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越南经济后发优势日益明显—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
(以下内容从方正中期期货《联合国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越南经济后发优势日益明显—全球宏观经济与大宗商品市场周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第一部分 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本周数据显示,4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明显回落,当月同比出现负增长。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下降但疫情影响显著。尤其是中下游制造业同时受到需求坍缩和供给限制逻辑。但国内疫情尤其是上海周边情况最严重阶段已经度过,预计4月将是利润增量的阶段性低点,5月和6月情况将会有所恢复。央行本周净投放资金量为0。短端资金利率维持平稳。国常会强调继续落实稳经济措施,包括增加退税1400亿和减征部分车辆购置税600亿。国务院总理表示,某些方面经济困难程度超2020年,要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重申5月底出台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实施细则。央行和银保监会敦促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住房公积金将实施阶段性支持政策,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总体上看,决策层认为4月和5月经济下行对二季度整体拖累较大。已出台的经济政策仍在落实中,尚未完全起效,预计6月开始将对经济产生更明显带动作用。经济将继续从底部修复。 第二部分 海外经济解读 一、联合国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5月18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新一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22年中更新版)》下调了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从1月报告中的4%预测值下调至3.1%,下降幅度达到0.9个百分点。至此,世界银行、IMF、联合国三大全球性机构均在最新一研报中下调了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速。相对而言,IMF对于今明两年经济预期比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更为乐观。 报告指出俄乌冲突、通胀高企以及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尤其俄乌冲突不仅削弱了世界经济从疫情爆发之后的复苏节奏,同时在欧洲造成了重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并且推高了能源、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引发更为严重的全球性通胀,预计2022年全球通胀率将升至6.7%,是2010-2020年平均通胀率2.9%的2.3倍。高通胀正在减少家庭的实际收入,特别是在更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财政支持和居民收入提升均十分有限。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正在对其他经济领域产生连锁影响,并对包容性复苏构成额外挑战。由于低收入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要大得多,因而这一连锁反应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格外严重。 作为俄乌冲突的主要参与国,独联体国家毫无疑问成为2022-2023年经济增速下滑最为明显的经济体,主要因为两大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此次冲突的直接参与国。冲突爆发之前,联合国在今年1月报告中一度预测独联体国家能够在2022年增长3.2%,但是冲突爆发后直接下调12个百分点至-8.8%,其中俄罗斯被下调13.3个百分点至-10.6%。明年独联体国家有望实现1.9%的反弹,俄罗斯能止跌持平,不过考虑到今年极低的基数,明年的增速预期并不十分理想。发达经济体中,欧盟和英国无疑是受俄乌冲突影响最为明显的。考虑到欧洲对于俄罗斯能源以及黑海粮食的高度依赖性,欧英两大经济体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幅削减俄罗斯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同时,也遭致俄罗斯的反制裁引发严重的能源和粮食短缺。2022年欧盟和英国的GDP增速预期为2.4%和1%,分别被下调1.2和1.3个百分点,均为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的。虽然美国和日本与俄罗斯的经济紧密程度相对较低,但是依然遭遇到了0.9和0.6个百分点的预期下降,2022年GDP增速预期分别为2.6%和2.7%。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经济前景最被看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达到6.5%和6%。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预期回落较为明显,3-5月国内疫情复燃,中国多地尤其上海遭受现长期静态管理,工厂停工和供应链断裂导致生产和出口受限,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下调至4.5%和5.2%。