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531】【固收】【行业】机械设备、汽车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531】【固收】【行业】机械设备、汽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 (20240520-20240524) 观点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本周(20240520-20240524)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共新发行绿色债券9只,合计发行规模约213亿元,较上周增加172.36亿元。发行年限均为2-5年中短期;发行人性质为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主体评级以AAA级为主;发行人地域为福建省、河南省、天津市、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发行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商业银行普通债、中期票据和信贷ABS。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本周(20240520-20240524)绿色债券周成交额合计488亿元,较上周减少1亿元。分债券种类来看,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46亿元、158亿元和73亿元;分发行期限来看,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74.56%,市场热度持续;分发行主体行业来看,成交量前三的行业为金融、公用事业和交运设备,分别为177亿元、106亿元和18亿元;分发行主体地域来看,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广东省和湖北省,分别为133亿元、79亿元和56亿元。 估值偏离%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本周(20240520-20240524)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及幅度均大于溢价成交。 折价个券方面,折价率前二的个券为21潍财G1(-2.033%)和19夷陵大保护绿色NPB(-1.5207%),其余折价率均在-1.00%以内。主体行业以金融和建筑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A-评级为主,地域分布以山东省和广东省居多。 溢价个券方面,所有个券溢价率均在0.50%以内。主体行业以金融和公用事业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A-评级为主,地域分布以北京市和江苏省居多。 风险提示:Choice信息更新延迟;数据披露不全。 (分析师 李勇、徐津晶) 行业 机械设备: 半导体设备行业2023年报&2024一季报总结 国产设备龙头业绩高增 先进扩产&进口替代正当时 收入端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选取15家半导体设备行业重点标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 【华海清科】【长川科技】【芯源微】【至纯科技】【华峰测控】【盛美上海】【万业企业】【精测电子】【赛腾股份】【微导纳米】【晶升股份】【金海通】。1)收入端,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50.51亿元、129.21亿元,分别同比+31.43%、+29.50%,收入端延续高速增长势头。2)利润端, 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1亿元、18.92亿元,分别同比+32.72%、+19.02%。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71% 、14.14% ,分别同比-0.13pct 、-1.82pct ,盈利水平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①毛利端,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4.64% 、44.82% ,分别同比-1.11pct、+0.41pct ;②费用端, 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8.41% 、30.52% ,分别同比+0.68pct、 +1.47pct 。3)订单方面,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同负债分别达到165.68亿元、183.97亿元,分别同比+7.75% 、+8.24%,进一步验证在手订单充足,保障半导体设备行业业绩延续高速增长。 我们认为:(1)2024年国产晶圆厂仍将积极扩产:头部存储企业2023年受政策和需求影响扩产放缓,2024年有望重启资本开支,逻辑企业受AI需求带动也有望持续扩产,叠加先进制程需求,国产半导体设备商2024年新签订单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薄膜和刻蚀在先进制程中用量不断增加;(3)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涂胶显影设备和量测设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封测设备行业有望回暖,先进制程助推需求:供需关系改善有望重回平衡点,封测厂景气度有望在2024Q2-Q3传导至封测设备企业。 投资建议:1)存储扩产:2023年受行业景气下行、海外制裁等影响存储厂未进行大规模招标,后续随着国产设备突破资本开支有望重启,重点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芯源微、微导纳米;2)低国产化率低的环节:主要为薄膜沉积&涂胶显影环节,国产设备商已有突破,重点推荐拓荆科技、微导纳米、芯源微;3)景气度向上的封测设备:华峰测控。