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策略:回购预案金额创历史新高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增量资金进入稳态修复期,TMT成交额占比走高 目前A股进入“超跌反弹”与“春躁”的共振期,增量资金也进入稳态修复期。具体来看:①资金来源由交易型外资、融资资金等超短线和产业资本等超长线资金构成:北向资金持续五周净流入(主要以交易型外资为主)、杠杆资金连续两周单周净流入超300亿、近1M产业资本已连续三周净增持;②但资金交易结构拥挤度走高,北向资金/杠杆资金主要流入TMT行业,截至3月4日,TMT成交额占全A比重达38%,接近去年4月初前高(48%),位于近一年79%的分位数,中证红利指数成交额占比分位数回落至近一年13%的低位。 核心观点 外资连续五周净流入,交易活跃度上升至历史高位 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35.46亿元,已连续五周净流入超700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8.12%。以北向资金vs EPFR口径的数据来衡量交易型外资净流入水平,2024.2.21-2024.2.28,交易型外资净流入158.9亿元。目前配置型外资仍待形成向上合力,上周净流出0.2亿元,其中主动型净流出0.9亿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0.7亿元。从方向上来看,上周北向资金流入电子、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流出交通运输、轻工制造、房地产等行业。QDII ETF方面,上周QDII ETF净流入2.69亿元,整体溢价率环比下降至0.82%,其中美国/印度ETF溢价率回升至3.48%/1.20%。 ETF资金转向净流出,融资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超300亿元 上周散户资金(以小单交易金额衡量)净流出66.7亿元,已连续两周净流出。ETF资金作为前期资金面韧性项,在连续净流入六周后上周转向净流出,净流出104.1亿元,其中宽基指数上周净流出31.9亿元,结构上来看,消费板块净流入居前,ETF资金主要流出大金融、科技、高端制造板块,行业层面,ETF净流入计算机&通信、机械、传媒。融资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超300亿元,上周融资资金净流入303.8亿元,活跃度上升至9.96%,对大盘影响力仍在回升,结构上,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子、计算机、机械,有色金属是唯一净流出方向。 近1M产业资本连续三周净增持,连续转正是底部成立关键 上周新成立偏股型资金15.8亿份,环比小幅回升;从仓位来看,主动偏股型存量基金仓位小幅回升至76.42%,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仓位在18年以来93.2%的分位数;私募基金仓位环比回落,截至2024年2月29日,私募基金仓位为77%,仍在底部震荡。供给侧角度,上周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升,新增IPO发行2只,募集19.7亿元,定增发行股票3只,募集26.8亿元,可转债2只,募集资金小幅上升至15.83亿元。积极的信息在于,近1M产业资本连续三周净增持(上周净增持8.88亿元),回购预案金额达974亿元,为2010年以来单周回购金额最高值。 港股沽空比例有所回落,南向资金上周继续净流入 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83.59亿元,内资对港股的配置力度持续增强,结构上来看,石油石化(37.34亿元)、通信(17.85亿元)、汽车(15.73亿元)等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传媒(-14.18亿元)、医药(-3.49亿元)、国防军工(-0.21亿元)等板块净流出规模居前;外资方面,上期(2024.1.25-2024.1.31)海外共同基金净流入港股6.7亿美元,主动型外资净流出(2.4亿美元),被动型基金净流入(9.1亿美元);上周恒指沽空比例环比回落,沽空压力下降;港股公司回购案例数(57起)、回购金额(19.25亿港元)仍在相对高位。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正文 每周资金面概述 增量资金进入稳态修复期。上周机构资金净流入528.42亿元,总体资金净流入461.70亿元。 散户资金:上周散户资金净流出66.72亿元,已连续两周净流出。 杠杆资金:杠杆资金上周净流入303.77亿元,连续两周净流入超300亿元,融资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回升,方向上主要流入电子、计算机、机械,流出有色金属。 ETF:上周ETF净流出104.05亿元,其中宽基指净流出超30亿元,ETF对资金面的支撑力度环比减弱。 公募资金:公募新发仍较低,存量公募的仓位仍在相对高位。 私募资金:权益资金仍在底部震荡。 北向资金: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35.46亿元,结构上交易型外资净流入增加,配置型外资仍在流出。方向上主要增持电子、有色金属、汽车。 险资:截至2023年12月,险资权益仓位为12.02%。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收入端扩大预算的覆盖范围,支出端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效能,优化资金投资方向,长线资金入市程度有望提升。 QDII ETF:QDII ETF上周净流入2.69亿元,ETF溢价率环比小幅回落。 供给侧: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增持8.88亿元,回购金额仍在高位。一级市场募资额度环比回升,上周IPO募集19.7亿元、定增发行3只股票募集26.8亿元,可转债募资资金环比增加至15.83亿元。 