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创远信科:射频通信仪器“小巨人”业务升级,立足无线通信开拓车联网及卫星互联网(831961.BJ)--2024.1.26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深度】创远信科:射频通信仪器“小巨人”业务升级,立足无线通信开拓车联网及卫星互联网(831961.BJ)--2024.1.2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们专注新三板、北交所研究10年 | 文末有惊喜 分析师:诸海滨 S0790522080007 赵昊 S0790522080002 射频通信仪器“小巨人”业务升级 立足无线通信开拓车联网及卫星互联网 #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小巨人”加快战略外延,“1+3”战略持续进化 创远信科是无线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及整体测试解决方案“小巨人”企业,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23年公司迎来四大变化,① 推进品牌升级与产业合作,与长春汽检、信通院、中国移动等业内领军者携手共进;② 多元新品开花结果,矢量网络分析仪频段延伸至110GHz实现国内领先,并推出GS100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18GHz两类手持仪器;③ 优化“1+3”发展战略,在5G-A、车联网、卫星通信等领域实现完善业务布局。④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矢量网络分析仪持续放量带动毛利率达49.5%。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0/0.47/0.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1/0.33/0.4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59.2/38.5/31.4倍,看好公司发力高端新品和增量领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无线射频测试仪器按功能分为“三大件”,2025年预计全球市场达270亿元 电子测量仪器自身工业总产值占比仅4%,但对信息通讯行业影响达66%。射频类测量仪器,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市场规模分别达270亿元、98亿元;按功能分为模拟信号发生的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负责信号接收的频谱/信号分析仪和兼具收发功能以表征射频器件的矢量网络分析仪;上述射频“三大件”维持4:3:3的大致市场比例。此外,一方面上游半导体较为依赖外资厂商,另一方面国产仪器份额有待提升,国内已经涌现一批上市公司,覆盖射频通信、示波器、电力电子测量等广泛领域。 #电子测量仪器自主替代持续推进,移动通讯、汽车、卫星互联网需求广阔 参照全球行业龙头是德科技,2023Q1-Q3其收入45%来自商业通信,33%来自电子产业,22%来自航天军工等,电子、汽车、航天等下游领域需求维持较好增长。国产仪器有望随着5G/6G、卫星通信、汽车等下游关键增量迎来加速发展期:移动通信的测试仪器涉及终端领域、网优领域、无线接入网领域及核心网领域,5G/6G推动仪器走向高频率、大带宽、大容量、仿真智能化;卫星通信及空天地一体化带动测试、仿真等仪器需求,移动通信设备、卫星及地面设备、终端芯片等均带动测试需求增量;新能源车与自动驾驶驱动车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测试仪器增量。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技术及产品开发风险、新领域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目录】 1、 先看公司:仪器业务加快战略外延,“1+3”战略进军新一代通信测量 1.1、 变化一:布局升级与产业合作并行,股权激励目标内生高增长动力 1.2、 变化二:多元新品开花结果,矢量网络分析仪延伸至110GHz国内领先 1.3、 变化三:立足毫米波/微波技术,进军先进移动通信、车联网、卫星通信 1.3.1、 无线通信测试:聚焦泛移动通信,受益5G毫米波、大规模MIMO等趋势 1.3.2、 车联网测试:覆盖外场、路侧与车端,汇聚行业智慧打造领先解决方案 1.3.3、 卫星通信:延展空天地一体化测试解决体系,受益国内卫星互联网浪潮 1.4、 变化四:2023Q1-Q3毛利上升改善盈利,30%+研发投入筑深业务底力 2、 再看行业:仪器国产化大有可为,移动设备、汽车、卫星等增量驱动 2.1、 概况:电子测量仪器分为多种类别,用于测量电参数、电信号等 2.2、 格局:上游以模拟IC、分立器件为主,下游客户需求多元 2.3、 增量:自主替代持续推进,通讯、汽车、航天等需求广阔 2.3.1、 自主替代:国产测量仪器走向高端化,加速替代外资 2.3.2、 下游赛道:5G/6G、汽车、卫星通信等空间广阔 3、 盈利预测:可比公司PE 2023平均37.8X,发力高端新品和增量领域 4、 风险提示 附:财务预测摘要 【阅读原文】内容详见完整报告 1、先看公司:仪器业务加快战略外延,“1+3”战略进军新一代通信测量 创远信科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自主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的专业科学仪器公司。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6),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9年公司获评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0年7月作为首批企业成功晋级新三板精选层,且当年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公司由上海创远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荣获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3年集团总部基地开工,发展开启新征程。公司业务端专注于增强无线测试仪器的势能建设,主要发展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三个方向,拥有自主品牌和一系列测试仪器核心专利技术,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1、变化一:布局升级与产业合作并行,股权激励目标内生高增长动力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快业务升级步伐,一是加速新品研发和新领域布局,二是深入推进品牌升级,包括公司成功登陆北交所、正式更名、公司总部基地开工建设等,三是加快进行产业合作,发力新技术、新应用。