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贸易数据点评】政策逐步落地推进,提升内需应对外部

【贸易数据点评】政策逐步落地推进,提升内需应对外部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 发布时间:2024-10-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一德期货《【贸易数据点评】政策逐步落地推进,提升内需应对外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肖利娜/F3019331、Z0013350/ 一德期货宏观经济分析师 内容摘要 9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当月同比增长1.5%,较8月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9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长2.4%,较8月大幅回落6.3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的主因;进口是回落0.2个百分点至0.3%。9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817.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 9月,国内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5月以来的低点,表明外需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主要贸易伙伴中,对欧盟出口大幅回落,9月欧洲经济增长趋缓而需求回落的影响较大。9月全球制造业PMI整体仍在回落,外需增长动力呈现放缓。9月台风天气也对港口的出口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集装箱运价回落,也使得港口吞吐量下降。10月初,美国东海岸码头工人出现短暂罢工,中东地区紧张局势有所升温,欧洲经济复苏依然面临阻力,加上国庆节后航运市场恢复较慢,还需关注美联储11月降息预期的减弱影响,总体来看,10月出口增长依然有增长压力或仍处低位。 9月,进口增速在低位仍有小幅回落,显示了国内需求仍旧疲软,经济复苏的阻力依然较大。从主要进口商品看,9月,对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因下游价格环比反弹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有所改善。内需依旧疲弱,政策拉动效果在9月没有那么明显。而9月底以来,一系列积极增量政策推动,财政部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四季度财政支出还将保持扩张与货币宽松政策协同配合,加力促进内需的改善,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的韧性会有凸显,10月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也会给进口的增长提供支撑,预计10月进口会有所回升。 核心观点 9月,进、出口增速均有回落,而出口回落幅度较大,一方面显示我国内需疲弱恢复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外需的放缓压力也开始显现。9月全球总需求偏弱制约贸易产品量的改善,但货币环境较为宽松,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由于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依然面临压力,后期再有外需放缓会加大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因而9-10月政策窗口期逐步打开,有利于改善当前我国经济恢复面临的一些阻力。在10月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政策预期不低的增量规模落地后,且和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加大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可以较为有力地促进国内需求的恢复改善,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9月,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当月同比增长1.5%,较8月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9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长2.4%,较8月大幅回落6.3个百分点,是进出口总额增速放缓的主因;进口当月同比增长0.3%,较8月也回落了0.2个百分点(见图1)。9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817.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见图2)。 图1:我国进、出口当月同比增长率(以美元计价,%) 资料来源:Wind,2021年数据为复合增长率 图2:我国贸易顺差当月值(亿美元) 资料来源:Wind,一德宏观战略部 1. 外需韧性减弱 出口大幅回落 9月,国内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5月以来的低点,表明外需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主要贸易伙伴中,9月,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2.2%、1.3%、-7.1%和5.5%,较8月分别回落2.8、12.1、7.6、3.5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对欧盟出口大幅回落,9月欧洲经济增长趋缓而需求回落的影响较大。而9月全球制造业PMI整体仍在回落,外需增长动力呈现放缓。一方面,9月欧洲经济增长趋缓,加上欧美等多地针对我国产品的关税措施生效,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减弱影响了我国9月出口增长。另一方面,9月新兴市场出口也有放缓,俄罗斯9月份制造业PMI降至49.5,结束了连续28个月的较高景气扩张。9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也从8月的11.4%回落至7.5%。另外,9月台风天气也对港口的出口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集装箱运价回落,也使得港口吞吐量下降。 图3:主要出口伙伴当月出口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一德宏观战略部 从出口结构上看,主要出口商品中,9月,船舶、汽车、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依然居前,表明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船舶出口增速更是较上月大幅回升53.2个百分点至113.8%,占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之外,在9月出口明显回落的背景下,钢材出口增速较8月也提升了4.5个百分点至11.3%,9月宏观情绪好转推升钢材价格对出口增速的贡献较大。但服装、鞋靴、箱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仍为负增长且多数降幅扩大,在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下,高端装备出口份额提升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而机电产品总体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回落8.9、10.3个百分点至3.0%、-1.2%,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转负显示外需韧性减退后面临较大的下滑压力(见图4)。总体来看,出口结构继续以高质量的中国制造机电产品为主,船舶、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维持相对强势,而主要劳动密集产品和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产品出口增长面临压力。10月初,美国东海岸码头工人出现短暂罢工,中东地区紧张局势有所升温,欧洲经济复苏依然面临阻力,加上国庆节后航运市场恢复较慢,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多数航线市场运价下跌,还需关注美联储11月降息预期的减弱影响,总体来看,10月出口增长依然有增长压力或仍处低位。 图4:我国主要商品出口额当月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一德宏观战略部 2. 进口低位回落 短期或将见底 9月,进口增速在低位仍有小幅回落,显示了国内需求仍旧疲软,经济复苏的阻力依然较大。从主要进口商品看,9月,对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涨跌互现,但9月大宗商品价格虽环比反弹但同比依然为负,价格因素对进口额同比增长压制作用仍在。进口量上,9月,大豆、铁矿砂、铜材、原油等进口量回升幅度较大,因下游价格环比反弹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有所改善;而对汽车和汽车底盘的进口量大幅回落35.7个百分点至-21.43%,对飞机和成品油的进口量增速也有超过15%的收缩幅度(见图5)。从进口额看,9月,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是有回升的,较8月分别回升4.6、7.1个百分点至4.9%、9.8%,对进口总增速有较大支撑;而汽车量减较大拖累进口额降幅扩大17.9个百分点;因9月大宗商品价格环比反弹,铜材、铁矿砂、钢材进口额增速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及进口量改善程度(见图6)。总体来看,内需依旧疲弱,政策拉动效果在9月没有那么明显。而9月底以来,一系列积极增量政策推动,财政部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四季度财政支出还将保持扩张与货币宽松政策协同配合,加力促进内需的改善,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的韧性会有凸显,10月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也会给进口的增长提供支撑,预计10月进口会有所回升。 图5:主要商品进口量当月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一德宏观战略部 图6:主要商品进口额当月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一德宏观战略部 3. 政策逐步落地推进 提升内需应对外部 9月,进、出口增速均有回落,而出口回落幅度较大,一方面显示我国内需疲弱恢复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外需的放缓压力也开始显现。9月全球总需求偏弱制约贸易产品量的改善,但货币环境较为宽松,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由于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依然面临压力,后期再有外需放缓会加大我国经济增长压力,因而9-10月政策窗口期逐步打开,有利于改善当前我国经济恢复面临的一些阻力。在10月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政策预期不低的增量规模落地后,且和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加大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可以较为有力地促进国内需求的恢复改善,以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编辑:武宇杰 审核:寇宁/F0262038、Z0002132/ 复核:何牧 报告制作日期:2024年10月14日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免 责 声 明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德期货”)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国家、地区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未经一德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引用、转载、发送、传播或复制本报告。 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基于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仅反映本报告作者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但一德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且一德期货不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信息以及所表达意见,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一德期货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服务对象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