各类主力资金行为周观察 散户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出 散户资金上周转为净流出,上周净流出66.72亿元。1月散户开户数有所回暖,沪深A股新增开户数195.64万户,同比上升;散户资金(以小单交易金额衡量)净流出66.72亿元。 杠杆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结构上加仓电子、计算机、机械 杠杆资金上周净流入303.77亿元,融资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上升至9.96%。分行业来看,上周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子、计算机、机械等。 公募新发仍处于底部区间,存量公募基金仓位环比回落 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15.79亿份,新发基金仍处于底部区间。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总计15.79亿份,较上上周发行份额(4.97亿份)环比上升。 存量公募基金中,上周存量基金仓位环比小幅回升。上周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小幅回升至76.42%。其中,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基金于上周的权益仓位分别回升至79.39%、64.34%、86.71%。 上周ETF净流出104.05亿元,宽基ETF流出31.91亿元 上周股票型ETF净赎回额为226.28万份,净流出104.05亿,对资金的支撑力度环比减弱。上周ETF净赎回226.28万份,环比赎回力度上升,总净流出104.05亿,宽基指数净流出31.91亿元。分板块来看,消费板块流入居前,行业中计算机&通信、机械流入居前。 私募仓位近期仍在底部 私募仓位近期仍在底部。根据华润信托披露数据,私募股票多头平均仓位仍在底部,1月私募股票多头平均仓位环比下降至48.18%,为2017年以来新低。从高频周度数据来看,2024年2月29日,私募权益基金的平均仓位小幅回落至77%,仍在底部震荡。 北向资金持续五周净流入,但配置型外资仍在流出 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35.46亿元,环比上上周大幅上升。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35.46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8.12%。 拆分结构来看,对冲型外资为流入主力。以北向资金vs EPFR口径的数据来衡量交易型外资净流入,交易型外资净流入158.9亿元。配置型外资上周净流出0.2亿元,其中主动型净流出0.9亿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0.7亿元。 方向上来看,电子、有色金属、汽车是上周加仓方向。上周北向资金主要净流入电子、有色金属、汽车等板块,主要净流出交通运输、轻工制造、房地产等板块。 长线资金权益比例有所回落 险资入市环比放缓。7月至今,险资权益配置比例与险资权益资金规模占比出现分化,或表明与其余资金相比,险资在震荡市中能保持相对稳健的仓位。截至2023年12月,险资权益配置比例为12.02%,环比2023年11月小幅下降,保险权益资金规模占沪深300市值比例相比2023年11月小幅回落至7.05%。 资金流向周观察 产业资本方面,重要股东持续净增持,10WMA回购额仍在高位 二级市场重要股东持续净增持,回购额再度提升至高点。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增持8.88亿元。解禁市值方面,本周解禁市值为569.53亿元,供给端压力环比增加。回购金额高位通常是市场底的有效指标,上周二级市场股票回购金额为448亿元,回购预案金额为974亿元,10WMA回购预案金额仍在高位。 一级市场募资金额有所回升 上周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升。上周新增IPO个数2个,募集资金环比小幅增加至19.69亿元,定增股票3个,募资资金环比增加至26.75亿元,可转债2个,募集资金环比增加至15.83亿元。 QDII ETF上周净流入2.69亿元,ETF溢价率环比快速上升至历史高位 QDII ETF上周净流入2.69亿元,主要流入美国、日本、印度。新发产品方面,上周有1只QDII ETF产品发行;ETF溢价率环比回落,其中印度、美国QDII ETF平均值回升至3.48%、1.20%。 港股周观察 上周恒指沽空比例回落,港股公司回购数据仍在高位 上周港股沽空比例由13.12%环比回落至12.61%。上周港股互联网沽空比例环比回升至0.61%的水平,地产板块则小幅回升至1.63%。上周港股共计57起公司回购案例,回购金额环比回升至16.25亿港元。 海外共同基金净流入港股但结构分化,内资净流入港股 外资转向净流入港股。2024.2.14-2024.2.21,海外共同基金对港股净流入0.4亿美元。其中主动型海外基金净流出港股1.7亿美元,被动型基金净流入2.1亿美元。 南向资金方面,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83.59亿元。分行业来看,周度净流入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石油石化、通信、汽车,净流出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传媒、医药、国防军工。 风险提示 估算模型失效:我们采用公募基金净申购/净赎回来估算申赎比,若估算模型失效,则相关指标对于微观流动性的解释变差; 数据统计口径有误:若所采用数据的统计口径出现偏差,将引发相应数据的代表性及准确性不足风险。 