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非银】人身险行业边际改善,财产险保费同比高增——上市险企2023年2月保费数据点评(王一峰)

【非银】人身险行业边际改善,财产险保费同比高增——上市险企2023年2月保费数据点评(王一峰)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非银】人身险行业边际改善,财产险保费同比高增——上市险企2023年2月保费数据点评(王一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非银】人身险行业边际改善,财产险保费同比高增——上市险企2023年2月保费数据点评 报告摘要 事件: 近日,上市险企陆续公布2023年1-2月保费收入数据,分别为: 1)人身险:中国人寿2459亿,同比+1.9%;中国平安1423亿,同比+4.9%;中国太保698亿,同比-5.6%;新华保险464亿,同比-0.1%;中国人保665亿,同比-1.4%。 2)财产险:平安财险500亿,同比+5.1%;太保财险367亿,同比+18.5%;人保财险1002亿,同比+9.2%。 点评: 人身险:累计保费表现分化,2月单月增速边际回暖 2023年1-2月上市险企人身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平安(+4.9%)>中国人寿(+1.9%)>新华保险(-0.1%)>中国人保(-1.4%)>中国太保(-5.6%),各险企表现有所分化,平安持续增长,国寿增速转正,新华同比基本持平,人保、太保仍然承压。 从2月单月来看,除太保外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中国人寿(+28.8%)>中国人保(+25.2%)>中国平安(+8.4%)>新华保险(+6.2%)>中国太保(-5.1%),且较1月均实现边际改善,预计主要得益于春节假期时间错位(22年春节在2月)使得去年同期基数较小,以及节后各险企启动二次“开门红”,其中人保寿险期交首年业务同比增长63.4%至28亿,预计主要有储蓄型产品贡献;太保增速承压预计主要受去年银保业务高速增长使得同期基数相对较高影响。 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持续较高需求将推动人身险行业一季度“开门红”整体表现良好,随着队伍规模逐渐企稳及产能提升,头部险企NBV增速在低基数下将迎来明显改善;全年来看,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疫情影响逐渐退散以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2023年人身险行业有望实现筑底回升。 财产险:单月保费均实现双位数增长,预计车险与非车将实现双轮驱动 2023年1-2月上市险企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太保财险(+18.5%)>人保财险(+9.2%)>平安财险(+5.1%)。从2月单月来看,各险企均实现同比高增:太保财险(+34.5%)>人保财险(+24.6%)>平安财险(+21.3%),预计主要得益于2月乘用车零售量同环比改善推动车险保费增速回升。其中,人保财险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8.2%至165亿,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29.7%至225亿,主要得益于意健险因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同比增长21.1%至133亿,以及农险保费在政策支持下同比增长55.3%至35亿。 我们认为随着提振汽车消费政策的连续出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23Q1车险保费有望维持增长态势,非车险也有望在政府业务推动下与车险实现双轮驱动。因线下活动恢复等因素2023年赔付率或存一定压力,预计头部险企有望在规模效应下维持COR水平。 风险提示:疫情区域性反复;保费收入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下行。 发布日期:2023-03-16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