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 |9月投资策略:看好EVA、生物柴油、UHMWPE、天然气的投资方向】-国信证券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化工行业 |9月投资策略:看好EVA、生物柴油、UHMWPE、天然气的投资方向】-国信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信证券化工团队 杨林 CPA 执业证号S0980520120002 薛聪 执业证号S0980520120001 刘子栋 执业证号S0980521020002 张玮航 执业证号S0980522010001 曹熠 执业证号S0980522080002 商艾华 执业证号S0980519090001 报告摘要 9月份投资观点: 八月底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下行走势,主要是海外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通胀的影响,我们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桶之间震荡。我们重点看好EVA、生物柴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天然气等投资方向,同时看好轮胎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复苏。考虑到传统下游需求的复苏和光伏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今年四季度前国内主要新增产能释放告一段落,EVA价格有望在三季度持续上涨,同时未来有望成为2-3年的光伏上游辅材瓶颈,重点推荐【东方盛虹】【联泓新科】和【荣盛石化】。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盈利持续扩大,同时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继续增长,未来混掺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我们持续看好生物柴油景气度提升,重点推荐【卓越新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整体呈现中低端产能富余、高端产能紧缺的情况,目前这一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同时下游在防护领域渗透率加速提升并且随着原材料树脂制备技术的提升,国产UHMWPE树脂的品质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隔膜用原料的完全国产化,满足国内高端锂电池需求,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天然气行业未来几年供需缓慢增长,在欧洲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叠加欧洲进口终端的不足,全球气价有望持续位于高位,重点推荐【广汇能源】。锂电炭黑国产化率很低,未来国产化空间及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黑猫股份】。近期海运费持续回落,同时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景气度反转,我们重点推荐海外替换市场业务占比高的【森麒麟】和【赛轮轮胎】。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如皖维高新(光学PVA及光伏PVB)、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黑猫股份(特种导电炭黑)、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百龙创园(阿洛酮糖)等个股。 本月投资组合: 【卓越新能】碳中和推动生物柴油龙头快速成长; 【广汇能源】欧洲能源紧缺背景下,公司天然气资产价值逐步显现; 【联泓新科】布局烯烃新材料,EVA迎来光伏产业需求爆发; 【东方盛虹】光伏EVA龙头标的,大炼化打开成长空间; 【扬农化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农化巨头业绩高速增长91%; 【黑猫股份】投资建设超导电炭黑及碳基材料,丰富锂电材料布局。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1 本月核心观点:看好EVA、生物柴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天然气的景气度 八月底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下行走势,主要是海外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通胀的影响,本周国际油价整体继续下跌,WTI原油均价格为86.37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下跌6.6美元;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2.36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下跌7.0美元。OPEC及其减产同盟国8月份减产目标符合预期,但美国经济数据及CPI数据加剧了经济衰退担忧,同时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继续蔓延和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因此国际油价整体大幅下行。EIA在最新发布的月度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日供给同比增加447万桶至10011万桶,其中三季度全球石油日供应预期10122万桶,环比二季度增加221万桶,202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预期为9944万桶,同比增加211万桶,其中三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预期9957万桶,环比二季度增加121万桶,同时EIA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13亿桶,比上次报告预测下调28万桶,比2022年日均需求增加210万。近期因经济增长乏力拖累原油需求,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危机正显示出暂时缓解迹象,我们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桶之间震荡。 近期,由于国内高温天气影响,四川等省份电力供应紧张,导致工业用电受到影响,工业硅、黄磷等高能耗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拉动下游产业链价格上行,我们预计由于短期部分省份电力供应仍较紧张,产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近期,我们重点看好EVA、生物柴油、三氯蔗糖、三氯氢硅等投资方向,同时看好轮胎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复苏。受益于光伏需求拉动,春节后EVA价格大幅上涨,光伏料价格已经上涨至30000元/吨以上,考虑到传统下游需求的复苏和光伏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今年四季度前国内主要新增产能释放告一段落,EVA价格有望在三季度持续上涨,同时未来有望成为2-3年的光伏上游辅材瓶颈,重点推荐【东方盛虹】【联泓新科】和【荣盛石化】。近期国内地沟油价格快速回落至6500-7000元/吨左右,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盈利持续扩大,同时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继续增长,未来混掺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我们持续看好生物柴油景气度提升,重点推荐【卓越新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整体呈现中低端产能富余、高端产能紧缺的情况,目前这一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并且随着原材料树脂制备技术的提升,国产UHMWPE树脂的品质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隔膜用原料的完全国产化,满足国内高端锂电池需求,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天然气行业未来几年供需缓慢增长,在欧洲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叠加欧洲进口终端的不足,全球气价有望持续位于高位,重点推荐【广汇能源】。锂电炭黑2021年全球产能规模约3.2万吨,到2025年随着各大厂商的扩产预计产能将达到10万吨左右,目前中高端产品价格可达15万元/吨以上,但国产化率很低,未来国产化空间及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黑猫股份】。近期海运费持续回落,同时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景气度反转,我们重点推荐海外替换市场业务占比高的【森麒麟】和【赛轮轮胎】。同时,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如皖维高新(光学PVA及光伏PVB)、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黑猫股份(特种导电炭黑)、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百龙创园(阿洛酮糖)等个股。 2 本月投资组合 我们本月建议的组合有所调整,卓越新能、联泓新科、东方盛虹持续推荐;调整广汇能源、扬农化工、黑猫股份进入组合。 【卓越新能】碳中和推动生物柴油龙头快速成长; 【广汇能源】欧洲能源紧缺背景下,公司天然气资产价值逐步显现; 【联泓新科】布局烯烃新材料,EVA迎来光伏产业需求爆发; 【东方盛虹】光伏EVA龙头标的,大炼化打开成长空间; 【扬农化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农化巨头业绩高速增长91%; 【黑猫股份】投资建设超导电炭黑及碳基材料,丰富锂电材料布局。 