从近期合作情况来看,公司着重在车联网、5G/6G移动通信等核心领域持续进行产业协同,与长春汽检、信通院、中国移动等业内领军者携手共进。 一是与长春汽检合作,有利于公司加深对合规检测、设备应用方向的认识,在通信网络、应用仿真、电磁环境等领域实现技术协同。2023年9月13日创远信科与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公司总部正式举行。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将围绕汽车通信网络、应用仿真、电磁环境等方向提供合规检测、咨询服务、设备开发等相关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汽车网络通信性能、汽车终端网络性能、汽车应用场景仿真、以及复杂电磁环境对道路车辆的影响等领域合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是协同中国移动及业界龙头,推进公司车联网测试解决方案应用和完善。2023年12月,创远信科参加了中国移动研究院组织召开的“5G车联网新技术试验总结研讨会”,与中国信通院、华为、中兴、诺基亚、广东移动、重庆移动及广汽等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公司的Eagle Auto测试软件作为这次新技术试验的唯一测试工具,完成了首个基于5G现网的多地多厂商车联网网络性能验证,测试结果有效支撑了业界首批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车联网网络性能和规划建设验收团体标准的制定。在历时7个月的测试过程中,创远信科配合中国移动联合系统厂商和移动省公司等合作伙伴,在重庆、上海、无锡、珠海等地,系统性验证了基于车联网典型业务的5G现网网络性能、新技术方案及业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向时延小于25ms的占比超99%,5G现网网络时延、可靠性及速率可满足所选取的23个车联网典型业务的指标要求,有效支撑了业界首批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车联网网络性能和规划建设验收团体标准的制定。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基于真实的端到端测试环境,验证了UPF下沉到基站级的5GUu方案具有与LTEPC5方案相仿的业务时延性能,能够满足网联辅助驾驶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有条件地满足网联自动驾驶对网络性能的要求。 三是联合中国信通院,加深技术理解与科研-产业协同。2023年12月27日创远信科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新一代移动通信测试验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无线主设备、天线、终端、模组等产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合作研究测试系统方案,开发测试仪表,推动规模化应用,并将共同推进科研课题立项与协同申报、开展相关知识产权合作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新一轮大范围股权激励驱动内生动力,激励目标为2024/2025年实现营收3.8/4.4亿元,有利于推动业务经营良性增长。公司于2023年11月发布了2023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完成首次授予146名员工的登记,约占公司2023H1员工总数242人的60%,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合计792.6万份,约占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14,284万股的5.55%。 1.2、变化二:多元新品开花结果,矢量网络分析仪延伸至110GHz国内领先 公司矢量网络分析仪2023年陆续发布了最高支持40GHz、50GHz、110GHz 的新产品,具有 100%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全面覆盖毫米波频段,客户覆盖范围更广,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客户交付。预计6G产品的部署会在毫米波频段(50GHz-110GHz)与太赫兹频段(200GHz-280GHz),传统的低频段仪器产品将较难胜任6G时代的分析测试需求,因此公司持续部署高频段新产品对标外资主打型号,解决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卡脖子”问题,实现更多国产替代。 矢量网络分析仪是射频工程师的必备工具之一,而由于成本较高, 毫米波频段仪器之前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近年来5G毫米波,卫星通信,汽车雷达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价格昂贵导致测试成本高企。公司基于过去8.5GHz中坚产品系列持续迭代,推出同系列的20GHz产品,并在2023年4月推出40GHz产品进入毫米波分析领域,可覆盖更多测试场景,且产品价格仅29.8万元,相比同行具备较大优势;持续加快高端产品研发,推出50G/110GHz两大重磅新品,冲击高端市场和前沿应用领域。 2023年,公司从导航通信入手,针对GNSS易受干扰的痛点,发布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新品。由于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固有的脆弱性,容易受到来自其他发射源的干扰,针对GNSS领域内日趋复杂的干扰检测定位显得至关重要,公司最新发布的GS100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融合了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模块与频谱分析功能,既包含导航卫星信号解析功能,同时又兼顾频谱分析监测功能,满足日常导航信号解析、高精度定位和导航干扰分析测量,可广泛运用于卫星阵地、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系统、位置服务(LBS)、军事应用、电磁环境评估、频谱监测等卫星导航领域。 便捷手持仪器领域,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现已形成深厚的技术积累,除了GS100外,2023年还对两大手持系列仪器全面焕新,发布18GHz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和18GHz手持式信号源。以SpecMini(频谱分析仪)为例,频段由最初的10MHz-4.2GHz拓展到如今的9kHz-18GHz,分析带宽由20MHz拓展到100MHz。