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动性超预期宽松的答案——2020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近期流动性超预期宽松的答案——2020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 2020年12月新增社融1.72万亿,超预期下滑,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3%。社融超预期下滑的原因有三:1)信托融资突击压降达4600亿,为历史最大降幅,对社融产生了极大拖累,且不仅是信托,金融严监管趋势下,整体表外融资都遭到了明显压降;2)信用违约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企业债券融资降至近年来同期最低;3)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外币贷款也产生了一定压制。 2、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仍显著高于近年来同期均值,贷款存量增速持平于12.8%。全年贷款累计增长19.63万亿,与此前预期目标一致。分类看,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保持了较强劲增长;企业短期贷款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可能是对2020年初短期贷款超高增长并陆续到期的反映;表内票据融资骤增,对企业短期贷款的下滑起到抵消作用。 3、 2020年12月M1同比显著回落至8.6%,主要与翘尾因素下挫有关(从2020年11月的2.4%降为0%);M2同比小幅回落至10.1%。考虑到2021年1月春节错位原因,M1同比增速将蹿升至高位,然后步入回落;M2同比预计在4月出现较明显回落,2021全年增速或在7-9%之间。 4、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093亿,降至历史同期低位。其中,居民部门存款仍显著强于季节性,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修复的同时,消费意愿或仍有限;企业部门存款增长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与表外融资骤然压缩有很大关联;财政部门新增存款降幅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体现财政支出发力仍然不足,可能也部分源于冷冻天期影响施工。 2020年12月的金融数据,对近期流动性宽松和央行的超预期主动资金投放,提供了注解。对非标、套利等行为的监管压力,以及信用违约事件的余波,给货币信用环境施加了显著影响,维护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胡萝卜加大棒”的涵义(我们一直主张,2021年“稳货币”加“严监管”组合可能更加适宜)。考虑到金融监管和信用违约问题的影响目前看来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流动性调适状态也有较大可能得到延续。而在信用层面,社融、M2增速均已步入回落通道,M1在今年1月冲高后也会步入回落。“较宽货币、趋紧信用”或是一季度货币政策的主线,对资本市场不致构成冲击。 1 信托突击压缩,社融超预期下滑 2020年12月新增社融1.72万亿,超预期下滑,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3%。2020年12月社融超预期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1)信托融资突击压降达4600亿,为历史最大降幅,对社融产生了极大拖累,且不仅是信托,金融严监管趋势下,整体表外融资都遭到了明显压降;2)信用违约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企业债券融资降至近年来同期最低;3)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外币贷款也产生了一定压制。分类来看: 表内融资:2020年12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14万亿,相比往年同期表现不弱。新增外币贷款-980亿,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已经是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可能与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有关。 表外融资:2020年12月新增委托贷款-559亿,降幅扩大至5月以来最大。新增信托贷款-4601亿,创历史最大降幅。2020年初时《证券时报》曾报道称,监管部门要求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按照这一要求,2020年前11个月信托累计贷款降幅为6400亿,加上12月突击压降的4600亿,全年压降1.1万亿,达到目标要求。这是造成2020年12月社融超预期下滑的主要原因。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2216亿,为3月以来最大降幅,也是历年同期的最大降幅。考虑到表内票据融资的大幅高增,表外票据下滑的部分原因也是票据表内贴现增加,导致未贴现部分减少所致。 直接融资:2020年12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442亿,较上月进一步走低,是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信用违约事件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依然突出。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1125亿,反弹回到高位;政府债券融资7156亿,仍对社融产生了较强的贡献。 2 企业短贷骤降,票据融资骤升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显著高于近年来同期均值,贷款存量增速持平于12.8%。全年贷款累计增长19.63万亿,与预期目标一致。其中,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均保持了较强劲增长;企业短期贷款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可能是对2020年初短期贷款超高增长并陆续到期的反映;表内票据融资骤增,对企业短期贷款的下滑起到了抵消作用。分类来看: 新增居民短期贷款1142亿,较上月显著回落,2020年11月电商销售增加对短贷的扰动退潮。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392亿,仍强于往年同期,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的影响尚不明显。 新增企业短期贷款-3097亿,降至历史同期最低,这可能是对2020年上半年企业短期贷款超高增长,到期不续有关;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5500亿,仍然明显强于往年同期;新增票据融资骤增至3341亿,很大程度抵消了短期贷款的下滑。表内与表外票据此涨彼消,总体票据融资与历史同期相当。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674亿,较上月显著回升,可能反映了“宽货币”背景下,银行资金融出意愿回升。 3 企业存款增长受挫 2020年12月M1同比显著回落至8.6%,主要与翘尾因素下挫有关(从11月的2.4%降为0%);M2同比小幅回落至10.1%,也符合预期。考虑到2021年1月春节错位原因,M1同比增速将蹿升至高位,然后步入回落;M2同比预计在4月出现较明显回落,2021全年增速或在7-9%之间。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093亿,降至历史同期低位,存款余额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10.2%。其中,居民部门存款仍显著强于季节性,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修复的同时,消费意愿或仍有限;企业部门存款增长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与表外融资骤然压缩有很大关联;财政部门新增存款降幅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体现财政支出发力仍然不足,可能也部分源于冷冻天期影响施工;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降至弱于往年同期平均,2020年大起大落的特征较为明显。