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宏观 | 周报】美元指数站回90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平安宏观 | 周报】美元指数站回90》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 疫苗接种带动美英疫情边际好转。本周美国、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都有所回落,或与当前两国疫苗渗透率较高有关,不过医疗资源的挤兑问题依然严重。本周德国、英国出台了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德国的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仍需要维持到4月初;英国首相宣布从下周一起关闭所有旅行通道。本周国内新冠疫情有扩散迹象,疫情防控持续加码。国内疫情扩散主要集中在河北和黑龙江两省,吉林等地区亦有零星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疫情恶化带动防控加码,疫苗接种也在逐步推进。 2、 南华工业品指数小幅回落,但景气度仍高。受疫情和春节临近影响,本周高炉开工率逐步回落。本周原油期货价格先涨后跌,近期油价涨幅应该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沙特减产托底,以及美国财政刺激计划等政策面的提振,后续需关注疫苗推进节奏、疫情发展态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展上的不确定性的可能影响。本周铁矿石价格小幅回落,钢材现货价格仍然偏高,制约冬储意愿,距离冬储合意价格仍然有一定下行空间。本周铜价略有回落,但从中长期看,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将对铜价形成支撑,中国碳中和目标以及拜登对新能源的支持也将带来政策层面的利好。 3、 本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不过房地产销售表现依然强于2019和2020年同期。上周百城土地供应大幅下滑,且弱于往年同期。本周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过,融资新规和偿债高峰给房企融资端带来的影响已在年初开始显现:部分房企已经暴露出较大的资金压力,房企正在积极试图拓宽融资渠道,这从上周房企境外发行(含计划发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81%即可窥见一斑。 4、 本周资金市场整体宽松,MLF缩量续作释放中性信号。结合近期几次“地量”公开市场操作,此次MLF缩量续作同样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总量适度,“稳”字当头,央行可能不希望市场(此前)偏紧或(当下)偏松的预期走得太远。春节前可能还将有CRA、28天逆回购等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不必过于悲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周1年、3年、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反弹幅度相对较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遇阻。受本周MLF净回笼影响,资金市场利率小幅上行,资金面宽松有收尾迹象,短端债券下行受阻,市场主线或将从资金面切换至基本面。 5、 本周美元指数重新站回90,主要受拜登推出更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影响。本周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主要为美元反弹带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则有所上涨。正如我们在年报中所言,在预测美元时切忌简单线性外推,美国经济阶段性“一枝独秀”的表现,可能会令美元阶段性反弹,至少很难快速地、明显地下挫。对今年的美元,以及作为一面镜子的另一面的人民币来说,波动性加大将是一个关键词。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势,企业应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积极采用外汇风险对冲工具(参见我们的专题报告《人民币升值三问:原因、空间、影响》)。 实习生李珂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实体经济:工业品价格略有回落 1 疫苗渗透率提高带动美英疫情边际好转 随着疫苗渗透率提高,部分发达国家新冠疫情态势边际好转。本周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较大幅度的回落,2021年1月15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为25.17万例,相较于一周前下降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数也有见顶回落迹象(图表1、图表2)。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不断提高的势头也得以遏制,但医疗资源挤兑现象依然严峻。根据牛津大学疫苗跟踪数据库,截至2021年1月14日,英国疫苗渗透率已经达到5.42%,美国达到3.37%,居于主要发达国家前列。当前英国80岁以上年龄段,已有近45%的人接种了疫苗,预计50岁以上的人将在3月底前接种疫苗。本周德国、英国出台了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德国的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仍需要继续维持到4月初;英国首相宣布从下周一(1月18日)起关闭所有旅行通道。欧洲多国采取严格防疫措施导致市场情绪受到影响,欧洲三大股市在周五全线下跌。此外辉瑞宣布,由于生产线升级,对欧盟国家的疫苗交付将在1月底2月初期间有所延迟,需要警惕欧洲国家接收疫苗数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周国内新冠疫情有点状扩散迹象,疫情防控持续加码。2021年1月15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69例,其中90例来自河北,23例来自黑龙江。河北邢台已进行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石家庄全市继续居家防疫到1月19日,北京也采取了更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牛津大学数据,截至2021年1月13日,中国疫苗渗透率达0.69%,与俄罗斯一致,高于法国的0.38%。 2 拜登财政刺激方案引油价上涨 本周高炉开工率收于66.3%,较上周有所回落。受春节临近和国内疫情影响,开工率整体或将继续下滑(图表3)。