5 3 重点行业研究 EVA 行业深度跟踪:光伏带动需求大增,进口替代指日可待 EVA:高端 EVA 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EVA属于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高性能树脂-高性能聚烯烃塑料。因其具备高透明度和高粘着力,适用于玻璃和金属等各种界面;而良好的耐环境压力使其可以抵抗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潮气。我国EVA树脂主要用于光伏胶膜、发泡料、电缆料、涂覆、热熔胶以及农膜等。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预涂膜技术和无卤阻燃电缆的发展,光伏胶膜、涂覆、电线电缆已成为EVA树脂的重要下游,在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用于光伏封装胶膜、薄膜、预涂膜及电缆生产等新兴技术应用中的高端EVA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从终端行业发展来看,光伏、电缆等高新行业对EVA需求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EVA需求的主要动力。 EVA 供给端:部分光伏料产能实际投产进度尚有不确定性 国内主要产能包括延长中煤榆能化30万吨/年、斯尔邦石化30万吨/年、扬子-巴斯夫20万吨/年、燕山石化20万吨/年、联泓新科12万吨/年等。国内计划新增EVA产能中浙江石化30万吨/年、中科炼化10万吨/年已于2022年初投产,古雷石化30万吨/年年内有望投产,但进度尚有不确定性,新增产能主要以生产电缆料、发泡料为主。 我国EVA进口依存度高,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中国EVA装置在2017-2020年均无新增产能,但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63.0%增加到2020年的76.2%。2021年榆能化、扬子石化、中化泉州新装置投产,国内产能增加至147.2万吨,产量100万吨,表观消费量205万吨,进口111.7万吨,进口依存度依旧高达54.2%,未来国产化空间较大。 需求端:全球光伏高速发展,胶膜需求大增带动 EVA 光伏料需求 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重要封装材料,约占光伏电池组件成本5%。光伏胶膜是光伏电池组件的内封装材料,应用于电池组件封装的层压环节,它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光伏胶膜是以树脂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交联剂、抗老化助剂,经熔融挤出、流涎成膜而得。 光伏是绿色环保清洁能源,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投资成本不断下降和发电效率逐年提升,中国光伏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市场最高年均新增装机可达到287GW,2025年最高可达390GW。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30GW,同比增长13%,其中我国新增装机量48.2GW,占比37.1%。按照树脂需求为4.7万吨/亿平米,2021年全球光伏级EVA树脂需求约68.1万吨,2025年需求约136.1万吨,2021-2025年CAGR为18.90%。 新装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EVA树脂有望全年维持高景气。下游光伏需求快速增长对EVA光伏料的需求增量拉动最大,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光伏EVA约分别新增24.2/23.1/24.1万吨需求,再加上其他领域的需求同样保持较好的增长,我们预测2021-2023年国内市场对EVA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21/266/300万吨。然而,我们认为真正的光伏料的定义标准是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同时下游胶膜企业验证通过且批量使用,因此合计周期要长达1-2年。 光伏级EVA工艺难度大,未来2-3年缺口仍存。我们认为真正的光伏料的定义标准是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同时下游胶膜企业验证通过且批量使用,因此合计周期要长达1-2年,因此中短期内国内很难有实质性的光伏EVA企业。EVA装置建设周期在3年左右,国外EVA增量有限,仅有韩国一套装置存在投产可能,因此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光伏级EVA需求缺口为18.2万吨、10.3万吨、12.4万吨。 3月份以来国内EVA市场持续上涨,下游光伏胶膜的需求拉动是EVA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进口货源紧张及国内部分装置停车加剧了近期EVA的市场紧张程度。近期由于进入相对需求淡季,因此EVA产品价格小幅下行,目前华东地区国产发泡料价格约23000元/吨,线缆料价格约26000-27000元/吨,光伏料价格约29000元/吨,卓创资讯测算,目前行业税前毛利约14000元/吨以上。由于国产化率的提升和海外EVA供需紧张,今年1-6月份国内EVA进口量为54.5万吨,同比下滑9%,受益于光伏需求增长,国内1-5月份EVA表观消费量增长31%,我们认为全年EVA国内表观消费量有可能同比增长至260万吨。考虑到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乐观需求,2022年光伏料新增需求量有望较2021年超过40万吨,如果按照400GW新增装机量测算,2025年全球光伏料需求量可达200万吨以上,因此高端光伏料供需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我们认为2年内EVA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周期,国内新增产能很难满足需求端的高速增长,高端光伏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也看到了今年以来EVA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市场预期,考虑到今年国内的主要新增产能已经投放,2025年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三套装置合计75万吨产能投产,同时光伏行业需求继续明显提升,我们看好EVA价格未来中长期的继续上涨,重点推荐具备30万吨EVA产能的【东方盛虹】和15万吨EVA产能的【联泓新科】,以及子公司具备30万吨EVA装置已经投产的【荣盛石化】。 生物柴油行业深度跟踪:欧洲政策利好,生物柴油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契机 生物柴油是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世界各国生产原料因地制宜 狭义上的生物柴油指脂肪酸甲酯/乙酯,是以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 等)、动物油、废弃油脂(如地沟油等)、微生物油脂与甲醇/乙醇经酯化得到。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液体生物燃料,作为重要的低碳环保能源,在全球享 受多种政策支持。各国基于自身国情,以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欧盟以菜籽油 为主,美洲以大豆油为主,东南亚以棕榈油为主,中国奉行“不与人争粮”政策, 主要采用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受政策推动需求快速增长,欧洲是全球最大产销地区 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 4300 万吨,近 10 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速达 10%,2030 年需求有望达到 8000 万吨。生物柴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欧洲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占比全球总消费量的 47%。目前欧洲地区主要以菜籽油为原料,少量从东南亚地区进口棕榈油制生物柴油,产品供不应求。 从欧洲消费市场来看,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行动限制和经济衰退导致生物 柴油使用减少,欧盟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约 1602 万吨,同比减少 4%,2021 年欧 洲生物柴油消耗量 1643 万吨,由于受欧洲生柴生产商成本偏高及禁用棕榈油、 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影响,欧洲生物柴油供需缺口被拉大。未来随着疫情好转,欧 盟各成员国落实 RED II 生物柴油掺混政策,欧洲市场进口需求有望进一步加大。 废油脂生物柴油更加低碳,欧洲市场未来政策将大幅推动 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属于先进生物燃料。根据当前欧盟规则,将生物燃料分为 两大类,第一类为传统生物燃料(Conventional Biofuel),主要以粮食作为原 料生产生物柴油,分为 RME(菜籽油制成的生物柴油)、SME(豆油制成的生 物柴油)、PME(棕榈油制成的生物柴油)等,欧洲本土生物柴油生产以及进口 的生物柴油依然以传统生物柴油为主。第二类为先进生物燃料(Advanced Biofuel),是以非粮食为原料生产,包括 PART A 和 PART B 两种类型,PART A 主要以各种农作物的非食用部分作为原料,由于该类原料所含碳链较短,双键 较多,主要制成生物乙醇,氢化植物油(HVO)等燃料;PART B 主要以废油脂、 动物脂肪作为原料生产燃料(UCOME),其碳链较长,结构更接近化石柴油。相比传统生物燃料,用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UCOME)拥有更高的温室气体 (GHS)减排属性。 欧盟要求 2030 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达到 14%,而据 USDA 测算当前 掺混比例仅 8.1%,我们测算 2020 年欧洲市场生物柴油需求量为 1985 万吨,2030 年达到 3557 万吨,未来欧洲市场对生柴将持续保持供不应求态势。 