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1、 2020年12月新增社融1.72万亿,超预期下滑,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3%。社融超预期下滑的原因有三:1)信托融资突击压降达4600亿,为历史最大降幅,对社融产生了极大拖累,且不仅是信托,金融严监管趋势下,整体表外融资都遭到了明显压降;2)信用违约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企业债券融资降至近年来同期最低;3)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外币贷款也产生了一定压制。 2、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仍显著高于近年来同期均值,贷款存量增速持平于12.8%。全年贷款累计增长19.63万亿,与此前预期目标一致。分类看,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保持了较强劲增长;企业短期贷款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可能是对2020年初短期贷款超高增长并陆续到期的反映;表内票据融资骤增,对企业短期贷款的下滑起到抵消作用。 3、 2020年12月M1同比显著回落至8.6%,主要与翘尾因素下挫有关(从2020年11月的2.4%降为0%);M2同比小幅回落至10.1%。考虑到2021年1月春节错位原因,M1同比增速将蹿升至高位,然后步入回落;M2同比预计在4月出现较明显回落,2021全年增速或在7-9%之间。 4、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093亿,降至历史同期低位。其中,居民部门存款仍显著强于季节性,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修复的同时,消费意愿或仍有限;企业部门存款增长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与表外融资骤然压缩有很大关联;财政部门新增存款降幅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体现财政支出发力仍然不足,可能也部分源于冷冻天期影响施工。 2020年12月的金融数据,对近期流动性宽松和央行的超预期主动资金投放,提供了注解。对非标、套利等行为的监管压力,以及信用违约事件的余波,给货币信用环境施加了显著影响,维护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胡萝卜加大棒”的涵义(我们一直主张,2021年“稳货币”加“严监管”组合可能更加适宜)。考虑到金融监管和信用违约问题的影响目前看来还会延续一段时间,流动性调适状态也有较大可能得到延续。而在信用层面,社融、M2增速均已步入回落通道,M1在今年1月冲高后也会步入回落。“较宽货币、趋紧信用”或是一季度货币政策的主线,对资本市场不致构成冲击。 1 信托突击压缩,社融超预期下滑 2020年12月新增社融1.72万亿,超预期下滑,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3%。2020年12月社融超预期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三方面:1)信托融资突击压降达4600亿,为历史最大降幅,对社融产生了极大拖累,且不仅是信托,金融严监管趋势下,整体表外融资都遭到了明显压降;2)信用违约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企业债券融资降至近年来同期最低;3)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外币贷款也产生了一定压制。分类来看: 表内融资:2020年12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14万亿,相比往年同期表现不弱。新增外币贷款-980亿,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已经是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可能与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有关。 表外融资:2020年12月新增委托贷款-559亿,降幅扩大至5月以来最大。新增信托贷款-4601亿,创历史最大降幅。2020年初时《证券时报》曾报道称,监管部门要求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按照这一要求,2020年前11个月信托累计贷款降幅为6400亿,加上12月突击压降的4600亿,全年压降1.1万亿,达到目标要求。这是造成2020年12月社融超预期下滑的主要原因。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2216亿,为3月以来最大降幅,也是历年同期的最大降幅。考虑到表内票据融资的大幅高增,表外票据下滑的部分原因也是票据表内贴现增加,导致未贴现部分减少所致。 直接融资:2020年12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442亿,较上月进一步走低,是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信用违约事件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依然突出。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1125亿,反弹回到高位;政府债券融资7156亿,仍对社融产生了较强的贡献。 2 企业短贷骤降,票据融资骤升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显著高于近年来同期均值,贷款存量增速持平于12.8%。全年贷款累计增长19.63万亿,与预期目标一致。其中,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均保持了较强劲增长;企业短期贷款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可能是对2020年初短期贷款超高增长并陆续到期的反映;表内票据融资骤增,对企业短期贷款的下滑起到了抵消作用。分类来看: 新增居民短期贷款1142亿,较上月显著回落,2020年11月电商销售增加对短贷的扰动退潮。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392亿,仍强于往年同期,房地产融资政策收紧的影响尚不明显。 新增企业短期贷款-3097亿,降至历史同期最低,这可能是对2020年上半年企业短期贷款超高增长,到期不续有关;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5500亿,仍然明显强于往年同期;新增票据融资骤增至3341亿,很大程度抵消了短期贷款的下滑。表内与表外票据此涨彼消,总体票据融资与历史同期相当。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674亿,较上月显著回升,可能反映了“宽货币”背景下,银行资金融出意愿回升。 3 企业存款增长受挫 2020年12月M1同比显著回落至8.6%,主要与翘尾因素下挫有关(从11月的2.4%降为0%);M2同比小幅回落至10.1%,也符合预期。考虑到2021年1月春节错位原因,M1同比增速将蹿升至高位,然后步入回落;M2同比预计在4月出现较明显回落,2021全年增速或在7-9%之间。 2020年12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093亿,降至历史同期低位,存款余额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至10.2%。其中,居民部门存款仍显著强于季节性,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修复的同时,消费意愿或仍有限;企业部门存款增长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与表外融资骤然压缩有很大关联;财政部门新增存款降幅不及往年同期平均水平,体现财政支出发力仍然不足,可能也部分源于冷冻天期影响施工;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降至弱于往年同期平均,2020年大起大落的特征较为明显。 免责声明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