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业比较框架思考疫后复苏行业选择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基于行业比较框架思考疫后复苏行业选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4月19日的报告《基于行业比较框架思考疫后复苏行业选择——行业比较思考系列报告之四》。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基于行业比较框架思考疫后复苏行业选择 ——行业比较思考系列报告之四 一、基本面:景气复苏基于人/物的流动恢复。 (1)人的流动后续修复:遵循To B好于To C;刚性需求好于可选需求的原则。参考2020年经验,To B端和需求确定性较强的行业恢复速度或更快,包括航空&酒店(商旅出行)、白酒(消费场景恢复)、医疗服务(眼科、牙科等医院)、医美、外卖平台(需求确定)等。To C端可选需求的恢复可能受到更为明显的收入预期扰动,在变种病毒传染性较强的预期之下,聚集性的消费包括旅游、餐饮、百货、影视院线的需求可能仍然会受到压制。另外,家居以及部分家电等后周期可选消费也具备线下体验式服务的特征,绝对的景气改善还需要等待地产需求侧的大幅回暖。 (2)物流恢复:后续如果制造业复工复产(但这要建立在人的流动逐步恢复的基础上),物流打通,关注当前受损的to B端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景气度回升,同时也关注6月开始半导体厂商为下半年苹果新机备货后对景气度的拉动作用。从上海的制造业结构来看,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链尤为重要,本次短暂封控也预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汽车和电子产业链总产值占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占比近70%(这六个行业分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这些行业的重要性在上市公司市值/利润中也可见一斑。我们梳理了上海市各行业的上市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市值与利润占全国的比重,利润方面,上海市汽车行业利润占全国汽车行业利润约39%排名第一,市值方面,上海市电子、交运行业市值各占全国电子、交运行业市值的22%排名第一。目前政策面上,4月以来,国家/上海市也已推出多项政策纾困,上海工信部也已经着力保证重点行业复工,对应半导体、汽车、医药、装备(机械/军工/高端材料)等行业。 汽车、半导体两个重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半导体方面,从上海本地产业布局来看,晶圆代工、组装以及汽车生产等领域受影响较大,二季度业绩端不免会受到短期停工停产的影响,3月25日以来,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已经回落7%,也反映了中国台湾厂商对于长三角地区供应链断供的担忧。汽车方面,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一改2021下半年以来的持续高增趋势。结合高频数据(汽车上险量)来看,3月以来汽车销量连续下滑,清明周主要品牌汽车销量合计同比下滑44%。叠加部分新能源车在3月开启涨价潮+可支配收入扰动,后续汽车整车销量预期增速或需要下调,复工复产后,供给端汽车零部件预计将更快复苏。 二、估值:与基本面匹配 从动态估值及PEG的角度考虑,一部分行业PEG估值仍然较贵,例如医疗器械、调味发酵品、生物制品、非白酒等;部分线下服务消费虽然PEG较低,但如果我们采用利润恢复的程度+估值假设简单测算受损行业的市值空间,部分行业已被市场定价(快递、景区、酒店等)。 三、市场交易特征:部分消费板块在2季度的安全性逐步显现。 回顾2020年疫情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后,2020年4月3日~2020年7月10日,社服、医美、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医药、电子(中芯国际上市催化)、传媒获得较强的超额收益。本轮2022年3月25日后,线下服务消费行业率先调整,近期已有企稳回升,部分硬核科技赛道持续回调。后续如果疫情逐步好转,再考虑前期各行业回撤幅度,一部分消费板块(医药、医美、食品饮料、社服)在二季度的安全性逐步显现。 四、结论&未来情景的长期思考 现阶段,我们在困境反转+疫后复苏这条思路下仍然看好需求有韧性的医药、医美和农业(完整的行业比较观点详见《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而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主要城市打赢疫情攻坚战后(中性假设5月中下旬),预计国内基本面重要的尾部风险排除,市场风险偏好将有明显上修。