被寄予厚望的东南亚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5%和5%。南美是为数不多经济预期不降反增的经济体,2022-2023年增速预期分别为1.8%和2.7%,高出1月报告0.2和0.3个百分点。南美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矿石出口大国,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大幅提升了南美各国的财政收入,抵消了经济的负面影响。 报告对经济金融和环保两大领域提出了重点警示。经济金融领域,俄乌冲突引发食品和化肥价格高企,对于低收入国家影响更大,加剧食品短缺和贫穷等人道主义危机。美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将推高发展中国家的借贷成本,加大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融资缺口。外部金融条件的收紧将对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在全球资本市场有较高敞口以及面临债务危机或债务违约风险的国家。IMF在4月研报同样提到中等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占GDP比率在2021达到60%,高于2013年紧缩恐慌时的40%,低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中值更高,几乎达到2013年时的两倍。在此背景下,随着加息导致借贷成本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利息支出可能会大幅上升,给国家预算带来压力,使偿债变得越来越困难,约六成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已经处于债务困境或高风险困境之中。对此,联合国经社部全球经济监测部门负责人哈米德·拉希德表示发展中国家需要为美联储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并采取适当的宏观审慎措施以遏制资本突然外流,并刺激生产性投资。环保领域,俄乌冲突阻碍了世界环保进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处于创纪录的高位。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各国纷纷扩大能源供应,化石燃料的生产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金属价格飙升影响电动汽车生产,粮食价格上涨限制生物燃料使用。对此,联合国经社部经济政策与分析处处长山塔努·慕克吉表示各国可以通过加快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等途径,来解决因俄乌冲突而更加突出的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此外,摩根大通最新公布的4月全球PMI与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反映的经济趋势不谋而合。4月全球综合PMI、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51、52.2和51.9,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回落,由此看出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程度正在不断放缓。4月全球新订单、就业和投入价格三大分指数PMI分别录得51.8、53.2、71.4、其中,新订单和就业PMI均低于前值,略高于荣枯线,可见全球产能扩张和就业新增速度有所放缓;投入价格PMI连续四个月上升,并且处于强扩张区间,说明全球通胀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二、美联储公布5月议息会议纪要 美东时间5月25日,美联储发布5月议息会议纪要,核心内容与美东时间5月4日的会议声明和鲍威尔讲话基本一致。其中,会议纪要提到了60多次通胀,可见在经济总体稳定、就业向好的背景下,抗通胀是美联储当前亟需的最核心问题。会议纪要还强调了未来两次将继续加息50BP,并且到明年年中有望再加息125BP,将中性利率提升至最高3.13%,略高于此前调查。除去6-7月各加息50BP,随后至明年年中的7-8次议息会议(2022年9月、11月和12月以及2023年1月、3月、5月、6月、7月)中共加息125BP,这就意味着随后的议息会议在缩表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每轮议息会议将更有可能仅加息25BP甚至不加息。 总体来看,美联储5月会议声明和纪要以及鲍威尔会后发言基本符合预期,总体鹰派略偏鸽。从鹰派角度来看,美联储如期在5月加息50BP,并且在三个月之内就将缩表上限推高至950亿美元,与3月会议纪要内容相符,缩表节奏和规模均明显快于和高于上轮。多次强调了加息不会改变美国经济强势发展、失业率下降且工资大幅上涨、通胀持续高企难以短期内缓和。但是,鹰派言论中略显鸽派,主要表现在否定了未来两次加息75BP的可能性,首月缩表规模略低于预期,继续强调了俄乌冲突加剧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等。 由于此前美联储与市场经过了多次交流,市场已充分实现Price-in,此次会议声明总体符合预期,市场反响相对平稳。并且由于美联储会议声明和纪要及鲍威尔讲话鹰派程度略不及预期,全球金融市场反而出现“见光死”的行情。股指方面,纳斯达克、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在5月4日和5月25日均单日逆势上涨;恐慌性指数方面,VIX在这两天出现回落;避险资产方面,美元指数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跌为主;有色贵金属和能源方面,伦敦金现、伦敦银现、LME3月铜、LME3月锌以及布伦特原油均在次日上涨。 美联储更为看重的PCE也在4月出现了回落。5月27日美国经济统计局公布4月美国PCE同比增速录得6.27%,低于前值6.61%,连续上升15个月后首度回落;环比增速录得0.25%,大幅低于前值0.9%,连续三个月回落。