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缩量反弹!新能源能否扛起“反攻”大旗?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缩量反弹!新能源能否扛起“反攻”大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10月12日,大盘全天高开后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均收涨,沪指领涨。沪深两市成交额831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5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66.16亿元。 02 策略研判 结构上看,大金融(银行、券商、保险)高开低走;新能源赛道展开超跌反弹,锂矿、锂电池板块领涨;汽车整车继零部件全天强势;医药股开始分化。跌幅榜来看,光刻机、传媒、油气、CPO等板块跌幅居前。 中央汇金增持四大银行,短线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但遗憾的是,两市成交并未放量,说明投资者信心依旧不足。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大盘积弊已久,市场信心的重建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同时,在华为链暂时熄火后,两市缺乏极具号召力的趋势主线,也是指数踌躇不前的重要原因。无论是最近开始“逆袭”的医药,还是12日爆发的新能源赛道,目前来看都只是结构性热点。 12日,碳酸锂期货全部合约均触及涨停,创造了历史,直接引爆了新能源赛道的炒作。但碳酸锂期货大涨的本质是厂商为了减少亏损开始挺价,并非供需关系的改善,更不是中期拐点。因此,当下新能源赛道很难重现昔日的“辉煌”,更不太可能带领创业板甚至全市场走出区间整固的困境。 不过,“国家队”增持、外资重回净买入,都是比较积极的信号。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后市大概率还会有更多增持动作。当更多的增量资金开始进场,市场信心的拐点预计也会到来。 配置上,“国家队”增持预期下,大金融方向(银行、保险)还可以适当关注;新能源赛道预计持续性一般,谨慎参与;华为链(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与AI链(算力、大模型、芯片等)继续做波段;医药股不宜再追高。 03 市场热点 9月汽车产销再创新高,把握板块估值修复机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285.8万辆,环比均增长10.7%,汽车出口44.4万辆,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47.7%。 “金九”延续了8月车市热度,汽车产销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主要得益于两点: 1、一系列促汽车消费政策落地及企业新品密集上市,为内需修复增添动力。值得注意的是,9月多个汽车品牌发布新品,如特斯拉Model Y、小鹏G9、蔚来EC6、问界M7等,且均打出“降价增配”的策略,为新能源车市场贡献明显热度,多个新品销量大涨。 2、我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继续体现,海外出口延续高增。9月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48.3%;新能源车出口9.6万辆,同比增长92.8%,比亚迪、奇瑞、长城等车厂产品位居出口前列。 展望四季度,预计内外需同步增长的势头有望延续,汽车销量整体展望乐观:一方面,四季度往往是主机厂冲量的重要关口,叠加新车密集上市(问界M9、智己LS6、比亚迪宋L、小鹏X9等),“降价增配”趋势有望延续,消费者购车意愿强;另一方面,相较国内,海外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低,目前国内头部厂商加速出海,预计今年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450万辆,商用新能源车出口潜力大。 具体到A股市场,近期由于华为新款M7大定订单超预期,使得华为产业链关注度提升,随着年内ADS2.0智能驾驶系统全国范围落地,叠加新车密集上市或推动智能驾驶功能升级,考虑到行业竞争依旧激烈,预计以价换量和智能化主题趋势或延续,可把握华为供应链、智能驾驶厂商及具备出海优势的厂商的估值修复机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长城汽车、宇通客车、华阳集团、江淮汽车等。 碳酸锂期货合约全部涨停,锂电板块迎估值修复机遇 据新浪财经,10月12日,碳酸锂期货全部合约均触及涨停,最高报164950元/吨。 三因素利好,12日碳酸锂期货合约全部涨停: 1、供给预期持续减少:青海进入季节性降产,江西和四川地区部分盐厂因亏损相继停减产。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跌破17万关口后,9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11.9%,10月产量预期进一步下滑。 2、价格已处在历史底部:经历过前期价格腰斩,碳酸锂价格三季度再度下跌35%,已跌破了15万元关口,逼近江西云母企业生产成本线,处于历史低点,业内“挺价”意愿强烈。 3、下游新能源车销量转暖: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产销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长延续强势。 短期而言,考虑到碳酸锂价格已在历史低位,叠加需求因素偏积极(四季度往往是主机厂冲量的时机,新能源车销量展望向好),情绪面或支撑四季度碳酸锂价格弱反弹,底部区域不悲观。 但中期层面大的反转趋势仍需等待,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碳酸锂库存仍较多,企业还在相互竞争性出货,中游排产也没能看到更积极的信号,静待这些利空因素好转。 具体到A股市场,2022年7月起锂电板块持续下行,板块估值已是过去3年最低分位点,充分反应了市场的悲观预期。短期在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及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下,板块或迎来情绪层面的修复,可把握上游锂矿龙头及中游电池新技术(复合集流体、超充电池、固态电池等)方向的估值修复机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赣锋锂业、星云股份、鹏辉能源、容百科技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沙红晶 S0930621060011 推荐阅读 10月十大金股组合 点击上方关注 光大证券微资讯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开户,享新客理财”