4)聚焦磨划+先进封装:迈为股份。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投资不及预期、设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周尔双) 汽车: 2024年汽车零部件的思考(三) 佛吉亚发展历程复盘及启示 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佛吉亚——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佛吉亚是法国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23年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排名第八,共拥有座椅、内饰、绿动智行、电子、照明和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六大部门。 佛吉亚拥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14年的Bertrand Faure。1999年ECIA和Bertrand Faure正式合并成立佛吉亚,后续又经过多轮收购兼并以及内生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业务布局。 佛吉亚整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14-1998年为发展早期,佛吉亚还未正式成立,各业务仍独立发展;1999-2008年为平稳发展期,收入规模和收入结构整体稳定;2009-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佛吉亚通过持续收购兼并的方式快速提升各个业务的能力和规模;2016-2023年为转型发展期,佛吉亚陆续剥离非核心业务并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新泉和佛吉亚均为汽车硬内饰件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但两家公司又在多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点。 业务专注度:新泉以注塑为核心工艺,专注于内外饰单一主业,属于单品类赛道布局;佛吉亚则为平台型公司,产品覆盖不同品类赛道,多品类的布局为佛吉亚带来了更高的单车价值量。 盈利能力:新泉的高业务专注度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盈利能力,在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更具竞争力,营业利润率基本在10%的水平;佛吉亚内饰件业务营业利润率则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在4%上下的水平。 客户结构:新泉当前客户结构以自主品牌吉利、奇瑞+新势力理想+国际知名电动车企为主。佛吉亚早期(2000年)客户结构以欧洲车企为主;2010-2016年随着公司开拓北美业务,美系车企的收入占比开始上升;2017-2023年中国OEM客户的收入占比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 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新泉目前仍处于全球化发展初期,正在进入海外资本开支的高峰阶段。佛吉亚凭借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收购、兼并和整合,目前已经完成全球化的布局和发展。 全球化发展的路径:佛吉亚在北美市场主要采用收购兼并的发展方式,2009-2012年陆续收购了Emcon、江森座椅工厂和福特旗下的内饰业务,并且在收购后的整合中取得不错效果,佛吉亚北美地区的营业利润率在2014-2018年实现了持续提升;佛吉亚在中国主要选择了成立合资公司的发展方式。新泉当前则采取的是跟随核心大客户自建海外产能的方式来实现海外扩张。 内饰件赛道远期发展空间怎么看? 硬质内饰作为汽车饰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较高的单车价值量,对应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我们的测算,2023年硬质内饰国内市场空间为1160亿元,全球市场空间高达2967亿元。 行业格局方面,全球内饰件行业在过去十年内持续推进整合,主要硬内饰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过去数年间内缓慢持续提升,全球内饰件行业整合未来将持续推进,且内饰件行业后续几乎没有新进入者,长期看全球内饰件行业格局将趋于集中。 以佛吉亚为例,欧美地区是其内饰业务的主要市场,根据我们的测算,佛吉亚2015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为33%,北美的市场份额为15%。 怎么看由内饰向座椅新业务拓展的可能性? 在全球范围内,延锋汽车饰件、佛吉亚、安道拓、李尔、麦格纳、安通林、富维安道拓和诺博汽车等Tier 1均(曾)同时布局了硬内饰和座椅件业务。 在工艺和产业链环节上,乘用车座椅相对更加复杂。乘用车座椅主要包括骨架(含调角器和滑轨)、发泡、面套、头枕扶手、电机和舒适系统等部件。硬质内饰件的原材料主要为塑料粒子(PP、ABS、PC/ABS 等),工艺也主要集中在注塑、搪塑和组装等。 新泉基于主副仪表板、门板产品中的核心工艺能力(注塑、发泡、搪塑、包覆和组装等),不断布局新工艺,拓展产品新品类,外饰件和乘用车座椅为后续开拓方向。最终公司将有望成为汽车饰件领域品类全覆盖的自主龙头企业,单车ASP有望达1.5万元上下。 投资建议:推荐自主汽车内饰件龙头【新泉股份】。 1、内外饰单车价值量大,市场空间广阔,且公司有新产品拓展潜力。 2、核心内外饰行业格局好,真正做到一定规模的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自主民企数量少,基本无新进入者,格局整体呈现集中度提升和国产替代的大趋势。 