本周南华工业品指数收于2641.58,相比上周跌1.81%,但中上游工业生产景气度仍居高位(图表4)。 本周原油期货价格先涨后跌,WTI原油价格收于52.36美元/桶,较上周涨0.23%,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55.10美元/桶,较上周跌1.59%(图表5)。原油期货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周四公布的拜登财政刺激方案支撑。但这一消息已经为市场预期所提前消化,叠加周五英国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决定暂停“旅行走廊”措施,周五油价涨幅回吐。本周OPEC发布月报,预计2021年石油需求复苏将低于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且经合组织石油库存较5年均值水平高出1.63亿桶。油价上涨是2020年12月中国CPI同比转正的重要贡献因素。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应该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沙特减产托底,以及美国财政刺激计划等政策面的提振。需关注后续疫苗推进节奏、疫情发展态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展上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本周煤炭价格走势分化,动力煤价格上扬,而焦煤焦炭价格回落。今年冬季气温偏低,居民用电取暖需求提升,此外年末工厂存在赶工行为,带动工业用电表现强势,支撑动力煤价格上涨。短期内双焦下行,一定程度上是受河北钢厂开工和运输的影响。本周铁矿石价格亦小幅回落。 本周螺纹钢价格有所回落(图表6)。短期看,一方面建筑钢材现货价格仍然偏高,制约冬储意愿,距离冬储合意价格仍然有一定下行空间;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钢材供需两弱。本周沪铜价、沪铝价格指数回落,伦铜、伦铝价格亦略有回调。本周铜价回落主要受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反弹影响,且中国当前处于消费淡季,铜需求环比减弱。但从中长期看,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将对铜价形成支撑,中国碳中和目标以及拜登对新能源的支持也将带来政策层面的利好。 3 房企融资压力显现 本周(截至2021年1月15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不过房地产销售表现依然强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图表7)。上周百城土地供应大幅下滑,且弱于往年同期(图表8);百城土地成交占地面积亦有所回落,土地成交溢价率则有所上涨。2020年武汉、深圳房地产表现亮眼。武汉市房管局披露,武汉去年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7.54万套,成交量居全国第一,或为降低预售门槛、社保补缴等精准纾困政策所推动。据深圳市住建局公布,2020年深圳完成新开工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236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同比增长160%。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他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过,融资新规和偿债高峰给房企融资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一方面,部分房企暴露出较大的资金压力。据经参调查,一些规模房地产企业已出现爆雷风险,少数品牌房企也面临合规阵痛;另一方面,房企正在积极寻求拓宽融资渠道。贝壳研究院报告显示,上周房企境内外债券共发行30笔,融资(含计划发行)金额同比增长133%,其中境外发行(含计划发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81%。 汽车销售趋缓、生产转弱。据乘联会数据,上周乘用车批发和零售日均销量同比分别回落17%和7%,环比亦大幅下滑。不过,新能源汽车销售依然维持强劲势头,2020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同比大增近80%,连续6个月产销刷新记录。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月上旬,15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7.4%,其中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29.3%,汽车生产转弱或受全球芯片供应吃紧影响。 4 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本周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继续季节性上扬,且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图表9)。本周猪肉批发价环比上涨2.85%,猪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以季节性为主。临近春节,市场进入备年货及腌制肉的旺季,猪肉消费需求进入高峰期,带动价格上涨。此外,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也从成本端对猪肉价格形成支撑。根据农业农村部测算,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出栏肥猪上市量比2020同期多了接近三成,后续消费旺季猪肉价格涨幅有限。预计猪肉价格上涨对2020年12月CPI同比转正的支撑在后续将有所减弱。除猪肉外,本周蔬菜、水果和鸡蛋批发价也延续上涨(图表10)。2021年1月1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平抑猪周期对猪价以及整体食品价格的过度影响。 二、金融市场:MLF 缩量续作释放中性信号 1 货币市场:MLF 缩量续作释放中性信号 截至2021年1月15日,本周R007加权平均利率和DR007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周分别涨7.46个、3.14个基点,略有上升,不过DR007利率依然位于政策利率下方,资金面整体上较宽松(图表11)。 央行公开市场周五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月15日3000亿元MLF到期和1月25日2405亿元T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我们认为,此次MLF小幅缩量续作可作如下解读:一、年初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操作以“稳”为主。