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宏观】疫情冲击全面显现,警惕短期影响长期化——4月PMI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宏观】疫情冲击全面显现,警惕短期影响长期化——4月PMI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4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面显现,供需两端明显走弱;接触性服务业再受重挫;仅土木工程建筑业强于季节性,表明基建仍在持续发力。本轮疫情对高技术制造业供应链冲击较大,新出口订单超季节性回落也反映出外贸订单转移的迹象,警惕短期影响长期化。 摘要 1、4月制造业PMI较2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到47.4%,其中生产和需求大幅下降,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小幅回落,库存有所上升。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均明显弱于季节性均值: 1)供给、需求均在荣枯线下收缩程度加深,明显弱于季节性。4月疫情对供需两端冲击显著,4月生产和新订单分别下降5.1和6.2个百分点,在荣枯线以下收缩程度加深,需求端相对冲击更大;其中内需和外需双双回落,新出口订单下行5.6个百分点,内需下降幅度相对更大。 2)价格有所回落。4月价格在高位小幅回落,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较上月下降1.9和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出厂价格回落幅度较小,主要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3)物流不畅导致企业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分行业来看,被动补库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有通用设备、农副食品、纺织服装和黑色金属冶炼。 4)细分行业中,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品表现相对较好。4月绝对值最高和环比改善最好的3个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化学制品,中游行业受到疫情封锁供应链受阻的影响更大。 2、4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9%,较3月下降6.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和建筑业均出现回落。服务业在疫情封锁影响下回落幅度最大,住宿餐饮已接近20年初的最低水平;建筑业走弱主因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拖累,土木工程继续强于季节性,表明基建仍在持续发力稳增长。 3、尽管4月PMI显示基建仍在持续发力,但疫情导致生产、物流和服务业全面恶化,且部分短期影响存在长期化风险。主要表现为: 1)物流不畅对产业链供应链复杂程度较高的中游制造业影响最大,而这些行业多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是引领制造业复苏的火车头。 2)疫情冲击下大中小型企业分化仍在延续。小型企业面临需求走弱的形势更为严峻,保市场主体的任务依然艰巨。 3)新出口订单回落部分反映外贸订单转移的影响。4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30.42%,年初以来越南制造业PMI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上。如供应链不能在短期恢复,这种短期影响可能长期化。 4、未来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恢复供应链是当务之急,预计5月物流供应链受阻的状况将有明显改善;同时向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住宿餐饮企业发放补贴也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举措。这两点在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均有强调。 目录 正文 1. 疫情冲击导致供需双降,价格小幅回落 4月制造业PMI较2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到47.4%,其中生产和需求大幅下降,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小幅回落,库存有所上升。从季节性角度来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均明显弱于季节性均值: 1)供给、需求均在荣枯线下收缩程度加深,明显弱于季节性。4月疫情对供需两端冲击显著,4月生产和新订单分别下降5.1和6.2个百分点,在荣枯线以下收缩程度加深,需求端相对冲击更大;其中内需和外需双双回落,新出口订单下行5.6个百分点,内需下降幅度相对更大。 2)价格有所回落。4月价格在高位小幅回落,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较上月下降1.9和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出厂价格回落幅度较小,主要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3)从季节性角度来看,4月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全面弱于季节性,服务业景气度回路幅度最大,达到6.7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回落5.4个百分点,主要受房屋建筑拖累,土木工程仍强于季节性。 (1)总体供需缺口继续下降。4月PMI生产指标较3月下降5.1个点至47.4%,疫情引发局部地区、尤其是上海及周边地区停产停工。需求端来看,内需与外需均出现下降,新订单较3月下降6.2个点至42.6%,新出口订单下降5.6个点至41.6%,均大幅弱于季节性。由于封锁导致的物流不畅,4月产成品库存较3月小幅回升1.4个百分点至50.3%,以新订单和库存指标衡量的供需缺口继续下降。 (2)两大价格指数小幅回落,设备类制造业成本压力明显缓解。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较3月小幅回落,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1.9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回落幅度小于出厂价格指数,主要是上游黑色金属冶炼、化纤橡胶制品等行业原材料仍处于高位,而通用设备、汽车、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原材料价格指数回落幅度大于出厂价格,表明中游制造行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3)原材料库存、采购量下降,产成品库存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46.5%,较3月下降0.8个点。