3、公司竞争力突出,在成本控制和响应效率上相比竞争对手拥有明显优势;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后续海外市场将贡献重要增量。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汽车: 汽车出口月报 4月汽车出口同比+27%,看好全球化 投资建议:战略看好汽车全球化大趋势。站在2024年维度,综合【内外需共振+业绩确定性+估值】三个维度来排序:客车>重卡>乘用车/零部件。客车优选【宇通客车+金龙汽车等】。重卡优选【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一汽解放+福田汽车等】。乘用车各家出海模式各有千秋,【选择合作伙伴模式】预计短期推进速度或更快【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上汽集团等】,【纯内生增长模式】优选有亮点车企【俄罗斯市场优势显著的长城汽车】+【电动化成本优势显著的比亚迪等】。零部件出海【内生模式+收购模式】均值得重视,内生模式看好特斯拉链【新泉股份+拓普集团+旭升集团+爱柯迪等】/智能化增量部件【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伯特利等】,收购模式看好【均胜电子+耐世特等】。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等。 (分析师 黄细里) 汽车: 2024年汽车零部件的思考(四) 福耀玻璃出海历程复盘及启示 福耀玻璃——深耕主业近四十年的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是全球汽车玻璃和汽车级浮法玻璃设计、开发、制造、供应及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领导企业,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球布局,公司2023年全球市占率约为34%,中国市占率约为70%,为全球汽车玻璃行业龙头。福耀的海外业务拓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海外配件市场开始,福耀逐步拓展至海外OEM市场,并从国内生产出口的方式逐步发展至海外建设产能实现海外本地化配套的模式。根据公司海外市场的供应模式,可以将福耀出海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2010年,国内生产、出口海外):这一阶段福耀主要是利用国内较低的生产成本,通过国内生产、出口海外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这一阶段主要实现的是销售的全球化; 第二阶段(2011-2015年,海外产能的筹备期):这一阶段公司海外业务收入仍然依靠出口实现,但海外的工厂产能已经在建设中; 第三阶段(2016-至今,海外产能收获期):这一阶段公司海外产能正式释放,海外生产本地配套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从福耀个例推演至行业,看中国汽零企业出海的不同阶段。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历程整体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90年代至2008年:零部件国际采购向国内转移,中国当时是全球重要的低成本目标国家,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大量承接海外企业的转移制造并出口; 2009年至2018年:2009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国内细分零部件赛道已经培育出了部分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细分赛道龙头。细分赛道龙头通过配套国内合资车企向海外延伸,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出海和国际化,典型的代表为福耀玻璃和敏实集团。 2018-至今:中美贸易摩擦、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逆全球化政策等因素推动全球汽车供应链重塑;此外,特斯拉为了满足本地化供应的需求也在推动国内供应链企业出海布局,国内零部件企业纷纷积极配合特斯拉布局海外产能,跟随特斯拉开启全球化进程。 福耀玻璃在北美的扩张过程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出海的范例,因此我们尝试对其美国工厂经营成功进行归因。整体来看,福耀美国工厂的成功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的助力。 天时:【扩张时机】当时美国整体经济和汽车行业均处于从金融危机中持续恢复的阶段中,当地政府为了创造工作岗位从而大力招商引资,税收激励政策格外优厚;【汽玻产品特性】运输难度大,且成本结构中能源成本占比高,而美国能源价格(电力、天然气)低廉。 地利:【竞争格局】北美汽车玻璃市场格局好,竞争温和,整体盈利水平较好;【对手行为】主要竞争对手均没有强烈的扩张意愿,资本开支水平较低,部分竞争对手业务收缩或剥离;【客户基础】福耀在北美有通用汽车等客户基础,以通用为基础开拓其他OEM客户。 人和:【公司实力】福耀自身市场竞争力极强,垂直整合、全产业链布局、持续高研发投入;【国内基础】在进行海外资本开支前,福耀已经是国内汽车玻璃龙头,市场份额极高;【海外经营策略】福耀在赴美建厂前已经设立了商务机构,对市场较为熟悉,美国工厂建立后也采用了正确的经营策略。 投资建议:看好在细分赛道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出海,实现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 Tier 0.5供应商:推荐【拓普集团】; 轻量化:推荐【爱柯迪】、【旭升集团】; 大内饰:推荐【新泉股份】、【岱美股份】; 热管理:推荐【银轮股份】; 车灯:推荐【星宇股份】; 被动安全:推荐【松原股份】; 齿轮传动:推荐【双环传动】; 微电机:推荐【恒帅股份】。 