便携式仪器凭借其体积、耗能、轻便等优势,在诸多追求工作效率的场合发光发热,但是市场上现有的大多测试设备动辄3、4公斤,不易携带,且操作比较繁琐,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创远信科推出两款基于Android系统、兼顾高便捷性和高性能的设备系列GeneMini(矢量信号发生器)和SpecMini(频谱分析仪)。2023年新品中,18GHz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在保持原有体积与重量的基础上,突破性地将频段拓展到18GHz,不仅可用做实验室射频测试仪器,更便于外场测试使用;手持式信号源新品频段同样拓展到18GHz,适用于教学、射频研发、移动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 1.3、变化三:立足毫米波/微波技术,进军先进移动通信、车联网、卫星通信 公司优化“1+3”发展战略,丰富公司业务板块。优化后的“1+3”战略之“1”是指持续无线通信测试仪器技术的势能建设,“3”是指三个主要业务方向,分别是:(1)无线通信测试:即以5G/6G通信、北斗导航、半导体射频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业务;(2)车联网测试:即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3)无线通信设备:即以无线侦测设备、卫星通信传输为主的通信设备业务。 围绕“1+3”中的“1”大核心技术体系势能建设,持续实现业务拓展。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有仪表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及制造技术、超高速基带信号处理平台相关技术、兼容多制式无线通信物理层协议相关技术、5G毫米波测试技术等。基于通信、网络等测试仪器技术储备,2022年上半年,公司成立车联网业务部,开展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提升公司在汽车通信测试领域的影响力。 1.3.1、无线通信测试:聚焦泛移动通信,受益5G毫米波、大规模MIMO等趋势 公司无线通信测试业务包括4G、5G、6G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半导体射频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5G 毫米波正式发放商用牌照在即,在2023年新品持续拓展背景下,公司全线产品已经支持毫米波频段,毫米波正式商用后5G-A等相关市场需求将有较大增长。 从技术趋势来看,对于所有的无线通信系统而言,无论是3GPP、UMTS等移动无线网络还是WLAN等无线局域网,除了通过高阶调制或更大的信号带宽这样传统的方式来提高数据速率以外,还可以通过多天线技术来提高信道的容量。因此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必选项目,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已引起广泛关注,将通过多天线系统利用空间分集明显提高传输速率。 公司矢量网络分析仪对MIMO天线的测试具备较大优势。Massive MIMO天线系统其射频部分与天线无法直接区分,无法进行拆卸进行传导测试,有源天线的射频指标需要通过空口(OTA)进行测试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可通过近场测量获取相位以便完成到远场的转换,可通过比较法测量天线增益,且在调试天线的驻波系数以及判断天线系统有无故障时更直观、更快捷。 1.3.2、车联网测试:覆盖外场、路侧与车端,汇聚行业智慧打造领先解决方案 汽车网联化、智能化、云与大数据的应用对网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路协同、专用通信网络、GNSS定位等是有效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而车联网应用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车端、路测和云平台,彼此之间可以进行基于4G/5G蜂窝网络和PC5直连通信的实时信息交互,实现各类车联网场景应用。公司车联网测试方案是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自2022年开始布局并与行业内知名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已参与C-V2X路侧直连通信网络覆盖性能测试方法和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规划建设和验收要求的标准制订。目前公司车联网测试领域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有:整车网络性能外场测试解决方案Eagle Auto、汽车以太网测试解决方案、V2X HIL 仿真测试等,目前该系列产品均已实现销售并交付。 1)外场测试解决方案 Eagle Auto:作为人-车-路-生活互联的智能数据通道,车载智能互联终端(T-BOX)连接车内和车外网络,是安全、智能驾驶的基础,创远信科与网络运营商、主流测试评估机构、主机厂、T-BOX厂家深入合作,开发了专业的“整车网络性能外场测试解决方案Eagle Auto”,从4G/5G/C-V2X/GNSS网络性能和T-Box终端用户体验双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助力车联网业务应用落地。 2)虚拟路测仿真测试:从实际硬件部署方式考虑,智能汽车由分布走向集中的电子电气架构,车端V2X模块与T-BOX集成,使T-BOX同时具有车载网关与4G/5G/V2X/GNSS通信双重功能,使得每辆行驶的汽车都可以互相通信并且处理数据,而这些应用的实现均建立在高可靠的无线通信质量之上。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克服如城市隧道及高架桥带来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地下停车场带来的穿透损耗,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频移,复杂街道环境下的多径以及复杂的外部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公司推出了能够在真实的道路交通信道环境下对终端、模组、芯片进行测试和优化的路测仿真解决方案,对保障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实现至关重要。 3)汽车以太网解决方案:汽车以太网的集成化对技术提出更高需求,而为确保多个ECU之间交互能力及苛刻环境可靠性,全面设计验证中的需求甚至更高。公司基于1000BASE-T1和100BASE-T1标准提供了全自动一致性测试应用软件,测试套件在泰克5/6系列MSO示波器上运行,并配套创远信科T5280A矢量网络分析仪。该方案除了一致性测试外,还可以全面利用示波器中的验证和调试功能。 