产成品库存指数50.3%,上升1.4个点,回到荣枯线以上。采购量下降5.2个点至43.5%。物流不畅导致企业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分行业来看,被动补库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有通用设备(上升1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上升13.8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上升19.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上升10.2个百分点)。 (4)出口指数、进口指数均下降。4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5.6个点至41.6%,进口指数下降4.0个点至46.9%。4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高位回落,越南4月出口数据表现亮眼,预计在国内疫情冲击供应链、海外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短期仍将延续,后续出口可能继续承压。 (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20年2月后首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中小型企业回落幅度继续加深。大型企业PMI较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至48.1%,自20年第一轮疫情冲击之后首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中型企业在上月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后继续下跌,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至47.5%;小型企业PMI45.6%,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 (6)细分行业中,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品表现相对较好。4月绝对值最高和环比改善最好的3个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化学制品,中游行业相较而言受到疫情封锁供应链受阻的影响更大。 2. 疫情持续压制服务业,基建成唯一亮点 4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9%,较3月下降6.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和建筑业均出现回落,服务业在疫情封锁影响下回落幅度最大,明显弱于季节性;建筑业同样弱于季节性,主因是房屋建筑工程拖累,土木工程继续强于季节性。 (1)服务业PMI为40.0%,比3月下降6.7个百分点,景气度大幅回落。从行业大类看,疫情导致接触性行业大幅受挫,特别是住宿餐饮服务业PMI为16.6%,接近20年2月水平(16.2%)。在疫情扰动结束之前,服务业大概率都将处于偏弱的状态。 (2)建筑业PMI为52.7%,比3月下降5.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房屋建筑工程较上月大幅下降6.7个百分点至48.1%,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大幅弱于季节性,是主要拖累因素;土木工程较上月回落5.1个百分点至61%,但仍明显强于季节性,反映基建仍然在持续发力。 3. 疫情冲击全面显现,警惕短期影响长期化 4月PMI数据明显走弱是疫情冲击的全面体现,总的来看疫情对供需两端的影响有三个结构性特征: 一是物流不畅对产业链供应链复杂程度较高的中游制造业影响最大,而这些行业多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是引领制造业复苏的火车头。行业结构来看,以电子设备、机械设备为代表的中游设备类制造业景气度普遍回落。这些制造业企业普遍集中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复杂程度也较高,疫情封锁带来的供应链受阻对其冲击较为明显;特别是这些行业均属于疫情后表现比较出色的高技术制造业,4月高技术制造业EPMI为45.7%,较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大幅弱于季节性。若这些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将拖累整个制造业中枢。 二是疫情冲击下大中小型企业分化仍在延续。尽管此轮疫情对大型企业冲击幅度最大,但大中小型企业分化并未明显收敛,小型企业面临需求走弱的形势更为严峻,4月小型企业新订单较上月回落4.7个百分点至39.7%,自20年2月第一轮疫情冲击后再度回落至40%以下,保市场主体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是新出口订单回落部分反映外贸订单转移的影响。4月除新订单减去新出口订单衡量的内需继续回落外,新出口订单大幅回落也应引起高度警惕。4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为42.7%,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新订单回落固然有海外经济基本面对我国外需支撑走弱的因素,但4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30.42%,年初以来越南制造业PMI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上,国内新出口订单回落可能已经反映了外贸订单转移的影响,如供应链不能在短期恢复,这种短期影响可能长期化。 总的来看,尽管4月PMI显示基建仍在持续发力,但疫情导致生产、物流和服务业全面恶化,且部分短期冲击存在长期化风险。二季度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恢复供应链是当务之急。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了“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明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预计5月物流供应链受阻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向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住宿餐饮服务业发放补贴也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举措,这一点在政治局会议里也有所强调。