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晨报】6.3丨总量:深度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晨报】6.3丨总量:深度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总量:深度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 2. 环保公用:关注能源低碳化、耗能减碳化领域投资机会 银河观点 总量:深度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S0130523070003 许冬石丨宏观经济分析师 S0130515030003 杨超丨策略分析师 S0130522030004 鲁佩丨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程培丨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100001 罗江南丨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50002 宁修齐丨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S0130522090001 石金漫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2 杨策丨家电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5 陈柏儒丨轻工纺服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80001 顾熹闽丨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70001 一、核心观点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一个多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库存周期和朱格拉周期触底回升的动能受到更强地产周期下行压力的压制,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第六波康波周期仍在孕育。在此背景下,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有效地对冲地产周期深度调整对于经济的拖累作用,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库存周期切换,鼓励企业扩大资本开支,助力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 2024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优先级显著提高。今年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二年,经过2023年的持续恢复,2024年的经济发展格局更加明确,政策意图也更加清晰。我国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以房地产引领的高杠杆、高负债和高增长逐步转变为以科技制造引领的合理负债和高质量增长。不过,地产投资的持续调整导致其上下游产业链投资及地产后周期消费受到较大影响,扩大内需的紧迫性提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本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同时出现,主要目的是以扩大内需为主。现阶段的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模式:第一,扩大内需的规模是适量的,并不是以抬升经济增速为主,主要以稳定和承托为主;第二,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需要以产品升级、节能环保、坚持标准引领为主。简单来说,在设备更新环节,要推动先进产能比重的持续提升,在耐用消费品领域,要更多的智能化、数字化,坚持推动高质量产品进入市场。 设备更新市场空间和政策工具规模测算: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涵盖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文旅、教育和医疗多个领域,通过设备更新促进生产数字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节能减排的目标,助力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向上开启。在数据测算方面,预计《行动方案》提到的7部门到2027年将合计多增9000亿元左右,平均每年新增2250亿元左右。按非线性预测,2024年度将多增4700亿左右,拉动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2个百分点。在补贴方面,预计财政政策每年的支持力度在330-550亿之间。 以旧换新市场空间和政策工具规模测算: 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聚焦汽车和家电,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提振消费信心。根据测算,汽车以旧换新方面,预计本次置换新能源车数量在150万辆,燃油车140万辆,合计拉动汽车消费总量在4363亿元左右,对汽车以旧换新财政补贴金额约为250亿元,油车销售预计可带来186亿元车辆购置税税收回补。家电以旧换新方面,预计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更新数量约为0.6亿台,预计带动家电消费总额近1000亿元,政策补贴需求约为100亿元。 相关行业投资机会:行动方案所涉行业的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修复空间较大,且业绩呈现底部改善态势,后续有望受益于设备需求的增长和消费品内需的提振。具体投资机会推荐如下:(1)机械设备:结合受益弹性、需求景气度及政策影响积极性排序,设备更新推荐铁路装备、机床、工程机械及船舶;(2)医药:政策引导设备采购需求释放,国产头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3)交通运输:国家强化“以旧换新”支持补贴力度,助力船东完成船舶汰旧换新。国铁集团积极支持高铁“以旧换新”升级发展,行业需求具备强劲释放潜力;(4)汽车:一是国内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二是与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的细分领域头部零部件产商;(5)家用电器:大家电更新需求有望集中释放,白电表现值得期待。推动家电行业回收体系建设,头部品牌集中度有望提升;(6)轻工制造:家居以旧换新潜力巨大,龙头加快布局赢得先机;(7)社会服务:文旅设备更新提速,把握“商业模式优化”与“提质扩容”两条投资主线。 二、风险提示 1.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 环保公用:关注能源低碳化、耗能减碳化领域投资机会 陶贻功丨环保公用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1 梁悠南丨环保公用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2 一、核心观点 事件: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202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分别降低2.5%、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方案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消费减量与清洁化并举,消减非电用煤、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三改联动;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风光、分布式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序开发大型水电基地、海风、核电等;推广先进生物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同时力促清洁能源消纳,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积极发展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降低新能源消纳红线至90%,高耗能行业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低于20%,加强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挂钩。 