风险提示: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低于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 (20240520-20240524) 观点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本周(20240520-20240524)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共新发行绿色债券9只,合计发行规模约213亿元,较上周增加172.36亿元。发行年限均为2-5年中短期;发行人性质为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主体评级以AAA级为主;发行人地域为福建省、河南省、天津市、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发行债券种类为一般公司债、商业银行普通债、中期票据和信贷ABS。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本周(20240520-20240524)绿色债券周成交额合计488亿元,较上周减少1亿元。分债券种类来看,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46亿元、158亿元和73亿元;分发行期限来看,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74.56%,市场热度持续;分发行主体行业来看,成交量前三的行业为金融、公用事业和交运设备,分别为177亿元、106亿元和18亿元;分发行主体地域来看,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广东省和湖北省,分别为133亿元、79亿元和56亿元。 估值偏离%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本周(20240520-20240524)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及幅度均大于溢价成交。 折价个券方面,折价率前二的个券为21潍财G1(-2.033%)和19夷陵大保护绿色NPB(-1.5207%),其余折价率均在-1.00%以内。主体行业以金融和建筑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A-评级为主,地域分布以山东省和广东省居多。 溢价个券方面,所有个券溢价率均在0.50%以内。主体行业以金融和公用事业为主,中债隐含评级以AAA-评级为主,地域分布以北京市和江苏省居多。 风险提示:Choice信息更新延迟;数据披露不全。 (分析师 李勇、徐津晶) 行业 机械设备: 半导体设备行业2023年报&2024一季报总结 国产设备龙头业绩高增 先进扩产&进口替代正当时 收入端延续高速增长态势,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选取15家半导体设备行业重点标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 【华海清科】【长川科技】【芯源微】【至纯科技】【华峰测控】【盛美上海】【万业企业】【精测电子】【赛腾股份】【微导纳米】【晶升股份】【金海通】。1)收入端,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50.51亿元、129.21亿元,分别同比+31.43%、+29.50%,收入端延续高速增长势头。2)利润端, 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1亿元、18.92亿元,分别同比+32.72%、+19.02%。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71% 、14.14% ,分别同比-0.13pct 、-1.82pct ,盈利水平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①毛利端,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4.64% 、44.82% ,分别同比-1.11pct、+0.41pct ;②费用端, 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8.41% 、30.52% ,分别同比+0.68pct、 +1.47pct 。3)订单方面,2023&2024Q1十五家半导体设备企业合同负债分别达到165.68亿元、183.97亿元,分别同比+7.75% 、+8.24%,进一步验证在手订单充足,保障半导体设备行业业绩延续高速增长。 我们认为:(1)2024年国产晶圆厂仍将积极扩产:头部存储企业2023年受政策和需求影响扩产放缓,2024年有望重启资本开支,逻辑企业受AI需求带动也有望持续扩产,叠加先进制程需求,国产半导体设备商2024年新签订单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薄膜和刻蚀在先进制程中用量不断增加;(3)设备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涂胶显影设备和量测设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封测设备行业有望回暖,先进制程助推需求:供需关系改善有望重回平衡点,封测厂景气度有望在2024Q2-Q3传导至封测设备企业。 投资建议:1)存储扩产:2023年受行业景气下行、海外制裁等影响存储厂未进行大规模招标,后续随着国产设备突破资本开支有望重启,重点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芯源微、微导纳米;2)低国产化率低的环节:主要为薄膜沉积&涂胶显影环节,国产设备商已有突破,重点推荐拓荆科技、微导纳米、芯源微;3)景气度向上的封测设备:华峰测控。4)聚焦磨划+先进封装:迈为股份。 