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发策略】华夏上证50ETF:聚焦沪市核心资产

【广发策略】华夏上证50ETF:聚焦沪市核心资产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策略】华夏上证50ETF:聚焦沪市核心资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 A股核心资产:经济修复积极信号强,中国优势资产迎配置机遇。国内经济受到冲击、全球经济衰退压力大,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在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经济修复信心逐渐形成,A股风险偏好下行,尤其是近期积极信号持续增强,中国优势资产迎来新一轮配置机遇——(1)二十大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中国优势资产战略布局;(2)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本质是中国优势资产重估;(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字当头”,明年经济总体“回升”;(4)扩大内需战略升级,国内大循环落实部署;(5)防疫政策优化,A股基本面有望修复;(6)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优化,经济大盘稳增长决心强;(7)新一轮央企改革启航,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上证50指数:沪市大盘龙头股代表。上证50指数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其选样是在持续地优中选优,保障了一批大盘龙头股综合表现的呈现效果。(1)市场表现:近期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根据Wind数据,近一月上证50指数绝对收益率3.34%,高于沪深300指数的1.56%和万得全A的-2.39%。(2)成分结构:汇聚大盘龙头股,聚焦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3)盈利能力:沪市主要代表,盈利能力强。根据Wind数据,22Q3上证50指数的ROE、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营收增速均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4)估值水平: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PE(TTM)历史分位点低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配置性价比较高。据Wind,2017年以来上证50指数PE(TTM)历史分位点在10%左右,低于万得全A和中证100的17.27%和50.03%。(5)ESG:高ESG评级企业浓度高,ESG得分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据Wind,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中ESG评级在A及以上的数量占比为56%,高于沪深300和万得全A的41%和10.05%。 ● 华夏上证50ETF(交易代码:510050)是华夏基金旗下跟踪上证50指数的ETF产品,于2004年12月30日成立,旨在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截至2022Q3该基金规模达614.08亿元。该基金的投资策略为:组合复制与替代性策略、债券投资策略、衍生品投资策略、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投资策略等。 ●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一、经济修复积极信号强,中国优势资产迎配置机遇 今年以来,在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海外以地缘政治风险为首的逆全球化因素影响下,国内经济受到冲击、全球经济衰退压力大,A股风险偏好持续上行、盈利筑底。但中国经济韧性强,在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经济修复信心逐渐形成,A股风险偏好下行,尤其是近期积极信号持续增强,中国优势资产迎来新一轮配置机遇—— 积极信号之一:二十大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中国优势资产战略布局。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召开,二十大报告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判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扶持优势实体经济发展,包括:(1)推进“新型工业化”,如工业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2)支持“共同富裕”,如地产、养老产业;(3)推动“绿色发展”,如建材、煤炭等高耗能产业转型;(4)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如矿产资源安全。 积极信号之二: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本质是中国优势资产重估。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二十大指引下中国特色资本市场重新定位的表现,为实现安全与发展诉求的辩证统一,提供投融资两端供需匹配的“温床”,目的是更好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本质是对“中国优势资产”进行重估。关注A股估值重塑的四条路径:(1)国央企估值重塑,关注国央企改革与产业转型带来的成长型央企的价值重估。(2)科创估值重塑,关注科创企业特色估值方式,关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3)关注高ESG评级企业。(4)关注港股中国优势资产。 积极信号之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字当头”,明年经济总体“回升”。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年经济总基调强调“稳字当头”、财政政策强调“加力”、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确立明年经济大方向为“回升”。第一,扩内需放在明年工作第一顺位,强调“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第二,产业政策围绕“安全”,一是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二是规划“新型能源体系”;三是粮食安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第三,地产和互联网困境松绑,互联网平台由“反垄断”转为“支持”态度,地产方面提“保交楼”“重组并购”“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强调“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积极信号之四:扩大内需战略升级,国内大循环落实部署。 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凸显了23年外需走软之下内需恢复的重要性。“扩大内需”的界定并非狭义理解为“促消费”,而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兼顾,每一轮的消费内需和投资内需刺激的抓手,均符合当时时代发展背景和产业发展趋势(08年汽车消费、13年信息消费、18-20年新能车/节能家电),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展望未来阶段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此外,围绕新基建、制造业等扩大投资需求也预计将是本轮政策重点。 