占比由6月的5.45%上升至5.83%,上升0.38个百分点。 存量:北上资金持股占A股比重由6月份2.46%上升至7月份的2.47%,上升约0.01个百分点。 ● 行业层面:加仓非银和周期,消费行业净流出。 流量:从绝对规模看,7月份北上资金多数行业净流入。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化工。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服务、传媒、医药生物、轻工制造。7月消费行业净流出,其中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分别净流出160.17亿元和79.49亿元,分别位居行业净流出第一、第二名,医药、家电分别净流出10.91亿元和1.22亿元,分别位居行业净流出第四、第八名;TMT稳步呈现分化之势,其中电子、通信和计算机分别净流入50.65亿元、27.75亿元和22.17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二、第六和第八名,而传媒净流出12.70亿元,位于行业净流出第三名;此外7月份金融同样出现分化,非银金融净流入83.20亿元,位于行业第一名,而银行净流出4.53亿元,位于行业净流出第七名。 存量-行业配置:7月末北上资金持股前五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和非银金融。和6月份的前五行业相比,非银金融超越银行位居行业第五。 存量-行业影响力:外资影响力方面,北上资金在家电的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约为19.40%,相比6月19.41%略微下降。 ● 个股层面分析:详见正式外发报告。 ●风险提示:全球股市波动、疫情控制反复、全球及中国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中美关系不确定。 报告正文 一、整体层面:7月北上资金流入减缓,持股占比持平 1.1 流量:7月份北上资金波动较大,净流入减缓 北上资金7月份净流入104亿元,与6月份净流入527亿元相比明显放缓。7月北上资金短期波动与A股的波动在大趋势上相一致——7月前两周北上资金呈现大幅流入,后两周则呈现大幅流出,第五周则较为平稳。7月北上资金流入104亿元,相对于6月份净流入527亿元来说明显放缓。 今年前七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规模1285亿元,相比于19年同期净流入1084亿元增加约18.54%。 1.2 交易量:北上资金7月交易规模及占比均上升 7月份北上资金日均交易额从783亿元上升至1495亿元,交易占比环比上升0.38个百分点。在7月份A股日交易额持续放量的背景下,北上资金交易额有所扩大北上资金日均交易额从6月份的783亿元上升至7月份的1495亿元,同时全部A股日均交易额由7164亿升至13086亿元;7月北上资金日均交易额占全部A股日均交易额比重[1]为5.83%,相比6月份的5.45%上升约0.38个百分点。 [1] 注:按惯例北上资金交易额为双边口径,A股交易额为单边口径,计算交易占比时已统一为双边口径。 1.3 存量:北上资金持股规模和占比均上升 7月份北上资金持股规模相比6月份上升约14.2%,持股占A股比重与6月份相比上升约0.01个百分点。7月北上资金持股规模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整体上涨,7月整月Wind全A上涨13.1%,北上资金持股规模由6月末的16914亿元上升至7月末的19311亿元,上升约14.2%。北上资金持股规模上升的同时,其持股占比也有微幅上升,总市值口径下,7月末北上资金持股占比为2.47%,相对于6月末的2.46%上升0.01个百分点。全部外资主要包括北上资金和QFII/RQFII,以全部外资口径来看,截至20年6月末,全部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重已达3.58%。 截至20年6月末,全部外资持股中北上资金占比近七成,QFII/RQFII占比约三成。全部外资主要包括北上资金和QFII/RQFII。因央行口径的全部外资持股数据只更新至20年6月末,此处以20年6月末数据为基准。20年6月末全部外资持股规模约为2.5万亿元,其中69%为北上资金,31%为QFII/RQFII,北上资金占据主导。 二、行业层面:加仓非银和周期,消费行业净流出 2.1 流量:加仓非银和周期,净流出多为消费 7月份北上资金多数行业净流入。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非银金融、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化工。净流出前五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服务、传媒、医药生物、轻工制造。7月消费行业净流出,其中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分别净流出160.17亿元和79.49亿元,分别位居行业净流出第一、第二名,医药、家电分别净流出10.91亿元和1.22亿元,分别位居行业净流出第四、第八名;TMT稳步呈现分化之势,其中电子、通信和计算机分别净流入50.65亿元、27.75亿元和22.17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二、第六和第八名,而传媒净流出12.70亿元,位于行业净流出第三名;此外7月份金融同样出现分化,非银金融净流入83.20亿元,位于行业第一名,而银行净流出4.53亿元,位于行业净流出第七名。 从相对视角看,7月份北上资金净流入相对占比靠前行业是有汽车、建筑材料、通信、钢铁和机械设备。我们采用该行业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与该行业自由流通市值之比来衡量相对占比。7月份北上资金净流入相对占比前五名行业是汽车(5.15‰)、建筑材料(5.04‰)、通信(4.35‰)、钢铁(3.76‰)、机械设备(3.03‰)。 今年前七月累计净流入前五为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计算机、化工。净流出前五的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服务、银行、建筑材料、综合。其中医药生物自去年6月份以来稳步净流入,本月有一定流出,今年累计净流入310.24亿元。 代表性行业中,医药生物行业在7月净流出10.91亿元,在19年6月以来一直稳步净流入,本月有一定流出;电子行业7月净流入规模为50.65亿元,继3月净流出后,从4月开始持续净流入。 