考虑到当前各行业基本面景气趋势和当前调整幅度,我们认为消费+成长板块将迎来修复。届时关注创业板指数、军工(逆周期不受疫情影响,成本加成不受油价上行影响,但与风险偏好高度相关)、医药、半导体和白酒等消费核心资产。假设变种毒株传染性仍然较强,未来发生区域性疫情,我们认为长期可能受益的行业包括:家用医疗器械(例如制氧机)、社区团购平台;家用大体积冰柜可能存在增添/置换需求,预制菜可能出现脉冲式需求。风险提示:22H1中下游行业仍然受到成本端压力,企业盈利预计持续下滑至22Q4。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 大势研判&政策研究 攻守兼备,高分红在当下的独特魅力 已“浴火”,待“重生”——2022年春季A股投资策略概要 各大部委跟进金融委会议,券商迎“降准”——申万宏源策略结算备付金比例下调点评 遍历地方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寻找稳增长发力点 ——申万宏源策略地方政府两会专题报告 与短期市场生物钟一致,思考三个中期问题 行业比较 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A股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年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十四五系列】零售社服“供给侧”发力,打造现代消费新风尚——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二期(零售社服) 【十四五系列】交通强国离不开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一期(交运) 行业ETF是“越跌越买”吗? 复盘:人民币四次贬值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 资产配置 美国个人养老金准入、账户安排与产品设计有哪些经验借鉴? 制度突破助力养老金入市,金融机构发力空间巨大 中美利差收窄,市场影响几何? 美元流动性紧张对港股的压制何时消退? 70年代Great Stagflation资产价格再回顾? 俄乌局势与加息考验下,美股是否跌出性价比? 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主题研究 见微知著——策略龙头复利回报体系构建 方兴未艾:全面梳理A股ESG指数、基金 【经典重温】ESG:评级结果拆解+股票池构建 【经典重温】十大A股ESG评级机构:什么背景?有何特色?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欲了解具体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4月19日的报告《基于行业比较框架思考疫后复苏行业选择——行业比较思考系列报告之四》。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基于行业比较框架思考疫后复苏行业选择 ——行业比较思考系列报告之四 一、基本面:景气复苏基于人/物的流动恢复。 (1)人的流动后续修复:遵循To B好于To C;刚性需求好于可选需求的原则。参考2020年经验,To B端和需求确定性较强的行业恢复速度或更快,包括航空&酒店(商旅出行)、白酒(消费场景恢复)、医疗服务(眼科、牙科等医院)、医美、外卖平台(需求确定)等。To C端可选需求的恢复可能受到更为明显的收入预期扰动,在变种病毒传染性较强的预期之下,聚集性的消费包括旅游、餐饮、百货、影视院线的需求可能仍然会受到压制。另外,家居以及部分家电等后周期可选消费也具备线下体验式服务的特征,绝对的景气改善还需要等待地产需求侧的大幅回暖。 (2)物流恢复:后续如果制造业复工复产(但这要建立在人的流动逐步恢复的基础上),物流打通,关注当前受损的to B端工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景气度回升,同时也关注6月开始半导体厂商为下半年苹果新机备货后对景气度的拉动作用。从上海的制造业结构来看,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链尤为重要,本次短暂封控也预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汽车和电子产业链总产值占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占比近70%(这六个行业分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这些行业的重要性在上市公司市值/利润中也可见一斑。我们梳理了上海市各行业的上市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市值与利润占全国的比重,利润方面,上海市汽车行业利润占全国汽车行业利润约39%排名第一,市值方面,上海市电子、交运行业市值各占全国电子、交运行业市值的22%排名第一。目前政策面上,4月以来,国家/上海市也已推出多项政策纾困,上海工信部也已经着力保证重点行业复工,对应半导体、汽车、医药、装备(机械/军工/高端材料)等行业。 