其中,其中核心PCE同比增速录得4.91%,连续两个月回调;环比增速录得0.34%,略高于前值0.33%。美国通胀拐点已现,美联储后期的目标就是要将核心PCE同比增速下降2.91个百分点至2%。 今年美联储将维持鹰派政策,但后期鹰派程度可能略不及当下,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基本面略作调整。预计6-7两次议息会议均加息50BP,随着美国通胀水平下降以及美国经济增长加速放缓,叠加9月将缩表幅度推至950亿美元上限,9月、11月和12月三次议息会议中单次加息幅度更有可能为25BP,全年加息幅度在225BP,明年上半年会再加息2次25BP。截至5月25日,美联储资产总规模达到8.4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5.77万亿、MBS2.71万亿、联邦机构债券0.23万亿。预计美联储会在2-3年内将资产负债表缩水2.5-3万亿美元左右。 三、越南经济后发优势日益明显 剔除价格因素,越南今年一季度GDP录得1255.3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速达到5.1%,比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中国高出0.3个百分点;环比大幅下降75.4%,不过越南经济有格外明显季节性,除了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出现倒挂,其他年份都呈现逐季上升的趋势。所以,对于越南经济的判断应该更着重于同比增速。鉴于中国4-5月受疫情影响严重,6月才会逐步恢复正轨,越南将会扩大对中国的上半年度增速优势。 由于越南目前的防疫政策是与新冠肺炎共存,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恢复,并且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以及宽松的国际环境,吸引大批原本流失海外的订单逆回流,除了原本就在当地设厂的耐克、阿迪、苹果、三星、英特尔、LG 等国际品牌之外,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如立讯精密、温斯顿、和硕、歌尔在疫情之后转往越南布局。从2021年9月至今,越南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增长超过1/5,服装、手机及零部件、电脑及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也都有所扩大。美国市场中1/3的鞋类制品以及1/5的服装印有“Made in Vietnam”的Logo;在电子产业方面,三星超50%的手机出口以及1/3的电子产品由越南生产。“越南制造”大幅带动了越南的第二产业,一季度GDP工业和建筑业同比增速达到6.38%,是在越南三大产业中增速最快的,农业和服务业同比增速分别录得2.45%和4.58%。 中国和越南同为制造业大国。4月越南制造业PMI录得51.7,从去年10月以来始终高于荣枯线,而中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尤其出口新订单PMI仅录得41.6,处于极度萎缩状态,从去年5月起持续低于荣枯线,中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今年1-4月越南出口贸易额达到12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5%;中国为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5%。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中国的年度累计同比增速始终高于越南。由于4月中国尤其上海疫情扩散严重,工厂大面积停工且物流不畅,中国出口大幅下滑,进而导致4月被越南反超。 外资仍是未来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亚洲开发银行(ADB)驻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Andrew Jeffries表示在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波动的背景下,全球投资流量有所减少,但流入越南的外国投资资金很可能将会逆势增长。2021年越南全国新批、新增外国直接投资和股权并购金额311.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其中,制造业吸收外资占总额的58.2%,其后依次是占比18.3%的电力以及占比8.4%的房地产。进入2022年,外资延续快速流入势头,前四个月外商对越南直接投资注册资金规模达到36.97亿美元。越南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来源国主要包括中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国家。 不止制造业和外贸产业,越南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预期吸引了大批国际投资者到访,其他产业同样有望得到质的飞跃。4月李嘉诚拜访越南胡志明市潘文迈,长江实业集团将胡志明市定位为金融和技术的战略中心,承诺要在胡志明市引进高端房地产项目,涵盖住宅、办公室、商业中心、娱乐等业务,尤其强调了打算在越南投资基建的计划。 越南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有点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纵观越南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延续着“学习-复制-崛起”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在抛弃“苏联模式”、以“中国经验”为蓝本,越南推行“革新开放”后逆势崛起,内需提振,外贸繁荣,资产价格抬升,民族自豪感蒸蒸日上,俨然成为一颗新兴的东南亚经济明珠。虽然越南经济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但是越南经济后发优势日益明显。 第三部分 本周重要事件及数据回顾 第四部分下周重要事件及数据提示 第五部分 期货市场一周简评:方正中期一周简评20220527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扫描二维码 下载方正中期方小期APP