《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在确定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求时,同时也规定了可 再生能源的计算规则:生物燃料只有满足 60%最低温室气体(GHG)减排要求,才 能计入欧盟和/或成员国目标,未达到标准的生物燃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减,而 超出 60%减排量的生物柴油品类则进行相应增量计算。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 (UCOME)的 GHS 减排量达到 83%,由于 UCOME 能够计算更多的生物燃料 消耗量,更容易达到欧洲各国设定的掺混比例要求,故而 UCOME 在欧洲具有特 殊的竞争力。废油脂生物柴油 UCOME 竞争力逐渐增强,现已成为欧洲第二大生物柴油原料,占生柴原料的 23%,主要进口于中国。 我国生物柴油主要采用废油脂作为原材料,主要以出口欧洲为主。2021 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约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6.8%;出口约 130 万吨,同比增长 39.7%; 年度出口均价由 1060 美元/吨上涨至 1391 美元/吨,同比增长 31.2%。海关数据 显示 1-6 月份国内累计出口生物柴油 74.3 万吨,同比增长 28.1%,6 月份国内生 物柴油出口 12.9 万吨,环比下降 5.5%,同比下降 4.7%,全国出口均价在 11730 元/吨,环比上涨 309 元/吨。 近期国内生物柴油价格开始企稳反弹,目前生物柴油出口价格在约 1500 美元/吨, 国内价格约 10000 元/吨,同时地沟油价格大幅下行,目前主流价格约 6200-6800 元/吨,目前国内棕榈油主流价格约 9400-9600 元/吨,目前生物柴油利润毛利约 1500 元/吨,盈利仍然非常可观。 根据欧盟 REDII 政策,欧盟要求 2030 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达到 14%, 而据 USDA 测算当前掺混比例仅 8.1%,我们测算 2021 年欧洲市场生物柴油需 求量约 1700 万吨,2030 年将达到 3557 万吨。由于减排政策上的保证,欧洲生 物柴油供应缺口有望逐步放大,同时奥地利、比利时和德国将分别于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 月和 2023 年 1 月限制使用棕榈油、豆油为基础的生物燃料,缺口 将由 UCOME 和菜籽油为原料生物柴油替代,仅替代市场空间可达 350-600 万 吨,近期印尼开始测试 B40 生物柴油计划,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生物 柴油替代性将大幅增长,同时原材料地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行,生物柴油盈利有 望大幅修复,重点推荐国内生物柴油行业龙头【卓越新能】,公司 2024 年生物柴油产能有望达到 80 万吨,关注【嘉澳环保】。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深度跟踪:锂电池隔膜专用料国产化进程加速,高端湿法隔膜国产替代空间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高性能工程塑料,下游应用范围广阔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线性结构的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UHMWPE分子链很长,沿同一方向排列,相互缠绕,通过强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长的分子链能够更有效地将载荷传递给主链,所以UHMWPE具有很高的比模量和比强度。UHMWPE耐磨性位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还耐磨数倍,其耐磨性能是普通聚乙烯的数十倍以上,而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耐磨性能也会进一步提高。摩擦系数也比其它工程塑料小,可以与聚四氟乙烯相媲美,是理想的润滑材料,由于其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UHMWPE在人工关节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UHMWPE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能,几乎不吸水,其吸水率在工程塑料中是最小的。UHMWPE耐冲击性能也是目前工程塑料中最高的,比以耐冲击性能著称的聚碳酸酯还要高3~5倍。由于UHMWPE分子结构以直链为主,具有超拉伸取向必备的结构特征,其拉伸强度高达3~3.5GPa,拉伸弹性模量高达100~125GPa。UHMWPE还具有优良耐化学药品性,在一定温度、浓度范围内能耐各种腐蚀性介质及有机溶剂。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在冰点以下也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最低使用温度可以达到-269℃。另外,UHMWPE还具有良好的不粘性、无毒、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比HDPE更好的耐疲劳性及耐γ-射线能力等。 现阶段纤维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大消费领域。据中国化信-咨询,2021年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总消费量为18.8万吨,同比增长19%,主要增长来源为纤维和电池隔膜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2021年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31%;电池隔膜、板材和工业管材分别占比28%、22%和15%。同年,我国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10%,且未来五年,预计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仍将保持迅猛增势,将进一步推动电池隔膜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重要的增长领域。 电池隔膜有望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大消费领域。据中国化信-咨询预测,预计到2026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总消费量将达41.2万吨,CAGR为17%,其中纤维和电池隔膜总消费量占比将达四分之三。 UHMWPE产量、需求量同步增长。据同益中招股书中披露,2016年,全球UHMWPE产能和需求量分别为22.1万吨和20万吨,随着制造业对材料的特性要求越来越高,UHMWPE以其优异的特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至2021年UHMWPE产量和需求量分别有望达到38万吨和36.7万吨。 UHMWPE国内产能扩张加速。在国际上,UHMWPE的生产企业主要包括美国Celanese Corporation、巴西Braskem、荷兰帝斯曼等国外企业,其中,2022年初,Celanese位于得州的1.5万吨/年新生产线达产,美国Celanese Corporation的总产能增加至约12.3万吨/年,为全球产能最大企业;巴西Braskem总产能约为4.5万吨/年。国内主要的生产企业有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特佳劲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九江中科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齐鲁石化公司等企业,截至2022年,国内UHMWPE产能合计约为16.8万吨/年,另有约21万吨/年拟新建产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需求量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主要来源于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和安全防护等领域。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现代国防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其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主要包括《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日益增加的军品、民品应用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据同益中招股书中披露,2015年至2019年,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9.87%,2020年至2025年,预期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5.05%。 根据《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8)》,欧美市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应用领域中,防弹衣和武器装备占比约70%,绳缆占比约20%,劳动防护占比约5%,渔网占比约5%;中国市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应用领域中,防弹衣和武器装备占比约32%,防切割手套占比约28%,缆绳材料占比约26%,体育器材占比约6%,其他占比约8%。 国防装备费投入增加将拉动UHMWPE纤维需求。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耐冲击性能好、比能量吸收高、轻质、使用温度范围大等优势,可以被应用在直升飞机/坦克/舰船的装甲防护(防弹)板、雷达的防护外壳罩、导弹罩、盾牌、降落伞、防弹头盔、防弹衣等不同产品上。