01 盘面观察 10月12日,大盘全天高开后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均收涨,沪指领涨。沪深两市成交额831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5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66.16亿元。 02 策略研判 结构上看,大金融(银行、券商、保险)高开低走;新能源赛道展开超跌反弹,锂矿、锂电池板块领涨;汽车整车继零部件全天强势;医药股开始分化。跌幅榜来看,光刻机、传媒、油气、CPO等板块跌幅居前。 中央汇金增持四大银行,短线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但遗憾的是,两市成交并未放量,说明投资者信心依旧不足。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大盘积弊已久,市场信心的重建仍是一个长期过程。 同时,在华为链暂时熄火后,两市缺乏极具号召力的趋势主线,也是指数踌躇不前的重要原因。无论是最近开始“逆袭”的医药,还是12日爆发的新能源赛道,目前来看都只是结构性热点。 12日,碳酸锂期货全部合约均触及涨停,创造了历史,直接引爆了新能源赛道的炒作。但碳酸锂期货大涨的本质是厂商为了减少亏损开始挺价,并非供需关系的改善,更不是中期拐点。因此,当下新能源赛道很难重现昔日的“辉煌”,更不太可能带领创业板甚至全市场走出区间整固的困境。 不过,“国家队”增持、外资重回净买入,都是比较积极的信号。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后市大概率还会有更多增持动作。当更多的增量资金开始进场,市场信心的拐点预计也会到来。 配置上,“国家队”增持预期下,大金融方向(银行、保险)还可以适当关注;新能源赛道预计持续性一般,谨慎参与;华为链(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与AI链(算力、大模型、芯片等)继续做波段;医药股不宜再追高。 03 市场热点 9月汽车产销再创新高,把握板块估值修复机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285.8万辆,环比均增长10.7%,汽车出口44.4万辆,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47.7%。 “金九”延续了8月车市热度,汽车产销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主要得益于两点: 1、一系列促汽车消费政策落地及企业新品密集上市,为内需修复增添动力。值得注意的是,9月多个汽车品牌发布新品,如特斯拉Model Y、小鹏G9、蔚来EC6、问界M7等,且均打出“降价增配”的策略,为新能源车市场贡献明显热度,多个新品销量大涨。 2、我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继续体现,海外出口延续高增。9月传统燃油车出口同比48.3%;新能源车出口9.6万辆,同比增长92.8%,比亚迪、奇瑞、长城等车厂产品位居出口前列。 展望四季度,预计内外需同步增长的势头有望延续,汽车销量整体展望乐观:一方面,四季度往往是主机厂冲量的重要关口,叠加新车密集上市(问界M9、智己LS6、比亚迪宋L、小鹏X9等),“降价增配”趋势有望延续,消费者购车意愿强;另一方面,相较国内,海外新能源车渗透率仍低,目前国内头部厂商加速出海,预计今年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450万辆,商用新能源车出口潜力大。 具体到A股市场,近期由于华为新款M7大定订单超预期,使得华为产业链关注度提升,随着年内ADS2.0智能驾驶系统全国范围落地,叠加新车密集上市或推动智能驾驶功能升级,考虑到行业竞争依旧激烈,预计以价换量和智能化主题趋势或延续,可把握华为供应链、智能驾驶厂商及具备出海优势的厂商的估值修复机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长城汽车、宇通客车、华阳集团、江淮汽车等。 碳酸锂期货合约全部涨停,锂电板块迎估值修复机遇 据新浪财经,10月12日,碳酸锂期货全部合约均触及涨停,最高报164950元/吨。 三因素利好,12日碳酸锂期货合约全部涨停: 1、供给预期持续减少:青海进入季节性降产,江西和四川地区部分盐厂因亏损相继停减产。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跌破17万关口后,9月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11.9%,10月产量预期进一步下滑。 2、价格已处在历史底部:经历过前期价格腰斩,碳酸锂价格三季度再度下跌35%,已跌破了15万元关口,逼近江西云母企业生产成本线,处于历史低点,业内“挺价”意愿强烈。 3、下游新能源车销量转暖:最新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产销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长延续强势。 短期而言,考虑到碳酸锂价格已在历史低位,叠加需求因素偏积极(四季度往往是主机厂冲量的时机,新能源车销量展望向好),情绪面或支撑四季度碳酸锂价格弱反弹,底部区域不悲观。 但中期层面大的反转趋势仍需等待,调研数据显示,当前碳酸锂库存仍较多,企业还在相互竞争性出货,中游排产也没能看到更积极的信号,静待这些利空因素好转。 具体到A股市场,2022年7月起锂电板块持续下行,板块估值已是过去3年最低分位点,充分反应了市场的悲观预期。短期在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及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下,板块或迎来情绪层面的修复,可把握上游锂矿龙头及中游电池新技术(复合集流体、超充电池、固态电池等)方向的估值修复机遇。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赣锋锂业、星云股份、鹏辉能源、容百科技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沙红晶 S0930621060011 推荐阅读 10月十大金股组合 点击上方关注 光大证券微资讯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开户,享新客理财”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