其中虚拟路测仿真测试方面,创远信科联合行业内HIL仿真软件平台、C-V2X信号模拟器、信道模型测量与建模等行业主流供应商,开发了专业的C-V2X交通场景虚拟路测仿真测试系统,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该测试方案通过真实交通场景道路测试获取外场电磁环境信息,结合高性能射线追踪平台,生成信道模型,并映射到无线信道仿真器的各个通道,将外场实际电磁环境在实验室仿真平台进行模拟,实现对外场交通场景的重现。 1.3.3、卫星通信:延展空天地一体化测试解决体系,受益国内卫星互联网浪潮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未来通信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在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和设备研发过程中,各种通信装备种类繁多,制式规格复杂多样,应用场景和功能特点各有不同,因而需要贴近真实环境下的卫星通信设备能力评估系统和端到端系统性能测试系统,以掌握相关通信设备的技术指标和真实性能。公司“1+3”战略中无线通信设备测试的布局包括了卫星互联网、无线侦测、频谱监测,毫米波芯片及模块产品和测试解决方案,其中在卫星通信方面的布局属于无线通信设备领域的重要一环,相关仪器包括信道模拟器、台式和手持的信号分析仪和信号源、矢量网络分析仪等等。 目前公司已全面布局空天地信息网络相关测试仪器及测试解决方案。方案包括:1)天地一体化通信仿真测试: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 X80 信道模拟器及上下变频模组开发“天地一体化通信-端到端系统性能仿真平台”,可实现针对卫星通信场景实现完整的端到端性能测试、模拟复杂场电磁环境下的卫星通信场景等,这一性能测试系统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复杂卫星信道环境的可重复、可控测试,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的卫星通信场景。以半实物仿真的形式验证卫星通信系统的实际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评估卫星通信设备以及模组的射频性能、数据传输、信号覆盖等通信能力,为卫星通信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原理验证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公司已实现全国产化的卫星变频模块,具有较高性价比。2)低轨卫星载荷认证测试:公司自主研发“低轨卫星载荷认证测试系统”,也是基于卫星通信测试终端及通用测试仪表等硬件设备,支持对卫星载荷的功能及性能等进行地面自动化验证评估。3)卫星地面站干扰排查等等。 除了卫星及其地面设备直接关联的测试业务,公司无线测试设备方案还涵盖了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组合导航测试方案以及作为收入重心之一的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等等。如公司最近发布的 GS100 手持式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可应用于卫星阵地、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系统、位置服务(LBS)、军事应用、电磁环境评估、频谱监测等卫星导航领域测试。 1.4、变化四:2023Q1-Q3毛利上升改善盈利,30%+研发投入筑深业务底力 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83亿元(-15%),归母净利润0.2亿元(+14%),受到通信行业需求探底影响的同时盈利走向好转。 公司收入按照产品可以进一步分为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无线电监测、北斗导航测试系列和贸易业务,近年来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属于无线通信测试类仪器)维持第一大业务地位,2023H1实现收入3004万元,而新品迭出、盈利水平较高的矢量网络分析系列(属于射频测试类仪器)已从2022年的第四大业务发展为2023H1的第二大业务,收入达2430万元且下滑幅度在所有业务中较小,体现出公司持续完善业务覆盖的初步成果,而业务结构正向变动也部分解释了毛利率上升的原因。 2023Q1-Q3公司实现毛利率/净利率49.5%/10%,较2022年同期持续上升4.4/2.3pcts,公司产品高端化成效逐步显现,毛利率的上升也是公司收入承压之下能够实现盈利逆势上行的主要原因。 而在费用端,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2023Q1-Q3研发费用支出达到6142万元,占比上升至33.6%,致力于打牢“1+3”战略布局中作为核心支柱的测量仪器技术的发展步伐。 人员方面,2023H1公司研发技术人员为158人,技术人员在全部员工242人中占比达到65%。专利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24项,其中发明专利275项,占比64.86%;授权专利2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团队-- ↓↓行业、盈利预测见下图↓↓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交流 往期 精选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最新研报 1 北证纳入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参与国际化配置在望 2 【深度】富恒新材:比亚迪为代表汽车与高附加值消费电子业务,随募投完工扩张 3 【深度】广脉科技:信息通信ICT“小巨人”,紧抓智慧及高铁新基建发展机遇 更多精彩内容 北证50:民士达 | 鼎智科技 | 安达科技 | 康普化学 | 曙光数创 | 华岭股份 | 海能技术 | 硅烷科技 | 恒进感应 | 奥迪威 | 邦德股份 | 骏创科技 | 凯德石英 | 吉冈精密 | 禾昌聚合 | 吉林碳谷 | 同力股份 | 德源药业 | 同惠电子 | 颖泰生物 | 富士达 | 艾融软件 | 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富恒新材 | 广脉科技 | 天力复合 | 民士达 | 华密新材 | 易实精密 | 华洋赛车 | 武汉蓝电 | 科润智控 | 天铭科技 | 方大新材 | 基康仪器 | 三祥科技 | 方盛股份 | 科达自控 | 宁新新材 | 路斯股份 | 中科美菱 | 朱老六 | 新芝生物 | 威贸电子 | 天润科技 | 欧福蛋业 | 一致魔芋 | 佳先股份 | 迅安科技 | 欧普泰 | 太湖雪 | 瑞奇智造 专题策略: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 | 沐光而行 | 高质量扩容 | 改革 | 赛道 | 盘点 | 稀缺性 | 投什么 | 成长之花 | 经验借鉴 | 向阳而生 | 指数 |回购 |上市路径 产业链:机器人 | 消费电子 | 卫星互联网 | AIGC | 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改性塑料 