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军费支出占GDP比重近年来有所提升,推动全球军费支出占GDP比重小幅增加,国防支出的提升将会极大地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需求。 我国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依赖进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内UHMWPE生产企业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湿法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依然存在较大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进口的UHMWPE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料基本被美国、韩国、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国内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自主知识产权匮乏我国锂电池隔膜的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自主知识产权匮乏;(2)隔膜要求不断提高,对原料树脂的杂质含量、批次质量一致性乃至颗粒形态的要求极高,而国内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研究不够深入,国产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配方研究欠缺系统性;(3)我国的隔膜企业大多是工艺模仿,缺乏系统基础研究支撑,没能完全理解和掌握隔膜加工的基本科学问题和技术原理,很难提升隔膜的性能,生产出的隔膜一致性、均匀性、热收缩性能等比较差,合格率偏低,量产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锂电池隔膜专用UHMWPE料依赖进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16-2020年,我国锂电池隔膜专用UHMWPE料进口量年均增速在23.5%左右,2020年总进口量达到 11700吨,进口依存度45%。由于国内非外资企业UHMWPE 研发和生产能力仍比较有限,再加上新产品打入市场的认证周期较长,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 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国产量增速预计难以满足需求增速。2020年,我国仅有南京塞拉尼斯和扬子石化有锂电池隔膜专用UHMWPE料量产产品,两家企业累计年产量在14000吨左右。另外,河南沃森(UHMWPE产能10000吨/年)有锂电池隔膜实验料投放试用,但没再进一步量产。东方盛虹子公司斯尔邦石化2万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计划于2022年年底投产,主要应用是为下游的锂电隔膜。联泓新科投资7.9亿元在山东新建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10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已于2022年7月开工,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装置可生产隔膜料与纤维料,隔膜料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隔膜。随着原材料树脂制备技术的提升,国产UHMWPE树脂的品质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隔膜用原料的完全国产化; 同时,由于隔膜加工工艺与表面改性技术的提升,高端湿法隔膜有望完全实现国产化,满足国内高端锂电池需求。 相关标的:1)东方盛虹:子公司斯尔邦石化2万吨/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计划于2022年年底投产,主要应用是为下游的锂电隔膜。2)联泓新科: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已于2022年7月开工,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装置可生产隔膜料与纤维料。3)同益中:2021年公司拥有UHMWPE纤维产能3320吨/年,另有2240吨/年在建,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 天然气行业深度跟踪:国际天然气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全球天然气供需展望:2021-2025年缓慢增长 到2025年全球天然气维持缓慢增长,因此我们判断,市场上并无太多富余的天然气可以供给到欧洲,欧洲对于俄气的替代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从全球其他地区采购资源,由此全球气价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供给:增长有限,北美和中东引领产量增长 尽管受到一系列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停产,个别国家的产量和出口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2021年,全球天然气供应有所复苏,产量增长约4.1%。预计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有所下滑,主要由于俄乌冲突下,欧洲需求下降,以及欧洲进口多样化程度提高导致的俄罗斯产量下降。预计未来几年天然气供给增长有限,且主要来自北美和中东,增速预计不足2%。 需求:22年负增长,25年前维持低增速 2021年下半年以来,天然气市场呈现出高价与供应紧张的现状,俄乌冲突事件正在给天然气需求带来巨大压力,预计2022年需求将出现小幅下滑,随后几年将保持缓慢增长。因此,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在2022年下降0.5%,然后在随后几年逐步增长,到2025年达到1.5%。总体来看,2022年至2025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以0.8%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约42400亿方,与2021相比仅增加3.4%接近1400亿方左右。 LNG终端:增量有限,FSRU受到青睐 LNG出口终端增量有限 预计2022年将新增300亿方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部分缓解当前天然气市场紧缺状况,但是由于近年来批准的项目的延误,特别是Mozambique LNG, Golden Pass, 以及LNG Canada的推迟,意味着2023年和2024年的预计产能增长每年仅为200亿立方米。因此可见的LNG增量基本可以弥补常规手段下的俄气减量,如果要实现欧盟对于俄气1200多亿方的替代目标,或者俄气本身出现超预期的减量,则天然气缺口仍然难以解决。 船运不存在瓶颈,但是日费可能维持较高水平 LNG运输市场也值得关注。2021年,由于现货船队供给充足,同时东北亚冬季开始寒冷,欧洲液化天然气需求急剧上升,液化天然气船日现货租船费创下27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全年平均10万美元。高即期日费、LNG液化能力增长以及今年新的液化天然气FID的前景促使船队运营商保持了强劲的LNG船订单。2021至2025年间,常规液化天然气运输能力预计将增长30%,高于同期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17%)和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需求(23%)的预测,因此在没有船队退役的情况下,整体LNG运输船市场还是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输需求,但是日费也可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瓶颈在于接收终端不足,FSRU或是解决途径 欧洲目前主要的接收终端位于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并且因为管输较差,因此真正能通向欧洲大陆的天然气将是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海外有增量的LNG可以部分匹配俄气的减量,但是由于欧洲自身接收能力的不足,缺口短期仍无法弥补。 由于陆上进口终端建设周期较长,所以欧洲把目光转向更加灵活的FSRU(浮式储存气化装置)。由于FSRU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港口设施和管道连接随时可用,且FSRU既可以用新船壳建造,也可以用现有LNG运输船改装,因此FSRU可以更快的满足欧洲对于天然气进口的需求。FSRU最快可以在12个月内开始进口LNG,而建设一个陆地接收站需要3至5年才能完成。同时也要注意,FSRU的船租也会随着需求增长而提升,带来运营成本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的天然气高价形成一定支撑。 截至2022年年中,欧洲已经锁定了12艘FSRU,包括德国4艘、荷兰2艘、意大利2艘、芬兰1艘、希腊1艘、塞浦路斯1艘和阿尔巴尼亚1艘。此外,欧洲还宣布增加6艘的计划,其中希腊3艘、波兰1艘、法国1艘、英国1艘。 相关标的:在欧洲能源紧缺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天然气海外贸易资源的公司盈利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推荐天然气龙头公司【广汇能源】。 4 重点数据跟踪 重点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月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乙腈(50.48%)、脂肪醇(25.46%)、R134a(23.75%)、黄磷(18.68%)、丙二醇(17.63%);本月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硫酸(-60.33%)、硫铁矿(-57.67%)、PTMEG(-31.48%)、磷酸一铵(-27.75%)、氯化铵(-24.16%)。 