方案同时明确要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机制等。电改的推进,将力促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力推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低碳技术与循环经济双管齐下。钢铁:加强产能产量调控,深入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石化:强化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合理调控产能规模。实施能量系统优化,推广先进技术和节能设备,加快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流程再造。有色:优化产能布局,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严格能效和环保准入,推进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建材: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新增项目准入,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优化用能结构,推动原料低碳化替代。建筑:推广使用绿色低碳建材。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改造。交运:推进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场站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重点行业清洁运输。 方案同时提出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推进各领域低碳产品、装备的应用、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全社会能耗强度,实现绿色转型。 二、投资建议 建议从用能的低碳化、耗能的减碳化两大维度挖掘投资机会。用能低碳化: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火电转型有望迎估值重塑;新能源政策日趋完善,行业成长空间巨大。耗能减碳化: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产品、装备、技术迎发展契机;再生资源低碳属性打开新成长空间。个股建议关注:电力板块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皖能电力、浙能电力、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中绿电等。节能环保板块高能环境、伟明环保、瀚蓝环境、蓝晓科技、景津装备、联美控股、华宏科技等。 三、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晨报】5.31丨策略:2024年6月投资组合报告:积极因素正积聚,保持谨慎乐观 【银河晨报】5.29丨建材:多因素致水泥价格上涨,地产政策提振需求恢复信心 【银河晨报】5.28丨宏观:等待内生动能的自主复苏——2024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 【银河晨报】5.27丨策略:美联储降息预期多变未改美股创历史新高 【银河晨报】5.23丨电新:底部加速确认,24Q1修复迹象已现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6月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40603》 分析师/责任编辑:周颖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报告导读】 1. 总量:深度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 2. 环保公用:关注能源低碳化、耗能减碳化领域投资机会 银河观点 总量:深度拆解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系列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S0130523070003 许冬石丨宏观经济分析师 S0130515030003 杨超丨策略分析师 S0130522030004 鲁佩丨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程培丨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100001 罗江南丨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50002 宁修齐丨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S0130522090001 石金漫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2 杨策丨家电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5 陈柏儒丨轻工纺服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80001 顾熹闽丨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70001 一、核心观点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一个多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库存周期和朱格拉周期触底回升的动能受到更强地产周期下行压力的压制,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第六波康波周期仍在孕育。在此背景下,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够有效地对冲地产周期深度调整对于经济的拖累作用,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库存周期切换,鼓励企业扩大资本开支,助力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 2024年扩大内需政策的优先级显著提高。今年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二年,经过2023年的持续恢复,2024年的经济发展格局更加明确,政策意图也更加清晰。我国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以房地产引领的高杠杆、高负债和高增长逐步转变为以科技制造引领的合理负债和高质量增长。不过,地产投资的持续调整导致其上下游产业链投资及地产后周期消费受到较大影响,扩大内需的紧迫性提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本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同时出现,主要目的是以扩大内需为主。现阶段的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模式:第一,扩大内需的规模是适量的,并不是以抬升经济增速为主,主要以稳定和承托为主;第二,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需要以产品升级、节能环保、坚持标准引领为主。简单来说,在设备更新环节,要推动先进产能比重的持续提升,在耐用消费品领域,要更多的智能化、数字化,坚持推动高质量产品进入市场。 设备更新市场空间和政策工具规模测算: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涵盖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文旅、教育和医疗多个领域,通过设备更新促进生产数字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节能减排的目标,助力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向上开启。