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有多大?(天风宏观孙永乐)

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有多大?(天风宏观孙永乐)

作者:微信公众号【雪涛宏观笔记】/ 发布时间:2024-03-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有多大?(天风宏观孙永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CPI的短期影响并不小,但中长期影响会随收入提升而消失,因此CPI的核心依旧是收入和需求。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孙永乐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产出效应(商品性价比提升)同时影响价格水平,两者孰强孰弱尚未有定论。 技术进步的收入效应是个慢变量,短期不易察觉,但产出效应能迅速带来某些商品供给增加、价格下跌的现象,的确更加常见。 技术进步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行业的成长末期,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但大量厂商已经进入新市场导致行业产能过剩,企业间为争夺市场份额打价格战,商品从高价出现快速回落;第二阶段是在技术成熟期,在经历前期的价格战/技术战后,低效企业退出市场,龙头企业继续推陈出新,旧商品价格平稳下降。(注:CPI衡量的是一篮子商品,旧商品的降价会导致CPI下滑) 手机行业是一个技术进步引发价格下行的典型例子。 2012年前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大量厂商涌入智能手机市场,2012年市场就推出了3900多款新机(数据来源虎嗅)。为了抢占市场,各手机厂商纷纷打起了价格战,2012-2013年CPI通信工具的同比增速降幅均在10%以上。 手机价格战结束后,受益于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手机价格依旧长期负增长。2011年以来,在89%的月份中,CPI通信工具同比增速为负,降幅中枢大致在-2%~-3%左右。 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服务价格的降低。过去10年间,国内手机通信服务价格持续下降,在88%的月份中,CPI通信服务同比负增长。 汽车是离今天更近的例子。 2023年,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出现了产能过剩,上游锂电池成本也出现下滑,为了占据市场份额,新能源车企开始大打价格战。年初在比亚迪秦降价后,主要厂商纷纷跟随,汽车价格下行幅度进一步加深。 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从2023年初的-1.8%下探至2024年2月的-5.4%,乘联会数据也显示乘用车市场折扣率从2023年初的13.7%升至2024年初的20.3%。 即使经历了激烈的价格战,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也像当年的手机市场一样,由技术进步带来价格的持续小幅平稳负增长。 汽车价格战对CPI的影响并不小。 从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交通和通讯占居民消费支出13.6%,其中交通和通讯分别占比10.3%和3.3%。再往下细分,交通工具占比5%左右,交通工具用燃料占比2-3%。 2024年新一轮汽车价格战又在打响,今年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可能将低于年初的-5.4%,参考当年手机价格战时的CPI下跌幅度,今年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可能下滑至-8%左右。 而CPI通信工具(手机)近年来也保持着-2%~-3%左右的下滑,汽车和手机合并起来对CPI同比的负贡献大约为0.45个百分点(图6)。 不只是汽车、手机这些科技类产品,技术进步也提高了粮食、猪肉的生产效率,有利于相关商品价格下降。 比如生猪的集中化养殖,2023年末生猪养殖的规模水平约为68%,比2017年提升了21%,中等规模的生猪规模化养殖成本比散养低9.8%。 总的来看,价格战和技术进步对短期CPI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站在中长期看,产能过剩、内卷、价格战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必然过程,随着行业生态的逐渐稳定,技术进步对CPI的影响会减弱,同时生产效率提高又能带动经济增长,并创造出新的需求,进而带动CPI的上行。 风险提示 权重估算有偏差,汽车降价下跌幅度超预期,通胀超预期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首席研究员 中证协培训讲师,保险资管业协会百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发表有CF40专著、学术论文、央行工作论文等。2018、2019、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20、2021、2022、2023年Wind金牌分析师、上证报最佳分析师,2019、2020、2021、2023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2021、2022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23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5)。 向静姝 | 研究员 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美国经济、全球央行和美股美债研究。 林 彦 | 研究员 曾任职于弘尚资产(红杉资本在中国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量化投研部门,负责商品期货投资条线。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钟 天 | 研究员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研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