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如何理解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加码?(天风宏观宋雪涛)

如何理解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加码?(天风宏观宋雪涛)

作者:微信公众号【雪涛宏观笔记】/ 发布时间:2024-04-2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如何理解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加码?(天风宏观宋雪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美国对华的部分贸易限制措施升级,更多是出于大选年的政治考量,已被证明失效的加征关税再次出现,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厉梦颖 近期拜登政府对华贸易限制措施有所升温。 4月16日,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接受国会质询时表示,“中国的过剩产能对美国的工人和相关产业造成了伤害,将认真考虑使用防御性工具(关税)来应对中国的挑战”,并提到“当前全球电动车得产业动态将是拜登政府审查贸易工具的重要考虑因素”。 4月17日,拜登政府宣布采取行动保护美国钢铁和造船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包括将中国钢铁和铝的关税提高两倍,也就是乘以三。目前在301条款下,一些钢铁和铝产品的进口关税为7.5%。 拜登在匹兹堡竞选连任时表示,“要将这些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关税提高到25%”。除此之外,拜登政府还称,“将与墨西哥合作防止中国以从墨西哥转口的方式逃避钢铝关税”,并针对中国海运、物流和造船行业启动“301调查”。 美国对华的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升级,更多是出于大选年的政治考量。 拜登发表连任竞选讲话的匹兹堡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该州和密歇根州是美国主要的钢材产地,邻近的威斯康辛州以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而闻名。这三个州位于著名的“铁锈地带”,以传统工业为经济根基,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特朗普击败希拉里的关键。 当时三州“翻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民期待特朗普能够兑现贸易保护政策来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四年后的2020年,拜登在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和威斯康辛州又以1.2%、2.8%和0.6%的优势赢得普选票,最终“翻蓝”。因此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传统工业州可能将再次扮演关键摇摆州的重要角色。 而根据最新民调数据,拜登和特朗普在这三个工业州的支持率非常接近——拜登在威斯康辛州的支持率为46%,略高于特朗普的45%,而在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均为45%。 拜登政府提出对钢铁和铝加征关税正是为了争取这三个有大量传统制造业的摇摆州的产业工人的选票。 除东北的铁锈三州以外,东南的佐治亚州也是选举的关键摇摆州之一,有16张选举人票,2020年拜登仅以0.3%的微弱优势获胜,因此今年佐治亚州也是选举的关键赛点。自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实施以来,佐治亚州获得了将近150亿美元的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包括光伏和锂电池制造等。因此,民主党在佐治亚州的选举走向也将是“拜登经济学”的一块试金石。 但是最新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在佐治亚州的支持率(49%)高于拜登(42%)。随着大选临近,不排除拜登政府会在选情吃紧时进一步出台清洁能源产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保住“拜登经济学”的面子。 事实上,自特朗普政府时期起实施的钢铝关税,对中国钢铝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美钢铝出口在2021年和2022年均大幅回升。 2019年中国钢铁出口额为394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了16%,但2021年反弹至670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了43%。2019年中国铝及铝制品出口额为261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了4%,2021年反弹至347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了28%。 其中,中国对美国的钢铁出口在2021年较2018年的涨幅为30%。中国对美国的铝及铝制品出口在2021年较2018年的涨幅为37%。可见,加征关税对钢铝这类普通工业品的出口起不到持续的作用。 但是加征钢铝关税对美国下游制造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报告《Economic Impact of Section 232 and 301 Tariffs on U.S. Industries》,在2018-2021年期间,232条款加征的钢铝关税导致美国钢和铝的年均进口量减少了24.0%和31.1%,进口价格上涨了22.7%和8.0%,美国本土钢和铝的价格上涨了0.7%和0.9%,美国钢铝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4%和1.6%。 尽管钢铝价格上涨使得美国本土钢铝生产商获得了28亿美元的额外收益,但也导致依赖这些原材料的下游产业的生产规模收缩。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模型分析,2018-2021年期间美国钢铝下游行业(其他通用机械、农业、建筑和采矿机械制造业、其他金属制品制造业,以及机动车转向和悬挂部件制造业等)的年均减产额达到34亿美元,损失额超过了本土钢铝生产商的额外收益,使得加征关税造成了每年6亿美元的经济净损失。 实际上,拜登政府自就任以来既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也没有做增量,而是专注于针对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细分领域“小院高墙”式的技术制裁,并有可能扩大到生物制药(CXO)和社交网络(TikTok)。 耶伦在访华期间表达对于清洁能源商品产能过剩关切的同时,也强调对产能过剩的担忧并非出于“脱钩”的愿望,并在行程末尾的发布会上再次表示,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耶伦也曾强调“去风险”和“脱钩”不是一回事,“去风险”涉及的是经过清晰说明、定义狭窄的安全关切问题,以及在几个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多元化举措。 正如我们在《无力的脱钩》中所提出的观点,大面上的“脱钩”是无力的。 虽然中国对美的直接出口份额从2017年的21.9%下滑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4%,但减少的份额流向了墨西哥、东盟、欧盟等地。2023年1-9月,中国占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进口份额比2017年分别提高了4.8、7.4、9.6、4.8、9.6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投入产出表也显示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直接和间接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随着大选临近,已被证明失效的加征关税再次出现,其迎合工会群体诉求的象征意义大过了实际影响,即使再有升级,市场对此的反应也会逐渐疲惫。 风险提示 美国摇摆州民调结果和选举结果反转;地缘政治摩擦加剧;拜登政府出于竞选诉求加大贸易限制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首席研究员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发表有CF40专著、学术论文、央行工作论文等。2018-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20-2023年Wind金牌分析师、上证报最佳分析师,2019-2023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2020-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 林 彦 | 研究员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房地产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钟 天 | 研究员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海外经济研究。 厉梦颖 | 研究员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区域规划硕士,主要负责宏观ESG、出海和产业趋势研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