重点化工品价差涨跌幅 本月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气相白炭黑(22.20%)、聚乙烯醇(21.68%)、制冷剂R134a(15.69%)、三聚氰胺(14.99%)、丁苯橡胶(11.06%);价差跌幅前五的为BDO(-32.40%)、丙烯酸(-22.37%)、醋酸乙烯(-19.84%)、丁二烯(-17.66%)、纯苯(-15.53%)。 5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证券投资评级与免责声明 国信证券投资评级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证券化工团队 杨林 CPA 执业证号S0980520120002 薛聪 执业证号S0980520120001 刘子栋 执业证号S0980521020002 张玮航 执业证号S0980522010001 曹熠 执业证号S0980522080002 商艾华 执业证号S0980519090001 报告摘要 9月份投资观点: 八月底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下行走势,主要是海外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通胀的影响,我们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桶之间震荡。我们重点看好EVA、生物柴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天然气等投资方向,同时看好轮胎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复苏。考虑到传统下游需求的复苏和光伏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今年四季度前国内主要新增产能释放告一段落,EVA价格有望在三季度持续上涨,同时未来有望成为2-3年的光伏上游辅材瓶颈,重点推荐【东方盛虹】【联泓新科】和【荣盛石化】。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盈利持续扩大,同时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继续增长,未来混掺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我们持续看好生物柴油景气度提升,重点推荐【卓越新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整体呈现中低端产能富余、高端产能紧缺的情况,目前这一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同时下游在防护领域渗透率加速提升并且随着原材料树脂制备技术的提升,国产UHMWPE树脂的品质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隔膜用原料的完全国产化,满足国内高端锂电池需求,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天然气行业未来几年供需缓慢增长,在欧洲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叠加欧洲进口终端的不足,全球气价有望持续位于高位,重点推荐【广汇能源】。锂电炭黑国产化率很低,未来国产化空间及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黑猫股份】。近期海运费持续回落,同时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景气度反转,我们重点推荐海外替换市场业务占比高的【森麒麟】和【赛轮轮胎】。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如皖维高新(光学PVA及光伏PVB)、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黑猫股份(特种导电炭黑)、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百龙创园(阿洛酮糖)等个股。 本月投资组合: 【卓越新能】碳中和推动生物柴油龙头快速成长; 【广汇能源】欧洲能源紧缺背景下,公司天然气资产价值逐步显现; 【联泓新科】布局烯烃新材料,EVA迎来光伏产业需求爆发; 【东方盛虹】光伏EVA龙头标的,大炼化打开成长空间; 【扬农化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农化巨头业绩高速增长91%; 【黑猫股份】投资建设超导电炭黑及碳基材料,丰富锂电材料布局。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1 本月核心观点:看好EVA、生物柴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天然气的景气度 八月底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下行走势,主要是海外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通胀的影响,本周国际油价整体继续下跌,WTI原油均价格为86.37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下跌6.6美元;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2.36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下跌7.0美元。OPEC及其减产同盟国8月份减产目标符合预期,但美国经济数据及CPI数据加剧了经济衰退担忧,同时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继续蔓延和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因此国际油价整体大幅下行。EIA在最新发布的月度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2022年全球石油日供给同比增加447万桶至10011万桶,其中三季度全球石油日供应预期10122万桶,环比二季度增加221万桶,202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预期为9944万桶,同比增加211万桶,其中三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预期9957万桶,环比二季度增加121万桶,同时EIA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13亿桶,比上次报告预测下调28万桶,比2022年日均需求增加210万。近期因经济增长乏力拖累原油需求,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危机正显示出暂时缓解迹象,我们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桶之间震荡。 近期,由于国内高温天气影响,四川等省份电力供应紧张,导致工业用电受到影响,工业硅、黄磷等高能耗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拉动下游产业链价格上行,我们预计由于短期部分省份电力供应仍较紧张,产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近期,我们重点看好EVA、生物柴油、三氯蔗糖、三氯氢硅等投资方向,同时看好轮胎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复苏。受益于光伏需求拉动,春节后EVA价格大幅上涨,光伏料价格已经上涨至30000元/吨以上,考虑到传统下游需求的复苏和光伏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今年四季度前国内主要新增产能释放告一段落,EVA价格有望在三季度持续上涨,同时未来有望成为2-3年的光伏上游辅材瓶颈,重点推荐【东方盛虹】【联泓新科】和【荣盛石化】。近期国内地沟油价格快速回落至6500-7000元/吨左右,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盈利持续扩大,同时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继续增长,未来混掺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我们持续看好生物柴油景气度提升,重点推荐【卓越新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整体呈现中低端产能富余、高端产能紧缺的情况,目前这一情况正逐步得到改善,并且随着原材料树脂制备技术的提升,国产UHMWPE树脂的品质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隔膜用原料的完全国产化,满足国内高端锂电池需求,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天然气行业未来几年供需缓慢增长,在欧洲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叠加欧洲进口终端的不足,全球气价有望持续位于高位,重点推荐【广汇能源】。锂电炭黑2021年全球产能规模约3.2万吨,到2025年随着各大厂商的扩产预计产能将达到10万吨左右,目前中高端产品价格可达15万元/吨以上,但国产化率很低,未来国产化空间及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黑猫股份】。近期海运费持续回落,同时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景气度反转,我们重点推荐海外替换市场业务占比高的【森麒麟】和【赛轮轮胎】。同时,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如皖维高新(光学PVA及光伏PVB)、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黑猫股份(特种导电炭黑)、金禾实业(三氯蔗糖)、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百龙创园(阿洛酮糖)等个股。 2 本月投资组合 我们本月建议的组合有所调整,卓越新能、联泓新科、东方盛虹持续推荐;调整广汇能源、扬农化工、黑猫股份进入组合。 【卓越新能】碳中和推动生物柴油龙头快速成长; 【广汇能源】欧洲能源紧缺背景下,公司天然气资产价值逐步显现; 【联泓新科】布局烯烃新材料,EVA迎来光伏产业需求爆发; 【东方盛虹】光伏EVA龙头标的,大炼化打开成长空间; 【扬农化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农化巨头业绩高速增长91%; 【黑猫股份】投资建设超导电炭黑及碳基材料,丰富锂电材料布局。 