相关研报 研报:《 资金透视:回购预案金额创历史新高 》2024年3月5日 王以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060001 | No. BMQ373 王伟光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40001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增量资金进入稳态修复期,TMT成交额占比走高 目前A股进入“超跌反弹”与“春躁”的共振期,增量资金也进入稳态修复期。具体来看:①资金来源由交易型外资、融资资金等超短线和产业资本等超长线资金构成:北向资金持续五周净流入(主要以交易型外资为主)、杠杆资金连续两周单周净流入超300亿、近1M产业资本已连续三周净增持;②但资金交易结构拥挤度走高,北向资金/杠杆资金主要流入TMT行业,截至3月4日,TMT成交额占全A比重达38%,接近去年4月初前高(48%),位于近一年79%的分位数,中证红利指数成交额占比分位数回落至近一年13%的低位。 核心观点 外资连续五周净流入,交易活跃度上升至历史高位 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35.46亿元,已连续五周净流入超700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8.12%。以北向资金vs EPFR口径的数据来衡量交易型外资净流入水平,2024.2.21-2024.2.28,交易型外资净流入158.9亿元。目前配置型外资仍待形成向上合力,上周净流出0.2亿元,其中主动型净流出0.9亿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0.7亿元。从方向上来看,上周北向资金流入电子、有色金属、汽车等行业,流出交通运输、轻工制造、房地产等行业。QDII ETF方面,上周QDII ETF净流入2.69亿元,整体溢价率环比下降至0.82%,其中美国/印度ETF溢价率回升至3.48%/1.20%。 ETF资金转向净流出,融资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超300亿元 上周散户资金(以小单交易金额衡量)净流出66.7亿元,已连续两周净流出。ETF资金作为前期资金面韧性项,在连续净流入六周后上周转向净流出,净流出104.1亿元,其中宽基指数上周净流出31.9亿元,结构上来看,消费板块净流入居前,ETF资金主要流出大金融、科技、高端制造板块,行业层面,ETF净流入计算机&通信、机械、传媒。融资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超300亿元,上周融资资金净流入303.8亿元,活跃度上升至9.96%,对大盘影响力仍在回升,结构上,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子、计算机、机械,有色金属是唯一净流出方向。 近1M产业资本连续三周净增持,连续转正是底部成立关键 上周新成立偏股型资金15.8亿份,环比小幅回升;从仓位来看,主动偏股型存量基金仓位小幅回升至76.42%,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仓位在18年以来93.2%的分位数;私募基金仓位环比回落,截至2024年2月29日,私募基金仓位为77%,仍在底部震荡。供给侧角度,上周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升,新增IPO发行2只,募集19.7亿元,定增发行股票3只,募集26.8亿元,可转债2只,募集资金小幅上升至15.83亿元。积极的信息在于,近1M产业资本连续三周净增持(上周净增持8.88亿元),回购预案金额达974亿元,为2010年以来单周回购金额最高值。 港股沽空比例有所回落,南向资金上周继续净流入 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83.59亿元,内资对港股的配置力度持续增强,结构上来看,石油石化(37.34亿元)、通信(17.85亿元)、汽车(15.73亿元)等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传媒(-14.18亿元)、医药(-3.49亿元)、国防军工(-0.21亿元)等板块净流出规模居前;外资方面,上期(2024.1.25-2024.1.31)海外共同基金净流入港股6.7亿美元,主动型外资净流出(2.4亿美元),被动型基金净流入(9.1亿美元);上周恒指沽空比例环比回落,沽空压力下降;港股公司回购案例数(57起)、回购金额(19.25亿港元)仍在相对高位。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正文 每周资金面概述 增量资金进入稳态修复期。上周机构资金净流入528.42亿元,总体资金净流入461.70亿元。 散户资金:上周散户资金净流出66.72亿元,已连续两周净流出。 杠杆资金:杠杆资金上周净流入303.77亿元,连续两周净流入超300亿元,融资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回升,方向上主要流入电子、计算机、机械,流出有色金属。 ETF:上周ETF净流出104.05亿元,其中宽基指净流出超30亿元,ETF对资金面的支撑力度环比减弱。 公募资金:公募新发仍较低,存量公募的仓位仍在相对高位。 私募资金:权益资金仍在底部震荡。 北向资金: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35.46亿元,结构上交易型外资净流入增加,配置型外资仍在流出。方向上主要增持电子、有色金属、汽车。 险资:截至2023年12月,险资权益仓位为12.02%。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意见》,收入端扩大预算的覆盖范围,支出端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效能,优化资金投资方向,长线资金入市程度有望提升。 QDII ETF:QDII ETF上周净流入2.69亿元,ETF溢价率环比小幅回落。 供给侧: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增持8.88亿元,回购金额仍在高位。一级市场募资额度环比回升,上周IPO募集19.7亿元、定增发行3只股票募集26.8亿元,可转债募资资金环比增加至15.83亿元。 