新三板:华电光大 | 东风机电 | 本源环境| 鹏盾能源 | 阳光精机 | 蓝耘科技 | 圣兆药物 六大持续跟踪系列:定期更新 点击图片跳转: 北交所观察 热点回顾、事件前瞻,汇总市场、上市、审核表现,每周日更新 科技新产业跟踪 北交所科新总量、行业、动态、公告,每周更新 北交所后备军 受理公司择优,提前把握机会,每周更新 晨听北交所 新闻、公告、市场特点,每日更新 异动北交所 龙虎榜热钱,每日更新 科学仪器双周谈 生命科学、电子测量、电池测试,全产业链图景,每两周更新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我们专注新三板、北交所研究10年 | 文末有惊喜 分析师:诸海滨 S0790522080007 赵昊 S0790522080002 射频通信仪器“小巨人”业务升级 立足无线通信开拓车联网及卫星互联网 #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小巨人”加快战略外延,“1+3”战略持续进化 创远信科是无线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及整体测试解决方案“小巨人”企业,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23年公司迎来四大变化,① 推进品牌升级与产业合作,与长春汽检、信通院、中国移动等业内领军者携手共进;② 多元新品开花结果,矢量网络分析仪频段延伸至110GHz实现国内领先,并推出GS100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18GHz两类手持仪器;③ 优化“1+3”发展战略,在5G-A、车联网、卫星通信等领域实现完善业务布局。④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矢量网络分析仪持续放量带动毛利率达49.5%。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0/0.47/0.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1/0.33/0.4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59.2/38.5/31.4倍,看好公司发力高端新品和增量领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无线射频测试仪器按功能分为“三大件”,2025年预计全球市场达270亿元 电子测量仪器自身工业总产值占比仅4%,但对信息通讯行业影响达66%。射频类测量仪器,预计2025年全球/中国市场规模分别达270亿元、98亿元;按功能分为模拟信号发生的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负责信号接收的频谱/信号分析仪和兼具收发功能以表征射频器件的矢量网络分析仪;上述射频“三大件”维持4:3:3的大致市场比例。此外,一方面上游半导体较为依赖外资厂商,另一方面国产仪器份额有待提升,国内已经涌现一批上市公司,覆盖射频通信、示波器、电力电子测量等广泛领域。 #电子测量仪器自主替代持续推进,移动通讯、汽车、卫星互联网需求广阔 参照全球行业龙头是德科技,2023Q1-Q3其收入45%来自商业通信,33%来自电子产业,22%来自航天军工等,电子、汽车、航天等下游领域需求维持较好增长。国产仪器有望随着5G/6G、卫星通信、汽车等下游关键增量迎来加速发展期:移动通信的测试仪器涉及终端领域、网优领域、无线接入网领域及核心网领域,5G/6G推动仪器走向高频率、大带宽、大容量、仿真智能化;卫星通信及空天地一体化带动测试、仿真等仪器需求,移动通信设备、卫星及地面设备、终端芯片等均带动测试需求增量;新能源车与自动驾驶驱动车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测试仪器增量。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技术及产品开发风险、新领域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目录】 1、 先看公司:仪器业务加快战略外延,“1+3”战略进军新一代通信测量 1.1、 变化一:布局升级与产业合作并行,股权激励目标内生高增长动力 1.2、 变化二:多元新品开花结果,矢量网络分析仪延伸至110GHz国内领先 1.3、 变化三:立足毫米波/微波技术,进军先进移动通信、车联网、卫星通信 1.3.1、 无线通信测试:聚焦泛移动通信,受益5G毫米波、大规模MIMO等趋势 1.3.2、 车联网测试:覆盖外场、路侧与车端,汇聚行业智慧打造领先解决方案 1.3.3、 卫星通信:延展空天地一体化测试解决体系,受益国内卫星互联网浪潮 1.4、 变化四:2023Q1-Q3毛利上升改善盈利,30%+研发投入筑深业务底力 2、 再看行业:仪器国产化大有可为,移动设备、汽车、卫星等增量驱动 2.1、 概况:电子测量仪器分为多种类别,用于测量电参数、电信号等 2.2、 格局:上游以模拟IC、分立器件为主,下游客户需求多元 2.3、 增量:自主替代持续推进,通讯、汽车、航天等需求广阔 2.3.1、 自主替代:国产测量仪器走向高端化,加速替代外资 2.3.2、 下游赛道:5G/6G、汽车、卫星通信等空间广阔 3、 盈利预测:可比公司PE 2023平均37.8X,发力高端新品和增量领域 4、 风险提示 附:财务预测摘要 【阅读原文】内容详见完整报告 1、先看公司:仪器业务加快战略外延,“1+3”战略进军新一代通信测量 创远信科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自主研发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的专业科学仪器公司。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6),并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9年公司获评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0年7月作为首批企业成功晋级新三板精选层,且当年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公司由上海创远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荣获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3年集团总部基地开工,发展开启新征程。公司业务端专注于增强无线测试仪器的势能建设,主要发展无线通信测试、车联网测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等三个方向,拥有自主品牌和一系列测试仪器核心专利技术,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1、变化一:布局升级与产业合作并行,股权激励目标内生高增长动力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快业务升级步伐,一是加速新品研发和新领域布局,二是深入推进品牌升级,包括公司成功登陆北交所、正式更名、公司总部基地开工建设等,三是加快进行产业合作,发力新技术、新应用。