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 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详解
(以下内容从兴业研究《绿色金融 | 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详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ESPR,循环经济,生态设计,数字产品护照 2024年6月2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的最终法案文本,法规将于2024年7月18日正式生效;计划在2027年,ESPR提出的规则将强制应用于欧盟市面上的相关产品,无论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外部生产。 ESPR是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下的关键抓手,也是对现有生态设计指令(Ecodesign Directive 2009/125/EC)的修订和扩展,并将取代原有的生态设计指令。相比此前的指令,ESPR提出了“使可持续产品成为欧盟市场常态”的雄心目标,在覆盖范围、产品性能与信息要求、实施与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在法律效力层面,ESPR作为欧盟的统一法规,将直接约束企业和个人,而不再依赖成员国制定本地法律。这一变化也反映了欧盟在推动产品可持续性方面从较灵活的框架转向更严格和统一的监管模式。 从法规属性与实施机制上,ESPR是一个框架性的法规。它不针对具体产品设立规则和标准,而是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立法框架和统一原则,并将通过授权法案对特定产品设定生态设计要求及其他具体的措施。ESPR明确将在2025年7月19日前实施首个授权法案,并将于2025年4月19日前发布阶段性工作计划(2024-2027年),明确当前阶段优先的产品类别、措施及时间线等。 在覆盖范围上, ESPR旨在逐步覆盖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产品类别。当前欧盟已明确了11类产品组,包括纺织品(特别是服装和鞋类)、家具(含床垫)、轮胎、清洗剂、油漆、润滑剂、化学品、能效相关产品(家电等)、通信和其他电子产品,以及钢铁和铝两类中间产品。 在责任主体上,ESPR提出要将生态设计要求融入到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并明确全价值链上相关的经济运营者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依据法规,中国的制造商将有义务确保相关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符合ESPR的要求,同时履行合规义务并接受欧盟的市场监督。 在法规内容上,生态设计要求是ESPR法规的核心。对产品数字护照的强制要求和未出售产品禁止销毁令也是值得我国的利益相关方重点关注的内容。对关键内容总结如下: (一)生态设计要求。ESPR的生态设计要求分为产品性能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两类。在性能要求上,ESPR法规明确列出了16个重点强调的维度,包括产品耐久性、可重复利用性、可循环性、能效和环境影响等。针对每个维度,ESPR提供了对应的产品性能参数建议;针对具体产品的要求将通过特定产品类别或横向的授权法案进行规定。这意味着生态设计要求将取代简单的产品能效表现,关注点也不限于碳足迹或环境足迹。 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具体产品类别的要求也将由授权法案规定,此次颁布的ESPR法案对产品必须公开的通用性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生态设计要求下的产品性能表现、产品有害物质的详细信息、产品拆解、回收、翻新及处置的相关指南等。 (二)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ESPR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引入数字产品护照,该护照将包含产品的信息要求,提供有关生态设计性能、可追溯性等信息,并促进产品的修复和回收。当前DPP已被应用于欧盟各领域的法规政策中,例如电池护照将在2027年2月18日前强制采用;ESPR则进一步明确了DPP将作为欧盟相关产品强制性要求,并对DPP的系统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细化的要求和时间线。 在DPP的总体原则和框架层面,ESPR明确了核心内容如下:一是明确了DPP的强制性,授权法案适用的产品须具备DPP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流通,产品供应链上的各相关方应提供DPP作为其信息要求的一部分;二是明确DPP实施具有行业性,即ESPR将通过授权法案针对具体的产品组设定DPP的相关要求;三是明确DPP的有效性,ESPR要求DPP应能够作为国家主管机构对产品进行相关审核与认证的工具,且应确保价值链上的各方均可通过DPP轻松获得和理解其所需的产品信息。 在技术层面,ESPR明确欧盟委员会将于2026年7月前建成DPP中央登记系统,并将涵盖一个可搜索的在线平台。后续,欧盟委员会将通过授权法案进一步明确DPP的信息颗粒度、访问权限、数据载体形式等要求,并通授权法案和执行法案明确对DPP服务供应商的要求和规则、资质审查与认证制度及DPP信息管理和访问程度等。 (三)禁止销毁未出售商品。