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向上捅破天”,卫星通信狂掀涨停潮!一文读懂卫星通信产业链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华为要“向上捅破天”,卫星通信狂掀涨停潮!一文读懂卫星通信产业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放出豪言:华为有“向上捅破天”的通讯技术! 9月6日,华为即将发布旗舰手机,越来越多的产品信息得以曝光。今天,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放出豪言:华为有“向上捅破天”的通讯技术。 什么神奇技术,可以“捅破天”?小伙伴纷纷猜测,余承东已经在告诉大家,华为手机将支持卫星通信。证券时报援引华为内部人士的信息,Mate50确实支持卫星通信。HUAWEI Mate 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9月6日14:30举行。 好家伙,这可真是王炸了!华为这个大招直接针对苹果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还为中国卫星通信事业贡献力量。受此影响,卫星通信概念股疯狂上涨,15只个股涨幅达到10%。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金阳光卓越版 卫星通信,承载着未来通信技术的希望,有望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今天,我们就将详细介绍卫星通信产业链。 1、两大巨头发力卫星通信,四大优点引来巨头布局 日前外媒爆料,iPhone 14可能首发卫星连接功能,坊间纷纷传言苹果新机将实现卫星通信功能。 9月2日,余承东在宣传新产品时表示,华为有向上捅破天的通讯技术。Mate50或在苹果之前实现卫星通信。 事实上,两大巨头早已在卫星通信功能上展开角逐。今年年初,Globalstar透露将旗下17颗新卫星提供给客户使用,对方支付数亿美元。因此,业内预计苹果可能使用Globalstar卫星通信服务。 华为申请的“卫星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近期也已经获取授权,专利技术或将用于旗舰产品。 让两大巨头展开竞争的卫星通信,究竟有何魅力?首先我们科普一下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并不是新事物,早已广泛地运用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领域。用户通过卫星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以完成地球站和航天器、地球站和地球站之间的信息传递。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地面段,主要是指地球站,地球站有固定、机载、车载等类型;空间段,主要是通信卫星;控制段,帮助系统运行的遥控、跟踪等系统。 根据国际无线电法规——《无线电规则》的分类,卫星通信可以分为四种业务:卫星移动业务(MSS)、卫星固定业务(FSS)、卫星星间业务(ISS)、卫星广播业务(BSS)。其中,卫星移动业务(MSS)是移动地球站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 我们通过手机联系亲朋好友,整个通信过程是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连接。而卫星通信则需要通过卫星传递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组网方式十分灵活,不需要地面复杂的网络;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卫星覆盖区域实现多类型通信;覆盖面积大,成本与距离无关;安全性更高,在自然灾害情况下不可替代。 当然,卫星通信也有明显的劣势,建设初期一次性成本巨大,还需要及时的维护。 2、复盘国际卫星通信发展历史,我国卫星通信快速发展 早在1964年,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宣告成立,整个行业进入实际运营阶段。随后,以美国、前苏联为代表的两极力量,不断加码卫星通信业务,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话、广播方面的服务。 卫星移动业务则肇始于1976年,移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随后则由国际海事卫星通信公司运营。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开创了全球卫星移动业务的先河。1998年,铱星系统引入手机通信业务,这打开了移动通信的新篇章。 卫星通信早已不满足于语音或文本传输,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携手将宽带接入卫星。可用速率高达50Mb/s,这意味着卫星通信可以承载视频多媒体服务。 我国卫星通信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东方红系列卫星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卫星音频广播。1984年,静止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这加速整个产业步入试用阶段。1997年,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大大增加了转发器数量,开启卫星通信的应用阶段。东方红四号卫星则实现了对拉美区域的覆盖,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实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我国在轨的通信卫星,主要是中星通信广播卫星、天链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卫星通信服务。 此外,我国北斗导航卫星自带短信通信功能,也有助于手机卫星通信。7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科及手机厂商,联合推出国内首颗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智能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得以实现。 梳理卫星通信整个产业链,主要节点包括: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运营、卫星服务。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数字金融部制图 3、A股卫星通信概念股介绍 A股多家公司已经部署卫星通信业务,包括中国卫星、中国卫通、欧比特、北斗星通、星网宇达、航天宏图、七一二、震有科技等。 中国卫星:公司卫星应用业务定位于以卫星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终端制造、系统集成与信息运营服务并重的综合型信息提供商。 中国卫通:作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拥有优质的通信广播卫星资源。 欧比特:公司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进入卫星运营环节的民营企业之一,我国唯一一家进入卫星大数据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卫星大数据行业引领者之一。 北斗星通:公司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其导航芯片、板卡、天线等产品已广泛应用。 星网宇达:公司主要业务为以惯性技术为中心,引领智能无人装备发展,主要开展惯性组合导航、惯性测量、惯性稳控产品的研发。 航天宏图: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遥感及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技术开发及服务的企业之一,已形成“核心软件平台+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稳定的商业模式。 