积极信号之五:防疫政策优化,A股基本面有望修复。 当前中国属于疫苗“高接种率”下的更加精准化防疫(第3轮优化)。1. 海外经验显示:第3轮防疫优化后,感染规模上升确实会导致部分国家的生产(美国/韩国)和消费(美国/越南)遭受短期“冲击”,但多数国家的月频数据(工业生产指数/社零同比增速)基本不受感染规模上升的影响,甚至能得到阶段性提振。2. 国内现状:中国的生产和需求端数据,如铁路公路快递、交通拥挤指数以及城际迁徙指数等,在11.11“二十条”公布后也短期有所回落,但目前已经开始修复。3. 目前短期“冲击”有限,配置防疫优化的4条主线。当前基本面已经修复但市场表现仍待修复的行业,如医药/机械/食品饮料/商贸零售等,短期的确定性和弹性都较大。 其次,23年罕见的脱离外需的盈利上行周期,会缺乏弹性。历史上的A股盈利上行周期与海外经济上行周期往往共振,可以看到06年、09年、16年、20年的A股盈利上行周期,与海外经济上行期以及出口增速上行期,均呈现共振状态。而23年外需回落+出口下行的背景,更加类似于13年和19年的状态, A股盈利的上行周期会走得较弱。 积极信号之六: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优化,经济大盘稳增长决心强。 近期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优化,包括“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推进“保交楼” “地产业重组并购”“改善房企资产负债,尤其是“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延续房住不炒定位,强调“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结合刘鹤副总理重申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地产基本面预期回暖,对经济形成支撑。 积极信号之七:新一轮央企改革启航,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迎估值重塑。 5月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标志新一轮央企改革开启,引导央企积极市值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12月上交所发布《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也提出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主要方向有:(1)专业化整合做精主业,如①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②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③通过吸收合并、资产重组、跨市场运作等方式盘活劣质资产等。《综合服务》提出为专业化整合提供工具和通道。(2)投资者关系管理,如增加投资者说明会、路演、反向路演(公司开放日)、分析师会议、鼓励更多独立董事参会等。(3)产业转型,即央企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①科技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新央企集团,包括属于“卡脖子”技术及工业“五基”的半导体、信创和新材料等领域。②数字化转型,目前超60家央企集团已公布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多数在能源和交通领域。③绿色发展,如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布局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投融机制。 二、上证50指数:强盈利牵引,沪市核心资产代表 (一)指数编制:反映沪市最具影响力的龙头公司整体表现 上证50指数(指数代码:000016.SH)于2004年1月2日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上证50指数以上证180指数样本股为样本空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上证50指数通过最近一年总市值和成交金额作为选样标准,且会据此对样本股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样本空间基础(即上证180指数)是从沪市A股中选择经营状况良好、无违法违规事件、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股票价格无明显异常波动或市场操纵的公司,并按照中证一级行业的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最靠前的18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沪市一批蓝筹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结合上证50指数定期和临时调整的逻辑,上证50指数的选样可谓是在持续地优中选优,保障了一批大盘龙头股综合表现的呈现效果。 (二)市场表现:跑赢主流宽基指数 上证50指数跑赢主流宽基指数。从绝对收益率和相对收益率上看,近期上证50指数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根据Wind数据,近一月上证50指数绝对收益率3.34%,高于沪深300指数的1.56%和万得全A的-2.39%。 (三)成分结构:汇聚大盘龙头股 上证50指数在行业分布上聚焦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行业,同时权重和市值占比的前三、前五大行业与主流宽基指数沪深300一致度高。(1)在权重上,根据Wind数据,截至22年12月23日,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权重前三的行业是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和银行,分别为21.14%、14.69%和14.34%;相比其他主流宽基指数分布更为集中,权重前三和前五大行业一致度较高,沪深300指数权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11.75%)、电力设备(11.62%)、银行(11.31%)。(2)在市值占比上,根据Wind数据,截至22年12月23日,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市值占比前三的行业也是银行(21.63%)、食品饮料(17.91%)和非银金融(16.36%);与沪深300相比,前五大市值占比行业中有4种行业重叠,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市值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银行(18.47%)、食品饮料(10.64%)和非银金融(9.78%)。 从市值分布上看,相比其他主流宽基指数,上证50的成分股中基本均为大盘龙头股。根据Wind数据,截至22年12月23日,上证50指数成分股中,89.72%权重的成分股市值超千亿;从数量占比上看,18%的成分股市值在5000亿元以上、84%的成分股市值超1000亿元,总市值最低的成分股总市值为631.67亿元。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来看,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权重达71.36%的成分股市值超千亿,数量在41.33%的成分股市值超1000亿元、21.33%的成分股市值在500亿元以下。 (四)盈利能力:沪市主要代表,盈利能力强 上证50指数是沪市的主要代表,净资产收益率(ROE)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绝大多数时期均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自2022年起营收同比增速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表现出较优的盈利能力。