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压力仍在,资产荒逻辑再加码——对4月金融数据的点评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通缩压力仍在,资产荒逻辑再加码——对4月金融数据的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影子银行缺位下,作为高风险资产的房企缩表持续,带动居民预期回落,制约了销售好转,传统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结构性资产荒逻辑再度加强。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预期,其中居民户更是大幅度少增,经历地方政府针对需求端的宽松之后,当前结果验证了我们对政策有效性偏弱的判断,预计未来仍将低迷。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数据较此前2月份的历史最低再创新低。自年初以来,各地均出台了大量需求端的刺激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显著,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即在金融框架下,供给端持续紧缩,会带来需求端的价格预期转变,带来负向反馈。考虑到当前影子银行缺位仍然是常态,属于高风险资产的房企,仍然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负债端,因此,缩表的压力仍在,如是,总量层面的好转仍在后移。 M2增速加快、贷款减少,反应货币增加、贷款减少,对结构性资产荒逻辑进一步增强。M2增速达到了10.5%,增速较3月提高,贷款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当前的储蓄增加和贷款减少反应了对于贷款对象的渴求,我们认为,经济有下行压力时,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会成为阶段性现象,以等待再平衡,在此期间,会出现结构性资产荒,也即,高风险资产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融资渠道,而低风险偏好的资金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资产,当前,结构性资产荒的逻辑进一步加强。 尽管有疫情影响,实际需求的减少才是目前市场的核心,当前需求通缩的压力仍在。疫情影响了部分需求,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已审批项目的贷款实际发放,但从楼市去化率来看,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实际需求较少,居民负债意愿较低,提前还款的现象仍然普遍,因此,实际需求的减少才是当前的核心矛盾,我们认为当前通缩的压力仍在。我们继续推荐二线央国企,同时,宽货币兑现之后,结构性资产荒也将出现,推荐有稳定现金流实物资产的房企,持续推荐一线央国企。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报告导读 影子银行缺位下,作为高风险资产的房企缩表持续,带动居民预期回落,制约了销售好转,传统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裕背景下,结构性资产荒逻辑再度加强。 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预期,其中居民户更是大幅度少增,经历地方政府针对需求端的宽松之后,当前结果验证了我们对政策有效性偏弱的判断,预计未来仍将低迷。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数据较此前2月份的历史最低再创新低。自年初以来,各地均出台了大量需求端的刺激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显著,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即在金融框架下,供给端持续紧缩,会带来需求端的价格预期转变,带来负向反馈。考虑到当前影子银行缺位仍然是常态,属于高风险资产的房企,仍然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负债端,因此,缩表的压力仍在,如是,总量层面的好转仍在后移。 M2增速加快、贷款减少,反应货币增加、贷款减少,对结构性资产荒逻辑进一步增强。M2增速达到了10.5%,增速较3月提高,贷款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当前的储蓄增加和贷款减少反应了对于贷款对象的渴求,我们认为,经济有下行压力时,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会成为阶段性现象,以等待再平衡,在此期间,会出现结构性资产荒,也即,高风险资产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融资渠道,而低风险偏好的资金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资产,当前,结构性资产荒的逻辑进一步加强。 尽管有疫情影响,实际需求的减少才是目前市场的核心,当前需求通缩的压力仍在。疫情影响了部分需求,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已审批项目的贷款实际发放,但从楼市去化率来看,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实际需求较少,居民负债意愿较低,提前还款的现象仍然普遍,因此,实际需求的减少才是当前的核心矛盾,我们认为当前通缩的压力仍在。我们继续推荐二线央国企,同时,宽货币兑现之后,结构性资产荒也将出现,推荐有稳定现金流实物资产的房企,持续推荐一线央国企。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特别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规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内容均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发表或引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