七一二: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我军无线通信装备的核心供应商与主要承制单位。 震有科技:公司是国际领先的综合通信设备供应商,可以提供卫星5G核心网,包括低轨卫星、高轨卫星核心网。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放出豪言:华为有“向上捅破天”的通讯技术! 9月6日,华为即将发布旗舰手机,越来越多的产品信息得以曝光。今天,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放出豪言:华为有“向上捅破天”的通讯技术。 什么神奇技术,可以“捅破天”?小伙伴纷纷猜测,余承东已经在告诉大家,华为手机将支持卫星通信。证券时报援引华为内部人士的信息,Mate50确实支持卫星通信。HUAWEI Mate 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9月6日14:30举行。 好家伙,这可真是王炸了!华为这个大招直接针对苹果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还为中国卫星通信事业贡献力量。受此影响,卫星通信概念股疯狂上涨,15只个股涨幅达到10%。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金阳光卓越版 卫星通信,承载着未来通信技术的希望,有望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今天,我们就将详细介绍卫星通信产业链。 1、两大巨头发力卫星通信,四大优点引来巨头布局 日前外媒爆料,iPhone 14可能首发卫星连接功能,坊间纷纷传言苹果新机将实现卫星通信功能。 9月2日,余承东在宣传新产品时表示,华为有向上捅破天的通讯技术。Mate50或在苹果之前实现卫星通信。 事实上,两大巨头早已在卫星通信功能上展开角逐。今年年初,Globalstar透露将旗下17颗新卫星提供给客户使用,对方支付数亿美元。因此,业内预计苹果可能使用Globalstar卫星通信服务。 华为申请的“卫星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专利,近期也已经获取授权,专利技术或将用于旗舰产品。 让两大巨头展开竞争的卫星通信,究竟有何魅力?首先我们科普一下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并不是新事物,早已广泛地运用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领域。用户通过卫星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以完成地球站和航天器、地球站和地球站之间的信息传递。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地面段,主要是指地球站,地球站有固定、机载、车载等类型;空间段,主要是通信卫星;控制段,帮助系统运行的遥控、跟踪等系统。 根据国际无线电法规——《无线电规则》的分类,卫星通信可以分为四种业务:卫星移动业务(MSS)、卫星固定业务(FSS)、卫星星间业务(ISS)、卫星广播业务(BSS)。其中,卫星移动业务(MSS)是移动地球站和卫星之间进行通信。 我们通过手机联系亲朋好友,整个通信过程是基站与基站之间的连接。而卫星通信则需要通过卫星传递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组网方式十分灵活,不需要地面复杂的网络;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卫星覆盖区域实现多类型通信;覆盖面积大,成本与距离无关;安全性更高,在自然灾害情况下不可替代。 当然,卫星通信也有明显的劣势,建设初期一次性成本巨大,还需要及时的维护。 2、复盘国际卫星通信发展历史,我国卫星通信快速发展 早在1964年,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宣告成立,整个行业进入实际运营阶段。随后,以美国、前苏联为代表的两极力量,不断加码卫星通信业务,为用户提供电视、电话、广播方面的服务。 卫星移动业务则肇始于1976年,移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随后则由国际海事卫星通信公司运营。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开创了全球卫星移动业务的先河。1998年,铱星系统引入手机通信业务,这打开了移动通信的新篇章。 卫星通信早已不满足于语音或文本传输,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携手将宽带接入卫星。可用速率高达50Mb/s,这意味着卫星通信可以承载视频多媒体服务。 我国卫星通信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东方红系列卫星已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卫星音频广播。1984年,静止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这加速整个产业步入试用阶段。1997年,东方红三号卫星发射,大大增加了转发器数量,开启卫星通信的应用阶段。东方红四号卫星则实现了对拉美区域的覆盖,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实力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我国在轨的通信卫星,主要是中星通信广播卫星、天链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卫星通信服务。 此外,我国北斗导航卫星自带短信通信功能,也有助于手机卫星通信。7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电科及手机厂商,联合推出国内首颗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智能手机卫星通信功能得以实现。 梳理卫星通信整个产业链,主要节点包括:卫星制造与发射、卫星运营、卫星服务。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数字金融部制图 3、A股卫星通信概念股介绍 A股多家公司已经部署卫星通信业务,包括中国卫星、中国卫通、欧比特、北斗星通、星网宇达、航天宏图、七一二、震有科技等。 中国卫星:公司卫星应用业务定位于以卫星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终端制造、系统集成与信息运营服务并重的综合型信息提供商。 中国卫通:作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中国卫通拥有优质的通信广播卫星资源。 欧比特:公司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进入卫星运营环节的民营企业之一,我国唯一一家进入卫星大数据行业的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卫星大数据行业引领者之一。 北斗星通:公司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其导航芯片、板卡、天线等产品已广泛应用。 星网宇达:公司主要业务为以惯性技术为中心,引领智能无人装备发展,主要开展惯性组合导航、惯性测量、惯性稳控产品的研发。 航天宏图: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遥感及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技术开发及服务的企业之一,已形成“核心软件平台+行业应用+数据服务”稳定的商业模式。 七一二: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我军无线通信装备的核心供应商与主要承制单位。 震有科技:公司是国际领先的综合通信设备供应商,可以提供卫星5G核心网,包括低轨卫星、高轨卫星核心网。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