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策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 引言: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战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融资渠道、为国家安全与产业升级转型贡献资本市场的“温床”。 ● 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一:凸显上市包容性,未盈利企业友好。 ● (1)科创板创设五套“市值+财务”上市标准,全面、包容刻画企业的科创属性,同时,针对性设置红筹股特殊上市标准,其中,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2月,采用标准一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为410家,占总体的80.55%;未盈利企业数48家,占总体9.43%。 ● (2)2021年4月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完善科创板“硬科技”的界定标准,形成新版“4+5”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 ● (3)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逐年上升,研发费用增速稳步提高。Wind数据显示,2022年3季度,科创板企业研发总支出(TTM)达到1264.32亿元,平均同比增速达到42.42%。 ● 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二:接壤国家战略科技,助力“专精特新”培育。 ● (1)科创板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打造“硬科技”企业聚集地。2021年12月《“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共计包含251家专精特新企业,占科创板企业总数的49.31%,集中分布在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 ● (2)科创板致力于打破“卡脖子”难题,国产替代加速。我国35项“卡脖子”技术涉及半导体、计算机、国防等多个重点领域。2022年6月《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推动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分布集中,助力半导体、工业软件、医疗设备等国产化率较低的产业领域。 ●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一、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一:凸显上市包容性,保持高研发投入强度 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战场,旨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融资渠道,为国家安全与产业升级转型贡献资本市场的“温床”。 (一)科创板新股上市低门槛,未盈利企业友好 科创板创设五套“市值+财务”上市标准,全面、包容刻画企业的科创属性,同时,针对性设置红筹股特殊上市标准。从数量分布来看,根据Wind,采用标准一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为410家,占总体的80.55%;且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给予企业未来成长性更高的关注,截止2023年2月,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企业数量为48家,占总体的9.43%。 (二)“4+5”属性指引强化科技定位,科创板研发费用逐年提升 “4+5”属性指引和负面清单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属性。2021年4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新增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力度评价权重,构建负面清单制度,按照支持类、限制类、禁止类界定科创板行业领域,对不同企业进行分类处理,推进高端装备、新材料、能源等领域企业上市融资,并在不同程度限制和禁止金融属性企业、房地产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发行。 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逐年上升,研发费用增长率稳步提高。根据Wind,截止2022年三季报,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总支出(TTM)为1264.32亿元,平均同比增速42.42%。 二、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二:接壤国家战略科技,助力“专精特新”培育 (一)科创板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打造“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政策发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聚焦 “专精特新”企业。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新增章节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注国家战略科技领域。 从专精特小巨人上市企业板块来看,根据Wind,科创板共计含有251家专精特新企业,占科创板企业总体49.31%。从板块分布来看,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分布在电子(23%)、机械设备(21%)和医药生物(14%)领域。 (二)科创板致力于打破“卡脖子”难题,国产替代加速 二十大提出我国科技战略安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把握自主可控核心环节,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分领域来看,科创板企业当前重点支持半导体、工业软件、医疗设备等国产化率较低的产业领域。信创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国信创产业,CPU、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已实现从“不可用”到“可用”,正处在从“可用”到“好用”阶段的跨越,国产生态雏形已现;网络安全方面,当前数据/网络安全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 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疫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变异/反复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并影响中国出口韧性。 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 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3年3月16日 分析师: 倪 赓:SAC 执证号:S0260519070001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报告摘要 ● 引言: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战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融资渠道、为国家安全与产业升级转型贡献资本市场的“温床”。 ● 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一:凸显上市包容性,未盈利企业友好。 ● (1)科创板创设五套“市值+财务”上市标准,全面、包容刻画企业的科创属性,同时,针对性设置红筹股特殊上市标准,其中,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2月,采用标准一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为410家,占总体的80.55%;未盈利企业数48家,占总体9.43%。 ● (2)2021年4月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完善科创板“硬科技”的界定标准,形成新版“4+5”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0%)。 ● (3)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逐年上升,研发费用增速稳步提高。Wind数据显示,2022年3季度,科创板企业研发总支出(TTM)达到1264.32亿元,平均同比增速达到42.42%。 ● 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二:接壤国家战略科技,助力“专精特新”培育。 ● (1)科创板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打造“硬科技”企业聚集地。2021年12月《“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共计包含251家专精特新企业,占科创板企业总数的49.31%,集中分布在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 ● (2)科创板致力于打破“卡脖子”难题,国产替代加速。我国35项“卡脖子”技术涉及半导体、计算机、国防等多个重点领域。2022年6月《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推动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科创板硬科技企业分布集中,助力半导体、工业软件、医疗设备等国产化率较低的产业领域。 ●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一、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一:凸显上市包容性,保持高研发投入强度 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战场,旨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融资渠道,为国家安全与产业升级转型贡献资本市场的“温床”。 (一)科创板新股上市低门槛,未盈利企业友好 科创板创设五套“市值+财务”上市标准,全面、包容刻画企业的科创属性,同时,针对性设置红筹股特殊上市标准。从数量分布来看,根据Wind,采用标准一上市企业数量最多,为410家,占总体的80.55%;且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给予企业未来成长性更高的关注,截止2023年2月,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企业数量为48家,占总体的9.43%。 (二)“4+5”属性指引强化科技定位,科创板研发费用逐年提升 “4+5”属性指引和负面清单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属性。2021年4月16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新增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投入力度评价权重,构建负面清单制度,按照支持类、限制类、禁止类界定科创板行业领域,对不同企业进行分类处理,推进高端装备、新材料、能源等领域企业上市融资,并在不同程度限制和禁止金融属性企业、房地产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发行。 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逐年上升,研发费用增长率稳步提高。根据Wind,截止2022年三季报,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总支出(TTM)为1264.32亿元,平均同比增速42.42%。 二、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思路之二:接壤国家战略科技,助力“专精特新”培育 (一)科创板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打造“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政策发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聚焦 “专精特新”企业。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新增章节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注国家战略科技领域。 从专精特小巨人上市企业板块来看,根据Wind,科创板共计含有251家专精特新企业,占科创板企业总体49.31%。从板块分布来看,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分布在电子(23%)、机械设备(21%)和医药生物(14%)领域。 (二)科创板致力于打破“卡脖子”难题,国产替代加速 二十大提出我国科技战略安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把握自主可控核心环节,重点解决卡脖子技术。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分领域来看,科创板企业当前重点支持半导体、工业软件、医疗设备等国产化率较低的产业领域。信创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国信创产业,CPU、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已实现从“不可用”到“可用”,正处在从“可用”到“好用”阶段的跨越,国产生态雏形已现;网络安全方面,当前数据/网络安全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市场增长空间广阔。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 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疫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变异/反复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并影响中国出口韧性。 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 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3年3月16日 分析师: 倪 赓:SAC 执证号:S0260519070001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