2020年11月中旬以来,央行维持较为宽松的公开市场操作;加之银行贷款增速放缓,负债端压力好转,无论是短端利率(DR007),还是中长期利率(一年期股份制同业存单利率),均位于央行政策利率之下(图表12),一改此前“倒挂”现象。二、央行强化预期管理,释放中性信号。2021年1月13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中表示,要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有效实现操作目标。近期,央行对于市场利率亦反复提及,“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结合近期几次“地量”公开市场操作,此次MLF缩量续作同样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总量适度,“稳”字当头,不希望市场(此前)偏紧或(当下)偏松的预期走得太远。展望后续,面对缴税等阶段性的资金压力,央行春节前可能还有CRA、28天逆回购等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不必过于悲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 债券市场:中短端利率下行受阻 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互有涨跌,1年、3年、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反弹幅度相对较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遇阻(图表13、图表14)。受本周MLF净回笼影响,资金市场利率小幅上行,资金面宽松有收尾迹象,短端债券利率下行受阻,后续市场主线或将从资金面切换至基本面。考虑到:1)2020年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下滑,经济增长动能有边际转弱的倾向;2)债券违约事件后,信用环境整体偏紧,影响债券发行进度;3)国内新冠疫情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依然存在相机调整的必要,预计目前长端收益率仍有博弈空间,未来期限利差或有阶段性压缩。 3 人民币汇率:美元指数站回 90 本周美元指数略有上涨,收于90.79(图表15)。美元反弹主要集中在周五,主要因拜登周四推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会令美联储减少货币政策支持,同时,美债收益率明显走高,短期空头持仓偏高带来的交易过于拥挤,亦为美元反弹积蓄势能。正如我们在年报中所言,在预测美元时切忌简单线性外推,美国经济阶段性的“一枝独秀“的表现,可能会令美元阶段性反弹,至少很难快速地、明显地下挫。对今年的美元,以及作为一面镜子的另一面的人民币来说,波动性加大将是一个关键词。本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于6.4752,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主要为美元反弹带动,中美国债利差下降亦将对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产生遏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则有所上涨,收于95.31(图表16)。 我们在报告《人民币升值三问:原因、空间、影响》中提出,2021年CFETS人民币指数中美元权重下调的意义,更多在于体现了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政策态度。本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势,企业应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积极采用外汇风险对冲工具。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1、 疫苗接种带动美英疫情边际好转。本周美国、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都有所回落,或与当前两国疫苗渗透率较高有关,不过医疗资源的挤兑问题依然严重。本周德国、英国出台了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德国的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仍需要维持到4月初;英国首相宣布从下周一起关闭所有旅行通道。本周国内新冠疫情有扩散迹象,疫情防控持续加码。国内疫情扩散主要集中在河北和黑龙江两省,吉林等地区亦有零星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疫情恶化带动防控加码,疫苗接种也在逐步推进。 2、 南华工业品指数小幅回落,但景气度仍高。受疫情和春节临近影响,本周高炉开工率逐步回落。本周原油期货价格先涨后跌,近期油价涨幅应该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沙特减产托底,以及美国财政刺激计划等政策面的提振,后续需关注疫苗推进节奏、疫情发展态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展上的不确定性的可能影响。本周铁矿石价格小幅回落,钢材现货价格仍然偏高,制约冬储意愿,距离冬储合意价格仍然有一定下行空间。本周铜价略有回落,但从中长期看,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将对铜价形成支撑,中国碳中和目标以及拜登对新能源的支持也将带来政策层面的利好。 3、 本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不过房地产销售表现依然强于2019和2020年同期。上周百城土地供应大幅下滑,且弱于往年同期。本周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过,融资新规和偿债高峰给房企融资端带来的影响已在年初开始显现:部分房企已经暴露出较大的资金压力,房企正在积极试图拓宽融资渠道,这从上周房企境外发行(含计划发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81%即可窥见一斑。 4、 本周资金市场整体宽松,MLF缩量续作释放中性信号。结合近期几次“地量”公开市场操作,此次MLF缩量续作同样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总量适度,“稳”字当头,央行可能不希望市场(此前)偏紧或(当下)偏松的预期走得太远。春节前可能还将有CRA、28天逆回购等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不必过于悲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本周1年、3年、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反弹幅度相对较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遇阻。