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一季报披露收官,市场估值底部(方正策略)

一季报披露收官,市场估值底部(方正策略)

作者:微信公众号【追寻价值之路】/ 发布时间:2022-05-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一季报披露收官,市场估值底部(方正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5月8日发布的报告《一季报披露收官,市场估值底部》。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 燕翔, S1220521120004; 许茹纯,S1220522010006; 朱成成,S1220522010005; 联系人:金晗。 核心结论 策略观点:2022年4月底,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从基本面看,上市公司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增速由去年四季度负值转正,市场整体盈利出现一定程度修复,带动市场估值下行。“五一”复工后,周五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跌破3000点,市场估值进一步下行。我们将当前市场估值与2018年底A股底部位置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当前宽基指数估值开始接近2018年底,部分细分行业指数估值已低于2018年底的水平,目前市场面临的机会远大于风险。 当前估值与2018年底的市场估值对比结果如下: 1)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多数已经降至历史较低位置。目前主要指数没有估值明显偏高的,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双双低于2018年底,中证500指数的市净率低于2018年底,上证指数市净率已与2018年底持平。 2)分板块来看,金融板块多数细分行业估值已低于2018年底,房地产行业由于利润受损市盈率被动拉升,但其市净率也处于极低水平。科技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开始显现,18个科技细分行业中有14个行业市盈率明显偏低。消费板块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处在适中位置,白色家电、纺织服饰、包装印刷、造纸等细分行业的估值开始明显偏低。医药板块经过近一年大幅调整估值已经偏低。中游板块估值分化较大。周期板块正处于景气高点位置,目前的低估值与高风险相伴随。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疫情扩散可能影响经济等。 报告正文 1, 一季报披露收官,市场估值底部 2022年4月底,A股市场逾4770家上市公司完成2022年一季报披露,仅剩十余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一季报,重要上市公司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综合来看,2022年一季度A股单季净利润增速由2021年四季度负值转正,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保持韧性,一季报的盈利修复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市场估值的下行。 “五一”假期复工后的当周仅有两个交易日,周五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跌破3000点,最终以3001.56点收盘。股价的下跌带动市场估值进一步下行。我们将当前市场估值与2018年底A股底部位置(2018年底上证指数收于2493.90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当前宽基指数估值开始接近2018年底,部分细分行业指数估值已低于2018年底的水平。 1.1 主要宽基指数 在我们统计的10个主要宽基指数中,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来看,当前指数多数具有较好的估值性价比。目前没有指数估值明显偏高(明显偏高定义为2010年至今估值分位数大于85%,下同)。仅有创业板指的市净率稍高于历史中枢水平(分位数大于50%)。具体来看,科创50指数发布于2019年底,当前指数点位已跌破发布日的基点水平,指数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历史底部。中证500指数由于材料行业权重占比接近20%,在周期股强劲的盈利增长下,指数估值也普遍降至极低水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以中证1000、国证2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和以恒生指数为代表的港股指数,估值指标也处在历史低位。 1.2 金融板块 金融板块估值普遍处于明显偏低水平,房地产行业由于利润受损市盈率被动拉升,对于这类利润大幅波动的行业,分析市净率指标更具参考价值。可以看到金融板块主要细分行业估值普遍极低,甚至低于2018年底的估值水平。 1.3 科技板块 在我们统计的18个科技板块细分行业中,从市盈率来看有14个行业估值明显偏低,特别是半导体、面板、印刷电路板、计算机设备等细分行业处在2010年至今1%历史分位数以下的极低估值区间;从市净率来看有12个行业估值明显偏低,特别是消费电子、面板、IT服务、出版、电视广播、数字媒体等。当前科技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开始显现。 