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导读 4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面显现,供需两端明显走弱;接触性服务业再受重挫;仅土木工程建筑业强于季节性,表明基建仍在持续发力。本轮疫情对高技术制造业供应链冲击较大,新出口订单超季节性回落也反映出外贸订单转移的迹象,警惕短期影响长期化。 摘要 1、4月制造业PMI较2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到47.4%,其中生产和需求大幅下降,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小幅回落,库存有所上升。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均明显弱于季节性均值: 1)供给、需求均在荣枯线下收缩程度加深,明显弱于季节性。4月疫情对供需两端冲击显著,4月生产和新订单分别下降5.1和6.2个百分点,在荣枯线以下收缩程度加深,需求端相对冲击更大;其中内需和外需双双回落,新出口订单下行5.6个百分点,内需下降幅度相对更大。 2)价格有所回落。4月价格在高位小幅回落,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较上月下降1.9和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出厂价格回落幅度较小,主要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3)物流不畅导致企业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分行业来看,被动补库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有通用设备、农副食品、纺织服装和黑色金属冶炼。 4)细分行业中,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品表现相对较好。4月绝对值最高和环比改善最好的3个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化学制品,中游行业受到疫情封锁供应链受阻的影响更大。 2、4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9%,较3月下降6.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和建筑业均出现回落。服务业在疫情封锁影响下回落幅度最大,住宿餐饮已接近20年初的最低水平;建筑业走弱主因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拖累,土木工程继续强于季节性,表明基建仍在持续发力稳增长。 3、尽管4月PMI显示基建仍在持续发力,但疫情导致生产、物流和服务业全面恶化,且部分短期影响存在长期化风险。主要表现为: 1)物流不畅对产业链供应链复杂程度较高的中游制造业影响最大,而这些行业多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是引领制造业复苏的火车头。 2)疫情冲击下大中小型企业分化仍在延续。小型企业面临需求走弱的形势更为严峻,保市场主体的任务依然艰巨。 3)新出口订单回落部分反映外贸订单转移的影响。4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30.42%,年初以来越南制造业PMI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上。如供应链不能在短期恢复,这种短期影响可能长期化。 4、未来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恢复供应链是当务之急,预计5月物流供应链受阻的状况将有明显改善;同时向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住宿餐饮企业发放补贴也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举措。这两点在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均有强调。 目录 正文 1. 疫情冲击导致供需双降,价格小幅回落 4月制造业PMI较2月下降2.1个百分点到47.4%,其中生产和需求大幅下降,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小幅回落,库存有所上升。从季节性角度来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均明显弱于季节性均值: 1)供给、需求均在荣枯线下收缩程度加深,明显弱于季节性。4月疫情对供需两端冲击显著,4月生产和新订单分别下降5.1和6.2个百分点,在荣枯线以下收缩程度加深,需求端相对冲击更大;其中内需和外需双双回落,新出口订单下行5.6个百分点,内需下降幅度相对更大。 2)价格有所回落。4月价格在高位小幅回落,原材料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较上月下降1.9和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出厂价格回落幅度较小,主要由于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3)从季节性角度来看,4月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全面弱于季节性,服务业景气度回路幅度最大,达到6.7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回落5.4个百分点,主要受房屋建筑拖累,土木工程仍强于季节性。 (1)总体供需缺口继续下降。4月PMI生产指标较3月下降5.1个点至47.4%,疫情引发局部地区、尤其是上海及周边地区停产停工。需求端来看,内需与外需均出现下降,新订单较3月下降6.2个点至42.6%,新出口订单下降5.6个点至41.6%,均大幅弱于季节性。由于封锁导致的物流不畅,4月产成品库存较3月小幅回升1.4个百分点至50.3%,以新订单和库存指标衡量的供需缺口继续下降。 (2)两大价格指数小幅回落,设备类制造业成本压力明显缓解。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较3月小幅回落,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1.9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下降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回落幅度小于出厂价格指数,主要是上游黑色金属冶炼、化纤橡胶制品等行业原材料仍处于高位,而通用设备、汽车、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行业原材料价格指数回落幅度大于出厂价格,表明中游制造行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3)原材料库存、采购量下降,产成品库存回升。