受本周MLF净回笼影响,资金市场利率小幅上行,资金面宽松有收尾迹象,短端债券下行受阻,市场主线或将从资金面切换至基本面。 5、 本周美元指数重新站回90,主要受拜登推出更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影响。本周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主要为美元反弹带动,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则有所上涨。正如我们在年报中所言,在预测美元时切忌简单线性外推,美国经济阶段性“一枝独秀”的表现,可能会令美元阶段性反弹,至少很难快速地、明显地下挫。对今年的美元,以及作为一面镜子的另一面的人民币来说,波动性加大将是一个关键词。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势,企业应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积极采用外汇风险对冲工具(参见我们的专题报告《人民币升值三问:原因、空间、影响》)。 实习生李珂对本文亦有贡献。 一、实体经济:工业品价格略有回落 1 疫苗渗透率提高带动美英疫情边际好转 随着疫苗渗透率提高,部分发达国家新冠疫情态势边际好转。本周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有较大幅度的回落,2021年1月15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为25.17万例,相较于一周前下降8万例,新增死亡病例数也有见顶回落迹象(图表1、图表2)。英国新增确诊病例数不断提高的势头也得以遏制,但医疗资源挤兑现象依然严峻。根据牛津大学疫苗跟踪数据库,截至2021年1月14日,英国疫苗渗透率已经达到5.42%,美国达到3.37%,居于主要发达国家前列。当前英国80岁以上年龄段,已有近45%的人接种了疫苗,预计50岁以上的人将在3月底前接种疫苗。本周德国、英国出台了新的疫情防控政策。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德国的新冠疫情封锁措施仍需要继续维持到4月初;英国首相宣布从下周一(1月18日)起关闭所有旅行通道。欧洲多国采取严格防疫措施导致市场情绪受到影响,欧洲三大股市在周五全线下跌。此外辉瑞宣布,由于生产线升级,对欧盟国家的疫苗交付将在1月底2月初期间有所延迟,需要警惕欧洲国家接收疫苗数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周国内新冠疫情有点状扩散迹象,疫情防控持续加码。2021年1月15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69例,其中90例来自河北,23例来自黑龙江。河北邢台已进行了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石家庄全市继续居家防疫到1月19日,北京也采取了更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牛津大学数据,截至2021年1月13日,中国疫苗渗透率达0.69%,与俄罗斯一致,高于法国的0.38%。 2 拜登财政刺激方案引油价上涨 本周高炉开工率收于66.3%,较上周有所回落。受春节临近和国内疫情影响,开工率整体或将继续下滑(图表3)。本周南华工业品指数收于2641.58,相比上周跌1.81%,但中上游工业生产景气度仍居高位(图表4)。 本周原油期货价格先涨后跌,WTI原油价格收于52.36美元/桶,较上周涨0.23%,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55.10美元/桶,较上周跌1.59%(图表5)。原油期货价格的上涨主要受到周四公布的拜登财政刺激方案支撑。但这一消息已经为市场预期所提前消化,叠加周五英国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决定暂停“旅行走廊”措施,周五油价涨幅回吐。本周OPEC发布月报,预计2021年石油需求复苏将低于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且经合组织石油库存较5年均值水平高出1.63亿桶。油价上涨是2020年12月中国CPI同比转正的重要贡献因素。近期原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应该已经较为充分地反映了沙特减产托底,以及美国财政刺激计划等政策面的提振。需关注后续疫苗推进节奏、疫情发展态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展上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本周煤炭价格走势分化,动力煤价格上扬,而焦煤焦炭价格回落。今年冬季气温偏低,居民用电取暖需求提升,此外年末工厂存在赶工行为,带动工业用电表现强势,支撑动力煤价格上涨。短期内双焦下行,一定程度上是受河北钢厂开工和运输的影响。本周铁矿石价格亦小幅回落。 本周螺纹钢价格有所回落(图表6)。短期看,一方面建筑钢材现货价格仍然偏高,制约冬储意愿,距离冬储合意价格仍然有一定下行空间;另一方面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钢材供需两弱。本周沪铜价、沪铝价格指数回落,伦铜、伦铝价格亦略有回调。本周铜价回落主要受美债收益率走高、美元指数反弹影响,且中国当前处于消费淡季,铜需求环比减弱。但从中长期看,电动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将对铜价形成支撑,中国碳中和目标以及拜登对新能源的支持也将带来政策层面的利好。 3 房企融资压力显现 本周(截至2021年1月15日)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回落,不过房地产销售表现依然强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图表7)。上周百城土地供应大幅下滑,且弱于往年同期(图表8);百城土地成交占地面积亦有所回落,土地成交溢价率则有所上涨。2020年武汉、深圳房地产表现亮眼。武汉市房管局披露,武汉去年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7.54万套,成交量居全国第一,或为降低预售门槛、社保补缴等精准纾困政策所推动。据深圳市住建局公布,2020年深圳完成新开工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236万平方米,为历年之最,同比增长160%。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他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过,融资新规和偿债高峰给房企融资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一方面,部分房企暴露出较大的资金压力。据经参调查,一些规模房地产企业已出现爆雷风险,少数品牌房企也面临合规阵痛;另一方面,房企正在积极寻求拓宽融资渠道。贝壳研究院报告显示,上周房企境内外债券共发行30笔,融资(含计划发行)金额同比增长133%,其中境外发行(含计划发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481%。 