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央行降息的逻辑(天风宏观孙永乐)

央行降息的逻辑(天风宏观孙永乐)

作者:微信公众号【雪涛宏观笔记】/ 发布时间:2024-07-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央行降息的逻辑(天风宏观孙永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外部压力减弱,内部稳增长诉求提高。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孙永乐 7月22日,央行下调OMO利率10BP,随后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跟随下调10BP。 三中之后,稳汇率压力减弱以及短期稳增长诉求打开了降息空间。 在今年6月的陆家嘴论坛,潘行长提到, “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要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加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这暗示了LPR利率水平的下调。 我们在6月报告中也强调过,央行建立了以OMO利率为中枢、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框架,为提高利率传导的有效性,LPR利率下调的空间有望打开(详见《货币政策框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但是,如果只下调LPR利率,又面临银行净息差过窄的约束。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下行至1.54%,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仅1.47%,继续创近年来新低。 所以,只有同时推进OMO和LPR利率的下调,才能缓和银行的净息差压力。 然而,OMO的利率下调,又面临了汇率贬值压力的约束。 但在三中全会之后,汇率的贬值压力减轻,降低融资成本的必要性上升,给了OMO降息的空间。 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短期经济稳增长的诉求也有提高。 目前地产销售下行压力延续,新房销售面积在新政实施后短暂反弹,但进入7月后再度走弱,另外居民部门“提前还贷”的情况也有所回升。 二季度中国GDP实际增速4.7%(前值5.3%),名义增速4%(前值4.2%),单季度GDP增速低于全年目标5%。 从历史经验来看,单季经济增长低于目标是触发逆周期政策的核心条件之一——如果当季增速低于目标,会出现逆周期政策调控;如果累计增速低于目标时,政策力度会加大(详见《政策的触发因素是什么?》)。 三中全会《决定》公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长期系统风险的概率,对提升风险偏好、提振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稳定人民币汇率,起到了支撑点的作用。 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近期拜登退选和特朗普回归的概率上升,增加了美元能否依然维持强势的不确定性。而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美元指数累计下跌12.1%,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5.9%。 风险提示 央行后续出台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基本面偏弱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研究员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发表有CF40专著、学术论文、央行工作论文等。2018、2019、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前15名),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第3),2020、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3)、上证报最佳分析师(第5),2019、2020、2021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第5),2020、2021、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 林 彦 | 研究员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钟 天 | 研究员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海外经济研究。 厉梦颖 | 研究员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区域规划硕士,主要负责宏观ESG、出海和产业趋势研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