从近期合作情况来看,公司着重在车联网、5G/6G移动通信等核心领域持续进行产业协同,与长春汽检、信通院、中国移动等业内领军者携手共进。 一是与长春汽检合作,有利于公司加深对合规检测、设备应用方向的认识,在通信网络、应用仿真、电磁环境等领域实现技术协同。2023年9月13日创远信科与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公司总部正式举行。双方成立联合实验室将围绕汽车通信网络、应用仿真、电磁环境等方向提供合规检测、咨询服务、设备开发等相关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汽车网络通信性能、汽车终端网络性能、汽车应用场景仿真、以及复杂电磁环境对道路车辆的影响等领域合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是协同中国移动及业界龙头,推进公司车联网测试解决方案应用和完善。2023年12月,创远信科参加了中国移动研究院组织召开的“5G车联网新技术试验总结研讨会”,与中国信通院、华为、中兴、诺基亚、广东移动、重庆移动及广汽等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公司的Eagle Auto测试软件作为这次新技术试验的唯一测试工具,完成了首个基于5G现网的多地多厂商车联网网络性能验证,测试结果有效支撑了业界首批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车联网网络性能和规划建设验收团体标准的制定。在历时7个月的测试过程中,创远信科配合中国移动联合系统厂商和移动省公司等合作伙伴,在重庆、上海、无锡、珠海等地,系统性验证了基于车联网典型业务的5G现网网络性能、新技术方案及业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向时延小于25ms的占比超99%,5G现网网络时延、可靠性及速率可满足所选取的23个车联网典型业务的指标要求,有效支撑了业界首批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车联网网络性能和规划建设验收团体标准的制定。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基于真实的端到端测试环境,验证了UPF下沉到基站级的5GUu方案具有与LTEPC5方案相仿的业务时延性能,能够满足网联辅助驾驶对网络性能的要求,有条件地满足网联自动驾驶对网络性能的要求。 三是联合中国信通院,加深技术理解与科研-产业协同。2023年12月27日创远信科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新一代移动通信测试验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围绕无线主设备、天线、终端、模组等产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合作研究测试系统方案,开发测试仪表,推动规模化应用,并将共同推进科研课题立项与协同申报、开展相关知识产权合作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新一轮大范围股权激励驱动内生动力,激励目标为2024/2025年实现营收3.8/4.4亿元,有利于推动业务经营良性增长。公司于2023年11月发布了2023年度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完成首次授予146名员工的登记,约占公司2023H1员工总数242人的60%,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合计792.6万份,约占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14,284万股的5.55%。 1.2、变化二:多元新品开花结果,矢量网络分析仪延伸至110GHz国内领先 公司矢量网络分析仪2023年陆续发布了最高支持40GHz、50GHz、110GHz 的新产品,具有 100%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全面覆盖毫米波频段,客户覆盖范围更广,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客户交付。预计6G产品的部署会在毫米波频段(50GHz-110GHz)与太赫兹频段(200GHz-280GHz),传统的低频段仪器产品将较难胜任6G时代的分析测试需求,因此公司持续部署高频段新产品对标外资主打型号,解决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卡脖子”问题,实现更多国产替代。 矢量网络分析仪是射频工程师的必备工具之一,而由于成本较高, 毫米波频段仪器之前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近年来5G毫米波,卫星通信,汽车雷达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毫米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价格昂贵导致测试成本高企。公司基于过去8.5GHz中坚产品系列持续迭代,推出同系列的20GHz产品,并在2023年4月推出40GHz产品进入毫米波分析领域,可覆盖更多测试场景,且产品价格仅29.8万元,相比同行具备较大优势;持续加快高端产品研发,推出50G/110GHz两大重磅新品,冲击高端市场和前沿应用领域。 2023年,公司从导航通信入手,针对GNSS易受干扰的痛点,发布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新品。由于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固有的脆弱性,容易受到来自其他发射源的干扰,针对GNSS领域内日趋复杂的干扰检测定位显得至关重要,公司最新发布的GS100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融合了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模块与频谱分析功能,既包含导航卫星信号解析功能,同时又兼顾频谱分析监测功能,满足日常导航信号解析、高精度定位和导航干扰分析测量,可广泛运用于卫星阵地、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系统、位置服务(LBS)、军事应用、电磁环境评估、频谱监测等卫星导航领域。 便捷手持仪器领域,公司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沉淀,现已形成深厚的技术积累,除了GS100外,2023年还对两大手持系列仪器全面焕新,发布18GHz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和18GHz手持式信号源。以SpecMini(频谱分析仪)为例,频段由最初的10MHz-4.2GHz拓展到如今的9kHz-18GHz,分析带宽由20MHz拓展到100MHz。