汽车销售趋缓、生产转弱。据乘联会数据,上周乘用车批发和零售日均销量同比分别回落17%和7%,环比亦大幅下滑。不过,新能源汽车销售依然维持强劲势头,2020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同比大增近80%,连续6个月产销刷新记录。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月上旬,15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7.4%,其中乘用车产量同比下降29.3%,汽车生产转弱或受全球芯片供应吃紧影响。 4 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本周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继续季节性上扬,且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图表9)。本周猪肉批发价环比上涨2.85%,猪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以季节性为主。临近春节,市场进入备年货及腌制肉的旺季,猪肉消费需求进入高峰期,带动价格上涨。此外,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也从成本端对猪肉价格形成支撑。根据农业农村部测算,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出栏肥猪上市量比2020同期多了接近三成,后续消费旺季猪肉价格涨幅有限。预计猪肉价格上涨对2020年12月CPI同比转正的支撑在后续将有所减弱。除猪肉外,本周蔬菜、水果和鸡蛋批发价也延续上涨(图表10)。2021年1月1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平抑猪周期对猪价以及整体食品价格的过度影响。 二、金融市场:MLF 缩量续作释放中性信号 1 货币市场:MLF 缩量续作释放中性信号 截至2021年1月15日,本周R007加权平均利率和DR007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周分别涨7.46个、3.14个基点,略有上升,不过DR007利率依然位于政策利率下方,资金面整体上较宽松(图表11)。 央行公开市场周五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月15日3000亿元MLF到期和1月25日2405亿元T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我们认为,此次MLF小幅缩量续作可作如下解读:一、年初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操作以“稳”为主。2020年11月中旬以来,央行维持较为宽松的公开市场操作;加之银行贷款增速放缓,负债端压力好转,无论是短端利率(DR007),还是中长期利率(一年期股份制同业存单利率),均位于央行政策利率之下(图表12),一改此前“倒挂”现象。二、央行强化预期管理,释放中性信号。2021年1月13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在《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中表示,要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有效实现操作目标。近期,央行对于市场利率亦反复提及,“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结合近期几次“地量”公开市场操作,此次MLF缩量续作同样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货币政策需要保持总量适度,“稳”字当头,不希望市场(此前)偏紧或(当下)偏松的预期走得太远。展望后续,面对缴税等阶段性的资金压力,央行春节前可能还有CRA、28天逆回购等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不必过于悲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 债券市场:中短端利率下行受阻 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互有涨跌,1年、3年、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反弹幅度相对较大,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遇阻(图表13、图表14)。受本周MLF净回笼影响,资金市场利率小幅上行,资金面宽松有收尾迹象,短端债券利率下行受阻,后续市场主线或将从资金面切换至基本面。考虑到:1)2020年12月社融增速超预期下滑,经济增长动能有边际转弱的倾向;2)债券违约事件后,信用环境整体偏紧,影响债券发行进度;3)国内新冠疫情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依然存在相机调整的必要,预计目前长端收益率仍有博弈空间,未来期限利差或有阶段性压缩。 3 人民币汇率:美元指数站回 90 本周美元指数略有上涨,收于90.79(图表15)。美元反弹主要集中在周五,主要因拜登周四推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会令美联储减少货币政策支持,同时,美债收益率明显走高,短期空头持仓偏高带来的交易过于拥挤,亦为美元反弹积蓄势能。正如我们在年报中所言,在预测美元时切忌简单线性外推,美国经济阶段性的“一枝独秀“的表现,可能会令美元阶段性反弹,至少很难快速地、明显地下挫。对今年的美元,以及作为一面镜子的另一面的人民币来说,波动性加大将是一个关键词。本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于6.4752,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主要为美元反弹带动,中美国债利差下降亦将对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产生遏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则有所上涨,收于95.31(图表16)。 我们在报告《人民币升值三问:原因、空间、影响》中提出,2021年CFETS人民币指数中美元权重下调的意义,更多在于体现了增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政策态度。本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面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情势,企业应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积极采用外汇风险对冲工具。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