根据Wind数据,自统计起点2018年起,上证50指数成份股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占上证A股的35%和42%左右,是沪市的主要代表。在利用自有资金和股东资金的效率上,上证50指数表现持续亮眼。根据Wind数据,自统计起点2018年起,上证50的ROE在绝大多数时期均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2021年末,ROE为12.29%,沪深300的ROE为11.23%,万得全A的ROE为9.63%。在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两大重要业绩的相对发展速度上,上证50指数在稳健中蓄力。Wind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上证50的营收同比增速高于万得全A和沪深300,在12%左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绝大多数时期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2022年Q3达5.62%(沪深300为3.06%,万得全A为0.97%)。 (五)估值水平:当前估值性价比高 上证50指数当前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PE(TTM)历史分位点在10%左右,低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配置性价比较高。根据Wind数据,2022年12月23日上证50指数的市盈率PE(TTM)为9.26,历史分位点为9.15%(以2017年1月1日为起点,下同),在历史中处于估值较低水平,而其他主流宽基指数的PE(TTM)估值历史分位点均高于上证50,其中万得全A和中证100的历史分位点分别为17.27%和50.03%;市净率PB(LF)为1.24,历史分位点为42.67%,估值处于相对便宜的位置。 (六)ESG:汇聚高ESG评级企业 上证50指数的高ESG评级企业浓度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成分股ESG平均得分在综合和各维度上的评分几乎均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从ESG评级看,根据Wind数据,2022年12月23日,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中,ESG评级为AAA、AA和A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2%、12%和42%,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对应数量占比为0.33%、8.67%和32.00%,万得全A指数则为0.06%、1.49%和8.50%。从ESG得分看,Wind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3日,上证50指数成份股ESG综合、ESG管理实践、ESG争议事件、环境、社会、治理平均得分分别为7.25、4.57、2.67、5.97、5.90和7.60,除ESG争议事件平均得分略低外,其余维度评分均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 三、产品信息:华夏上证50ETF及联接产品介绍 (一)产品信息:紧密跟踪上证50指数 华夏上证50ETF(交易代码:510050)是华夏基金旗下跟踪上证50指数的ETF产品,于2004年12月30日成立,旨在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该基金的投资策略为:组合复制与替代性策略、债券投资策略、衍生品投资策略、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投资策略等。风险收益特征为:属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为指数型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上证50指数,是股票基金中风险较低、收益中等的产品。 该基金的投资范围为: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还可投资于非成份股(含创业板及其他中国证监会注册或核准上市的股票)、债券等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同时还可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其中,基金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和备选成份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基金在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应当保持不低于交易保证金一倍的现金(现金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 (二)基金管理人:指数产品丰富且多次获奖 华夏基金于1998年4月9日成立,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同时是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QDII基金管理人、境内首只ETF基金管理人以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人,是业务领域最广泛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华夏基金的指数型ETF产品丰富,且获奖频繁。华夏基金的指数型ETF产品包括:(1)华夏上证50ETF、华夏中证1000ETF、华夏沪深300ETF等主流宽基指数ETF产品;(2)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等主题性ETF产品;(3)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华夏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行业ETF产品;(4)华夏中证智选500价值稳健策略ETF、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等策略性ETF产品。华夏基金的ETF产品曾多次获奖,如上证50ETF曾获5次金基金奖、1次金牛基金奖;华夏基金在2015-2021年期间均获得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还曾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管理公司、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金基金TOP公司奖、十大明星基金公司奖等奖项。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12月23日,华夏基金管理基金规模达11,522.37亿元,基金经理人数达98人,管理ETF产品资产净值达2,369.14亿元。 四、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仍有不及预期风险。 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尤其是奥密克戎疫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疫情变异/反复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并影响中国出口韧性。 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 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不确定性。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8日 分析师: 倪 赓:SAC 执证号:S0260519070001 戴 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