在数据测算方面,预计《行动方案》提到的7部门到2027年将合计多增9000亿元左右,平均每年新增2250亿元左右。按非线性预测,2024年度将多增4700亿左右,拉动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2个百分点。在补贴方面,预计财政政策每年的支持力度在330-550亿之间。 以旧换新市场空间和政策工具规模测算: 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聚焦汽车和家电,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提振消费信心。根据测算,汽车以旧换新方面,预计本次置换新能源车数量在150万辆,燃油车140万辆,合计拉动汽车消费总量在4363亿元左右,对汽车以旧换新财政补贴金额约为250亿元,油车销售预计可带来186亿元车辆购置税税收回补。家电以旧换新方面,预计今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更新数量约为0.6亿台,预计带动家电消费总额近1000亿元,政策补贴需求约为100亿元。 相关行业投资机会:行动方案所涉行业的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修复空间较大,且业绩呈现底部改善态势,后续有望受益于设备需求的增长和消费品内需的提振。具体投资机会推荐如下:(1)机械设备:结合受益弹性、需求景气度及政策影响积极性排序,设备更新推荐铁路装备、机床、工程机械及船舶;(2)医药:政策引导设备采购需求释放,国产头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3)交通运输:国家强化“以旧换新”支持补贴力度,助力船东完成船舶汰旧换新。国铁集团积极支持高铁“以旧换新”升级发展,行业需求具备强劲释放潜力;(4)汽车:一是国内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二是与国内头部自主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的细分领域头部零部件产商;(5)家用电器:大家电更新需求有望集中释放,白电表现值得期待。推动家电行业回收体系建设,头部品牌集中度有望提升;(6)轻工制造:家居以旧换新潜力巨大,龙头加快布局赢得先机;(7)社会服务:文旅设备更新提速,把握“商业模式优化”与“提质扩容”两条投资主线。 二、风险提示 1.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 环保公用:关注能源低碳化、耗能减碳化领域投资机会 陶贻功丨环保公用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1 梁悠南丨环保公用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2 一、核心观点 事件: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202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分别降低2.5%、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方案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消费减量与清洁化并举,消减非电用煤、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三改联动;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风光、分布式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有序开发大型水电基地、海风、核电等;推广先进生物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同时力促清洁能源消纳,加快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积极发展储能;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降低新能源消纳红线至90%,高耗能行业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低于20%,加强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挂钩。 方案同时明确要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机制等。电改的推进,将力促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力推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低碳技术与循环经济双管齐下。钢铁:加强产能产量调控,深入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石化:强化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合理调控产能规模。实施能量系统优化,推广先进技术和节能设备,加快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流程再造。有色:优化产能布局,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严格能效和环保准入,推进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建材: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严格新增项目准入,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优化用能结构,推动原料低碳化替代。建筑:推广使用绿色低碳建材。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改造。交运:推进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场站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重点行业清洁运输。 方案同时提出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推进各领域低碳产品、装备的应用、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全社会能耗强度,实现绿色转型。 二、投资建议 建议从用能的低碳化、耗能的减碳化两大维度挖掘投资机会。用能低碳化: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火电转型有望迎估值重塑;新能源政策日趋完善,行业成长空间巨大。耗能减碳化: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产品、装备、技术迎发展契机;再生资源低碳属性打开新成长空间。个股建议关注:电力板块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大唐发电、皖能电力、浙能电力、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中绿电等。节能环保板块高能环境、伟明环保、瀚蓝环境、蓝晓科技、景津装备、联美控股、华宏科技等。 三、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晨报】5.31丨策略:2024年6月投资组合报告:积极因素正积聚,保持谨慎乐观 【银河晨报】5.29丨建材:多因素致水泥价格上涨,地产政策提振需求恢复信心 【银河晨报】5.28丨宏观:等待内生动能的自主复苏——2024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分析 【银河晨报】5.27丨策略:美联储降息预期多变未改美股创历史新高 【银河晨报】5.23丨电新:底部加速确认,24Q1修复迹象已现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6月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40603》 分析师/责任编辑:周颖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