便携式仪器凭借其体积、耗能、轻便等优势,在诸多追求工作效率的场合发光发热,但是市场上现有的大多测试设备动辄3、4公斤,不易携带,且操作比较繁琐,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创远信科推出两款基于Android系统、兼顾高便捷性和高性能的设备系列GeneMini(矢量信号发生器)和SpecMini(频谱分析仪)。2023年新品中,18GHz手持式频谱分析仪在保持原有体积与重量的基础上,突破性地将频段拓展到18GHz,不仅可用做实验室射频测试仪器,更便于外场测试使用;手持式信号源新品频段同样拓展到18GHz,适用于教学、射频研发、移动通信、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 1.3、变化三:立足毫米波/微波技术,进军先进移动通信、车联网、卫星通信 公司优化“1+3”发展战略,丰富公司业务板块。优化后的“1+3”战略之“1”是指持续无线通信测试仪器技术的势能建设,“3”是指三个主要业务方向,分别是:(1)无线通信测试:即以5G/6G通信、北斗导航、半导体射频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业务;(2)车联网测试:即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3)无线通信设备:即以无线侦测设备、卫星通信传输为主的通信设备业务。 围绕“1+3”中的“1”大核心技术体系势能建设,持续实现业务拓展。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有仪表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及制造技术、超高速基带信号处理平台相关技术、兼容多制式无线通信物理层协议相关技术、5G毫米波测试技术等。基于通信、网络等测试仪器技术储备,2022年上半年,公司成立车联网业务部,开展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提升公司在汽车通信测试领域的影响力。 1.3.1、无线通信测试:聚焦泛移动通信,受益5G毫米波、大规模MIMO等趋势 公司无线通信测试业务包括4G、5G、6G移动通信、北斗导航、半导体射频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5G 毫米波正式发放商用牌照在即,在2023年新品持续拓展背景下,公司全线产品已经支持毫米波频段,毫米波正式商用后5G-A等相关市场需求将有较大增长。 从技术趋势来看,对于所有的无线通信系统而言,无论是3GPP、UMTS等移动无线网络还是WLAN等无线局域网,除了通过高阶调制或更大的信号带宽这样传统的方式来提高数据速率以外,还可以通过多天线技术来提高信道的容量。因此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必选项目,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已引起广泛关注,将通过多天线系统利用空间分集明显提高传输速率。 公司矢量网络分析仪对MIMO天线的测试具备较大优势。Massive MIMO天线系统其射频部分与天线无法直接区分,无法进行拆卸进行传导测试,有源天线的射频指标需要通过空口(OTA)进行测试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可通过近场测量获取相位以便完成到远场的转换,可通过比较法测量天线增益,且在调试天线的驻波系数以及判断天线系统有无故障时更直观、更快捷。 1.3.2、车联网测试:覆盖外场、路侧与车端,汇聚行业智慧打造领先解决方案 汽车网联化、智能化、云与大数据的应用对网络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路协同、专用通信网络、GNSS定位等是有效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而车联网应用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车端、路测和云平台,彼此之间可以进行基于4G/5G蜂窝网络和PC5直连通信的实时信息交互,实现各类车联网场景应用。公司车联网测试方案是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自2022年开始布局并与行业内知名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已参与C-V2X路侧直连通信网络覆盖性能测试方法和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规划建设和验收要求的标准制订。目前公司车联网测试领域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有:整车网络性能外场测试解决方案Eagle Auto、汽车以太网测试解决方案、V2X HIL 仿真测试等,目前该系列产品均已实现销售并交付。 1)外场测试解决方案 Eagle Auto:作为人-车-路-生活互联的智能数据通道,车载智能互联终端(T-BOX)连接车内和车外网络,是安全、智能驾驶的基础,创远信科与网络运营商、主流测试评估机构、主机厂、T-BOX厂家深入合作,开发了专业的“整车网络性能外场测试解决方案Eagle Auto”,从4G/5G/C-V2X/GNSS网络性能和T-Box终端用户体验双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助力车联网业务应用落地。 2)虚拟路测仿真测试:从实际硬件部署方式考虑,智能汽车由分布走向集中的电子电气架构,车端V2X模块与T-BOX集成,使T-BOX同时具有车载网关与4G/5G/V2X/GNSS通信双重功能,使得每辆行驶的汽车都可以互相通信并且处理数据,而这些应用的实现均建立在高可靠的无线通信质量之上。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克服如城市隧道及高架桥带来的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地下停车场带来的穿透损耗,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频移,复杂街道环境下的多径以及复杂的外部电磁干扰等问题,因此公司推出了能够在真实的道路交通信道环境下对终端、模组、芯片进行测试和优化的路测仿真解决方案,对保障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实现至关重要。 3)汽车以太网解决方案:汽车以太网的集成化对技术提出更高需求,而为确保多个ECU之间交互能力及苛刻环境可靠性,全面设计验证中的需求甚至更高。公司基于1000BASE-T1和100BASE-T1标准提供了全自动一致性测试应用软件,测试套件在泰克5/6系列MSO示波器上运行,并配套创远信科T5280A矢量网络分析仪。该方案除了一致性测试外,还可以全面利用示波器中的验证和调试功能。 其中虚拟路测仿真测试方面,创远信科联合行业内HIL仿真软件平台、C-V2X信号模拟器、信道模型测量与建模等行业主流供应商,开发了专业的C-V2X交通场景虚拟路测仿真测试系统,从而提高测试效率、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该测试方案通过真实交通场景道路测试获取外场电磁环境信息,结合高性能射线追踪平台,生成信道模型,并映射到无线信道仿真器的各个通道,将外场实际电磁环境在实验室仿真平台进行模拟,实现对外场交通场景的重现。 