2.2 存量:北上资金行业配置——消费最高,金融排名上升 7月末北上资金持股前五行业分别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和非银金融。和6月份的前五行业相比,非银金融超越银行位居行业第五。将北上资金持股视为一个整体,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北上资金持股规模达到3508.20亿元,行业配置比例为17.97%,相比6月末的18.16%有所下降,但依然位居行业第一。行业配置比例后五行业分别为纺织服装、综合、采掘、钢铁和商业贸易。 2.3 存量:北上资金在消费板块的行业影响力相对较高 截至7月末,自由流通市值口径下北上资金行业影响力最大的五个行业分别是家用电器、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和医药生物,与6月相比,排序并无变化。用某行业北上资金持仓市值占该行业市值之比表征北上资金影响力,其中市值包括总市值、流通A股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三个口径。按自由流通市值口径,北上资金行业影响力最大行业是家电,北上资金在家电的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约为19.40%,相比6月19.41%略微下降,休闲服务行业和食品饮料行业有所下降。北上资金影响力较小的行业是纺织服装、采掘、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等,其北上资金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之比均在3%以下。 代表性行业中,7月份北上资金对家用电器和休闲服务行业影响力有所下降。北上资金持股规模占家电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比重由19.41%略微下降至19.40%,该比例在各行业中仍保持首位。休闲服务行业该比重则是由原来的18.18%下降至16.90%,依然保持北上资金影响力第二大行业。 三、个股层面:重仓股集中度小幅下降 详见正式外发报告 风险提示 1. 全球股市波动 2. 疫情控制反复 3.全球及中国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4.中美关系不确定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1“全球风云”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危机期外资流动的五条规律——“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A股对海外风险计入了多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低油价下如何趋利避害?——“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五) 2“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3“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财报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与景气匹配度?——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九) 4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后期,配置思路转变——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7日) 【广发策略】“风险溢价顶”后增配科技 ——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0日) 【广发策略】“市场底”会滞后于“盈利底”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13日) 【广发策略】如何减记20年A股盈利预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6日)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和政策对冲的角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29日)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 【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 【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 【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5“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 【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 【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 【广发策略】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 【广发策略】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 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广发策略】迎接注册制的“分层精选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六) 8“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 【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ROIC为“矛”,现金价值作“盾”——A股“进化论”(九) 【广发策略】新方法:大类资产角度看债股联动——A股“进化论”(十)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8月4日 分析师: 戴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reportdetail/500011853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