各类主力资金行为周观察 散户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出 散户资金上周转为净流出,上周净流出66.72亿元。1月散户开户数有所回暖,沪深A股新增开户数195.64万户,同比上升;散户资金(以小单交易金额衡量)净流出66.72亿元。 杠杆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入,结构上加仓电子、计算机、机械 杠杆资金上周净流入303.77亿元,融资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上升至9.96%。分行业来看,上周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子、计算机、机械等。 公募新发仍处于底部区间,存量公募基金仓位环比回落 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15.79亿份,新发基金仍处于底部区间。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总计15.79亿份,较上上周发行份额(4.97亿份)环比上升。 存量公募基金中,上周存量基金仓位环比小幅回升。上周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小幅回升至76.42%。其中,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普通股票型基金于上周的权益仓位分别回升至79.39%、64.34%、86.71%。 上周ETF净流出104.05亿元,宽基ETF流出31.91亿元 上周股票型ETF净赎回额为226.28万份,净流出104.05亿,对资金的支撑力度环比减弱。上周ETF净赎回226.28万份,环比赎回力度上升,总净流出104.05亿,宽基指数净流出31.91亿元。分板块来看,消费板块流入居前,行业中计算机&通信、机械流入居前。 私募仓位近期仍在底部 私募仓位近期仍在底部。根据华润信托披露数据,私募股票多头平均仓位仍在底部,1月私募股票多头平均仓位环比下降至48.18%,为2017年以来新低。从高频周度数据来看,2024年2月29日,私募权益基金的平均仓位小幅回落至77%,仍在底部震荡。 北向资金持续五周净流入,但配置型外资仍在流出 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35.46亿元,环比上上周大幅上升。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35.46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8.12%。 拆分结构来看,对冲型外资为流入主力。以北向资金vs EPFR口径的数据来衡量交易型外资净流入,交易型外资净流入158.9亿元。配置型外资上周净流出0.2亿元,其中主动型净流出0.9亿元,被动型外资净流入0.7亿元。 方向上来看,电子、有色金属、汽车是上周加仓方向。上周北向资金主要净流入电子、有色金属、汽车等板块,主要净流出交通运输、轻工制造、房地产等板块。 长线资金权益比例有所回落 险资入市环比放缓。7月至今,险资权益配置比例与险资权益资金规模占比出现分化,或表明与其余资金相比,险资在震荡市中能保持相对稳健的仓位。截至2023年12月,险资权益配置比例为12.02%,环比2023年11月小幅下降,保险权益资金规模占沪深300市值比例相比2023年11月小幅回落至7.05%。 资金流向周观察 产业资本方面,重要股东持续净增持,10WMA回购额仍在高位 二级市场重要股东持续净增持,回购额再度提升至高点。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增持8.88亿元。解禁市值方面,本周解禁市值为569.53亿元,供给端压力环比增加。回购金额高位通常是市场底的有效指标,上周二级市场股票回购金额为448亿元,回购预案金额为974亿元,10WMA回购预案金额仍在高位。 一级市场募资金额有所回升 上周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升。上周新增IPO个数2个,募集资金环比小幅增加至19.69亿元,定增股票3个,募资资金环比增加至26.75亿元,可转债2个,募集资金环比增加至15.83亿元。 QDII ETF上周净流入2.69亿元,ETF溢价率环比快速上升至历史高位 QDII ETF上周净流入2.69亿元,主要流入美国、日本、印度。新发产品方面,上周有1只QDII ETF产品发行;ETF溢价率环比回落,其中印度、美国QDII ETF平均值回升至3.48%、1.20%。 港股周观察 上周恒指沽空比例回落,港股公司回购数据仍在高位 上周港股沽空比例由13.12%环比回落至12.61%。上周港股互联网沽空比例环比回升至0.61%的水平,地产板块则小幅回升至1.63%。上周港股共计57起公司回购案例,回购金额环比回升至16.25亿港元。 海外共同基金净流入港股但结构分化,内资净流入港股 外资转向净流入港股。2024.2.14-2024.2.21,海外共同基金对港股净流入0.4亿美元。其中主动型海外基金净流出港股1.7亿美元,被动型基金净流入2.1亿美元。 南向资金方面,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83.59亿元。分行业来看,周度净流入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石油石化、通信、汽车,净流出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传媒、医药、国防军工。 风险提示 估算模型失效:我们采用公募基金净申购/净赎回来估算申赎比,若估算模型失效,则相关指标对于微观流动性的解释变差; 数据统计口径有误:若所采用数据的统计口径出现偏差,将引发相应数据的代表性及准确性不足风险。 相关研报 研报:《 资金透视:回购预案金额创历史新高 》2024年3月5日 王以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060001 | No. BMQ373 王伟光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40001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