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产业杂谈】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产业杂谈】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

作者:微信公众号【掘金调研室】/ 发布时间:2022-05-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产业杂谈】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Rachel最近关注到保险板块估值基本处于历史底部了,负债端微观结构改善,资产端国债利率触底,权益市场反弹,都可能使得保险板块迎来估值修复。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保险行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保险公司怎么赚钱? 怎么衡量保险公司赚钱能力? 保险公司排名? 保险行业投资框架? 01-保险公司怎么赚钱? 那么保险公司是怎么赚钱的呢?可不像有些人觉得是通过拒赔赚钱的。归纳起来主要是跟这三个指标有关系:死差率、费差率、利差率。 1、死差率 死差率是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实际死亡率与预计死亡率的差异。 比如:保险公司根据过往数据预期购买某寿险产品每10W人中有10人死亡(所谓的预定发生率),但最后只有6人死亡,4个人没有在期限内死亡而不用赔付的部分,就是保险公司的死差收益,反之就是死差损失。 2、费差率 费差率是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费用支出与预计费用的差异。 比如:保险公司运营一个产品预计发生1000万费用,实际经营费用只用了800万,那么结余的200万就是费差益,反之就是费差损。 保险公司运营一个产品的费用包括代理人佣金、营销推广费用、店面经营费用等等。 3、利差率 利差率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类似于银行的存款贷款,保险产品的保费也会有定价利率,即所谓的预定利率。 比如说定价利率3.5%,但是实际保险公司拿了保费去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5.5%,那么5.5%-3.5%=2%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 一般来说,预定利率越高,对消费者来说,保费就越便宜;同时也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才能盈利。 这些年,保险公司基本上就是靠这三差,赚走了我们的钱。而且其中利差率是主要盈利部分。 保险公司的赚钱能力和它的规模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每家保险公司的赚钱能力也是参差不齐。 02-怎么衡量保险公司赚钱能力? 不谈宏观大环境的话,衡量保险公司的赚钱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投资能力 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收益的最重要部分,不过这一点跟保险公司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小公司也有很好的资管团队,大公司也有投资失败的时候。 2. 销售能力 这是保险公司赚钱能力的直接体现。传统寿险公司拥有庞大线下代理人队伍,销售能力的优势更加明显。 3. 定价能力 定价能力和销售能力相关,因为一款产品只有卖得出去,才能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谈得上议价权。 上面我们说道利差率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保险公司财力雄厚,在投资市场上掌握主动权,通过拿投保人的保费去投资,用钱赚钱,获得高额利润。 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业务为一体的集团,通过投资甚至能影响深沪股市的指数的走势。 不过也不用担心保险公司投资失败或者把钱都拿去投资而没钱理赔,因为保险公司是受保险会严密监管的。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在保证偿付能力之余,再进行投资。 03-保险公司排名? 人身险龙头为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太保人寿等,而财险龙头是人保股份、平安财险、太保财险。 04-保险行业投资框架 保险行业销售渠道主要是代理人渠道及银保渠道,保费占比分别为60.6%、27.7%: 人身/寿险企业的利润拆分: 财险企业的利润拆分: 寿险关键指标: 以上分析框架中,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是重点,这两个名词理解起来可能有点费力。 个人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保险公司可以看成三个公司的集合:运营公司、销售公司、投资公司。 运营公司负责维护已经签约的保单,比如收收保费、该理赔理赔。销售公司负责开发新的业务,获取新的保单,销售人员都在这个公司里面。投资公司则是负责将保费用于投资。 内含价值是运营公司的估值,新业务价值是销售公司的估值(新业务价值 = 当年新业务*某个PE倍数),投资公司的价值为投资收益。 我们前文说的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死差率、费差率、利差率。可以理解为死差率来源于运营公司,费差率来源于销售公司,利差率来源于投资公司。 Rachel认为如果目前国债收益率基本触底,权益市场也是反弹在即,那么利差率改善是可以期待的,保险公司在估值底部(中国人寿等险企PB历史低位)不排除迎来一波修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