该法规旨在针对“快时尚”和线上销售增长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法案明确:自2026年7月19日起,禁止销毁未售出的服装、服饰配件和鞋类商品。该条款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中型企业设立过渡期(2030年7月起适用),小型和微型企业则有豁免权。此外,相关企业须对其丢弃的未出售商品进行每年的信息公开披露,包括每年丢弃及销毁产品的数量和重量、丢弃原因、最终处置去向及比例、已采取或计划采取的避免未出售商品销毁的措施。 尽管当前具体的标准和实施细则尚待明确和完善,但ESPR设定的原则和框架已表明,欧盟将持续追求“使可持续产品成为欧盟市场的常态”的目标,并希望将可持续要求广泛覆盖至全球价值链。ESPR对“价值链”和“全生命周期”概念的强调也意味着将对全球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主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关键影响包括: 1)供应链企业可能需要面临产品设计、工艺、原材料的较大改变,相关成本可能大幅增加;且ESPR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给企业数据管理和履约带来了额外挑战。品牌商和制造商很有可能选择更换供应商或精简供应商数量,中小型企业、不能符合ESPR要求或履约成本较高的上游企业将面临风险。 2)ESPR将影响产业链布局和国际贸易市场。当前纺织和服装行业是欧盟循环经济行动及ESPR实施的重点;欧盟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和服装进口市场,而中国是其最大进口来源国。生态设计要求可能成为非欧盟国家纺织和服装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此外,对于一些处于发展早期的行业,将更容易调整基础设施、制造工艺和劳动力以满足欧盟的要求,从而获得行业增长的机会。 3)ESPR法规的实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承担一定的成本转移。相关标准和配套机制需要持续完善和改进。 建议我国相关企业:一是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层面,对产品的耐用性、可重复利用行、可升级性和可修复性等方面加以关注;二是加强数据管理体系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确保产品护照的存在及合规性;三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生态设计要求;四是加强与欧盟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沟通;五是注市场动态与政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适应市场变化;六是深入了解相关法规内容和技术要求,持续关注法规的更新变化。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ESPR,循环经济,生态设计,数字产品护照 2024年6月2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的最终法案文本,法规将于2024年7月18日正式生效;计划在2027年,ESPR提出的规则将强制应用于欧盟市面上的相关产品,无论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外部生产。 ESPR是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EAP)下的关键抓手,也是对现有生态设计指令(Ecodesign Directive 2009/125/EC)的修订和扩展,并将取代原有的生态设计指令。相比此前的指令,ESPR提出了“使可持续产品成为欧盟市场常态”的雄心目标,在覆盖范围、产品性能与信息要求、实施与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在法律效力层面,ESPR作为欧盟的统一法规,将直接约束企业和个人,而不再依赖成员国制定本地法律。这一变化也反映了欧盟在推动产品可持续性方面从较灵活的框架转向更严格和统一的监管模式。 从法规属性与实施机制上,ESPR是一个框架性的法规。它不针对具体产品设立规则和标准,而是提供了一个总体的立法框架和统一原则,并将通过授权法案对特定产品设定生态设计要求及其他具体的措施。ESPR明确将在2025年7月19日前实施首个授权法案,并将于2025年4月19日前发布阶段性工作计划(2024-2027年),明确当前阶段优先的产品类别、措施及时间线等。 在覆盖范围上, ESPR旨在逐步覆盖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产品类别。当前欧盟已明确了11类产品组,包括纺织品(特别是服装和鞋类)、家具(含床垫)、轮胎、清洗剂、油漆、润滑剂、化学品、能效相关产品(家电等)、通信和其他电子产品,以及钢铁和铝两类中间产品。 在责任主体上,ESPR提出要将生态设计要求融入到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并明确全价值链上相关的经济运营者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依据法规,中国的制造商将有义务确保相关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符合ESPR的要求,同时履行合规义务并接受欧盟的市场监督。 在法规内容上,生态设计要求是ESPR法规的核心。