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国银河宏观】1月M2增速为什么快速下滑?——金融高频数据周报(2024年2月19日-2月23日)

【中国银河宏观】1月M2增速为什么快速下滑?——金融高频数据周报(2024年2月19日-2月23日)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中国银河宏观】1月M2增速为什么快速下滑?——金融高频数据周报(2024年2月19日-2月23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2024年1月M2同比增长8.7%,增速回落1pct,处于历史较低水平。M2当月新增5.35万亿元,同比少增约2万亿元,带来M2增速快速下滑。为什么会出现同比大幅少增的现象,首先要拆解M2从何处派生。 M2从何处派生?1月M2同比少增主要由于银行购买资管产品项目派生货币减少。2024年1月广义货币M2的派生渠道拆分来看,其中银行信贷投放4.87万亿元(同比-621亿元),银行购买企业债3325亿元(同比+3724亿元),外汇占款投放1720亿元(同比+434亿元),其他渠道回笼180亿元(同比-24373亿元)。银行信贷投放和外汇占款派生的广义货币两年相差不大,明显的变化是银行购买企业债这项同比多派生货币3724亿元,这与2024年1月社融项目中,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3197亿元数据相吻合。新发的企业债可能主要由银行购买。“其他渠道”项目主要包括财政净支出、银行购买资管产品及其他杂项。其中其他杂项占比较低且数据不易统计这里做简单忽略处理。财政收支数据由于不单独披露1月份数据,因此无法拆分出具体数值,我们粗略估算由于春节错位,2024年1月财政净支出派生的货币大概率高于2023年同期。这样倒算出银行购买资管产品同比去年大幅少增可能高于2.5万亿,由此渠道派生的M2的减少是1月M2同比增速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图1) 银行购买资管产品项目为什么会出现同比大幅少增?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去年1月银行大量使用自有资金购买资管产品,超出历史均值。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居民和企业密集赎回理财等资管产品,但资管产品持有的资产不可能全部清仓,银行为保持产品存续,使用自有资金购买资管产品。但今年1月并未出现银行理财产品被集中赎回的情况。 因此,2024年1月出现M2增速的快速下滑,主要是由于去年的高基数,而高基数是由于银行购买资管产品项目派生的广义货币超出历史平均水平带来的,单月的快速下滑不必过度解读,M2增速可能在2月出现回升。 本周市场观察(2月18日-2月23日): 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净回笼8410亿元,MLF净投放10亿元。 货币市场利率春节后回落,后半周临近月末季节性上行:SHIBOR007和DR007分别收于1.8160%(-4BP)、1.8425%(-1BP)。GC007收于2.21%(+17BP)。R007收于2.1247%(+27BP),与DR007利差快速扩大。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快速上升:从上周的约4.6万亿上升至约6.3万亿。 5年期LPR调降25BP,国债收益率曲线下移,期限利差扩大:10年期中债国债收益率收于2.40%(-3BP),1年期收于1.77%(-16BP) 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继续回落:1年期国有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回落至2.25%(-7BP);股份制银行收于2.27%(-3BP)。 美元指数回落至104下方,非美货币涨跌互现,人民币小幅贬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收于7.1984(+57pips),日元-0.22%、韩元+0.33%、欧元+0.42%、加元+0.06%、澳元+0.83%、英镑+0.43%。 风险提示 1.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3.政府债券发行超预期的风险 4.经济超预期下行的风险 5.美联储紧缩周期超预期加长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4年2月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1月M2增速为什么快速下滑?--金融高频数据周报(2024年2月19日-2月23日)》 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分析师:许冬石、詹璐 研究助理:聂天奇 评级体系: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