1.3.3、卫星通信:延展空天地一体化测试解决体系,受益国内卫星互联网浪潮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未来通信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在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和设备研发过程中,各种通信装备种类繁多,制式规格复杂多样,应用场景和功能特点各有不同,因而需要贴近真实环境下的卫星通信设备能力评估系统和端到端系统性能测试系统,以掌握相关通信设备的技术指标和真实性能。公司“1+3”战略中无线通信设备测试的布局包括了卫星互联网、无线侦测、频谱监测,毫米波芯片及模块产品和测试解决方案,其中在卫星通信方面的布局属于无线通信设备领域的重要一环,相关仪器包括信道模拟器、台式和手持的信号分析仪和信号源、矢量网络分析仪等等。 目前公司已全面布局空天地信息网络相关测试仪器及测试解决方案。方案包括:1)天地一体化通信仿真测试: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 X80 信道模拟器及上下变频模组开发“天地一体化通信-端到端系统性能仿真平台”,可实现针对卫星通信场景实现完整的端到端性能测试、模拟复杂场电磁环境下的卫星通信场景等,这一性能测试系统可以在实验室中实现复杂卫星信道环境的可重复、可控测试,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的卫星通信场景。以半实物仿真的形式验证卫星通信系统的实际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评估卫星通信设备以及模组的射频性能、数据传输、信号覆盖等通信能力,为卫星通信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原理验证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公司已实现全国产化的卫星变频模块,具有较高性价比。2)低轨卫星载荷认证测试:公司自主研发“低轨卫星载荷认证测试系统”,也是基于卫星通信测试终端及通用测试仪表等硬件设备,支持对卫星载荷的功能及性能等进行地面自动化验证评估。3)卫星地面站干扰排查等等。 除了卫星及其地面设备直接关联的测试业务,公司无线测试设备方案还涵盖了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组合导航测试方案以及作为收入重心之一的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等等。如公司最近发布的 GS100 手持式卫星导航信号分析仪可应用于卫星阵地、智能网联汽车、通信系统、位置服务(LBS)、军事应用、电磁环境评估、频谱监测等卫星导航领域测试。 1.4、变化四:2023Q1-Q3毛利上升改善盈利,30%+研发投入筑深业务底力 20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83亿元(-15%),归母净利润0.2亿元(+14%),受到通信行业需求探底影响的同时盈利走向好转。 公司收入按照产品可以进一步分为信号模拟与信号发生系列、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矢量网络分析系列、无线网络测试与信道模拟系列、无线电监测、北斗导航测试系列和贸易业务,近年来信号分析与频谱分析系列(属于无线通信测试类仪器)维持第一大业务地位,2023H1实现收入3004万元,而新品迭出、盈利水平较高的矢量网络分析系列(属于射频测试类仪器)已从2022年的第四大业务发展为2023H1的第二大业务,收入达2430万元且下滑幅度在所有业务中较小,体现出公司持续完善业务覆盖的初步成果,而业务结构正向变动也部分解释了毛利率上升的原因。 2023Q1-Q3公司实现毛利率/净利率49.5%/10%,较2022年同期持续上升4.4/2.3pcts,公司产品高端化成效逐步显现,毛利率的上升也是公司收入承压之下能够实现盈利逆势上行的主要原因。 而在费用端,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2023Q1-Q3研发费用支出达到6142万元,占比上升至33.6%,致力于打牢“1+3”战略布局中作为核心支柱的测量仪器技术的发展步伐。 人员方面,2023H1公司研发技术人员为158人,技术人员在全部员工242人中占比达到65%。专利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424项,其中发明专利275项,占比64.86%;授权专利226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团队-- ↓↓行业、盈利预测见下图↓↓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交流 往期 精选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最新研报 1 北证纳入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参与国际化配置在望 2 【深度】富恒新材:比亚迪为代表汽车与高附加值消费电子业务,随募投完工扩张 3 【深度】广脉科技:信息通信ICT“小巨人”,紧抓智慧及高铁新基建发展机遇 更多精彩内容 北证50:民士达 | 鼎智科技 | 安达科技 | 康普化学 | 曙光数创 | 华岭股份 | 海能技术 | 硅烷科技 | 恒进感应 | 奥迪威 | 邦德股份 | 骏创科技 | 凯德石英 | 吉冈精密 | 禾昌聚合 | 吉林碳谷 | 同力股份 | 德源药业 | 同惠电子 | 颖泰生物 | 富士达 | 艾融软件 | 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富恒新材 | 广脉科技 | 天力复合 | 民士达 | 华密新材 | 易实精密 | 华洋赛车 | 武汉蓝电 | 科润智控 | 天铭科技 | 方大新材 | 基康仪器 | 三祥科技 | 方盛股份 | 科达自控 | 宁新新材 | 路斯股份 | 中科美菱 | 朱老六 | 新芝生物 | 威贸电子 | 天润科技 | 欧福蛋业 | 一致魔芋 | 佳先股份 | 迅安科技 | 欧普泰 | 太湖雪 | 瑞奇智造 专题策略: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 | 沐光而行 | 高质量扩容 | 改革 | 赛道 | 盘点 | 稀缺性 | 投什么 | 成长之花 | 经验借鉴 | 向阳而生 | 指数 |回购 |上市路径 产业链:机器人 | 消费电子 | 卫星互联网 | AIGC | 半导体 | 新能源车 | 改性塑料 新三板:华电光大 | 东风机电 | 本源环境| 鹏盾能源 | 阳光精机 | 蓝耘科技 | 圣兆药物 六大持续跟踪系列:定期更新 点击图片跳转: 北交所观察 热点回顾、事件前瞻,汇总市场、上市、审核表现,每周日更新 科技新产业跟踪 北交所科新总量、行业、动态、公告,每周更新 北交所后备军 受理公司择优,提前把握机会,每周更新 晨听北交所 新闻、公告、市场特点,每日更新 异动北交所 龙虎榜热钱,每日更新 科学仪器双周谈 生命科学、电子测量、电池测试,全产业链图景,每两周更新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