原材料库存指数46.5%,较3月下降0.8个点。产成品库存指数50.3%,上升1.4个点,回到荣枯线以上。采购量下降5.2个点至43.5%。物流不畅导致企业产成品库存被动上升。分行业来看,被动补库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有通用设备(上升1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上升13.8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上升19.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上升10.2个百分点)。 (4)出口指数、进口指数均下降。4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5.6个点至41.6%,进口指数下降4.0个点至46.9%。4月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高位回落,越南4月出口数据表现亮眼,预计在国内疫情冲击供应链、海外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短期仍将延续,后续出口可能继续承压。 (5)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20年2月后首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中小型企业回落幅度继续加深。大型企业PMI较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至48.1%,自20年第一轮疫情冲击之后首度回落至荣枯线以下;中型企业在上月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后继续下跌,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至47.5%;小型企业PMI45.6%,创下疫情以来的新低。 (6)细分行业中,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消费品表现相对较好。4月绝对值最高和环比改善最好的3个行业为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化学制品,中游行业相较而言受到疫情封锁供应链受阻的影响更大。 2. 疫情持续压制服务业,基建成唯一亮点 4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9%,较3月下降6.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和建筑业均出现回落,服务业在疫情封锁影响下回落幅度最大,明显弱于季节性;建筑业同样弱于季节性,主因是房屋建筑工程拖累,土木工程继续强于季节性。 (1)服务业PMI为40.0%,比3月下降6.7个百分点,景气度大幅回落。从行业大类看,疫情导致接触性行业大幅受挫,特别是住宿餐饮服务业PMI为16.6%,接近20年2月水平(16.2%)。在疫情扰动结束之前,服务业大概率都将处于偏弱的状态。 (2)建筑业PMI为52.7%,比3月下降5.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房屋建筑工程较上月大幅下降6.7个百分点至48.1%,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大幅弱于季节性,是主要拖累因素;土木工程较上月回落5.1个百分点至61%,但仍明显强于季节性,反映基建仍然在持续发力。 3. 疫情冲击全面显现,警惕短期影响长期化 4月PMI数据明显走弱是疫情冲击的全面体现,总的来看疫情对供需两端的影响有三个结构性特征: 一是物流不畅对产业链供应链复杂程度较高的中游制造业影响最大,而这些行业多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是引领制造业复苏的火车头。行业结构来看,以电子设备、机械设备为代表的中游设备类制造业景气度普遍回落。这些制造业企业普遍集中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复杂程度也较高,疫情封锁带来的供应链受阻对其冲击较为明显;特别是这些行业均属于疫情后表现比较出色的高技术制造业,4月高技术制造业EPMI为45.7%,较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大幅弱于季节性。若这些行业景气度持续下滑,将拖累整个制造业中枢。 二是疫情冲击下大中小型企业分化仍在延续。尽管此轮疫情对大型企业冲击幅度最大,但大中小型企业分化并未明显收敛,小型企业面临需求走弱的形势更为严峻,4月小型企业新订单较上月回落4.7个百分点至39.7%,自20年2月第一轮疫情冲击后再度回落至40%以下,保市场主体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是新出口订单回落部分反映外贸订单转移的影响。4月除新订单减去新出口订单衡量的内需继续回落外,新出口订单大幅回落也应引起高度警惕。4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为42.7%,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为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新订单回落固然有海外经济基本面对我国外需支撑走弱的因素,但4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30.42%,年初以来越南制造业PMI始终位于荣枯线以上,国内新出口订单回落可能已经反映了外贸订单转移的影响,如供应链不能在短期恢复,这种短期影响可能长期化。 总的来看,尽管4月PMI显示基建仍在持续发力,但疫情导致生产、物流和服务业全面恶化,且部分短期冲击存在长期化风险。二季度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恢复供应链是当务之急。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了“坚持全国一盘棋,确保交通物流畅通,明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预计5月物流供应链受阻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向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住宿餐饮服务业发放补贴也是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举措,这一点在政治局会议里也有所强调。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