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二线央国企的朦胧美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点评|二线央国企的朦胧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民企漏出市场的速度过快,预计2023年央国企在销售市场上占比将超过70%,若央企扩张速度不能填补民企缩减速度,则二线央国企将成为稳定发展的公司。 ①从8月社融来看,以居民中长期贷款来看需求端的恢复仍然没有明显改观,尽管居民短贷有一定增量,楼市恢复动能仍然偏弱。 从高频数据来看,按照此前克尔瑞发布的百强房企销售数据,按权益口径8月的销售较7月有所好转,尤其是央企。而从各个城市来看,8月较7月有动能衰减的迹象,虽然对于楼市来说,环比的意义不大,但考虑到恢复的持续性看,没有显现出逐级上行的态势。从社融数据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维持相对低位,叠加居民短贷后总量尚可,整体依然呈现弱探底态势。 ②民企退出速度过快,一线央企维持,漏出的市场给二线央国企带来更好的空间,融资的容易度和拿地的竞争性都明显改善。 按照我们此前的统计,2021年民企在销售规模上的占比,在200强企业当中大约为70%,而目前民企占比已经低于50%,若考虑土地市场,民企占比已经低于30%,若民企的信用能力没有恢复,则漏出市场会转移给央国企。从目前一线央企的投资强度来看,并没有呈现快速扩表趋势,整体为稳健风格,因此,二线央国企在承接民企漏出市场方面,会有较大的机遇,一方面,从主动寻求融资转为被动接受融资,另一方面,土地市场竞争度大幅度下降。 ③一旦央国企占比超过7成,央国企表现将贴近于行业,不能享受民企份额转移的机会,同时,在少数央国企占据主要份额后,盈利模式也尚不清楚,因此,当前就是二线国央企朦胧美时期。 我们认为,当前行业的下行周期还没有结束,依然处于震荡下行区间,2022Q4-2023Q1会有基数效应带来的数据改善,但并不会构成真正的周期修复,因此,龙头完成集中,增速也将归于行业增速。同时,在去金融化后,房企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那么在当前,就是央国企的朦胧美时期,我们继续推荐二线央国企。同时,结构性资产荒已经出现,持续推荐一线央国企。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报告导读 民企漏出市场的速度过快,预计2023年央国企在销售市场上占比将超过70%,若央企扩张速度不能填补民企缩减速度,则二线央国企将成为稳定发展的公司。 ①从8月社融来看,以居民中长期贷款来看需求端的恢复仍然没有明显改观,尽管居民短贷有一定增量,楼市恢复动能仍然偏弱。 从高频数据来看,按照此前克尔瑞发布的百强房企销售数据,按权益口径8月的销售较7月有所好转,尤其是央企。而从各个城市来看,8月较7月有动能衰减的迹象,虽然对于楼市来说,环比的意义不大,但考虑到恢复的持续性看,没有显现出逐级上行的态势。从社融数据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维持相对低位,叠加居民短贷后总量尚可,整体依然呈现弱探底态势。 ②民企退出速度过快,一线央企维持,漏出的市场给二线央国企带来更好的空间,融资的容易度和拿地的竞争性都明显改善。 按照我们此前的统计,2021年民企在销售规模上的占比,在200强企业当中大约为70%,而目前民企占比已经低于50%,若考虑土地市场,民企占比已经低于30%,若民企的信用能力没有恢复,则漏出市场会转移给央国企。从目前一线央企的投资强度来看,并没有呈现快速扩表趋势,整体为稳健风格,因此,二线央国企在承接民企漏出市场方面,会有较大的机遇,一方面,从主动寻求融资转为被动接受融资,另一方面,土地市场竞争度大幅度下降。 ③一旦央国企占比超过7成,央国企表现将贴近于行业,不能享受民企份额转移的机会,同时,在少数央国企占据主要份额后,盈利模式也尚不清楚,因此,当前就是二线国央企朦胧美时期。 我们认为,当前行业的下行周期还没有结束,依然处于震荡下行区间,2022Q4-2023Q1会有基数效应带来的数据改善,但并不会构成真正的周期修复,因此,龙头完成集中,增速也将归于行业增速。同时,在去金融化后,房企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那么在当前,就是央国企的朦胧美时期,我们继续推荐二线央国企。同时,结构性资产荒已经出现,持续推荐一线央国企。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