第一部分 国内经济解读 国内方面,本周数据显示,4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明显回落,当月同比出现负增长。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下降但疫情影响显著。尤其是中下游制造业同时受到需求坍缩和供给限制逻辑。但国内疫情尤其是上海周边情况最严重阶段已经度过,预计4月将是利润增量的阶段性低点,5月和6月情况将会有所恢复。央行本周净投放资金量为0。短端资金利率维持平稳。国常会强调继续落实稳经济措施,包括增加退税1400亿和减征部分车辆购置税600亿。国务院总理表示,某些方面经济困难程度超2020年,要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重申5月底出台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实施细则。央行和银保监会敦促银行增加信贷投放,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增长。住房公积金将实施阶段性支持政策,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总体上看,决策层认为4月和5月经济下行对二季度整体拖累较大。已出台的经济政策仍在落实中,尚未完全起效,预计6月开始将对经济产生更明显带动作用。经济将继续从底部修复。 第二部分 海外经济解读 一、联合国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5月18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新一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22年中更新版)》下调了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从1月报告中的4%预测值下调至3.1%,下降幅度达到0.9个百分点。至此,世界银行、IMF、联合国三大全球性机构均在最新一研报中下调了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速。相对而言,IMF对于今明两年经济预期比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更为乐观。 报告指出俄乌冲突、通胀高企以及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是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尤其俄乌冲突不仅削弱了世界经济从疫情爆发之后的复苏节奏,同时在欧洲造成了重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并且推高了能源、粮食和大宗商品价格,引发更为严重的全球性通胀,预计2022年全球通胀率将升至6.7%,是2010-2020年平均通胀率2.9%的2.3倍。高通胀正在减少家庭的实际收入,特别是在更为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财政支持和居民收入提升均十分有限。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正在对其他经济领域产生连锁影响,并对包容性复苏构成额外挑战。由于低收入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要大得多,因而这一连锁反应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格外严重。 作为俄乌冲突的主要参与国,独联体国家毫无疑问成为2022-2023年经济增速下滑最为明显的经济体,主要因为两大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此次冲突的直接参与国。冲突爆发之前,联合国在今年1月报告中一度预测独联体国家能够在2022年增长3.2%,但是冲突爆发后直接下调12个百分点至-8.8%,其中俄罗斯被下调13.3个百分点至-10.6%。明年独联体国家有望实现1.9%的反弹,俄罗斯能止跌持平,不过考虑到今年极低的基数,明年的增速预期并不十分理想。发达经济体中,欧盟和英国无疑是受俄乌冲突影响最为明显的。考虑到欧洲对于俄罗斯能源以及黑海粮食的高度依赖性,欧英两大经济体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幅削减俄罗斯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同时,也遭致俄罗斯的反制裁引发严重的能源和粮食短缺。2022年欧盟和英国的GDP增速预期为2.4%和1%,分别被下调1.2和1.3个百分点,均为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的。虽然美国和日本与俄罗斯的经济紧密程度相对较低,但是依然遭遇到了0.9和0.6个百分点的预期下降,2022年GDP增速预期分别为2.6%和2.7%。在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印度的经济前景最被看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达到6.5%和6%。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预期回落较为明显,3-5月国内疫情复燃,中国多地尤其上海遭受现长期静态管理,工厂停工和供应链断裂导致生产和出口受限,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下调至4.5%和5.2%。被寄予厚望的东南亚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5%和5%。南美是为数不多经济预期不降反增的经济体,2022-2023年增速预期分别为1.8%和2.7%,高出1月报告0.2和0.3个百分点。