风险提示:半导体行业投资不及预期、设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周尔双) 汽车: 2024年汽车零部件的思考(三) 佛吉亚发展历程复盘及启示 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 佛吉亚——拥有百年发展历史的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佛吉亚是法国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23年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中排名第八,共拥有座椅、内饰、绿动智行、电子、照明和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六大部门。 佛吉亚拥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14年的Bertrand Faure。1999年ECIA和Bertrand Faure正式合并成立佛吉亚,后续又经过多轮收购兼并以及内生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业务布局。 佛吉亚整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14-1998年为发展早期,佛吉亚还未正式成立,各业务仍独立发展;1999-2008年为平稳发展期,收入规模和收入结构整体稳定;2009-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佛吉亚通过持续收购兼并的方式快速提升各个业务的能力和规模;2016-2023年为转型发展期,佛吉亚陆续剥离非核心业务并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新泉和佛吉亚均为汽车硬内饰件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但两家公司又在多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点。 业务专注度:新泉以注塑为核心工艺,专注于内外饰单一主业,属于单品类赛道布局;佛吉亚则为平台型公司,产品覆盖不同品类赛道,多品类的布局为佛吉亚带来了更高的单车价值量。 盈利能力:新泉的高业务专注度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盈利能力,在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更具竞争力,营业利润率基本在10%的水平;佛吉亚内饰件业务营业利润率则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在4%上下的水平。 客户结构:新泉当前客户结构以自主品牌吉利、奇瑞+新势力理想+国际知名电动车企为主。佛吉亚早期(2000年)客户结构以欧洲车企为主;2010-2016年随着公司开拓北美业务,美系车企的收入占比开始上升;2017-2023年中国OEM客户的收入占比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 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新泉目前仍处于全球化发展初期,正在进入海外资本开支的高峰阶段。佛吉亚凭借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收购、兼并和整合,目前已经完成全球化的布局和发展。 全球化发展的路径:佛吉亚在北美市场主要采用收购兼并的发展方式,2009-2012年陆续收购了Emcon、江森座椅工厂和福特旗下的内饰业务,并且在收购后的整合中取得不错效果,佛吉亚北美地区的营业利润率在2014-2018年实现了持续提升;佛吉亚在中国主要选择了成立合资公司的发展方式。新泉当前则采取的是跟随核心大客户自建海外产能的方式来实现海外扩张。 内饰件赛道远期发展空间怎么看? 硬质内饰作为汽车饰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较高的单车价值量,对应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我们的测算,2023年硬质内饰国内市场空间为1160亿元,全球市场空间高达2967亿元。 行业格局方面,全球内饰件行业在过去十年内持续推进整合,主要硬内饰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过去数年间内缓慢持续提升,全球内饰件行业整合未来将持续推进,且内饰件行业后续几乎没有新进入者,长期看全球内饰件行业格局将趋于集中。 以佛吉亚为例,欧美地区是其内饰业务的主要市场,根据我们的测算,佛吉亚2015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为33%,北美的市场份额为15%。 怎么看由内饰向座椅新业务拓展的可能性? 在全球范围内,延锋汽车饰件、佛吉亚、安道拓、李尔、麦格纳、安通林、富维安道拓和诺博汽车等Tier 1均(曾)同时布局了硬内饰和座椅件业务。 在工艺和产业链环节上,乘用车座椅相对更加复杂。乘用车座椅主要包括骨架(含调角器和滑轨)、发泡、面套、头枕扶手、电机和舒适系统等部件。硬质内饰件的原材料主要为塑料粒子(PP、ABS、PC/ABS 等),工艺也主要集中在注塑、搪塑和组装等。 新泉基于主副仪表板、门板产品中的核心工艺能力(注塑、发泡、搪塑、包覆和组装等),不断布局新工艺,拓展产品新品类,外饰件和乘用车座椅为后续开拓方向。最终公司将有望成为汽车饰件领域品类全覆盖的自主龙头企业,单车ASP有望达1.5万元上下。 投资建议:推荐自主汽车内饰件龙头【新泉股份】。 1、内外饰单车价值量大,市场空间广阔,且公司有新产品拓展潜力。 2、核心内外饰行业格局好,真正做到一定规模的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自主民企数量少,基本无新进入者,格局整体呈现集中度提升和国产替代的大趋势。 3、公司竞争力突出,在成本控制和响应效率上相比竞争对手拥有明显优势;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后续海外市场将贡献重要增量。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汽车: 汽车出口月报 4月汽车出口同比+27%,看好全球化 投资建议:战略看好汽车全球化大趋势。