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601009.SH)】营收盈利双提速,转债转股可期待——2024年中报点评(王一峰/赵晨阳)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南京银行(601009.SH)】营收盈利双提速,转债转股可期待——2024年中报点评(王一峰/赵晨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7月31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62亿,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116亿,同比增长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6%,同比下降0.3pct。 点评: 1H24营收、盈利增速双提升 上半年南京银行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9%、10.4%、8.5%,增速较1Q24分别提升5、5.6、3.4pct。其中,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6%、25.5%,较1Q分别提升3、7.8pct。拆分1H24盈利增速结构:规模、非息为主要贡献分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4、25pct,从边际变化看,提振因素主要为非息收入增长提速;拖累因素主要为息差收窄,但对业绩负向影响程度较1Q减轻。 信贷投放略有降速,重点领域维持高增 2Q24末,南京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2.4%、13.5%,增速较1Q末分别下降0.4、1.1pct,2Q信贷投放略有降速,扩表强度不减。 存款增长维持低速,定期化趋势延续 2Q24末,南京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2%、4.2%,分别较1Q末提升0.5、1.2pct。2Q单季存款减少17亿,同比少减161亿,占付息负债比重较1Q末下降2.5pct至64%,存款“脱媒”叠加贷款投放降速,导致一般性存款增长承压。 NIM仍面临一定收窄压力 从公司公布的数据看,上半年南京银行NIM为1.96%,较2023年收窄8bp;测算数据显示上半年NIM较1Q及2023年分别收窄6bp、11bp,整体NIM仍处于收窄通道。近期国有行集中下调各期存款挂牌利率,中小行将陆续跟进调整,活期利率调降效果即刻显现,定期利率调降的成本改善效果将伴随产品滚动到期重定价逐步释放。 非息收入增长显著提速,占营收比重增至51% 上半年南京银行非息收入134亿(YoY+25.5%),占营收比重51%,较1Q末提升0.5pct,形成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净其他非息收入108亿(YoY+29%),其中,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66、43亿,同比分别少增15亿、多增36亿,债市走牛背景下,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提振。 不良率维持低位,风险抵补能力强 2Q末,南京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83%、1.07%,分别较1Q末持平、上升3bp。季末逾期率1.25%,较年初下降6bp,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0.68%,较年初下降12bp。2Q季内信用减值损失21.4亿,同比多增7.6亿。2Q24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16.6%,同比提升4.5pct,季内风险处置对业绩形成一定拖累。季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7%、345%,较1Q末下降0.11、12pct,风险抵补能力仍维持高位。 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转债转股可期 2Q24末,公司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0.8%、12.8%,较1Q末分别下降0.25、0.32、0.35pct,主要受分红因素影响。剔除分红扰动后,静态测算上述三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11.1%、13.2%,较1Q基本持平。截至7月31日,公司仍有约166亿可转债待转股,未转股比例达83%,当前转股价8.57元/股,强赎价11.14元/股,当前股价10.09元/股,距离强赎价仅10%空间。扩表节奏较高情况下,公司后续仍有较强业绩释放诉求驱动转股。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及市场预期修复不及预期,贷款定价下行幅度超预期,政策支持城投化债等因素影响下,NIM运行相对承压。 发布日期:2024-08-0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7月31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62亿,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116亿,同比增长8.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6%,同比下降0.3pct。 点评: 1H24营收、盈利增速双提升 上半年南京银行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9%、10.4%、8.5%,增速较1Q24分别提升5、5.6、3.4pct。其中,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6%、25.5%,较1Q分别提升3、7.8pct。拆分1H24盈利增速结构:规模、非息为主要贡献分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4、25pct,从边际变化看,提振因素主要为非息收入增长提速;拖累因素主要为息差收窄,但对业绩负向影响程度较1Q减轻。 信贷投放略有降速,重点领域维持高增 2Q24末,南京银行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2.4%、13.5%,增速较1Q末分别下降0.4、1.1pct,2Q信贷投放略有降速,扩表强度不减。 存款增长维持低速,定期化趋势延续 2Q24末,南京银行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2%、4.2%,分别较1Q末提升0.5、1.2pct。2Q单季存款减少17亿,同比少减161亿,占付息负债比重较1Q末下降2.5pct至64%,存款“脱媒”叠加贷款投放降速,导致一般性存款增长承压。 NIM仍面临一定收窄压力 从公司公布的数据看,上半年南京银行NIM为1.96%,较2023年收窄8bp;测算数据显示上半年NIM较1Q及2023年分别收窄6bp、11bp,整体NIM仍处于收窄通道。近期国有行集中下调各期存款挂牌利率,中小行将陆续跟进调整,活期利率调降效果即刻显现,定期利率调降的成本改善效果将伴随产品滚动到期重定价逐步释放。 非息收入增长显著提速,占营收比重增至51% 上半年南京银行非息收入134亿(YoY+25.5%),占营收比重51%,较1Q末提升0.5pct,形成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净其他非息收入108亿(YoY+29%),其中,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别为66、43亿,同比分别少增15亿、多增36亿,债市走牛背景下,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提振。 不良率维持低位,风险抵补能力强 2Q末,南京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83%、1.07%,分别较1Q末持平、上升3bp。季末逾期率1.25%,较年初下降6bp,其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0.68%,较年初下降12bp。2Q季内信用减值损失21.4亿,同比多增7.6亿。2Q24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16.6%,同比提升4.5pct,季内风险处置对业绩形成一定拖累。季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7%、345%,较1Q末下降0.11、12pct,风险抵补能力仍维持高位。 大股东增持彰显发展信心,转债转股可期 2Q24末,公司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10.8%、12.8%,较1Q末分别下降0.25、0.32、0.35pct,主要受分红因素影响。剔除分红扰动后,静态测算上述三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11.1%、13.2%,较1Q基本持平。截至7月31日,公司仍有约166亿可转债待转股,未转股比例达83%,当前转股价8.57元/股,强赎价11.14元/股,当前股价10.09元/股,距离强赎价仅10%空间。扩表节奏较高情况下,公司后续仍有较强业绩释放诉求驱动转股。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及市场预期修复不及预期,贷款定价下行幅度超预期,政策支持城投化债等因素影响下,NIM运行相对承压。 发布日期:2024-08-0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