南美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矿石出口大国,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大幅提升了南美各国的财政收入,抵消了经济的负面影响。 报告对经济金融和环保两大领域提出了重点警示。经济金融领域,俄乌冲突引发食品和化肥价格高企,对于低收入国家影响更大,加剧食品短缺和贫穷等人道主义危机。美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将推高发展中国家的借贷成本,加大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融资缺口。外部金融条件的收紧将对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那些在全球资本市场有较高敞口以及面临债务危机或债务违约风险的国家。IMF在4月研报同样提到中等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占GDP比率在2021达到60%,高于2013年紧缩恐慌时的40%,低收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中值更高,几乎达到2013年时的两倍。在此背景下,随着加息导致借贷成本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利息支出可能会大幅上升,给国家预算带来压力,使偿债变得越来越困难,约六成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已经处于债务困境或高风险困境之中。对此,联合国经社部全球经济监测部门负责人哈米德·拉希德表示发展中国家需要为美联储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并采取适当的宏观审慎措施以遏制资本突然外流,并刺激生产性投资。环保领域,俄乌冲突阻碍了世界环保进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处于创纪录的高位。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各国纷纷扩大能源供应,化石燃料的生产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金属价格飙升影响电动汽车生产,粮食价格上涨限制生物燃料使用。对此,联合国经社部经济政策与分析处处长山塔努·慕克吉表示各国可以通过加快采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等途径,来解决因俄乌冲突而更加突出的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此外,摩根大通最新公布的4月全球PMI与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反映的经济趋势不谋而合。4月全球综合PMI、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分别录得51、52.2和51.9,三大指数均连续两个月回落,由此看出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程度正在不断放缓。4月全球新订单、就业和投入价格三大分指数PMI分别录得51.8、53.2、71.4、其中,新订单和就业PMI均低于前值,略高于荣枯线,可见全球产能扩张和就业新增速度有所放缓;投入价格PMI连续四个月上升,并且处于强扩张区间,说明全球通胀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二、美联储公布5月议息会议纪要 美东时间5月25日,美联储发布5月议息会议纪要,核心内容与美东时间5月4日的会议声明和鲍威尔讲话基本一致。其中,会议纪要提到了60多次通胀,可见在经济总体稳定、就业向好的背景下,抗通胀是美联储当前亟需的最核心问题。会议纪要还强调了未来两次将继续加息50BP,并且到明年年中有望再加息125BP,将中性利率提升至最高3.13%,略高于此前调查。除去6-7月各加息50BP,随后至明年年中的7-8次议息会议(2022年9月、11月和12月以及2023年1月、3月、5月、6月、7月)中共加息125BP,这就意味着随后的议息会议在缩表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每轮议息会议将更有可能仅加息25BP甚至不加息。 总体来看,美联储5月会议声明和纪要以及鲍威尔会后发言基本符合预期,总体鹰派略偏鸽。从鹰派角度来看,美联储如期在5月加息50BP,并且在三个月之内就将缩表上限推高至950亿美元,与3月会议纪要内容相符,缩表节奏和规模均明显快于和高于上轮。多次强调了加息不会改变美国经济强势发展、失业率下降且工资大幅上涨、通胀持续高企难以短期内缓和。但是,鹰派言论中略显鸽派,主要表现在否定了未来两次加息75BP的可能性,首月缩表规模略低于预期,继续强调了俄乌冲突加剧美国经济不确定性等。 由于此前美联储与市场经过了多次交流,市场已充分实现Price-in,此次会议声明总体符合预期,市场反响相对平稳。并且由于美联储会议声明和纪要及鲍威尔讲话鹰派程度略不及预期,全球金融市场反而出现“见光死”的行情。股指方面,纳斯达克、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在5月4日和5月25日均单日逆势上涨;恐慌性指数方面,VIX在这两天出现回落;避险资产方面,美元指数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跌为主;有色贵金属和能源方面,伦敦金现、伦敦银现、LME3月铜、LME3月锌以及布伦特原油均在次日上涨。 美联储更为看重的PCE也在4月出现了回落。5月27日美国经济统计局公布4月美国PCE同比增速录得6.27%,低于前值6.61%,连续上升15个月后首度回落;环比增速录得0.25%,大幅低于前值0.9%,连续三个月回落。其中,其中核心PCE同比增速录得4.91%,连续两个月回调;环比增速录得0.34%,略高于前值0.33%。美国通胀拐点已现,美联储后期的目标就是要将核心PCE同比增速下降2.91个百分点至2%。 今年美联储将维持鹰派政策,但后期鹰派程度可能略不及当下,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基本面略作调整。预计6-7两次议息会议均加息50BP,随着美国通胀水平下降以及美国经济增长加速放缓,叠加9月将缩表幅度推至950亿美元上限,9月、11月和12月三次议息会议中单次加息幅度更有可能为25BP,全年加息幅度在225BP,明年上半年会再加息2次25BP。