站在2024年维度,综合【内外需共振+业绩确定性+估值】三个维度来排序:客车>重卡>乘用车/零部件。客车优选【宇通客车+金龙汽车等】。重卡优选【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一汽解放+福田汽车等】。乘用车各家出海模式各有千秋,【选择合作伙伴模式】预计短期推进速度或更快【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上汽集团等】,【纯内生增长模式】优选有亮点车企【俄罗斯市场优势显著的长城汽车】+【电动化成本优势显著的比亚迪等】。零部件出海【内生模式+收购模式】均值得重视,内生模式看好特斯拉链【新泉股份+拓普集团+旭升集团+爱柯迪等】/智能化增量部件【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伯特利等】,收购模式看好【均胜电子+耐世特等】。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等。 (分析师 黄细里) 汽车: 2024年汽车零部件的思考(四) 福耀玻璃出海历程复盘及启示 福耀玻璃——深耕主业近四十年的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是全球汽车玻璃和汽车级浮法玻璃设计、开发、制造、供应及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领导企业,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球布局,公司2023年全球市占率约为34%,中国市占率约为70%,为全球汽车玻璃行业龙头。福耀的海外业务拓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海外配件市场开始,福耀逐步拓展至海外OEM市场,并从国内生产出口的方式逐步发展至海外建设产能实现海外本地化配套的模式。根据公司海外市场的供应模式,可以将福耀出海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2010年,国内生产、出口海外):这一阶段福耀主要是利用国内较低的生产成本,通过国内生产、出口海外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这一阶段主要实现的是销售的全球化; 第二阶段(2011-2015年,海外产能的筹备期):这一阶段公司海外业务收入仍然依靠出口实现,但海外的工厂产能已经在建设中; 第三阶段(2016-至今,海外产能收获期):这一阶段公司海外产能正式释放,海外生产本地配套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从福耀个例推演至行业,看中国汽零企业出海的不同阶段。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历程整体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90年代至2008年:零部件国际采购向国内转移,中国当时是全球重要的低成本目标国家,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大量承接海外企业的转移制造并出口; 2009年至2018年:2009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国内细分零部件赛道已经培育出了部分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细分赛道龙头。细分赛道龙头通过配套国内合资车企向海外延伸,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出海和国际化,典型的代表为福耀玻璃和敏实集团。 2018-至今:中美贸易摩擦、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逆全球化政策等因素推动全球汽车供应链重塑;此外,特斯拉为了满足本地化供应的需求也在推动国内供应链企业出海布局,国内零部件企业纷纷积极配合特斯拉布局海外产能,跟随特斯拉开启全球化进程。 福耀玻璃在北美的扩张过程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出海的范例,因此我们尝试对其美国工厂经营成功进行归因。整体来看,福耀美国工厂的成功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因素的助力。 天时:【扩张时机】当时美国整体经济和汽车行业均处于从金融危机中持续恢复的阶段中,当地政府为了创造工作岗位从而大力招商引资,税收激励政策格外优厚;【汽玻产品特性】运输难度大,且成本结构中能源成本占比高,而美国能源价格(电力、天然气)低廉。 地利:【竞争格局】北美汽车玻璃市场格局好,竞争温和,整体盈利水平较好;【对手行为】主要竞争对手均没有强烈的扩张意愿,资本开支水平较低,部分竞争对手业务收缩或剥离;【客户基础】福耀在北美有通用汽车等客户基础,以通用为基础开拓其他OEM客户。 人和:【公司实力】福耀自身市场竞争力极强,垂直整合、全产业链布局、持续高研发投入;【国内基础】在进行海外资本开支前,福耀已经是国内汽车玻璃龙头,市场份额极高;【海外经营策略】福耀在赴美建厂前已经设立了商务机构,对市场较为熟悉,美国工厂建立后也采用了正确的经营策略。 投资建议:看好在细分赛道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质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出海,实现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扩张。 Tier 0.5供应商:推荐【拓普集团】; 轻量化:推荐【爱柯迪】、【旭升集团】; 大内饰:推荐【新泉股份】、【岱美股份】; 热管理:推荐【银轮股份】; 车灯:推荐【星宇股份】; 被动安全:推荐【松原股份】; 齿轮传动:推荐【双环传动】; 微电机:推荐【恒帅股份】。 风险提示:乘用车价格战超预期,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低于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