1.4 医药板块 医药板块经历过去一年多的持续调整,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除医院(医疗服务)、疫苗行业的估值稍显偏高外,医疗器械、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医药商业的估值均已进入明显偏低位置。 1.5 消费板块 消费板块多数细分行业的估值处在适中位置。白酒、啤酒、调味发酵品、小家电、美容护理等细分行业的市净率仍然高于历史中枢。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收入、利润双双受损,估值被动拉升。养殖业与饲料等行业因部分公司大幅亏损,市盈率已进入异常区间。白色家电、纺织服饰、包装印刷、造纸等细分行业的估值已经开始接近明显偏低水平。 1.6 中游板块 中游板块估值分化较大,多数行业目前估值已经合理。光伏设备、锂电池、 水力发电等细分行业市净率仍然高于历史中枢水平。航空运输、机场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利润受损严重市盈率被动拉升。乘用车、火电等行业受供应链紧张或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大幅受损,市盈率明显提升。此外,港口、航运、物流等顺周期行业去年利润大幅增长,估值目前处于低位。通用设备、工程机械、轨交设备、电网设备等设备制造业估值普遍不高。燃气、环保、摩托车等行业估值都开始具有吸引力。 1.7 周期板块 周期性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度高点位置,受过去两年海外货币政策大放水叠加俄乌冲突带来的供需失衡影响,商品价格迎来过去40年最大幅度的一轮上涨,周期性行业的利润明显提升,从估值来看,市盈率比市净率反映得更明显,钢铁、化工、水泥、金属等细分行业的市盈率接近历史极低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周期股高景气时期的低估值往往与股价高风险相伴随。 2, 市场表现回顾 2.1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上周股票和商品市场表现不佳,债市小幅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贬值。具体来看,股票市场中,wind全A指数收跌,单周跌幅为1.4%。债券市场中,中债总全价指数小幅上涨0.1%,中证可转债指数单周下跌0.3%。商品市场中南华工业品指数和农产品指数双双下跌,两者单周分别下跌1.6%和2.1%。黄金价格基本持平,单周小幅下跌0.1%,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贬值0.9%。 2.2 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回顾 从主要宽基指数来看,上周仅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和国证2000指数上涨,其余指数普遍下跌。具体来看,上周MSCI中国A50和创业板指跌幅较大,分别下跌3.5%、3.2%。万得全A、上证综指的单周跌幅分别为1.4%、1.5%。大盘股表现相对较差,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指数跌幅逐渐降低,单周分别下跌3.1%、2.7%、1.1%,中证1000指数、国证2000指数分别小幅上涨0.5%、0.8%。科创50指数同样表现不佳,单周下跌0.5%。 2.3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回顾 从全球权益市场来看,上周海外主要股票市场多数下跌。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美股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全线下跌,单周跌幅分别为0.2%、0.2%和1.5%,全周跌幅不大但周内振幅明显。欧洲市场中法国CAC40指数大幅下跌,单周跌幅为4.2%。德国DAX指数、富时100指数分别小幅下跌3.0%和2.1%。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单周分别小幅上涨0.6%和下跌1.9%,恒生指数上周大跌5.2%,澳洲标普200指数下跌3.1%。新兴市场中孟买30指数单周下跌3.9%,圣保罗IBOVESPA指数单周下跌2.5%,台湾加权指数单周下跌1.1%。 2.4 主要行业表现回顾 上周各一级行业涨跌不一,其中纺织服装、国防军工、石油石化和家电行业上涨,而消费者服务、房地产、有色金属和电子等行业跌幅居前。具体来看,上周纺织服装和军工行业均上涨2.8%,石油石化和家电行业单周分别上涨2.2%和2.0%。而消费者服务行业单周下跌7.5%,表现垫底,房地产、有色金属和电子行业跌幅次之,单周分别下跌5.5%、3.6%和3.0%。 2.5 细分行业表现回顾 从我们筛选的108个细分行业来看,上周行情表现领先的前5名细分行业及周涨跌幅分别是血液制品(+4.2%)、医药商业(+3.9%)、摩托车(+3.7%)、互联网电商(+3.4%)、种植业(+3.3%)。上周行情表现落后的后5名细分行业及周涨跌幅分别是计算机设备(-8.7%)、医疗研发外包(-7.2%)、啤酒(-7.2%)、旅游及景区(-6.9%)、酒店餐饮(-6.8%)。上周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及航空运输等疫情受损板块再次迎来一波明显下跌,部分医药细分行业表现相对抗跌。 2.6 风格指数表现回顾 上周A股主要风格指数多数下跌,小盘股指数表现强于中盘股和大盘股,低估值风格和高估值风格表现均不佳,新股风格表现尚可。具体来看,上周大盘股跌幅相对中盘股和小盘股明显,上周大盘、中盘、小盘风格指数分别下跌3.0%、1.0%和上涨0.2%。上周中市净率风格指数涨幅领先,单周上涨0.9%。高市净率和低市净率风格指数表现不佳,分别下跌3.1%、2.7%。亏损股表现好于微利股及绩优股,三类风格指数单周分别微涨0.2%、下跌2.3%和下跌2.4%。新股表现尚可,单周小幅上涨0.6%。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