5 3 重点行业研究 EVA 行业深度跟踪:光伏带动需求大增,进口替代指日可待 EVA:高端 EVA 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EVA属于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高性能树脂-高性能聚烯烃塑料。因其具备高透明度和高粘着力,适用于玻璃和金属等各种界面;而良好的耐环境压力使其可以抵抗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潮气。我国EVA树脂主要用于光伏胶膜、发泡料、电缆料、涂覆、热熔胶以及农膜等。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预涂膜技术和无卤阻燃电缆的发展,光伏胶膜、涂覆、电线电缆已成为EVA树脂的重要下游,在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用于光伏封装胶膜、薄膜、预涂膜及电缆生产等新兴技术应用中的高端EVA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从终端行业发展来看,光伏、电缆等高新行业对EVA需求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EVA需求的主要动力。 EVA 供给端:部分光伏料产能实际投产进度尚有不确定性 国内主要产能包括延长中煤榆能化30万吨/年、斯尔邦石化30万吨/年、扬子-巴斯夫20万吨/年、燕山石化20万吨/年、联泓新科12万吨/年等。国内计划新增EVA产能中浙江石化30万吨/年、中科炼化10万吨/年已于2022年初投产,古雷石化30万吨/年年内有望投产,但进度尚有不确定性,新增产能主要以生产电缆料、发泡料为主。 我国EVA进口依存度高,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中国EVA装置在2017-2020年均无新增产能,但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63.0%增加到2020年的76.2%。2021年榆能化、扬子石化、中化泉州新装置投产,国内产能增加至147.2万吨,产量100万吨,表观消费量205万吨,进口111.7万吨,进口依存度依旧高达54.2%,未来国产化空间较大。 需求端:全球光伏高速发展,胶膜需求大增带动 EVA 光伏料需求 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重要封装材料,约占光伏电池组件成本5%。光伏胶膜是光伏电池组件的内封装材料,应用于电池组件封装的层压环节,它覆盖电池片上下两面,和上层玻璃、下层背板(或玻璃)通过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构成光伏组件。光伏胶膜是以树脂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交联剂、抗老化助剂,经熔融挤出、流涎成膜而得。 光伏是绿色环保清洁能源,政策推动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投资成本不断下降和发电效率逐年提升,中国光伏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光伏市场最高年均新增装机可达到287GW,2025年最高可达390GW。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30GW,同比增长13%,其中我国新增装机量48.2GW,占比37.1%。按照树脂需求为4.7万吨/亿平米,2021年全球光伏级EVA树脂需求约68.1万吨,2025年需求约136.1万吨,2021-2025年CAGR为18.90%。 新装置投产进度不达预期,EVA树脂有望全年维持高景气。下游光伏需求快速增长对EVA光伏料的需求增量拉动最大,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光伏EVA约分别新增24.2/23.1/24.1万吨需求,再加上其他领域的需求同样保持较好的增长,我们预测2021-2023年国内市场对EVA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21/266/300万吨。然而,我们认为真正的光伏料的定义标准是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同时下游胶膜企业验证通过且批量使用,因此合计周期要长达1-2年。 光伏级EVA工艺难度大,未来2-3年缺口仍存。我们认为真正的光伏料的定义标准是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同时下游胶膜企业验证通过且批量使用,因此合计周期要长达1-2年,因此中短期内国内很难有实质性的光伏EVA企业。EVA装置建设周期在3年左右,国外EVA增量有限,仅有韩国一套装置存在投产可能,因此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光伏级EVA需求缺口为18.2万吨、10.3万吨、12.4万吨。 3月份以来国内EVA市场持续上涨,下游光伏胶膜的需求拉动是EVA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进口货源紧张及国内部分装置停车加剧了近期EVA的市场紧张程度。近期由于进入相对需求淡季,因此EVA产品价格小幅下行,目前华东地区国产发泡料价格约23000元/吨,线缆料价格约26000-27000元/吨,光伏料价格约29000元/吨,卓创资讯测算,目前行业税前毛利约14000元/吨以上。由于国产化率的提升和海外EVA供需紧张,今年1-6月份国内EVA进口量为54.5万吨,同比下滑9%,受益于光伏需求增长,国内1-5月份EVA表观消费量增长31%,我们认为全年EVA国内表观消费量有可能同比增长至260万吨。考虑到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乐观需求,2022年光伏料新增需求量有望较2021年超过40万吨,如果按照400GW新增装机量测算,2025年全球光伏料需求量可达200万吨以上,因此高端光伏料供需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我们认为2年内EVA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周期,国内新增产能很难满足需求端的高速增长,高端光伏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也看到了今年以来EVA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市场预期,考虑到今年国内的主要新增产能已经投放,2025年前全球范围内只有三套装置合计75万吨产能投产,同时光伏行业需求继续明显提升,我们看好EVA价格未来中长期的继续上涨,重点推荐具备30万吨EVA产能的【东方盛虹】和15万吨EVA产能的【联泓新科】,以及子公司具备30万吨EVA装置已经投产的【荣盛石化】。 生物柴油行业深度跟踪:欧洲政策利好,生物柴油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契机 生物柴油是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世界各国生产原料因地制宜 狭义上的生物柴油指脂肪酸甲酯/乙酯,是以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 等)、动物油、废弃油脂(如地沟油等)、微生物油脂与甲醇/乙醇经酯化得到。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液体生物燃料,作为重要的低碳环保能源,在全球享 受多种政策支持。各国基于自身国情,以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欧盟以菜籽油 为主,美洲以大豆油为主,东南亚以棕榈油为主,中国奉行“不与人争粮”政策, 主要采用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受政策推动需求快速增长,欧洲是全球最大产销地区 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 4300 万吨,近 10 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速达 10%,2030 年需求有望达到 8000 万吨。生物柴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欧洲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占比全球总消费量的 47%。目前欧洲地区主要以菜籽油为原料,少量从东南亚地区进口棕榈油制生物柴油,产品供不应求。 从欧洲消费市场来看,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行动限制和经济衰退导致生物 柴油使用减少,欧盟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约 1602 万吨,同比减少 4%,2021 年欧 洲生物柴油消耗量 1643 万吨,由于受欧洲生柴生产商成本偏高及禁用棕榈油、 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影响,欧洲生物柴油供需缺口被拉大。未来随着疫情好转,欧 盟各成员国落实 RED II 生物柴油掺混政策,欧洲市场进口需求有望进一步加大。 废油脂生物柴油更加低碳,欧洲市场未来政策将大幅推动 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属于先进生物燃料。根据当前欧盟规则,将生物燃料分为 两大类,第一类为传统生物燃料(Conventional Biofuel),主要以粮食作为原 料生产生物柴油,分为 RME(菜籽油制成的生物柴油)、SME(豆油制成的生 物柴油)、PME(棕榈油制成的生物柴油)等,欧洲本土生物柴油生产以及进口 的生物柴油依然以传统生物柴油为主。第二类为先进生物燃料(Advanced Biofuel),是以非粮食为原料生产,包括 PART A 和 PART B 两种类型,PART A 主要以各种农作物的非食用部分作为原料,由于该类原料所含碳链较短,双键 较多,主要制成生物乙醇,氢化植物油(HVO)等燃料;PART B 主要以废油脂、 动物脂肪作为原料生产燃料(UCOME),其碳链较长,结构更接近化石柴油。相比传统生物燃料,用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UCOME)拥有更高的温室气体 (GHS)减排属性。 欧盟要求 2030 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达到 14%,而据 USDA 测算当前 掺混比例仅 8.1%,我们测算 2020 年欧洲市场生物柴油需求量为 1985 万吨,2030 年达到 3557 万吨,未来欧洲市场对生柴将持续保持供不应求态势。 