截至5月25日,美联储资产总规模达到8.48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5.77万亿、MBS2.71万亿、联邦机构债券0.23万亿。预计美联储会在2-3年内将资产负债表缩水2.5-3万亿美元左右。 三、越南经济后发优势日益明显 剔除价格因素,越南今年一季度GDP录得1255.3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速达到5.1%,比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中国高出0.3个百分点;环比大幅下降75.4%,不过越南经济有格外明显季节性,除了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出现倒挂,其他年份都呈现逐季上升的趋势。所以,对于越南经济的判断应该更着重于同比增速。鉴于中国4-5月受疫情影响严重,6月才会逐步恢复正轨,越南将会扩大对中国的上半年度增速优势。 由于越南目前的防疫政策是与新冠肺炎共存,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恢复,并且凭借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以及宽松的国际环境,吸引大批原本流失海外的订单逆回流,除了原本就在当地设厂的耐克、阿迪、苹果、三星、英特尔、LG 等国际品牌之外,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如立讯精密、温斯顿、和硕、歌尔在疫情之后转往越南布局。从2021年9月至今,越南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增长超过1/5,服装、手机及零部件、电脑及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也都有所扩大。美国市场中1/3的鞋类制品以及1/5的服装印有“Made in Vietnam”的Logo;在电子产业方面,三星超50%的手机出口以及1/3的电子产品由越南生产。“越南制造”大幅带动了越南的第二产业,一季度GDP工业和建筑业同比增速达到6.38%,是在越南三大产业中增速最快的,农业和服务业同比增速分别录得2.45%和4.58%。 中国和越南同为制造业大国。4月越南制造业PMI录得51.7,从去年10月以来始终高于荣枯线,而中国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尤其出口新订单PMI仅录得41.6,处于极度萎缩状态,从去年5月起持续低于荣枯线,中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今年1-4月越南出口贸易额达到12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5%;中国为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5%。2021年2月-2022年3月期间,中国的年度累计同比增速始终高于越南。由于4月中国尤其上海疫情扩散严重,工厂大面积停工且物流不畅,中国出口大幅下滑,进而导致4月被越南反超。 外资仍是未来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亚洲开发银行(ADB)驻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Andrew Jeffries表示在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波动的背景下,全球投资流量有所减少,但流入越南的外国投资资金很可能将会逆势增长。2021年越南全国新批、新增外国直接投资和股权并购金额311.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其中,制造业吸收外资占总额的58.2%,其后依次是占比18.3%的电力以及占比8.4%的房地产。进入2022年,外资延续快速流入势头,前四个月外商对越南直接投资注册资金规模达到36.97亿美元。越南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来源国主要包括中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国家。 不止制造业和外贸产业,越南良好的增长势头和发展预期吸引了大批国际投资者到访,其他产业同样有望得到质的飞跃。4月李嘉诚拜访越南胡志明市潘文迈,长江实业集团将胡志明市定位为金融和技术的战略中心,承诺要在胡志明市引进高端房地产项目,涵盖住宅、办公室、商业中心、娱乐等业务,尤其强调了打算在越南投资基建的计划。 越南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有点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纵观越南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延续着“学习-复制-崛起”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在抛弃“苏联模式”、以“中国经验”为蓝本,越南推行“革新开放”后逆势崛起,内需提振,外贸繁荣,资产价格抬升,民族自豪感蒸蒸日上,俨然成为一颗新兴的东南亚经济明珠。虽然越南经济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但是越南经济后发优势日益明显。 第三部分 本周重要事件及数据回顾 第四部分下周重要事件及数据提示 第五部分 期货市场一周简评:方正中期一周简评20220527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据。 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中期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转载、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扫描二维码 下载方正中期方小期APP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