对产品数字护照的强制要求和未出售产品禁止销毁令也是值得我国的利益相关方重点关注的内容。对关键内容总结如下: (一)生态设计要求。ESPR的生态设计要求分为产品性能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两类。在性能要求上,ESPR法规明确列出了16个重点强调的维度,包括产品耐久性、可重复利用性、可循环性、能效和环境影响等。针对每个维度,ESPR提供了对应的产品性能参数建议;针对具体产品的要求将通过特定产品类别或横向的授权法案进行规定。这意味着生态设计要求将取代简单的产品能效表现,关注点也不限于碳足迹或环境足迹。 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具体产品类别的要求也将由授权法案规定,此次颁布的ESPR法案对产品必须公开的通用性信息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生态设计要求下的产品性能表现、产品有害物质的详细信息、产品拆解、回收、翻新及处置的相关指南等。 (二)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ESPR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引入数字产品护照,该护照将包含产品的信息要求,提供有关生态设计性能、可追溯性等信息,并促进产品的修复和回收。当前DPP已被应用于欧盟各领域的法规政策中,例如电池护照将在2027年2月18日前强制采用;ESPR则进一步明确了DPP将作为欧盟相关产品强制性要求,并对DPP的系统和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细化的要求和时间线。 在DPP的总体原则和框架层面,ESPR明确了核心内容如下:一是明确了DPP的强制性,授权法案适用的产品须具备DPP才能进入欧盟市场流通,产品供应链上的各相关方应提供DPP作为其信息要求的一部分;二是明确DPP实施具有行业性,即ESPR将通过授权法案针对具体的产品组设定DPP的相关要求;三是明确DPP的有效性,ESPR要求DPP应能够作为国家主管机构对产品进行相关审核与认证的工具,且应确保价值链上的各方均可通过DPP轻松获得和理解其所需的产品信息。 在技术层面,ESPR明确欧盟委员会将于2026年7月前建成DPP中央登记系统,并将涵盖一个可搜索的在线平台。后续,欧盟委员会将通过授权法案进一步明确DPP的信息颗粒度、访问权限、数据载体形式等要求,并通授权法案和执行法案明确对DPP服务供应商的要求和规则、资质审查与认证制度及DPP信息管理和访问程度等。 (三)禁止销毁未出售商品。该法规旨在针对“快时尚”和线上销售增长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法案明确:自2026年7月19日起,禁止销毁未售出的服装、服饰配件和鞋类商品。该条款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中型企业设立过渡期(2030年7月起适用),小型和微型企业则有豁免权。此外,相关企业须对其丢弃的未出售商品进行每年的信息公开披露,包括每年丢弃及销毁产品的数量和重量、丢弃原因、最终处置去向及比例、已采取或计划采取的避免未出售商品销毁的措施。 尽管当前具体的标准和实施细则尚待明确和完善,但ESPR设定的原则和框架已表明,欧盟将持续追求“使可持续产品成为欧盟市场的常态”的目标,并希望将可持续要求广泛覆盖至全球价值链。ESPR对“价值链”和“全生命周期”概念的强调也意味着将对全球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主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关键影响包括: 1)供应链企业可能需要面临产品设计、工艺、原材料的较大改变,相关成本可能大幅增加;且ESPR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给企业数据管理和履约带来了额外挑战。品牌商和制造商很有可能选择更换供应商或精简供应商数量,中小型企业、不能符合ESPR要求或履约成本较高的上游企业将面临风险。 2)ESPR将影响产业链布局和国际贸易市场。当前纺织和服装行业是欧盟循环经济行动及ESPR实施的重点;欧盟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和服装进口市场,而中国是其最大进口来源国。生态设计要求可能成为非欧盟国家纺织和服装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此外,对于一些处于发展早期的行业,将更容易调整基础设施、制造工艺和劳动力以满足欧盟的要求,从而获得行业增长的机会。 3)ESPR法规的实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承担一定的成本转移。相关标准和配套机制需要持续完善和改进。 建议我国相关企业:一是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层面,对产品的耐用性、可重复利用行、可升级性和可修复性等方面加以关注;二是加强数据管理体系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确保产品护照的存在及合规性;三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生态设计要求;四是加强与欧盟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沟通;五是注市场动态与政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适应市场变化;六是深入了解相关法规内容和技术要求,持续关注法规的更新变化。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