《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在确定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求时,同时也规定了可 再生能源的计算规则:生物燃料只有满足 60%最低温室气体(GHG)减排要求,才 能计入欧盟和/或成员国目标,未达到标准的生物燃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减,而 超出 60%减排量的生物柴油品类则进行相应增量计算。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 (UCOME)的 GHS 减排量达到 83%,由于 UCOME 能够计算更多的生物燃料 消耗量,更容易达到欧洲各国设定的掺混比例要求,故而 UCOME 在欧洲具有特 殊的竞争力。废油脂生物柴油 UCOME 竞争力逐渐增强,现已成为欧洲第二大生物柴油原料,占生柴原料的 23%,主要进口于中国。 我国生物柴油主要采用废油脂作为原材料,主要以出口欧洲为主。2021 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约 150 万吨,同比增长 16.8%;出口约 130 万吨,同比增长 39.7%; 年度出口均价由 1060 美元/吨上涨至 1391 美元/吨,同比增长 31.2%。海关数据 显示 1-6 月份国内累计出口生物柴油 74.3 万吨,同比增长 28.1%,6 月份国内生 物柴油出口 12.9 万吨,环比下降 5.5%,同比下降 4.7%,全国出口均价在 11730 元/吨,环比上涨 309 元/吨。 近期国内生物柴油价格开始企稳反弹,目前生物柴油出口价格在约 1500 美元/吨, 国内价格约 10000 元/吨,同时地沟油价格大幅下行,目前主流价格约 6200-6800 元/吨,目前国内棕榈油主流价格约 9400-9600 元/吨,目前生物柴油利润毛利约 1500 元/吨,盈利仍然非常可观。 根据欧盟 REDII 政策,欧盟要求 2030 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达到 14%, 而据 USDA 测算当前掺混比例仅 8.1%,我们测算 2021 年欧洲市场生物柴油需 求量约 1700 万吨,2030 年将达到 3557 万吨。由于减排政策上的保证,欧洲生 物柴油供应缺口有望逐步放大,同时奥地利、比利时和德国将分别于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 月和 2023 年 1 月限制使用棕榈油、豆油为基础的生物燃料,缺口 将由 UCOME 和菜籽油为原料生物柴油替代,仅替代市场空间可达 350-600 万 吨,近期印尼开始测试 B40 生物柴油计划,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生物 柴油替代性将大幅增长,同时原材料地沟油价格开始大幅下行,生物柴油盈利有 望大幅修复,重点推荐国内生物柴油行业龙头【卓越新能】,公司 2024 年生物柴油产能有望达到 80 万吨,关注【嘉澳环保】。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深度跟踪:锂电池隔膜专用料国产化进程加速,高端湿法隔膜国产替代空间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高性能工程塑料,下游应用范围广阔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线性结构的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UHMWPE分子链很长,沿同一方向排列,相互缠绕,通过强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长的分子链能够更有效地将载荷传递给主链,所以UHMWPE具有很高的比模量和比强度。UHMWPE耐磨性位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还耐磨数倍,其耐磨性能是普通聚乙烯的数十倍以上,而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耐磨性能也会进一步提高。摩擦系数也比其它工程塑料小,可以与聚四氟乙烯相媲美,是理想的润滑材料,由于其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UHMWPE在人工关节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UHMWPE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能,几乎不吸水,其吸水率在工程塑料中是最小的。UHMWPE耐冲击性能也是目前工程塑料中最高的,比以耐冲击性能著称的聚碳酸酯还要高3~5倍。由于UHMWPE分子结构以直链为主,具有超拉伸取向必备的结构特征,其拉伸强度高达3~3.5GPa,拉伸弹性模量高达100~125GPa。UHMWPE还具有优良耐化学药品性,在一定温度、浓度范围内能耐各种腐蚀性介质及有机溶剂。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在冰点以下也具有良好的冲击强度,最低使用温度可以达到-269℃。另外,UHMWPE还具有良好的不粘性、无毒、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比HDPE更好的耐疲劳性及耐γ-射线能力等。 现阶段纤维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大消费领域。据中国化信-咨询,2021年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总消费量为18.8万吨,同比增长19%,主要增长来源为纤维和电池隔膜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2021年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占比31%;电池隔膜、板材和工业管材分别占比28%、22%和15%。同年,我国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10%,且未来五年,预计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仍将保持迅猛增势,将进一步推动电池隔膜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重要的增长领域。 电池隔膜有望成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大消费领域。据中国化信-咨询预测,预计到2026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总消费量将达41.2万吨,CAGR为17%,其中纤维和电池隔膜总消费量占比将达四分之三。 UHMWPE产量、需求量同步增长。据同益中招股书中披露,2016年,全球UHMWPE产能和需求量分别为22.1万吨和20万吨,随着制造业对材料的特性要求越来越高,UHMWPE以其优异的特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至2021年UHMWPE产量和需求量分别有望达到38万吨和36.7万吨。 UHMWPE国内产能扩张加速。在国际上,UHMWPE的生产企业主要包括美国Celanese Corporation、巴西Braskem、荷兰帝斯曼等国外企业,其中,2022年初,Celanese位于得州的1.5万吨/年新生产线达产,美国Celanese Corporation的总产能增加至约12.3万吨/年,为全球产能最大企业;巴西Braskem总产能约为4.5万吨/年。国内主要的生产企业有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联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特佳劲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九江中科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齐鲁石化公司等企业,截至2022年,国内UHMWPE产能合计约为16.8万吨/年,另有约21万吨/年拟新建产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需求量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主要来源于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和安全防护等领域。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现代国防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其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主要包括《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另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日益增加的军品、民品应用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来庞大的市场需求。据同益中招股书中披露,2015年至2019年,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9.87%,2020年至2025年,预期中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复合增长率为15.05%。 根据《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8)》,欧美市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应用领域中,防弹衣和武器装备占比约70%,绳缆占比约20%,劳动防护占比约5%,渔网占比约5%;中国市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应用领域中,防弹衣和武器装备占比约32%,防切割手套占比约28%,缆绳材料占比约26%,体育器材占比约6%,其他占比约8%。 国防装备费投入增加将拉动UHMWPE纤维需求。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耐冲击性能好、比能量吸收高、轻质、使用温度范围大等优势,可以被应用在直升飞机/坦克/舰船的装甲防护(防弹)板、雷达的防护外壳罩、导弹罩、盾牌、降落伞、防弹头盔、防弹衣等不同产品上。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军费支出占GDP比重近年来有所提升,推动全球军费支出占GDP比重小幅增加,国防支出的提升将会极大地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需求。 