汽车、半导体两个重点制造业的负面影响:半导体方面,从上海本地产业布局来看,晶圆代工、组装以及汽车生产等领域受影响较大,二季度业绩端不免会受到短期停工停产的影响,3月25日以来,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已经回落7%,也反映了中国台湾厂商对于长三角地区供应链断供的担忧。汽车方面,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一改2021下半年以来的持续高增趋势。结合高频数据(汽车上险量)来看,3月以来汽车销量连续下滑,清明周主要品牌汽车销量合计同比下滑44%。叠加部分新能源车在3月开启涨价潮+可支配收入扰动,后续汽车整车销量预期增速或需要下调,复工复产后,供给端汽车零部件预计将更快复苏。 二、估值:与基本面匹配 从动态估值及PEG的角度考虑,一部分行业PEG估值仍然较贵,例如医疗器械、调味发酵品、生物制品、非白酒等;部分线下服务消费虽然PEG较低,但如果我们采用利润恢复的程度+估值假设简单测算受损行业的市值空间,部分行业已被市场定价(快递、景区、酒店等)。 三、市场交易特征:部分消费板块在2季度的安全性逐步显现。 回顾2020年疫情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后,2020年4月3日~2020年7月10日,社服、医美、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医药、电子(中芯国际上市催化)、传媒获得较强的超额收益。本轮2022年3月25日后,线下服务消费行业率先调整,近期已有企稳回升,部分硬核科技赛道持续回调。后续如果疫情逐步好转,再考虑前期各行业回撤幅度,一部分消费板块(医药、医美、食品饮料、社服)在二季度的安全性逐步显现。 四、结论&未来情景的长期思考 现阶段,我们在困境反转+疫后复苏这条思路下仍然看好需求有韧性的医药、医美和农业(完整的行业比较观点详见《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而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主要城市打赢疫情攻坚战后(中性假设5月中下旬),预计国内基本面重要的尾部风险排除,市场风险偏好将有明显上修。考虑到当前各行业基本面景气趋势和当前调整幅度,我们认为消费+成长板块将迎来修复。届时关注创业板指数、军工(逆周期不受疫情影响,成本加成不受油价上行影响,但与风险偏好高度相关)、医药、半导体和白酒等消费核心资产。假设变种毒株传染性仍然较强,未来发生区域性疫情,我们认为长期可能受益的行业包括:家用医疗器械(例如制氧机)、社区团购平台;家用大体积冰柜可能存在增添/置换需求,预制菜可能出现脉冲式需求。风险提示:22H1中下游行业仍然受到成本端压力,企业盈利预计持续下滑至22Q4。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 大势研判&政策研究 攻守兼备,高分红在当下的独特魅力 已“浴火”,待“重生”——2022年春季A股投资策略概要 各大部委跟进金融委会议,券商迎“降准”——申万宏源策略结算备付金比例下调点评 遍历地方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寻找稳增长发力点 ——申万宏源策略地方政府两会专题报告 与短期市场生物钟一致,思考三个中期问题 行业比较 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A股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年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十四五系列】零售社服“供给侧”发力,打造现代消费新风尚——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二期(零售社服) 【十四五系列】交通强国离不开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一期(交运) 行业ETF是“越跌越买”吗? 复盘:人民币四次贬值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 资产配置 美国个人养老金准入、账户安排与产品设计有哪些经验借鉴? 制度突破助力养老金入市,金融机构发力空间巨大 中美利差收窄,市场影响几何? 美元流动性紧张对港股的压制何时消退? 70年代Great Stagflation资产价格再回顾? 俄乌局势与加息考验下,美股是否跌出性价比? 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主题研究 见微知著——策略龙头复利回报体系构建 方兴未艾:全面梳理A股ESG指数、基金 【经典重温】ESG:评级结果拆解+股票池构建 【经典重温】十大A股ESG评级机构:什么背景?有何特色? 欲了解完整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欲了解具体内容,请点击本文下方的“阅读原文”。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