我国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依赖进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内UHMWPE生产企业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湿法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依然存在较大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进口的UHMWPE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料基本被美国、韩国、德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国内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自主知识产权匮乏我国锂电池隔膜的研发和生产起步较晚,自主知识产权匮乏;(2)隔膜要求不断提高,对原料树脂的杂质含量、批次质量一致性乃至颗粒形态的要求极高,而国内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的研究不够深入,国产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配方研究欠缺系统性;(3)我国的隔膜企业大多是工艺模仿,缺乏系统基础研究支撑,没能完全理解和掌握隔膜加工的基本科学问题和技术原理,很难提升隔膜的性能,生产出的隔膜一致性、均匀性、热收缩性能等比较差,合格率偏低,量产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锂电池隔膜专用UHMWPE料依赖进口,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16-2020年,我国锂电池隔膜专用UHMWPE料进口量年均增速在23.5%左右,2020年总进口量达到 11700吨,进口依存度45%。由于国内非外资企业UHMWPE 研发和生产能力仍比较有限,再加上新产品打入市场的认证周期较长,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 UHMWPE锂电池隔膜专用料国产量增速预计难以满足需求增速。2020年,我国仅有南京塞拉尼斯和扬子石化有锂电池隔膜专用UHMWPE料量产产品,两家企业累计年产量在14000吨左右。另外,河南沃森(UHMWPE产能10000吨/年)有锂电池隔膜实验料投放试用,但没再进一步量产。东方盛虹子公司斯尔邦石化2万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计划于2022年年底投产,主要应用是为下游的锂电隔膜。联泓新科投资7.9亿元在山东新建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10万吨/年醋酸乙烯联合装置及配套设施项目已于2022年7月开工,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装置可生产隔膜料与纤维料,隔膜料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隔膜。随着原材料树脂制备技术的提升,国产UHMWPE树脂的品质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实现隔膜用原料的完全国产化; 同时,由于隔膜加工工艺与表面改性技术的提升,高端湿法隔膜有望完全实现国产化,满足国内高端锂电池需求。 相关标的:1)东方盛虹:子公司斯尔邦石化2万吨/年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计划于2022年年底投产,主要应用是为下游的锂电隔膜。2)联泓新科: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已于2022年7月开工,预计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装置可生产隔膜料与纤维料。3)同益中:2021年公司拥有UHMWPE纤维产能3320吨/年,另有2240吨/年在建,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 天然气行业深度跟踪:国际天然气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全球天然气供需展望:2021-2025年缓慢增长 到2025年全球天然气维持缓慢增长,因此我们判断,市场上并无太多富余的天然气可以供给到欧洲,欧洲对于俄气的替代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从全球其他地区采购资源,由此全球气价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供给:增长有限,北美和中东引领产量增长 尽管受到一系列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停产,个别国家的产量和出口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2021年,全球天然气供应有所复苏,产量增长约4.1%。预计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有所下滑,主要由于俄乌冲突下,欧洲需求下降,以及欧洲进口多样化程度提高导致的俄罗斯产量下降。预计未来几年天然气供给增长有限,且主要来自北美和中东,增速预计不足2%。 需求:22年负增长,25年前维持低增速 2021年下半年以来,天然气市场呈现出高价与供应紧张的现状,俄乌冲突事件正在给天然气需求带来巨大压力,预计2022年需求将出现小幅下滑,随后几年将保持缓慢增长。因此,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在2022年下降0.5%,然后在随后几年逐步增长,到2025年达到1.5%。总体来看,2022年至2025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以0.8%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约42400亿方,与2021相比仅增加3.4%接近1400亿方左右。 LNG终端:增量有限,FSRU受到青睐 LNG出口终端增量有限 预计2022年将新增300亿方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部分缓解当前天然气市场紧缺状况,但是由于近年来批准的项目的延误,特别是Mozambique LNG, Golden Pass, 以及LNG Canada的推迟,意味着2023年和2024年的预计产能增长每年仅为200亿立方米。因此可见的LNG增量基本可以弥补常规手段下的俄气减量,如果要实现欧盟对于俄气1200多亿方的替代目标,或者俄气本身出现超预期的减量,则天然气缺口仍然难以解决。 船运不存在瓶颈,但是日费可能维持较高水平 LNG运输市场也值得关注。2021年,由于现货船队供给充足,同时东北亚冬季开始寒冷,欧洲液化天然气需求急剧上升,液化天然气船日现货租船费创下27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全年平均10万美元。高即期日费、LNG液化能力增长以及今年新的液化天然气FID的前景促使船队运营商保持了强劲的LNG船订单。2021至2025年间,常规液化天然气运输能力预计将增长30%,高于同期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17%)和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需求(23%)的预测,因此在没有船队退役的情况下,整体LNG运输船市场还是可以维持正常的运输需求,但是日费也可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瓶颈在于接收终端不足,FSRU或是解决途径 欧洲目前主要的接收终端位于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并且因为管输较差,因此真正能通向欧洲大陆的天然气将是十分有限。所以,即便海外有增量的LNG可以部分匹配俄气的减量,但是由于欧洲自身接收能力的不足,缺口短期仍无法弥补。 由于陆上进口终端建设周期较长,所以欧洲把目光转向更加灵活的FSRU(浮式储存气化装置)。由于FSRU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港口设施和管道连接随时可用,且FSRU既可以用新船壳建造,也可以用现有LNG运输船改装,因此FSRU可以更快的满足欧洲对于天然气进口的需求。FSRU最快可以在12个月内开始进口LNG,而建设一个陆地接收站需要3至5年才能完成。同时也要注意,FSRU的船租也会随着需求增长而提升,带来运营成本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的天然气高价形成一定支撑。 截至2022年年中,欧洲已经锁定了12艘FSRU,包括德国4艘、荷兰2艘、意大利2艘、芬兰1艘、希腊1艘、塞浦路斯1艘和阿尔巴尼亚1艘。此外,欧洲还宣布增加6艘的计划,其中希腊3艘、波兰1艘、法国1艘、英国1艘。 相关标的:在欧洲能源紧缺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天然气海外贸易资源的公司盈利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推荐天然气龙头公司【广汇能源】。 4 重点数据跟踪 重点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月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乙腈(50.48%)、脂肪醇(25.46%)、R134a(23.75%)、黄磷(18.68%)、丙二醇(17.63%);本月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硫酸(-60.33%)、硫铁矿(-57.67%)、PTMEG(-31.48%)、磷酸一铵(-27.75%)、氯化铵(-24.16%)。 重点化工品价差涨跌幅 本月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气相白炭黑(22.20%)、聚乙烯醇(21.68%)、制冷剂R134a(15.69%)、三聚氰胺(14.99%)、丁苯橡胶(11.06%);价差跌幅前五的为BDO(-32.40%)、丙烯酸(-22.37%)、醋酸乙烯(-19.84%)、丁二烯(-17.66%)、纯苯(-15.53%)。 5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证券投资评级与免责声明 国信证券投资评级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